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的外交生涯
系列条目 |
穆罕默德 |
---|
穆罕默德的外交生涯包含穆罕默德对阿拉伯早期不断壮大的穆斯林社区(乌玛)之领导,以及他与阿拉伯及周边其他国家统治者的来往。该时期的特点为前伊斯兰阿拉伯之蒙昧时代的习俗转变为早期的伊斯兰治理体系,同时还根据伊斯兰教法与伊斯兰神权政治,制定了伊斯兰教法学的定义原则。
在穆罕默德到来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麦地那的两个主要部落:巴努阿瓦斯与巴努哈兹拉吉一直为了争夺麦地那的控制权而相互争斗。[1]随著在米纳附近的亚喀巴宣誓,穆罕默德被两部落接受为麦地那的共同领袖。为此,他在抵达麦地那后制定了《麦地那宪法》;该宪法规范了不同派别(包括麦地那的阿拉伯犹太人)之间的互动,签署者对此表示同意。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同的角色,因为他在麦加只是一个宗教领袖,结果麦地那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社区,[2][3]至此穆罕默德在政治上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外交生涯。[来源请求]
在穆罕默德去世前的最后几年,其透过书信[4]、使节[5]或亲自拜访(如在塔伊夫时)[6]等方式与其他领导人建立联系,他打算将伊斯兰教的讯息传播到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方。目前保存下来的书面信件包含写给希拉克略、内格斯、霍斯劳二世与其他领导人的书信。虽然穆罕默德很有可能主动与阿拉伯半岛的其他领导人联系,但有些人怀疑信件是否寄到这些地区以外的地方。[7]
穆罕默德外交生涯的主要巅峰时刻为《亚喀巴宣誓》、《麦地那宪法》与《侯代比亚和约》。根据报告,穆罕默德在寄给其他著名领袖的信件上使用了银质印章,这些信件是他向伊斯兰教发出的邀请。[5][2][8]
早期的伊斯兰教邀请
[编辑]迁移到阿比西尼亚
[编辑]在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后,遭到了麦加主要部落:古莱什部落的强烈反对。虽然穆罕默德因其叔父阿布·塔利卜·本·阿布德·穆塔利卜(巴努哈希姆的首领,为古莱什部落的主要部族之一)的保护而免受迫害,但他的一些追随者就没有他那么好的境地了,许多穆斯林被古莱什部落的虐待,据说还些人还遭到殴打、监禁与饥饿。[9]615年,穆罕默德决定派遣15位穆斯林前往阿克苏姆王国,并接受基督徒国王安·纳贾什的庇护。[10]一些穆斯林透过移民摆脱了困境与古莱什部落的迫害,而且还借此开辟了新的贸易商机。[11]
穆罕默德的使者贾法尔·伊本·阿比·塔利卜
[编辑]古莱什部落在听说有人试图移民后,便派出由阿姆鲁·本·阿斯与阿布杜拉·伊本·阿比·拉巴卡·伊本·穆吉拉率领的一支队伍追赶试图逃亡的穆斯林。然而穆斯林在后来成功逃到了阿克苏姆,并得以在安·纳贾什的庇护下住在哈勒尔。穆斯林们的大使贾法尔·伊本·阿比·塔利卜在此讲述了穆罕默德的功绩,并引用了有关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古兰经》中的《麦尔彦章》的一些经文。[12]根据伊斯兰传说纪载,贾法尔·伊本·阿比·塔利卜的引述为:
国王啊!我们陷入了无知和野蛮的深渊:我们崇拜偶像、我们过著不贞的生活、我们吃死人的尸体、我们说著令人赠恶的话、我们无视一切人道的情感、我们忽视了好客与邻居的义务;除了强者的法律,我们不知道任何的其他所在,就在这十,真主阿拉在我们之间选中了一个人,我们知道他的出身、诚实、正直与纯洁;他呼唤著真主阿拉的独一性,教导我们不要与任何的东西与真主阿拉连系在一起。他禁止我们崇拜偶像、他嘱咐我们要说真话,要忠于我们的诚信,要仁慈,要尊重邻居与亲属的权力、他禁止我们说妇女的坏话,禁止我们吃孤儿的食物、他命令我们远离恶俗,戒除邪恶、他要我们祈祷,要我们施舍,要我们守斋。 我们信仰他,我们接受他的教导和禁令,崇拜真主,不予真主有任何联系,我们允许真主所允许的,禁止真主所禁止的。因此,我们的人们站起来反对我们、迫害我们,想让我们放弃对真主的崇拜,回归对偶像与其他可赠之物的崇拜。他们折磨我们、伤害我们,直到我们在他们之间再也找不到安全的地方了,我们只能来到你的国家,希望你们能够庇护我们免于迫害。[13][14]
