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同行评审/存档/2007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脊髓[编辑]

在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此條目時,遇到不少專有名詞。本人有些擔心翻譯錯誤。還是旁觀者清,請多多指教。—J.Wong 2007年8月3日 (五) 07:15 (UTC)[回复]

  • 科學不是我的專長,所以未能評論譯文是否準確。但敢說目前版本對外行讀者不太友善,而且翻譯痕跡頗為明顯,文章未盡通順。本想着手改寫,但又怕誤會原意,只能建議徹底檢查改善。試舉例如下:「源自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延伸部分。」獨立為句(起碼需要個「是」字吧?);脊椎「最外的一層是硬腦膜,中間的一層是蛛網膜,而最外一層稱為軟膜」(軟膜及硬腦膜哪層在外?);「與軟膜中的脊椎相連的齒狀韌帶橫向地向背根及腹根伸展至硬腦膜使脊椎安定於硬腦膜內」(→完全不明白意思,脊椎裏的橫向韌帶如何連至人體下方的背根?);「這些背側神經元被發現在脊髓的頸部及腰骶部分有特別的擴大」(→何謂「被發現有特別的擴大」?)。-- tonync (talk) 2007年8月7日 (二) 07:17 (UTC)[回复]
  • 我不懂医学,但是读下来觉得很多地方不通顺,如「脊髓中有兩個部份經常被傷害」是否应该为「脊髓中有兩個部份较容易被傷害」?「脊椎骨或椎間板是可以破碎的」也不符合中文习惯。—木木 2007年8月17日 (五) 08:15 (UTC)[回复]

日本地理[编辑]

日本地理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其他以往记录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说明:參考了日文維基及英文維基的相關條目,不過主要是自行搜集資料。以特色條目為目標。敬請大家多提出意見,共同協助條目進步。--スイカバスモ 2012年2月2日 (四) 12:48 (UTC)[回复]
评审期︰2012年2月2日 12:48 (UTC) 至2012年3月2日 12:48 (UTC)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行话術語完成度连贯性等與條目内容有关的要点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列表章节排版序言)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是否有参考文献可供查證)、中立观点未發表的原創脚注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针与指引等

晉朝[编辑]

該條目不如其他朝代,比較冷清,所以編寫,其實該朝代也很有趣。目前剩文化部分(文化概略、宗教、文學、藝術、科學?、思想?等等)未完成,不知其他文章在內容有什麼缺失或加強部分。另外,需不需要將五胡十六國史加入歷史部份,因為晉室南遷後北方的歷史仍不可忽略。在文化、思想、經濟部分南北實為相依。但晉朝加入十六國史又有些奇怪。希望提供意見,謝謝。--Jason22(請留言) 2007年8月2日 (四) 12:23 (UTC)[回复]

保罗·凯恩[编辑]

这是一篇英文版的特色条目,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一直为保罗·凯恩感动,似乎保罗·凯恩一起走了一遍西部。

感谢Msnox,没有他提供商务印书馆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我真的无法完成如此众多的地名以及河流山川的名字的翻译。

说实在话,我对绘画是一窍不通,我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有没有绘画方面的用词错误。至少通过这次翻译,我知道了素描原来还包括水彩。有大部分第一民族的名称已经找到译名,但是Blackfoot人我没有找到,请大家协助一下。还有保罗·凯恩那本名称冗长的旅行笔记(Wanderings of an Artist among the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from Canada to Vancouver's Island and Oregon through the Hudson's Bay Company's Territory and Back Again),我翻译成《一个艺术家在哈得逊湾公司的领地从加拿大到温哥华岛以及俄勒冈区和北美印第安人在一起并返回》,请大家再看看能不能更流利一些。谢谢!—木木 2007年7月31日 (二) 08:59 (UTC)[回复]

  • 書名您有所誤譯,我試譯如下:《在印第安北美漫遊的畫家:從加拿大到溫哥華島及奧勒崗州,穿越哈得遜灣公司領土走一圈》。我自己在翻譯時,為免混淆(翻譯出來的書名往往跟出版社的書名不同),除非該書名對內文有意義,否則中文世界沒有的書名我是建議不要翻譯。— WiDE 懷德  留言 

