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人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0日 (四) 13:21 (机器人: Cat:保護狀態與保護標誌不符的頁面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人口密度分布。

高雄市位在台灣西南部,是中華民國直轄市,統計至2024年4月,總人口數為2,735,981人。[1]

人口分布

現在的高雄市是合併自舊有的原高雄市原高雄縣,依據2020年1月資料,原高雄市人口數為1,511,072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838人(比現臺北市還高);原高雄縣則為人口數1,263,49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52.5人,合併高雄縣市總人口數為2,774,571人。[2]

地區人口消長

至於高雄市內部的人口變化,因各地區發展狀況不同人口消長狀態也會不同,在此將高雄市細分為:高雄地區、鳳山地區、岡山地區及旗山地區,詳細分布如上所示。其中再將高雄地區依台鐵行經路線南北劃分,三民區以北為北高雄地區(包括三民區),其餘為南高雄地區。

下表為各地區人口消長情形,計算方式為本月份人口數減去上月份人口數,負值以紅字表示,正值以藍字表示。


2020年高雄市每月地理分區人口消長
區劃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南高 人口 644,218 643,958 643,674 643,268 642,883 642,266
消長 +165 -260 -284 -406 -385 -617
北高 人口 866,854 866,896 866,952 866,930 866,826 866,480
消長 +803 +42 +56 -22 -104 -346
鳳山 人口 753,224 753,371 753,487 753,580 753,691 753,947
消長 +372 +147 +116 +93 +111 +256
岡山 人口 381,161 381,088 381,069 380,958 380,906 380,823
消長 +102 -73 -19 -111 -52 -83
旗山 人口 129,114 129,003 128,802 128,665 128,528 128,330
消長 -69 -111 -201 -137 -137 -198
  1.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該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正值以紅字表示,負值以藍字表示,持平以綠字表示
南高雄
北高雄
鳳山
岡山
旗山


就地方而論,舊高雄縣鳳山地區受縣市合併改制和人口溢出的影響,目前為高雄市的主要人口成長地區,其中仁武區,已成為人口數增加快速的行政區,人口流失則主要是大旗山地區最為嚴重,另外,原高雄市北高雄地區因為近年商圈及豪宅特區的崛起,人口穩定成長,並朝左營區楠梓區鼓山區攏聚。相對南高雄地區,除小港區人口小幅度成長外,其他行政區多為減少狀態,而南高雄主要人口衰退最嚴重的地區為前鎮區苓雅區,由上作論,高雄市整體人口為緩漸下降的。

全市人口變化

縣市合併前

人口變化
年份 1927年[註 1] 1937年[註 2] 1947年[註 3] 1957年 1967年 1977年 1987年[註 4] 1997年 2007年 2017年
原高雄市人口 49,000[3] 102,200[3] 168,008[4] 388,848[4] 669,146[4] 1,041,364[4] 1,342,797[4] 1,436,142[4] 1,520,555[4] 1,512,798[4]
原高雄縣人口 1,083,145 1,227,160 1,244,313 1,264,114[5]
  1. ^ 所轄區域同1924年以前的高雄街
  2. ^ 1932年加入桃子園前峰尾
  3. ^ 1940年與1943年兩度擴編
  4. ^ 1979年原高雄縣小港鄉改為高雄市小港區

縣市合併後

人口變化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人口 2,773,483[6] 2,774,470[6] 2,778,659[6] 2,779,877[6] 2,778,992[6] 2,778,918[6] 2,779,371[6] 2,776,912[6] 2,773,533[6] 2,773,198[6]

備註:2010年12月25日原高雄縣及原高雄市合併。

族群

漢人部分,有以平地為主,並散居各地的福佬人;以及主要分布在美濃甲仙杉林六龜客家人。這些客家人同時也屬台灣南部「六堆」客家人中的「右堆」。[7]而1945年後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移民,早年在各地眷村聚居,其中以軍事設施所在的岡山左營鳳山大寮等較集中。[8]

南島民族部分,有居住於高山地帶的布農族,人數約9,133名,[9]主要分布在桃源那瑪夏[9][8]魯凱族人數則有約2,643人,[9]主要屬於日治時期移民至茂林的「下三社」,[8]鄒族的南鄒分支也在高雄境內有分布,包括居住於桃源及那瑪夏的拉阿嚕哇(Hla'alua),和居住於那瑪夏的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兩群,[8]總人數約1,210人。[9]平地原住民則以阿美族為主,共有約9,563名。[9]至2018年6月底,高雄市的原住民人口(以官方認定族群計)總計為34,385人;分布最多區域為桃源區,有4,004名。[9]

