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地部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初期佛教 |
|
化地部(梵文:Mahīśāsaka,巴利文:Mahiṃsāsaka),音譯彌沙塞部,義譯為化地部、正地部、教地部等,由部主「匡化土境」的事蹟得名,為部派佛教的早期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它於佛滅後第三百年中分立而成。有記載稱部主名為「不棄」,稱此部為「大不可棄部」[1]。
音義
[编辑]Mahī(मही)是大地、領土[2][3],Śās (शास्)是教化、懲戒、匡正、統治[4][5]。
《玄應音義》卷23:「化地部,第三百年中從一切有部出也,梵言磨醯奢娑迦,亦名彌喜捨娑柯,此云化地,亦云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羅漢在俗為王國師,匡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舊云彌沙塞者,訛也。」
歷史源流
[编辑]南傳《島史》記載它根源於分別說部而來並分化出說一切有部,北傳《異部宗輪論》記載它根源於說一切有部,二者記載法藏部是由化地部所分化出來的。藏傳記載中有大眾部說法稱它源出分別說部,與說一切有部是同時發展而成。
理論
[编辑]化地部的理論繼承了分別說者的學說,與大眾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三大體系,其部份觀點與大眾部一致,特別是「心性本淨」[6]、「緣起是無為」和「阿羅漢無退義」。
本宗同義
[编辑]“ | 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說:慧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慧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慧知相應者。……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自所說:諸心心所,不了自性、相應、俱有,補特伽羅性不可得,故作斯論。 世第一法,當言欲界?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復次、為止他宗差別執故。……若化地部執:世第一法,通三界繫,所以者何?彼謂:若地有盡智時、所修善根,此地即有世第一法。……為止如是他宗別執,顯示己宗故作此論。世第一法,當言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耶?答:應言色界繫。 |
” |
《異部宗輪論》記載化地部本宗同義:
“ | 其化地部本宗同義。謂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於四聖諦一時現觀[7],見苦諦時能見諸諦[8],要已見者能如是見[9]。隨眠非心亦非心所,亦無所入。眠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10]。 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通[11]。亦無天中住梵行者[12]。定無中有[13]。無阿羅漢增長福業[14]。五識有染亦有離染[15]。六識皆與尋伺相應[16]。亦有齊首補特伽羅[17]。有世間正見[18]。無世間信根[19]。無出世靜慮[20]。亦無無漏尋伺[21]。善非有因[22]。預流有退,諸阿羅漢定無退者[10][23]。道支皆是念住所攝[24]。 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25]。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26]。僧中有佛[27],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佛與二乘[28]皆同一道同一解脫[29]。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 |
” |
末宗異義
[编辑]《異部宗輪論》記載化地部末宗異義:
“ | 其末宗異義者。謂說實有過去未來。亦有中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業實是思,無身語業。尋伺相應[30]。大地劫住[31]。於窣堵波興供養業所獲果少[32]。隨眠自性恒居現在[33]。諸薀處界亦恒現在[34]。 此部末宗。因釋一頌執義有異。如彼頌言。「五法定能縛。諸苦從之生。謂無明貪愛。五見及諸業。」[35] |
” |
《異部宗輪論》沒有具體記載化地部的支末宗派。後世唯識學派稱化地部末派提出的窮生死蘊,成為阿賴耶識學說的前身之一[36]。
存世經典
[编辑]註釋及引用
[编辑]- ^ 《文殊師利問經·分別部品》:「律主初生母棄之井。父追尋之。雖墜不夭。故云不棄也。又名能射。」
- ^ Mahi, Mahī: 19 definitions.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mahī.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Shash, Ṣaṣ, Shas, Śas, Śaṣ, Śās, Sash: 7 definitions.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sās《巴漢詞典》明法尊者增訂.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世友菩薩《異部宗輪論》:「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謂四部同說。……心性本淨。客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大毘婆沙論》:「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
