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来孙(蒙古語:Дарайсүн,1520年-1557年),又作达赉逊、达赉孙、他赉孙、打来素,尊号库腾汗(蒙古語:Гүдэн хаан,或译库登汗),蒙古大汗,阿剌克汗博迪的长子,察哈尔部第二任可汗。
1547年(一说1551年)打来孙继位,驻牧在察哈尔万户,原来在宣府、大同塞外即今锡林郭勒一带游牧。在他统治期间,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崛起,并不把大汗看作共主,打来孙的实力也无法控制俺答。开始互相盗马仇杀,后来打来孙被迫东迁,至大兴安岭以东地区。1551年,打来孙接受俺答汗的领导,以换取了格堅汗的尊号。授予俺答索多汗的称号。其后,他把汗庭迁至辽东和女真人的边界,大汗权力大大下降。之后各部虽然有时还承认大汗的地位,但很多的部落都有了自己的汗。他残破东部的泰宁卫、福余卫,多次攻打明朝蓟州之西。1557年(一说1569年),打来孙死后,其子圖們(土蛮)继位。
达赍逊玄孙博罗特为浩齐特左翼旗扎萨克额尔德尼郡王,玄孙噶尔玛色旺为浩齐特扎萨克郡王(右翼)
参考资料[编辑]
|
---|
| 大蒙古国大汗兼称皇帝 | |
---|
| 元朝皇帝兼任大汗 | 成宗(完泽笃皇帝) → 武宗(曲律皇帝) → 仁宗(普颜笃皇帝) → 英宗(格坚皇帝)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帝) → 天順帝(阿剌吉八皇帝) → 文宗(札牙笃皇帝) → 明宗(忽都笃皇帝) → 文宗(札牙笃皇帝) → 宁宗(懿璘质班皇帝) → 惠宗(乌哈噶图汗) |
---|
| 北元皇帝兼任大汗 | |
---|
| 鞑靼大汗[1] | |
---|
| 鬼力赤篡位时期(鞑靼大汗) | |
---|
| 复归黄金家族(鞑靼大汗) | |
---|
| 也先篡位时期(鞑靼大汗) | |
---|
| 复归黄金家族(鞑靼大汗) | |
---|
| 清朝皇帝名義上兼任蒙古大汗[2][3] | |
---|
| 外蒙古博克多汗国时期 | |
---|
|
- ^ 自元昭宗以後,所有北元君主皆不自稱皇帝,只自稱大汗。漢文的廟號與諡號也不再有。一说此时大元国号亦不再使用。(黎東方. 《細說元朝》. 二六 〈蒙古可汗與元朝皇帝的名單〉. 傳記文學出版社 . 1981年: 第215頁.)
- ^ 天聪十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来盛京朝觐,歸降皇太极,并上尊號為“博格达汗”。(《清史稿》太宗纪)
- ^ 清朝历代皇帝与蒙古王公交往时,蒙古王公使用的蒙古语尊号均为“博格达汗”,但皇帝詔書自稱則為“皇帝”。(达力扎布,清代察哈尔扎萨克旗考,《历史研究》2005年05期;《清内阁蒙古堂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