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半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37.51.56留言2021年2月15日 (一) 22:41 →‎{{flagicon|UN}} 联合国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半旗指國家、團體、個人為表示哀悼或弔唁,而將旗幟上升至正常最高點後,下降到一定的位置。此儀式稱作降半旗下半旗。這項儀式是源自英國水手

起源

降半旗的传统始于17世纪。[1]有来源称,降半旗是在为旗杆顶端的“隐形的死亡之旗”腾出空间。[2]

步驟

下半旗的旗幟之升旗時,需將旗幟上升至桿頂後,依照各國法律規定而有不同的下降位置,分為三種:下降至旗桿全長一半高度的位置、下降至旗桿全長三分之一的位置、下降至旗身橫長二分之一處。

下半旗的旗幟之降旗時,需將旗幟上升至桿頂後,方才下降至最低點收藏[來源請求]

各地降半旗記錄

联合国 联合国

致哀对象 致哀对象身份 致哀对象国籍 下半旗日期
圣雄甘地 著名民權領袖  印度 1948年
约瑟夫·斯大林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领导人  苏联 1953年
达格·哈马舍尔德 第2任联合国秘书长  瑞典 1962年
马丁·路德·金 著名民权领袖  美国 1968年
周恩来 国务院总理、中国政府首脑  中国 1976年1月9日至15日
朱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国国家元首  中国 1976年7月8日和11日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最高领导人  中国 1976年9月9日
宋庆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中国 1981年6月1日
伊扎克·拉宾 以色列总理  以色列 1995年11月6日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二代领导核心  中国 1997年2月20日
德肋撒修女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印度 1997年9月5日
卡比拉 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  刚果民主共和国 2001年1月23日
畢蘭德拉 尼泊尔国王  尼泊尔 2001年6月5日
塞尔吉奥·德梅洛 联合国秘书长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  巴西 2003年8月
亚西尔·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巴勒斯坦 2004年11月11日
贾比尔·萨巴赫 科威特埃米爾(国家元首)  科威特 2006年1月
杜照宇等四人 联合国观察员  中国 2006年7月28日
金正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2011年12月28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至於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則由国家成立的治丧委员会或国务院决定。

 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英属香港时期)

  • 1976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逝世,當時仍屬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政府宣布全港所有政府机构于9月10日下半旗。
  • 1986年12月5日,港督尤德爵士突然病逝于北京,署理港督鍾逸傑爵士宣布全港各政府建築物下半旗誌哀。
  • 1997年2月20日,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逝世翌日,當時仍屬英國屬土的香港,總督彭定康下令各政府部門下半旗(當時為香港旗)。
  • 1998年9月21日,為悼念前國家主席楊尚昆,特區政府宣佈下亞厘畢道政府總部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4]
  • 1999年5月12日,為悼念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中遇害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佈所有政府建築物下半旗致哀。[5]
  •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的69,227到300,000个遇難者,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構及學校下半旗誌哀。[6]
  • 2010年4月21日,為悼念青海玉樹地震的2,698到10,000个遇難者,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構下半旗誌哀。[7]
  • 2010年8月15日,為悼念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1557个遇難者,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構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8]
  • 2010年8月24日至26日,為悼念康泰菲律賓團在菲律賓被挾持事件遇害人士,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構下半旗(區旗)誌哀[9][10],而8月26日國務院下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所有香港特區政府及中央駐港機構下半旗[11]
  • 2012年10月4日至6日,為悼念南丫島撞船事故的39个遇害者,特區政府宣佈各政府建築物及中央駐港機構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12]
  • 2015年6月19日,為悼念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喬石,特區政府宣佈添馬政府總部及禮賓府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13]
  • 2015年7月22日,為悼念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萬里,特區政府宣佈添馬政府總部及禮賓府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14]
  • 2018年2月13日,為悼念大埔公路雙層巴士翻側事故的19个遇害者,特區政府宣佈添馬政府總部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 [15]
  • 2019年7月29日,為悼念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李鵬,特區政府宣佈添馬政府總部及禮賓府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16]
  • 2020年4月4日,為悼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逝世同胞,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懸掛國旗及區旗的政府機構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17]

