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麻豆文衡殿

坐标23°11′25″N 120°15′12″E / 23.1903786°N 120.2533451°E / 23.1903786; 120.253345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11′25″N 120°15′12″E / 23.1903786°N 120.2533451°E / 23.1903786; 120.2533451

麻豆文衡殿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台南市麻豆区南势里3邻关帝庙23号
主神关圣帝君
例祭农历正月初五日关帝出巡
农历正月十三日关圣帝君飞升
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平太子圣诞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关圣帝君圣诞
农历九月九日五斗星君圣诞
建立时间1734年(雍正十二年)
地图
地图

麻豆文衡殿,为台湾台南市麻豆区南势里的一间关帝庙,建立于1734年(雍正十二年),因历史悠久,有麻豆地区古迹庙宇第一之美称。

麻豆文衡殿牌楼
麻豆文衡殿牌楼与庙身

沿革

[编辑]

明末清初,中国大陆沿海一带居民,大量移民至台湾开垦。为求神祇庇护,先民由祖籍福建泉州奉祀关圣帝君入台。起初由于社会形态封闭,关圣帝君的神像只供奉于民家中,后因神迹显赫、香火鼎盛,当地乡民共议于今庙址处建立一座坐北朝南的茅草庙宇奉祀。当时庙前为汉人所居住,庙后为平埔族麻豆社人居住,至今文衡殿北侧处尚名为“番仔巷”,因历史悠久,有麻豆地区古迹庙宇第一之美称[1][2]:273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该[注 1]国学生吴仕光感于庙貌寒酸,故提倡辟建庙宇,乡民们应和,在众人努力下大功告成。当时庙前一带曾一度为麻豆地区最繁华的地段,与水堀头近在咫尺,每日车水马龙,盛极一时[1][2]:273[注 2]

1768年(清乾隆三十二年),发生大地震,文衡殿几乎倒塌,因当时社会经济困顿,修复进展缓慢[2]:274[4]

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在地乡宾仕绅黄清芳、吴时举、吴时兴、陈志光、柯睿哲等提倡重修,当地原住民亦有参与[4],修复历时5个月,庙貌乃告一新,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立“重新虞朝庄关帝庙碑”纪念[4]。由此至嘉庆道光年间皆有小规模修缮。[2]:274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当地汉人与原住民就田产纳香灯、纳番饷之事发生争议,经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朱景英之排解,立“贴纳武庙香灯汉番和睦示告碑”告示双方。[5]

1868年(清同治七年),由于时光迁移,庙堂已多处斑驳、颓褪之迹,当时董事陈春华等人发起重建,信众们纷纷响应、慷慨解囊,加入重建行列,并将原坐北朝南的建筑方向,调整为坐西朝东,建成一座庄严的华南式庙宇“文衡殿”[2]

1926年(大正十五年),信众捐款增设铜钟大鼓木鱼等法器[2]:275

1934年(昭和九年),庙方董事及善信购买该庙周边土地建立后殿和庭园,并发起重修,至1964年间修建多次[2]:275

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地方热心民众乐捐,于该庙后兴建气势雄伟的凌霄宝殿,历时一年完工,此殿主祀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恩主(文衡圣帝(关帝)、仓颉夫子孚佑帝君)等神祇[2]:276

1990年(民国七十九年),经由该庙管委会提议,信众、善心人士乐捐,完成兴建两座宏伟的牌楼[2]:276

1992年(民国八十一年),虽历多次重修,经年累月以来庙貌仍不堪,信众认为无法彰显关圣帝君神威;又香火鼎盛使该庙显得非常拥挤,故经信众发起提议以及各界响应,庙方于该年成立重修委员会并动土重建,历时三年多完工[2]:276

祭祀与活动

[编辑]

除前后殿主祀关圣帝君、玉皇上帝之外,亦供奉著关平太子、周仓将军、福德正神、马将军、太岁星君注生娘娘中坛元帅、三官大帝、五斗星君东岳大帝通天教主、文衡圣帝、仓颉夫子、孚佑帝君等神祇[1]