葡萄牙國旗[编辑]

大體上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因為那邊的參考資料完整),不知道有什麼修改的地方,旁觀者清,請多多指教。如果可以,想成為優良或特色(不太可能)。-柯博文司令官對話區★為第五次動員令努力★ 2007年7月22日 (日) 11:27 (UTC)[回复]

魔術方塊[编辑]

十分渴望魔術方塊成為特色條目,請求大家儘量發表意見,讓我知道該怎樣寫才更完善。—今古庸龍 2007年6月30日 (六) 14:26 (UTC)[回复]

中華民國國旗[编辑]

  • 翻译+原创的一个条目。一方面翻译了英文维基里该条目的内容(本文为英文维基的特色条目),同时亦有一些台湾同仁增加的中文独家内容,长度15329字节。希望这篇条目可以有机会成为特色条目。但同时也麻烦大家多提意见,以便改进。--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7:50 2007年1月5日 (UTC)

**(!)意見--我覺得「去中國化區域政權」若改成「去中國化建國運動」會比較合理,畢竟像台灣獨立運動還沒有過正式成立政權。Bstlee 11:33 2007年1月25日 (UTC)(抱歉答非所問Bstlee 13:08 2007年1月28日 (UTC))

白鱀豚[编辑]

  • 我手边有些资料,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主要是提高条目的质量,不一定要当选特色条目,谢谢!--Shibo77 00:40 2007年1月9日 (UTC)
    • (!)意見大量篇幅不合語法,根本不是中文,閱讀完全受阻,請盡快修正。--Droxiang 06:50 2007年1月14日 (UTC)

生物分類總表[编辑]

  • (+)支持有些部份不夠詳盡,希望能提升質量,給5分。-User:smallmiew 11:28 2007年2月7日 (UTC)

旗幟列表[编辑]

本表以國家與地區的旗幟為主。內含國家國旗、國際組織會旗、各國行政區與海外地區旗幟、政治實體的旗幟、歷史國家旗幟及其他旗幟(城市市旗、語言旗幟等等...)。--Jason22(請留言) 01:01 2007年2月16日 (UTC)

  • 本列表名稱是否要改成國家與地區旗幟列表或是其他稱呼?
  • 是否有錯誤或是不清楚的部份?
  • 是否有需要添增的部份?
  • (+)支持 好好,但尾部好像較亂。寫得已經很好了,加油!--Felix Cheung 07:17 2007年3月2日 (UTC)
  • (-)反对內容還是有點雜,覺得像是很多應該另立條目的東西被混在一起。而且懷疑很多出現紅字的組織是真的沒有這個條目嗎?--Sopher (talk) 05:04 2007年3月29日 (UTC)

台灣國道一號交流道列表[编辑]

提請特色列表之前,想知道這列表尚不足之處。 --愛索 | 來泡茶 09:02 2007年3月27日 (UTC)

也許可以再稍微解釋一下交流道形式,例如菱形、雙葉、喇叭之類的意思。LivingRoom 16:25 2007年3月27日 (UTC)

高雄歷史[编辑]

  • 在提交特色條目評選前,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會游泳的豬 18:32 2007年3月5日 (UTC)
    • 台北历史已经是特色条目,可参考看看。另外后半部分都是经济史,前半部份则以政治为主。相比较而言文化和社会内容就比较缺乏。虽然高雄是文化沙漠,但是希望还是多补充一些。其他还是很不错。而且目前经济部分这么长,政治文化之类肯定还需要做不少功课,否则比例就不协调了。另外就是编排的问题,是只按时期说,把政治经济文化都堆在一起按时间概述;还是按方面说,即政治,经济,文化分开叙述,不按时代来叙述(就是现在的格式)也是问题。我对高雄完全不了解,若有违现况当我白说。--出木杉 01:31 2007年3月6日 (UTC)
    • 謝謝您的建議,為了避免自己的立場有所偏頗,政治部分我之前的確不太願意碰觸,現有有關政治內容都是其他編輯所加,不過我會就重大事件加以補足。至於文化部分高雄的確是乏善可陳,只能盡量做了。--會游泳的豬 02:16 2007年3月6日 (UTC)
      • 现在写了高雄县派系一段。这样就需要确定这是高雄市历史还是高雄县历史了(台北历史就似乎只有北市)。如果说只限于高雄市,那么建议不要写高雄县派系。--出木杉 08:04 2007年3月6日 (UTC)