 澳門特別行政區

  •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的69,227到300,000个遇難者,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關及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18]
  • 2010年4月20日,為青海玉樹地震的2,698到10,000个遇難者,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關下半旗誌哀。[19]
  • 2010年8月15日,為悼念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1557个遇難者,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政府機關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20]
  • 2015年6月19日,為悼念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喬石,特區政府宣佈政府總部下半旗誌哀。[21]
  • 2015年7月22日,為悼念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萬里,特區政府宣佈政府總部下半旗誌哀。[22]
  • 2017年8月25日,為悼念颱風天鴿吹襲期間身亡人士,特區政府宣佈各機關、邊境口岸、對外海空港口及駐外辦事處下半旗(區旗)誌哀。[23]
  • 2019年7月29日,為悼念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李鵬,特區政府宣佈政府總部下半旗誌哀。[24]
  • 2020年4月4日,為悼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逝世同胞,特區政府宣佈所有懸掛國旗及區旗的政府機關下半旗(包含國旗和區旗)誌哀。[25]

 日本

 韩国

 柬埔寨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越南

越南国旗降半旗的同时会挂上黑丝带,并且与国旗捆绑在一起,这是为了对逝者的致哀,而且越南人认为国旗挂上黑丝带则不可飘扬。

 菲律賓

 中華民國

相關規定

  • 依據《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
  • 第2條,現任總統、副總統逝世時依規定降半旗:總統(自逝世之日起至安葬之日)、副總統(安葬之日)
  • 第3條,每年228和平紀念日
  • 下列人士逝世,經總統決定者,下半旗:
  1. 對國家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者。
  2. 對世界和平或人類進步有偉大貢獻者。
  3. 現任友邦元首。
  • 第5條,因天然或人為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依災害類別,由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決定下半旗。但屬國際災害事件者,由外交部報請行政院決定。
  • 第8條,下半旗時,應先將國旗升至桿頂,再下降至旗身橫長二分之一處。降旗時,仍應升至桿頂,再行下降。
  • 第9條,下半旗時,與國旗並列懸掛之旗幟,其高度不得高於國旗。
  • 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係本部於2006年(民國95年)12月8日以台內民字第0950187830號令發布施行,實施下半旗之相關規定及決定皆屬上開政府核准之範疇,爰實施下半旗時,如遇天雨,仍需懸掛國旗。
  • 依據《國葬法
  • 第 6 條國葬舉行之日,由總統派員致祭,全國下半旗誌哀。

實例

日期 事由 備註
1965年3月5日 副總統陳誠逝世
1975年4月5日 總統蔣中正逝世
1988年1月13日 總統蔣經國逝世
1993年12月24日 總統嚴家淦逝世
2001年4月8日 副總統謝東閔逝世
2020年1月14日 參謀總長沈一鳴等8名軍職人員空難殉職,啟靈與聯合公奠 準國葬規格
2020年7月31日(起3日) 總統李登輝逝世
2020年10月7日 總統李登輝逝世安葬 準國葬規格

例外 : 副總統李元簇逝世並未實施下半旗,因其家屬希望低調處理。

  • 特殊人士、事件或重要貢獻者
日期 事由 備註
1975年3月26日 追悼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瑟·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紹德逝世 時任邦交國元首
1989年6月17日 追悼六四天安門事件
2003年10月28日 前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出殯 計畫未實施,僅部分機關有進行
2005年4月3日-4日 追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 總統府與行政院下半旗
  • 歷年國殤日
日期 事由 備註
1999年9月23日-25日 悼念921大地震罹難者
2001年9月 悼念台灣九一七水災罹難者、美國九一一事件罹難者
2007年起,每年2月28日 悼念1947年二二八事件罹難者
2009年8月22日-24日 悼念八八水災罹難者
2014年8月5日-7日 悼念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高雄氣爆罹難者
2015年2月10日 悼念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罹難者
2016年2月15日 悼念206地震罹難者
2018年2月21日 悼念2018年花蓮地震罹難者
  • 地方性或機關降半旗
日期 地區或機關單位 事由 備註
1996年11月22日(起一個月) 桃園縣 悼念縣長劉邦友遇害身亡
1998年7月31日 高雄市議會 悼念議員林滴娟於中國遇害身亡
2006年11月6日-8日 宜蘭縣 悼念前縣長、前中華民國法務部長陳定南逝世
2018年10月31日 臺東縣 悼念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罹難者
2020年1月2日-4日 國防軍事單位 悼念參謀總長沈一鳴等8 名軍職人員空難殉職
2020年6月7日 高雄市議會 悼念議長許崑源因故身亡

 英国

 美国

日期 说明
5月15日 和平官员阵亡将士纪念日(当这天是5月的第三个星期六(陆军日)时除外)[26]
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亡兵纪念日,上午降半旗
7月27日 韩战退伍军人纪念日(2003年起取消,2009年起恢复)[27][28]
9月11日 爱国日[29]
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防火周开始日[30][31]
12月7日 珍珠港纪念日[32]
  • 自去世到葬礼结束 - 最高法院陪审法官、内阁成员、前副总统、参议院临时议长、参众两院政党领导人、州或地区的行政长官。
  • 去世后一天 - 参议员、国会议员、波多黎各地区代表或驻地专员。