- ^
《大毘婆沙論》:「問:若非我行相,與空行相,俱能緣一切法者,此二行相,有何差別?答: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有說:觀蘊非我,是非我行相;觀蘊中無我,是空行相;如觀蘊非我,蘊中無我;觀界、界中,觀處、處中,應知亦爾。」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化地部,於四聖諦,一時現觀。此是見道,作共相空、無我觀,入空、無我,遍觀四諦。」 - ^
《大毘婆沙論》:「謂或有說:於四聖諦一時現觀,如分別論者。問:彼何故作是說?答:彼依契經,如世尊說:『若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集、滅、道諦,亦無有疑惑。』既於四諦頓無疑惑,故知現觀定頓非漸。」
「問:如何四諦不頓現觀?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現觀少分共相,然自、共相,差別無邊。……即五取蘊,合成苦諦,如是苦諦,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三諦。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相故。思惟如是共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亦即名為苦諦現觀。如是現觀,若對諸諦,名自相觀;若對諸蘊,名共相觀。由對諸蘊,名共相觀故,現觀時,名觀共相;由對諸諦,名自相觀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 ^
《大毘婆沙論》:「問:若於四諦漸現觀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答:彼所引經應作是說:『若於道諦,無有疑惑,於苦、集、滅諦,亦無有疑惑。』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有別意趣,謂:彼經說已得果者,若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餘三諦,亦無疑惑,迷四諦疑,皆已斷故。」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是修道,若別觀四諦相。於修道中,見苦諦時,能觀餘三諦。如一意識,總緣五蘊,十種色,一時之中,能差別知。此非見道,要已總觀,見諦理者,方能如是故,修道中,能如是見。」 - ^ 10.0 10.1
《大毘婆沙論》:「『諸用此道,斷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定無退起諸煩惱義,如分別論者。彼引世間現喻為證,
- 謂作是說:如瓶破已,唯有餘瓦,不復作瓶;諸阿羅漢,亦應如是,金剛喻定,破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如燒木已,唯有餘灰,不還為木;諸阿羅漢,亦應如是,無漏智火燒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
- 如契經說:『阿羅漢有二種,一退法,二不退法。』
- 又契經說:『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云何為五?一、多營事業,二、樂諸戲論,三、好和鬪諍。四、憙涉長途,五、身恒多病。』
- 又契經說:『有阿羅漢名瞿底迦,是時解脫,六反退已,於第七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故知定有起煩惱退。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意說六行不斷煩惱。但伏而已。如經部相似。一切煩惱上二界亦爾。此中且舉欲貪等。要無漏道方能斷故。五通外道不得。以邪教故。能飛等是何。是呪藥。神鬼等。知宿住等。俱非通也。不能無擁故。」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亦無天中住梵行。以多樂故。」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尊者此納息中,數依中有而作論耶?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三界受生皆無中有,如分別論者。或復有說,欲色界生,定有中有,如應理論者。
問:分別論者依何量故?執無中有,答:依至教量,- 謂契經說:『若有一類,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中。』既言無間必生地獄,故知中有決定為無。
- 又伽他說:『再生汝今過盛位,至衰將近琰魔王,欲往前路無資糧,求住中間無所止。』既說中間無所止處,故知中有決定為無。
- 又說過難證無中有,謂如影光,中無間隙,死有生有,應知亦然。
- 如契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在前,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健達縛正現在前。』除中有身,何健達縛?前蘊已壞,何現在前?故健達縛即是中有。
- 又經說有中般涅槃,中有若無,此依何立?
- 餘經復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於愛,而施設取。』世尊既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愛立取,故知中有決定非無。若無中有,意成有情,名何所表?
