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森王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克森王國
Königreich Sachsen(德文)
1806年—1918年
薩克森國旗
國旗
薩克森國徽
國徽
國歌:《天佑薩克森》
(德語:Gott segne Sachsenland(Gott sei mit dir mein Sachsenland),1815)
《薩克森之歌》
(德語:Sachsenlied,1842)
薩克森王國於德意志帝國內的位置
薩克森王國於德意志帝國內的位置
首都德勒斯登
政府君主制
國王 
• 1806–1827
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 1904–1918
腓特烈·奧古斯特三世
歷史 
• 建立
1806年
• 終結
1918年
面積
191014,993平方公里
人口
• 1910
4,806,661
貨幣薩克森塔勒 (至1857年)
薩克森聯盟塔勒 (1857–1873)
黃金馬克 (1873–1914)
紙馬克 (自1914年)
前身
繼承
薩克森選侯國
薩克森自由邦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
薩克森省
今屬於 德國
 波蘭
1895年的薩克森王國

薩克森王國 (德語:Königreich Sachsen),國祚由1806年至1918年,歷七主,在拿破侖時代是數個歷史性聯盟的獨立成員。從1871年起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最後於1918年併入魏瑪共和國。首都德勒斯登。它是現代德國的薩克森自由邦

歷史[編輯]

薩克森王國和原薩克森選侯國,薩克森選侯國北部的土地被普魯士吞併,成為了其薩克森省

1806年前薩克森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選侯國。一千年來一直希望獨立,但權力一直都被分散。薩克森的統治者數百年來都手握選舉權。直到1806年,帝國在上百年的積弱下,皇帝弗朗茨二世奧斯特里茨戰役中被拿破崙打敗,神聖羅馬帝國終於土崩瓦解。薩克森在法國的支持下成為獨立王國,時任選候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成為國王。

薩克森王國曾短暫加入萊茵邦聯,直至1813年拿破崙在俄國被打敗,萊茵邦聯解散之後,1815年薩克森王國在維也納會議中被通過加入德意志邦聯成為其成員。

德意志邦聯於1866年普奧戰爭後解散,並成功改組為由普魯士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聯。當1871年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對法國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候,邦聯的成員被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組織成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成為帝國皇帝。而當時薩克森的國王約翰一世成為帝國的邦君。

滅亡[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戰敗導致威廉一世的孫子,皇帝威廉二世於1918年退位。 國王腓特烈·奧古斯特三世跟隨威廉二世退位,以往的薩克森王國成為了新建的魏瑪共和國的一個州分,至今為德國的薩克森州,由此薩克森王國的簡短歷史正式完結。

國王列表[編輯]

  1. 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1806年-1827年)
  2. 安東 (1827年-1836年)
  3. 腓特烈·奧古斯特二世 (1836年-1854年)
  4. 約翰 (1854年-1873年)
  5. 阿爾貝 (1873年-1902年)
  6. 格奧爾格 (1902年-1904年)
  7. 腓特烈·奧古斯特三世 (1904年-1918年)

相關連結[編輯]

附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