祭典

[编辑]
  • 农历正月十五日(关圣帝君出巡):下午镇内绕境[2]:288[1][6]
  • 农历正月十三日(关圣帝君飞升):办桌[1]
  • 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平太子圣诞):办桌[1]
  • 农历六月廿四日(关圣帝君圣诞):举行官式祭典[7]
  • 农历九月初九日(五斗星君圣诞):每年九月初七、八、九三天举行法会、放焰口[1]
  • 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周仓将军爷千秋)[2]:278

绕境

[编辑]

每年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举行神龙大会,麻豆文衡殿神龙阵会于夜晚绕境出巡,炒热麻豆区的元宵夜气氛,沿途民众香案迎接,鞭炮声、烟火声响彻云霄,各项民俗才艺,如民间流传已久的“迎暗艺”、各种阵头宋江阵狮阵舞龙八家将)以及踩高跷弄车鼓等相当热闹,队伍如同长龙般盘据着当地主要的街道[2][6][8]

文化古迹

[编辑]
  • “贴纳武庙香灯汉番和睦示告碑”,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六月立,碑身为花岗岩,碑额刻有“皇清”字样及双龙拱珠纹饰,碑文及学者论述见后方脚注内连结[5]
  • “重修文衡殿碑”[2]:282,《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称为“重新虞朝庄关帝庙碑”,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立,碑身同为花岗岩,碑额刻有“皇清”字样及双龙拱珠纹饰,碑文及学者论述见后方脚注内连结[4]
  • 庙中留有“正气参天”、“圣神文武”、“浩气参天”、“参天赞地”等日治时期遗留至今重修的古匾额[2]:282
  • 咸丰年间雕造的太子爷古香炉,为原太子宫移入[9]
  • 早期雕工精致的古神像[9]

预言丰收

[编辑]

2017年关圣帝君圣诞这天,文衡殿供桌的香炉突然发炉,经掷筊请示,庙方得知麻豆文旦即将大丰收,境内将有冠军台南文旦王及头等、优等奖产生,此外神明也指示要办公益赈济活动。后来同年文旦确实丰收,麻豆柚农也于台南市文旦大赛获得佳绩,获得特等奖文旦王、头等奖及优等奖共4人,因此庙方管委会也决议依照关圣帝君指示,于中秋节前夕举行赈济公益活动,针对麻豆区低收入、中低收入户,每户发放白米5公斤、1000元济助金,共约400户受惠[10]

注解

[编辑]
  1. ^ 庙方对“祭祀圈”内村庄的称呼,邻近的《修造水堀头枋桥功德碑》则记载其居于牛稠仔庄[3],此庄后来改名“虞朝庄”[3][4]
  2. ^ 吴仕光亦曾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在水堀头捐建“水堀头桥”,乡民感念立碑记事,此碑尚存于水堀头遗址[3]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文衡殿.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11-10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中文(台湾)).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南瀛古廟誌. 国家图书馆 台湾记忆. 1994-04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何培夫. 重新虞朝莊關帝廟碑記. 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网站. 1999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何培夫. 修造水堀頭枋橋功德碑記. 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网站. 1999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中文(台湾)). 
  5. ^ 5.0 5.1 何培夫. 貼納武廟香燈漢番和睦示告碑記. 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网站. 1999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中文(台湾)). 
  6. ^ 6.0 6.1 郭书宏. 麻豆神龍大會 後天展開. 人间福报. 2005-01-21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中文(台湾)). 
  7. ^ 陈河忠. 武聖關公聖誕. 评论新闻报. 2014-07-21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中文(台湾)). 
  8. ^ 刘婉君. 神龍陣遶境 世代傳承注入新血. 自由时报. 2011-02-18 (中文(台湾)). 
  9. ^ 9.0 9.1 文化古蹟-文衡殿. 麻豆区公所. 2020-07-27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中文(台湾)). 
  10. ^ 杨金城. 神奇!預言麻豆文旦豐收奪台南文旦王 麻豆文衡殿發爐. 自由时报. 2017-09-30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