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發電
外观
潮汐發電(Tidal power generation)是種水力發電的形式,利用潮汐水流的移動,或是潮汐海面的升降,自其中取得能量。雖然尚未被廣泛使用,潮汐發電對於未來的電力供應有很好的潛力。此外它比風能、太陽能都更容易預測,在歐洲利用潮汐推動磨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主要用於研磨穀物。
系統
潮汐發電主要有兩種形式
- 潮流式系統(tidal current power):這是利用海水流動的動能,推動渦輪發電機,與風推動風車的方式類似。這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式,因為成本比較低廉,而且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比較小。
- 堰壩式系統(tidal barrage):這是利用海水潮汐高低差的位能。這種系統由於需要建造堰壩等的相應土木工程,所以成本較高。還有對環境影響的問題,這種系統在世界上可以看到的很少。
近代渦輪技術的進步,有助於潮汐發電系統大量安裝在海中,支持電力的供應。特別是潮流式發電機的設計。潮流式發電機可以安裝在水流匯集,速度高的區域,幾乎所有河川流入海灣或是匯流,水流集中的區域,都屬於這樣的地區。
發電站
潮汐發電站(tidal power station)是水力发电站的一种,利用潮汐现象发电。在具备潮汐发电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修建水库,当海水(或江水)的水位上涨时水库蓄水,当海水(或江水)的下落时,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潮差,堤坝出水口处的水轮发电机组受到海水(或江水)驱动而发电。潮汐发电站有三种形式:单库单向电站、单库双向电站和双库双向电站。
歷史
- 1913年,德国在北海海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發電站。
- 1957年,中国在山东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潮汐發電站。
- 1967年,法国朗斯潮汐发电站建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经济价值,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 2016年1月12日,3.4MW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在浙江秀山岛下海,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机功率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破兆瓦是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领域多年来的未解难题,在此之前,中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最大规模为300kW。此次下海的3.4MW机组长70米、宽30米,平均高20米,重达2500吨,可抵抗16级台风和4米巨浪,历经6年研发和1年施工完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
中国潮汐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全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1亿千瓦,其中可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
参考文献
- ^ 回眸2016,电气人共同见证的进步与变革. 牛顿眼.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