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湘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湘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衡阳市
分类传统戏剧
序号157
编号项目IV-13
登录2006年

湘剧又称长沙湘剧,是流行于湖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个中国地方剧种,至今已经有600多年以上的历史。[1]

历史

[编辑]

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因用长沙方言演唱,并以长沙为中心,以及江西萍乡、吉安等地,也流行于长沙府下属各县,故也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湘潭班子长沙湘戏长沙湘剧。根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择封第八子为长沙王,建吉王府养伶人于府,又常邀民社献艺,曰湘乐。”外来的戏剧逐渐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湘剧。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徐渭所著《南词叙录》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可见当时弋阳腔已在湖南流行。后来青阳腔的影响日深,湘剧在曲牌中添入大段滚唱,形成高腔中的“放流”。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湘剧班社多以唱高腔为主,或兼唱昆腔,譬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湘剧班社逐渐增多,其中大普庆班则以唱昆腔为主。清代中叶徽调汉调传入,湘剧开始加入弹腔(又称乱弹),称为南北路。南路是指二簧,北路则指西皮道光年间,出现了最早以唱弹腔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不但班社蓬勃兴起,而且各地纷纷办起科班 ,仅长沙一带,就先后设立30多班。后来,弹腔成为湘剧的主要唱腔,除《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戏外,剧目尚有称为“三十六按院”的一批公案戏,如《四进士》、《奇双会》等。

民国时期,湘剧不断发展。1921年,开始出现福禄坤班等女子科班,自此湘剧有了女演员。1938年12月田汉曾举办短期训练班,在湖南南部及广西桂林一带先后组成7个湘剧宣传队,作抗日战争的宣传。在抗日战争中,湘剧受到严重的摧残,许多戏班被迫流散,不少名演员在战火中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整理、创作了不少著名剧目,例如《琵琶上路》、《打猎回书》、《追鱼记》等。高腔剧目《拜月记》和创作的现代戏《园丁之歌》都被摄制成影片。湘剧在现代成为边缘文化,得不到社会的关注。主要戏剧作家的相继去世以及演员收入太低而转行导致湘剧的日渐衰微。而湘剧的没落也激起了保护文化的声潮,政府官员的参与以及新剧目的创作有助于湘剧重新得到市场。2008年,湘剧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特点

[编辑]

湘剧声腔主要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乱弹)4种声腔构成,用中州韵唱白。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弋阳腔

低牌子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结构的唱腔,唱时以唢呐笛子来作伴奏,更配以锣鼓。为了丰富唱腔,营造强烈对比,高腔和低牌子分折间唱的演唱形式,称为“高低间唱”。

剧目

[编辑]

湘剧有1155个历史剧目,很多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以及地方的传说和艺人的创作。

推荐文献

[编辑]
  • 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南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 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 麻国钧,《剧种·剧码·剧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叶炳南,《新中国地方戏剧改革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 黎建明,《湘剧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 欧寿廷/李允恭传谱/黎建明增补整理,《湘剧低牌子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 黎建明,《湖南湘剧、花鼓戏锣鼓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 徐绍清,《长沙湘剧高腔变化初探》,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 张九/石生潮,《湘剧高腔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 金汉川,《湖南戏曲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 龙华,《湖南戏曲史稿》,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 湖南省戏曲研究所,《湖南戏曲乐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王习加 (2014),第31页.
  2. ^ 王习加 (2014),第32页.

来源书目

[编辑]
  • 王习加 (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史话》. 北京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097-6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