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柳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Neux-Neux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3日 (六) 00:5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柳琴
弦樂器
分類彈撥樂器
相關樂器
中國琵琶阮 (樂器)月琴
著名工匠
王惠然

柳琴是起源於清代的一種撥弦樂器,又名柳叶琴小琵琶土琵琶闻子灵

柳琴外形像琵琶但略小,彈奏柳琴戲的柳琴为2弦7品,音域1个半八度,右手中指戴一竹筒或牛角筒「柳琴套」。1958年,王惠然製作3弦、4弦高音柳琴,音品增至24个和29个,按十二平均律半音排列,改用拨子弹奏。

歷史

柳琴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是柳琴戏泗州戏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亦用於常州丝弦。近年來,柳琴成為民族樂團的高音樂器,開始出現專為柳琴而寫的獨奏曲、協奏曲。其來源有多種說法:

特點

常州絲絃中,柳琴能與主奏的笛子密切配合,起到陪襯、增強對比和裝飾作用,亦可於合奏中領奏。

民族樂團中,柳琴是彈撥樂器的高音樂器,穿透力強,不易被其它樂器所掩蓋,常用來演奏高音區的主旋律,有時也演奏華麗、技巧性高的華彩樂段。它既適於演奏歡快、對比強烈、節奏鮮明、富有彈性和活潑的曲調,也適於演奏優美、抒情的旋律。

演奏

柳琴演奏者

演奏柳琴時,奏者端坐,將琴斜置於胸前,左手按弦,右手執撥片彈奏。持琴要自然、放鬆、協調,用左手拇指輕扶於琴頸上,以可以自如的上下移動換把為準則。撥片多由賽璐璐、塑料、牛角、玳瑁殼等材料,製成三角形、四邊形或長條形。左右手姿勢如下:

  • 右手:右手呈半握拳自然狀態,拇指自然狀態下的小關節微凸、用第一關節指肚正面於食指第一關節正側面捏住撥片,切忌拇指凹陷,撥片觸弦的一剎那的力點主要是靠拇指與食指捏撥片的合力采控制的。
  • 左手:左手呈半握拳自然狀態,以手指大關節發力,四個手指獨立用力。

柳琴演奏技巧在右手有彈、挑、雙彈、雙挑、掃拂和輪奏等,左手則有吟弦、打弦、帶弦、推拉弦和泛音等。

柳琴可以演奏各種度數的和音與和弦。自然泛音靈敏清晰、效果良好。它的震音奏法也具特色,強奏時緊張、熱烈;弱奏時安靜、甜美。

主要演奏家

主要樂曲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參考資料

  1. ^ 孔培培. 《腔裏拉魂 : 從拉魂腔到柳琴戲的傳承與變遷》. 文化藝術. 2009. ISBN 978750393725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