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4年6月9日) |
小篆 | |
---|---|
類型 | |
使用時期 | 戰國至今 |
用於官方文字 | 秦國、秦朝 |
語言 | 古代漢語 |
相關書寫體系 | |
父體系 | |
姊妹體系 | 隸書、六國文字 |
小篆是一種漢字字體,是漢字在古文字階段的最後一種字體。小篆以西周籀文為基礎,發展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後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時採用的字體。兩漢以來,小篆的地位逐漸被隸書取代,是為隸變。此後,小篆的應用場景僅限於印章、書法藝術等領域。
歷史
[編輯]西周周宣王曾整理籀文,規範漢字書寫。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在籀文的基礎上各自發展變化。秦國一系文字的特點是字形規整、勻稱,象形程度較低,如石鼓文。隨著這一趨勢進一步增強,大約在秦獻公遷都櫟陽時期,秦小篆從秦系文字正體中脫胎而生。
與此同時,東方六國文字的變化不斷加劇,與秦小篆的分歧越來越大。有感於此,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決定實行「書同文」政策,統一全中國的文字書寫規範。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奉命對秦小篆進行整理,編成字書《蒼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確認了小篆字體的標準字形。這是繼殷商甲骨文、西周籀文後,漢字的第三次大整理。
在秦系文字正體發展為秦小篆的同時,秦系文字俗體則發展為隸書。小篆作為正式場合的主要字體,隸書作為輔助字體。秦朝滅亡、西漢建立後,小篆的地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時,人們普遍只認識隸書而不了解篆書。小篆的使用範圍逐漸退縮至印章、瓦當、碑額、墓誌蓋等領域,更多地作為一種書法藝術而非實用字體。
-
漢永奉無疆瓦當
唐朝李陽冰擅寫小篆,推動小篆書法的復興,但仍未擺脫秦代小篆的風貌。直到清代,伴隨著金石學的發展,鄧石如熔鑄秦漢篆隸為一體,成為小篆書法復興的先驅,湧現出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篆書家。
小篆的風格
[編輯]秦代時的小篆風貌,可由現存的《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及權量銘文等遺物中得見之。小篆的筆劃較細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