汉朝[编辑]

經過一段時間的編寫,盡管內容未盡完美,但已經比較全面,該講的都講到了。請各位再提出意見,看看在內容上還有什么不全的,排版上有什么欠缺的。—出木杉 06:44 2007年4月6日 (UTC)

孙子兵法[编辑]

  1. 2.0分:内容增加不少,但是组织比较混乱—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0 2007年4月16日 (UTC)

Wiki[编辑]

  1. 2分,虽然改善不少,但是内容主要在介绍历史,其他方面说得并不深入--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5 2007年3月16日 (UTC)
  2. 2.5分,還可進一步改善。Controlling changes、Vandalism、Wiki communities及Wikis an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幾節好像未被翻譯。Stewart~惡龍 03:40 2007年3月16日 (UTC)
  3. 2.5,目前的資料足用,算可以。但可以繼續提升。--陋室茶話獻曝工具與關注 14:50 2007年3月23日 (UTC)

春秋时期[编辑]

条目质量:可

  1. 1.2分。内容很多还没有写--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11 2007年2月16日 (UTC)
  2. 0.6分。内容无任何实质提升。--出木杉
  3. 3.8分。写得已经很好了。----jerry 22:43 2007年2月19日 (UTC)
  4. 0.1分,沒有任何實際提昇,還有很多空白章節。--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3:20 2007年2月22日 (UTC)

星际旅行[编辑]

写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已经先行向两名维基人征求了意见(意见记录可前往我的用户讨论页察看)。目前条目内容已经比一个星期前充实了很多(似乎已经超过80k了),版式也大有改进,我能够发现的需要来源确认的也已经添加参考来源——但是,仍然不是完美的条目。在此提请诸君提出宝贵的意见,有关版式、语言、参考来源、内容的更加完善都需要诸君的热忱帮助。个人希望本条目能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的特色条目。在此预先感谢诸君的帮助。--PhiLiP 08:46 2007年4月14日 (UTC)

部分完成,剧内内容有所缩减,并添加了一些社会影响。所有主条目全部改用Template:main。(等着提建议的朋友来看看是否可以划去“部分”,下同)--PhiLiP 12:15 2007年4月16日 (UTC)
  • 早上上班前就抽空瀏覽了一下這個條目,內容很充實,《星际旅行》作為美國最長壽的科幻影集,其出場人物之豐富,各式航具武器之繁多,如何條列整理得條理分明,勢必是本條目的課題。目前我認為本條目已經有優良條目的架勢,但是要達到以挑剔出名的特色條目,現在的內容還稍嫌繁雜。建議《星际旅行》除了介紹該影集整體系列的發展脈絡與重要影響外,跟劇情有關的部份僅限《星际旅行》,跟本劇無關的部份就不用介紹(像其它系列的人物、航具、武器、人種),而是寫到其它子條目,否則只會讓讀者搞不清楚此影集與其它系列的差別何在。WiDE 寫於世界時間 10:32 2007年4月14日 (UTC)
部分完成,使用表格的方式让内容变清晰,并减少了剧内内容的介绍。--PhiLiP 12:15 2007年4月16日 (UTC)
    • 我記得霍金先生好像很喜歡這部影集,甚至還客串演出。也許可以稍微提一下。MLLTALK 10:40 2007年4月14日 (UTC)
完成,从StarTrek.Com上找到了来源并添加了内容。--PhiLiP 12:15 2007年4月16日 (UTC)
      • 我翻譯艾西莫夫條目時,也有譯到一段艾西莫夫批評羅登貝瑞,後來兩人英雄識英雄,成了好朋友,艾西莫夫還當過此劇顧問。不過也是苦於手上沒有實際來源,所以就沒幫你加進這一段了。這就是只列參考書目,不註釋頁數的缺點呀,別人想引用都不行了。

