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的牛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6年1月27日) |
家牛在世界的各种宗教如犹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宗教中都被重视,在印度教更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印度一些州和尼泊尔被禁止宰杀。
印度教
[编辑]在吠陀时代,牛一直是财富的象征。然而它们并非不可侵犯的,也不像今天如此以同样的方式尊敬。
牛受崇敬,因为印度教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牛的奶制品和靠它们种地,而牛粪亦能作为燃料和肥料。早期吠陀时代偶然也有杀牛祭祀。但是后来受耆那教和佛教非暴力主张影响,杀牛被视为杀婆罗门。在往世书中牛被视为丰饶的象征。
拜火教
[编辑]牛被宣布为所有的身体和道德丑恶现象的灵丹妙药。
犹太教
[编辑]根据希伯来圣经,一头无瑕疵的雄牛是古代犹太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母牛在精确的仪式中被牺牲和烧毁,灰烬被添加到用来净化进入人体的仪式中中。仪式在民数记第十九章第一至十四节的中有描述。
犹太人在初夏每年研究这段经文,作为每周托拉部分的一部分,称为Chukat。一个名叫圣殿学院的当代犹太组织正试图恢复这种古老的宗教仪式。传统的犹太教认为牛肉是犹太教许可作的食物,只要牛在一个称为shechita的宗教仪式中被屠杀,并且肉不包括任何乳制品的食物。
一些犹太人致力于犹太人的素食主义认为吃牛肉是被禁止的。
伊斯兰教
[编辑]伊斯兰教允许的牛的屠杀和牛肉消费,牛肉也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但在印度,因为该国大量信奉印度教和耆那教的人口,莫卧儿帝国多数的皇帝实行宰牛的禁令。奥朗则布已经选择一些地方禁止杀牛。
在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冲突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宰牛的习惯。
佛教
[编辑]佛陀的姓氏乔达摩Gotama,意思就是最胜的牛。佛教不崇敬牛,但巴利圣典有以牛来说法,如阅读文字而不修行, 如同牧牛者数算别人的牛[1]; 不做恶业者,解脱快如同牛乳被释放。[2]; 老死如牧牛者,驱牛进牧场。[3]; 人愚蠢,即如牛,长肉不增慧。[4]持守牛戒者,被认为是愚痴无慧。
耆那教
[编辑]古代欧洲
[编辑]现代
[编辑]在今天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国家,如印度和尼泊尔,牛乳作为举行宗教仪式的一个关键部分(有净化作用,新屋入伙后要用牛奶做一些仪式)。在一些地方,早餐前喂牛吃一些食物可带来好运。
在印度一些邦允许杀牛,一些完全禁止。在印度十四个邦可杀水牛但不可杀黄牛,而另外六个邦则完全禁止杀黄牛与水牛。
尼泊尔
[编辑]在尼泊尔境内,乳牛(或母牛)属于国兽。人们利用从乳牛身上获取的牛奶,来制作和食用各类奶制品,如酸奶、酥油、黄油等等。作为与印度同样以兴都教为多数信仰的国家,在本国屠宰乳牛与瘤牛(或公牛)是被完全禁止的[5];而乳牛(母牛)也被视作(富饶与繁荣之女神)拉克什米的化身,与瘤牛(公牛)作为湿婆的坐骑(南迪)相对应。在当地,每年的提哈节(即本地的屠妖节或“尼泊尔灯节”)期间,必有一天是为乳牛节;人们透过感谢神祇的恩赐与乳牛的贡献,祈求在未来生活中得到神明保佑、继续幸福安康。
虽然乳牛被视为神圣之物、可以自由穿行于尼泊尔的大街小巷,但同属牛种的水牛却基于宗教需求,被允许合理性宰杀,并作为性力派女神提毗的供品之一。当地餐馆亦有售卖一种特色蒸饺(即馍馍),其外型近似中国水饺或小笼馒头,而内馅则多以水牛肉为主[6]。
缅甸
[编辑]在缅甸,牛肉忌讳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佛教界。在缅甸牛通常是无法再工作时才宰杀。牛用于在全国58%的畜力,很少有人吃牛肉,如当地佛教徒在某些宗教仪式上弃肉食的时候,会先放弃牛肉。几乎所有屠夫也是穆斯林而不是佛教徒,因为佛教有不杀生的教义。
