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伦汗(蒙古語:Молон хаан,1437年-1466年),名为脱古思猛可,脱脱不花的长子,蒙古君主,第30代蒙古大汗。
1452年,父亲被外祖父杀害时,他被外祖父沙不丹留下没杀。后来被送到翁牛特部的毛里孩处。1465年,他弟弟马儿古儿吉思被权臣孛来杀死,脱古思猛可继承了汗位。然而,他像他弟弟一样没有权力,太师毛里孩掌握大权。大臣鄂尔多斯部的孟克、托和不罕(哈答不花)挑拨可汗和太师的关系,摩伦汗发兵攻打毛里孩,结果在乱军中被杀。齐王勃鲁乃、少师阿罗出以为大汗报仇为名,杀死了毛里孩。之后近十年,蒙古混战,大汗之位空缺,直到1475年,满都鲁继位。
参考资料[编辑]
|
---|
| 大蒙古国大汗兼称皇帝 | |
---|
| 元朝皇帝兼任大汗 | 成宗(完泽笃皇帝) → 武宗(曲律皇帝) → 仁宗(普颜笃皇帝) → 英宗(格坚皇帝)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帝) → 天順帝(阿剌吉八皇帝) → 文宗(札牙笃皇帝) → 明宗(忽都笃皇帝) → 文宗(札牙笃皇帝) → 宁宗(懿璘质班皇帝) → 惠宗(乌哈噶图汗) |
---|
| 北元皇帝兼任大汗 | |
---|
| 蒙古大汗2 | |
---|
| 鬼力赤篡汗位(鞑靼) | |
---|
| 汗位复归黄金家族 | |
---|
| 也先篡汗位 | |
---|
| 汗位复归黄金家族 | |
---|
| 清朝皇帝兼宣博格达汗3 | |
---|
| 博克多汗国君主5 | |
---|
| 1两者未获普遍承认。 2自元昭宗以後,所有北元君主皆不自稱皇帝,只自稱大汗。漢文的廟號與諡號也不再有。一说此时大元国号亦不再使用。(黎東方. 《細說元朝》. 二六〈蒙古可汗與元朝皇帝的名單〉.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1年: 第215頁.)坤帖木兒败亡之后 四卫拉特( 瓦剌)与蒙古本部( 鞑靼)分立。 3清朝历代皇帝与蒙古王公交往时,蒙古王公使用的蒙古语尊号均为“博格达汗”,但皇帝詔書自稱則為“皇帝”。(达力扎布,清代察哈尔扎萨克旗考,《历史研究》2005年05期;《清内阁蒙古堂档》)蒙古俗称“额真汗”,额真意为主子。(札奇斯钦,《蒙古史论丛》,台北学海出版社. 1980年版下册) 4天聪十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来盛京朝觐,歸降皇太极,并上尊號為“博格达汗”。(《清史稿》太宗纪) 5辛亥年库伦宣告脱离清朝并恢复大蒙古国,哲布尊丹巴登基为大汗。(《清史稿》列傳三百八·藩部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