- 又說過難證有中有,謂從此洲歿,生北俱盧等,若無中有,此身既滅,彼身未生,中間應斷;是則彼身,本無而有,此身亦則,本有而無;法亦應爾,本無而有,有已還無,勿有斯過,故有中有。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乾闥婆等是作樂神。引七有經。如俱舍說。」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以無煩惱可長有漏業故。轉福分等是故業故。」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五識有離染。以見佛等為近無間引生聖道。非如薩婆多。遠無間亦不得。又言。五識亦在修道位。如見佛即得聖。亦能斷結離染。非無分別。」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六識有尋思勘何部。」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即不還者。生有頂地。不能起下無漏聖道。取無學果。至命欲終其結自盡。得阿羅漢乃般涅槃。名為齊首。謂生死之首。即有頂地。以至極處。更無生處。雖不起聖道亦成無學。」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有世間正見。不邪推求故。」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世間信等不堅固。易轉改。非增上。不名根。」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靜慮者。是麤。外道異生多皆能得。故唯有漏。此通色界六地。無色界如何。如靜慮亦有漏。別有無漏九地不名靜慮。無漏故。此且舉色界為定。然聖者別起六地無漏入見道等。不名靜慮。但名為定。」
- ^
真諦譯《部執異論》:「覺觀無無漏。」失譯《十八部論》:「無覺出世間法。」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無無漏尋。尋是麤故。唯有漏。伺是細。通無漏。八道支正思惟唯有漏。助道支。名道支。實非是道。」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不為生死正因感故。若助不善業令感人天。亦有此理。今非正因能感三有。若爾色無色業性類是何。是微不善業感由善資助故得如是。即不善業通色無色。」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預流有退。初得道有修惑故。阿羅漢無退。道滿故。言退等者。但退禪定。現法樂住。中二果實退。如初得果故。」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念住謂取慧。相應心所竝名念住。故攝道支。」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擇、非擇、空三體各一得緣。同餘部。不動。但是斷定障。得定障名動。是散動故。今斷得此故。名不動。善、惡、無記如三體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緣起。義同大眾。然各一理。今據勝者。但言道支、緣起。」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此中意說。一期初後之中。色等有轉變。如乳變為酪等。性非剎那生滅故有轉變。心心所法亦爾然。即非一切行皆剎那滅。又解。色等雖性亦念念滅。然無去來世。不同薩婆多。前法滅已。後於未來法生至現在。今言前法於現在滅已。無別有法從未來來。但由前法為因力故。引後法起。後法即是前法為因轉作。雖剎那滅轉變義成。」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僧中有佛。佛入僧數故也。」
- ^ 真諦譯《部執異論》:「一切佛及一切聲聞。」失譯《十八部論》:「佛與聲聞。」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此部意說。非佛與二乘一切種智作用亦同。然道是一。即聲聞乃至為佛時。即舊道體不改。性類是同。轉下成中轉中成上。故言一物了境。作用如是不同。然非得果捨向。得勝捨劣等事。解脫唯擇滅斷染無知得。」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尋伺相應。同薩婆多解。」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大地劫住。非剎那滅。同正量部等解。」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不同有舍利無舍利皆爾。無攝受歡喜利益故。乃至佛像法等竝然。」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隨眠恒現在。恒居現。為因生諸法故。雖有過未。現在不斷。」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即種子三科恒現在。唯能生諸法。五法定能縛繫縛有情。不出生死。」
- ^ 《十八部論》:「五(原文:“已”)法種子能生諸苦。謂無明渴愛見業。」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諸苦從此生。從五法起謂無明等者。列五法名。一無明。三界無明也。二欲貪。三色無色愛。四五見。有身見等。五諸業。謂三業。所以唯說此五。又諸業有幾。前說善非有因。無福不動業故。見道用勝。五見障理為首。修道用勝。貪愛緣事為首。五見緣內理。諸界行相同。但總言五見。貪愛緣事。行相各別。欲界緣外門。上二界緣內。故分貪愛。然此二種見修用異然。通二道用勝為根本者。所謂無明。故略餘惑。此中不敘。又無明即無明支。貪愛即愛支。五見即取支。以用增故。業即行有故。此五法常能縛得。令識等七生。又上二界。但不善業生。由微薄不善業。善法資助令感上生。亦非上二界有善業感。故言諸業謂身、語、意。」 - ^ 無著《攝大乘論》卷1:「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見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世親《攝大乘論釋》卷2:「化地部中異門說為窮生死蘊。為釋此因說有處等。言有處者。謂無色界無有諸色。言有時者。謂無想等諸定位中無有諸心。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者。謂阿賴耶識中色心熏習。由此為因色心還有。」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二卷:「化地部等者:於彼部中,有三種蘊。一者、一念頃蘊。謂一剎那有生滅法。二者、一期生蘊。謂乃至死恆隨轉法。三者、窮生死蘊。謂乃至得金剛喻定,恆隨轉法。此若除彼阿賴耶識;餘不應有。但異名說阿賴耶識。如名諸蘊,決定無有窮生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