在该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笈牙王朝,习惯性的消费牛肉要接受公共鞭笞惩罚。
1961年8月29日缅甸议会通过了国家宗教促进法,其中言明全国范围明确禁止牛的屠宰,如穆斯林作为宗教群体宗教节日屠宰牛,则被要求申请豁免许可证(但只实行了一年)。
斯里兰卡
[编辑]在斯里兰卡,2013年5月一个30岁的僧人Bowatte Indrarathana自焚,抗议政府允许宗教少数派屠宰奶牛(主要是斯里兰卡摩尔人)。
中国
[编辑]在古代中国,牛肉曾是汉族的重要饮食限制,如黄牛和水牛因在农耕上有重要角色而得到尊重。在周代甚至天子也不常吃[来源请求],而有的皇帝下令禁止杀牛。传统中医也不建议食用牛肉,因牛肉是热性食物,会扰乱人体的内部平衡。
在书面资料上(包括轶事和道教礼仪文本),这个禁忌最早出现在9至12世纪的唐宋时代,猪肉成为主要的肉食。到了16至17世纪,牛肉禁忌有成为中国道德的框架内被广为接受的原则。在中国社会,只有不能被充分吸收的种族和宗教群体(如回族和苗族)和外国人食用这种肉。[来源请求]这种忌讳导致宰牛的屠夫几乎也是穆斯林。
有时,一些看到自己将被屠宰而哭泣的牛会被放生到附近寺庙。
日本
[编辑]在古代日本,因神道和佛教影向和在675年天武天皇一道敕令下,日本人忌食四足动物的肉,在1612年,幕府宣布禁止宰牛的具体法律,直到19世纪明治天皇亲身食用牛肉,才算打破日本人的食肉禁忌(以前处理死牛和屠宰工作由部落民中的秽多负责)。
印尼
[编辑]在印尼中部爪哇的库杜斯,那里的穆斯林因从前是印度教徒,所以保持禁止宰牛和食牛肉的传统。
皮革
[编辑]在宗教多元化的国家,皮革厂商通常小心地澄清他们的产品中使用的各种皮革。例如,皮鞋将标签动物皮革。印度教徒可避免牛皮。许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会使用任何种类的皮革(因此皮革工人在印度教国家视为贱民)。
耆那教禁止使用任何皮革,因为它是通过杀害动物得到。
参见
[编辑]脚注
[编辑]- ^ 法句19: Gopova gāvo gaṇayaṃ paresaṃ
- ^ 法句71: Na hi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sajju khīraṃva muccati
- ^ 法句135: Yathā daṇḍena gopālo, gāvo pājeti gocaraṃ.
- ^ 法句152: Appassutāyaṃ puriso, balibaddhova jīrati;Maṃsāni tassa vaḍḍhanti, paññā tassa na vaḍḍhati.
- ^ 4 held for violating ban on cow slaugh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Himalayan Times
- ^ 尼泊尔饺子Mo-mo.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文献来源
[编辑]- Achaya, K. T.,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ndian Fo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19-565868-X
- Sethna, K. D., 《The Problem of Aryan Origins》, 19801992, ISBN 81-85179-67-0
- Shaffer, Jim G., 《Cultural tradition and Palaeoethnicity in South Asian Archaeology》, Erdosy, George (编), 《The Indo-Aryans of Ancient South Asia》, 1995, ISBN 3-11-014447-6
- Shaffer, Jim G., 《Migration, Philology and South Asian Archaeology》, Bronkhorst, Johannes; Deshpande, Madhav (编), 《The Indo-Aryans of Ancient South Asia》, 1999, ISBN 1-88878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