艾西莫夫和《星艦奇航記》之父吉恩·羅登貝瑞,在1960年代《星艦奇航記》開播時,發展出一段特殊的關係。艾西莫夫在《電視指南》雜誌(TV Guide)上寫過一篇批評《星艦奇航記》科學正確性的文章,羅登貝瑞寫了一封私人信,恭敬地回應說,要在一個每週播出的帶狀節目上要求事事正確是有困難的。艾西莫夫後來改口,說儘管《星艦奇航記》在科學上有問題,但是無損於它是一部概念新穎,有內容的科幻電視劇。兩人就此交上朋友,後來艾西莫夫甚至為部份《星艦奇航記》系列影集擔任顧問。

WiDE 寫於世界時間 00:34 2007年4月16日 (UTC)
完成,从一本书上找到了来源并添加了内容。--PhiLiP 12:15 2007年4月16日 (UTC)

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劇內科技對現時科技的啟發?像是通訊器與手機的關係—獵戶座 留言給我 2007年4月27日 (五) 05:11 (UTC)[回复]

已提交Wikipedia:特色条目候选--PhiLiP 13:21 2007年4月18日 (UTC)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编辑]

中文維基上關於哲學的條目多半質量不佳,中文學界也難得有對尼采思想較深入多方面的介紹,希望這能夠讓大家多關注哲學相關條目。個人目前對這此條目仍不完全滿意,還會繼續修改。我想會有許多爭議,因此先提同行評審了。—Sopher (talk) 2007年6月9日 (六) 08:48 (UTC)[回复]

  • 大致上看起來還不錯,我的一些建議是:
    • 增加參考二手文獻。目前的參考文獻大多是一手的尼采著作,雖然尼采只是19世紀的人,但直接解讀上仍會有爭議,可以參考一些尼采學者的論文或書籍。Kaufmann和Hollingdale應該是不錯的開始。
    • 引言好像太多了,一些引言可以放到維基語錄,重要的引言可以用Template:Cquote 2來呈現。
    • 可以稍微討論尼采的哲學影響,尤其是20世紀的許多哲學家。Lecter 咖啡館♨ 2007年6月10日 (日) 01:17 (UTC)[回复]
增加參考二手文獻這項實在找不到資料。—Sopher (talk) 2007年6月16日 (六) 06:39 (UTC)[回复]
已提交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Sopher (talk) 2007年6月29日 (五) 09:05 (UTC)[回复]

歐內斯特·海明威[编辑]

我努力了兩個多星期,翻譯及擴充,我有志願要把它擴至特色,請儘量提供編寫意見,好讓我把該條目寫得更完善,向特色條目進發。—Chaplin the Free Spirit 來喝杯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6月15日 (五) 10:44 (UTC)[回复]

轩辕剑[编辑]

发现英文维基上有许多特色条目都是游戏类的,而中文维基似乎还没有一样像样的。已经在wiki原则内最大限度的发展了该条目,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内容在努力填补中。—一叶知秋 00:43 2007年4月15日 (UTC)

  • 影响,影响,对真实世界现实社会的影响——这个内容的缺失可以毙掉很多条目。而且介绍每代游戏应该不用这么详细。--PhiLiP 12:03 2007年4月16日 (UTC)
    • 看看星际争霸这个条目的英文版,是英版的特色条目,也是以介绍剧情出名的。何况在轩辕剑本条目里面写这么多也是为了以后扩展进各自独立的条目。—Woc2006 13:53 2007年4月17日 (UTC)一叶知秋
  • 這條目定位不太清楚,若是系列介紹應把軒一、二拆出去,若是以「軒轅劍」這個遊戲為主的話,系列遊戲篇幅占的有點多。可以參考en:Final Fantasy VII --愛索 | 來泡茶 2007年4月20日 (五) 10:5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