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口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5日 (一) 16:26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港口事件
抗清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877年
地点
结果 清國勝利
参战方
阿美族  清朝
指挥官与领导者
馬耀珥炳 吳光亮

大港口事件(秀姑巒阿美語Karawrawan a demak no Cepo'),或稱奇密社事件(秀姑巒阿美語Karawrawan a demak no Kiwit),是在花蓮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大港口(Cepo')與奇美(Kiwit)等阿美族(Amis)部落和大清帝國,是在1877年反抗大清帝國由「開山撫番」政策而起的軍事侵略,最後遭致清兵誘騙屠殺的事件。

概要

事件起因於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政策,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率兵進入東部,欲強行開闢水尾(花蓮縣瑞穗鄉)至大港口(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之道路,引發奇密社、納納社、阿棉社的反抗,並在大港口發生衝突。清兵始終無法致勝。

吳光亮改採懷柔政策,設下酒宴,誘騙大港口部落壯年菁英;等到族人都酒酣耳熱、無力反抗之際,就以槍枝射殺族人,造成當時大港口阿美族壯年菁英盡失。消息傳至部落後,族人開始大規模逃難至山區或投靠其他部落。[1]


後傳說花東縱谷的「大庄人」(主要為大武壠族人)曾協助清軍攻打阿美族,然根據大庄大武壠族人的說法,此事原是誤會:大武壠族起初與阿美族間有埋石發誓,不可助清兵攻打大港口,但擔心清兵尋仇,仍協助其運糧、運兵器,卻遭殺紅眼的阿美族人誤砍,而引起兩邊族人後續的誤會衝突:

清兵被殺散之後,阿美族人來到運送糧食、兵器的大庄人面前,他們已經殺人殺到眼睛都紅了,看到大庄人也要砍,有一個大庄人就拔刀抵抗,旁邊的大庄人看到同伴可能會被殺,於是拔刀幫忙一起把那個阿美族人砍死了,其他的阿美族人看到了很生氣,認為大庄人不守約定於是轉而追殺大庄人,大庄的壯丁們只好放下牛和牛車,一路跑回大庄,我們是跑得和鹿一樣快的人,當然很快脫離了戰場,聽說大庄人只花了半天的時間就翻過海岸山脈回到大庄,只是可惜了那些牛和牛車上的糧食,但幸好我們的人沒有傷亡[2]

參考資料

  1. ^ 奇美部落 | 歷史沿革. kiwit.apc.atipd.tw.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2. ^ 潘資洲. 阿爸曾對我說的平埔族故事. Mata Taiwan. 2013-12-12 [2016-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