另外,无名战士墓阿灵顿国家公墓和珍珠港亚利桑那纪念馆常年降半旗。[33]

 法國

 海地

海地大地震,全國於1月19日下半旗志哀。

 德国

2002年4月26日,古騰堡中學校園槍擊案,全國於5月3日誌哀

 土耳其

  • 國父凱末爾逝世紀念日
  • 2014年5月13日,馬尼薩省索馬市嚴重礦難,超過三百人死亡和失蹤,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宣佈全國於5月13日至15日哀悼三日,各政府建築物下半旗誌哀。

 荷蘭

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空难,298人罹難,荷蘭政府宣布全國7月24日為哀悼日,各政府建築物下半旗誌哀。

 马来西亚

不降半旗的地區

沙烏地阿拉伯國旗索馬利蘭國旗阿富汗国旗由於旗上記載清真言,清真言中含有真主之名,降半旗會被视为渎神,因此無論如何,都不可以降半旗。此外伊拉克国旗伊朗国旗也含有真主之名,也不得降半旗。

圖集

参考文献

  1. ^ Trex, Ethan. Why are flags flown at half-staff in times of mourning?. The Week英语The Week. 2012-12-20 [201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2. ^ Bartram, G., A Guide to Flag Protocol in the United Kingd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 extract from the book British Flags and Emblems", The Flag Institute.
  3. ^ 联合国总部降半旗向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致哀. 联合国新闻. 
  4.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港府下半旗致哀. 1998年9月19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5.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為悼念死者下半旗. 1999年5月12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11日). (繁體中文)
  6.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為悼念四川地震死難者下半旗. 2008年5月18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7.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政府機構明日下半旗致哀. 2010年4月20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21日). (繁體中文)
  8.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港府明日下半旗致哀. 2010年8月14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8月17日). (繁體中文)
  9.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特區區旗今日下半旗. 2010年8月24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8月28日). (繁體中文)
  10.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特區區旗明日及後日續下半旗. 2010年8月24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8月28日). (繁體中文)
  11.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國旗下半旗致哀. 2010年8月25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12.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國旗區旗下半旗致哀. 2012年10月3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1日). (繁體中文)
  13.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港府下半旗致哀. 2015年6月17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14.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港府下半旗致哀. 2015年7月20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15.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下半旗致哀. 2018年2月12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16.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港府下半旗致哀. 2019年7月27日 [2019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31日). (繁體中文)
  17.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港府下半旗致哀. 2020年4月3日. (繁體中文)
  18. ^ 澳門新聞局. 特區政府在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2008年5月18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19. ^ 澳門新聞局. 特區政府明下半旗哀悼青海省玉樹縣地震遇難同胞. 2010年4月21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20. ^ 澳門新聞局. 對甘肅舟曲泥石流遇難同胞深切哀悼 特區政府明日下半旗誌哀. 2010年8月14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21. ^ 澳門新聞局. 特區政府為喬石委員長下半旗誌哀. 2015年6月17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22. ^ 澳門新聞局. 特區政府為萬里委員長下半旗誌哀. 2015年7月21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23. ^ 澳門新聞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為颱風期間身亡人士下半旗誌哀. 2017年8月24日 [2018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3日). (繁體中文)
  24. ^ 澳門新聞局. 特區政府為李鵬委員長下半旗誌哀. 2019年7月29日. (繁體中文)
  25. ^ 澳門新聞局. 特區政府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下半旗誌哀. 2020年4月3日. (繁體中文)
  26. ^ 36 U.S.C. Sec. 136. None. Retrieved on 2011-05-27.
  27. ^ 36 U.S.C. Sec. 127. None. Retrieved on 2011-05-27.
  28. ^ 美國聯邦公法第111–41號, 123 Stat. 1962, July 27, 2009.
  29. ^ Patriot Day, 200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 Retrieved on 2011-05-27.
  30. ^ Public Law 107-5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shistory.org. Retrieved on 2011-05-27.
  31. ^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Fire Prevention Week | The White Hou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hitehouse.gov. Retrieved on 2011-05-27.
  32. ^ National Pearl Harbor Remembrance Day, 200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 Retrieved on 2011-05-27.
  33. ^ What's Hot at Ft. McPhers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cpherson.army.mil. Retrieved on 2011-05-27.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