此外,高雄地區也有傳統上歸類為「平埔族」的西拉雅族各支,但該族未獲官方承認,其中包括西拉雅本支、馬卡道族大滿族,主要分布在甲仙內門田寮燕巢等地。[8]

另外,至2010年12月止,高雄市共有12,353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大陸配偶」,以及8,346名來自中國大陸以外國家的「外籍配偶」,當中以越南出身者4244名最多,其次為印尼日本分別約800多名。[10]

台灣各地移民

澎湖人

澎湖人在日治初期高雄築港計畫開始後,漸有較高比例的移民前往高雄地區。在1930年代已有萬餘人。澎湖移民在早期高雄行成了澎湖社澎湖寮等同鄉社群,也建立「澎湖廟」,奉祀自澎湖分靈的神明。[11]

在1940年的人口籍貫調查中,有11.23%的高雄市人口籍貫為澎湖廳,在台灣內部移民中僅次於台南州人。戰後高雄地區湧入更多澎湖人,但也漸無過去聚居的習慣。按照1953年統計,高雄市有4萬多澎湖籍人口,佔當時全市30多萬人口的13.1%。

由於近年澎湖人口外移可供選擇的地點增多,移往高雄的比例已逐漸下降,但仍為主要遷移地點。[12]

性別與年齡

人口金字塔 (2019年6月)[13]
男性年齡女性
108 
100+
142 
971 
95-99
1,198 
5,305 
90-94
5,288 
11,732 
85-89
13,906 
19,314 
80-84
27,280 
32,481 
75-79
40,377 
44,793 
70-74
52,258 
80,141 
65-69
91,240 
95,385 
60-64
106,279 
104,264 
55-59
111,384 
107,511 
50-54
109,956 
106,866 
45-49
110,904 
115,512 
40-44
119,870 
114,773 
35-39
116,509 
95,718 
30-34
91,850 
96,825 
25-29
89,375 
91,415 
20-24
85,525 
76,217 
15-19
70,171 
59,425 
10-14
54,642 
56,418 
5-9
52,747 
55,659 
0-4
51,443 

高雄市是全臺灣第一個開放同性伴侶的登記。

高雄市至2019年8月底,男性人口數為1,370,774人;女性則為1,403,012人。性別比為97.9。各行政區中,女性人口較多者為鳳山區前鎮區楠梓區左營區鼓山區三民區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鹽埕區小港區岡山區;其餘區域則是男性占多數。[9]

高雄市也正面臨老年化和少子化的問題,根據高雄市民政局最新人口結構顯示: (2020年1月)

0-14歲:327,908:11.8%

15-64歲:2,005,693:72.3%

65歲以上:440,970:15.9%

總人口數 出生人數 出生率0/00 死亡人數 死亡率0/00 結婚數 結婚率0/00 離婚數 離婚率0/00
108年 2773198 19447 7.01 21821 7.87 14939 7.44 6387 3.18
107年 2773533 20107 7.24 21496 7.75 15746 7.77 6442 2.32
106年 2776912 20260 7.29 21453 7.72 15492 7.79 6637 2.39
105年 2779371 21757 7.82 21368 7.68 17147 8.31 6553 2.35
104年 2778918 22469 8.08 20520 7.38 17581 8.45 6389 2.29
103年 2778992 22520 8.1 20200 7.26 17051 8.18 6381 2.29
102年 2779877 21626 7.77 19254 6.92 16829 8.04 6645 2.39
101年 2778659 24963 8.98 19073 6.86 16193 7.72 7090 2.55
100年 2774470 21411 7.17 18894 6.8 18703 8.94 7229 2.6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 歷月人口統計之戶籍人口統計速報. 內政部戶政司.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0). 
  2. ^ 人口靜態統計. 行政院主計處. [2016-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3). 
  3. ^ 3.0 3.1 台灣省高雄市計劃說明書.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統計圖表.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0-12-30]. [永久失效連結]
  5. ^ 縣市重要統計指標.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人口資料庫. 內政部戶政司. [2017-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7. ^ 六堆鄉土簡介. 六堆鄉土文化資訊網. [2010-12-30]. [永久失效連結]
  8. ^ 8.0 8.1 8.2 8.3 8.4 高雄縣豐富之旅. 串門文化. 1997. ISBN 9789579863704.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高雄市戶籍人口統計月報表.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10. ^ 外籍與大陸配偶.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11. ^ 黃有興、高明宗. 澎湖廟在高雄市.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05. ISBN 9860025797. 
  12. ^ 蔡佳芸. 高雄市境澎湖籍移民之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2004. 
  13.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9年6月高雄人口統計 ", 高雄: 民政局,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