纳贾什似乎被感动了,所以其允许这些难民流下来,并将古莱什部落的使者遣返回去。[12]人们还认为纳贾什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穆斯林。[15]为此,纳贾什的基督徒国民不满其行径,并指责他脱离了基督教。后来纳贾什设法安抚了他们,根据伊本·易斯哈格的记述,该安抚有利于伊斯兰教。[12]在穆罕默德与纳贾什成功建立友好关系后,再次派遣了更多移民。至此居住在阿比西尼亚的穆斯林人数已经到达一百人左右。[10]
希吉拉之前的伊斯兰教邀请
[编辑]塔伊夫
[编辑]619年6月初,穆罕默德从麦加出发前往塔伊夫,并与当地的酋长(主要为巴努塔吉夫部落,比如阿卜杜-亚-莱伊尔·伊本·阿米尔)会面。[16]这次会面的主要谈话内容被认为是穆罕默德邀请其接受伊斯兰教,而当代历史学家威廉·蒙哥马利·瓦特则认为,关于从麦加人的控制下夺取经塔伊夫的麦加贸易路线的祠外讨论是可信的。[6]穆罕默德之所以把精力都放在塔伊夫,可能是因为更早之前麦加人对其的讯息没有积极的回应。[2]
由于拒绝接受穆罕默德的讯息,并担心麦加会因为接待了穆罕默德而对其进行报复,参与会见穆罕默德的团体开始煽动乡民用石头攻击之。[6]受伤的穆罕默德在侥幸逃出塔伊夫后,在附近的一个果园里避难。[17]其在葡萄藤下休息时,他一直向上帝祈求未与保护。[18][19]
根据伊斯兰教的传说,穆罕默德在返回麦加的路上遇到了加百列天使与塔伊夫洲为山脉的天使们,他们告诉穆罕默德,如果他愿意的话,塔伊夫将被压在群山之间,藉以报复塔伊夫对其的虐待。据说穆罕默德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他会祈祷,并希望塔伊夫的后代能够接受伊斯兰教的一神论。[18][20]
亚喀巴宣誓
[编辑]620年夏天的朝圣期间,六位来自麦地那的巴努哈兹拉吉部族人接触到穆罕默德,并被其讯息与品格打动,认为其可以帮忙解决麦地那所面临的问题,于是在次年,六人中的五人带著另外七人返回麦加。在改宗伊斯兰教并确认穆罕默德乃真主使者后,这12个人承诺会服从穆罕默德,并远离一些伊斯兰教的罪恶行为。伊斯兰历史学家将此称为“第一次亚喀巴宣誓”。[21]宣誓之后,穆罕默德决定派遣一位叫做穆萨布·伊本·乌迈尔穆斯林大使前往麦地那,以便向人们传授给伊斯兰教知识,并邀请他们加入伊斯兰教。[22]
随著麦地那的阿乌斯部落与卡兹拉吉部落缓慢而稳定的改宗伊斯兰教,75位来自麦地那的穆斯林作为朝圣者来到麦加,并在621年6月与穆罕默德于夜间秘密会面。这群人向穆罕默德宣读了“第二次亚喀巴宣誓”(又称战争宣誓)。[21]麦地那人接受了第一份宣誓的条件,但随后又提新的条件,包括服从复罕默德与劝善戒恶。他们还同意在战争中协助穆罕默德,并要求其向麦加宣战,但后者拒绝了这个提议。[23]
威廉·瓦特认为朝圣者与穆罕默德之间肯定有多次会面,并在此基础上就迁往麦地那一事达成了一致,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对其是否进行了第二次宣誓表示怀疑。[24]
穆罕默德作为麦地那的领袖期间
[编辑]希吉拉之前的麦地那社会
[编辑]早在穆斯林迁徙之前,麦地那的人口构成主要包括两个异教阿拉伯部落:巴努阿瓦斯、巴努哈兹拉吉,以及至少三个犹太部落:巴努盖努卡、巴努纳迪尔、巴努古莱扎。[2]也许几十年来,麦地那社会一直因两个阿拉伯部落与其小部族的斗争雸伤痕累累,有时候犹太部落还会与阿拉伯部落联合起来,这是由于当时主导麦地那的巴努哈兹拉吉部落的高压政策导致犹太部落巴努纳迪尔与巴努古莱扎部落被迫与实力大减的巴努阿瓦斯部落联合。617年的布阿斯战役是相关冲突的高潮点,在这场战役中,巴努哈兹拉吉部落与其盟友巴努盖努卡,被巴努阿瓦斯联盟击败。[1][25]
尽管两部族之间的正式战役已经结束,但之间的敌对行动仍然持续到穆罕默德抵达麦地那为止。一些麦地那人对穆罕默德的宗教布道和值得信赖的品质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邀请穆罕默德担任仲裁人,帮助缓解当时的派系不合问题。[26]因此,穆罕默德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异质元素中形成一个团结的社区。他不仅是一个宗教布道者,还是一位政治与外交领袖,能够帮助解决持续不断的争端。[2]《麦地那宪法》即为其巅峰成就。
《麦地那宪法》
[编辑]自亚喀巴宣誓后,穆罕默德得到了麦地那群众的保护承诺,于是他在622年,带著一批追随者逃出古莱什部落的势力范围,并迁移至麦地那。他们得到了辅士的当地社区成员的庇护。他在麦地那兴建了第一座清真寺(先知寺),并与阿布·阿尤布·安萨里取得了住处。[27]尔后,他亲手制定了《麦地那宪法》(阿拉伯语:صحيفة المدينة,罗马化:Sahifat ul-Madinah,直译:麦地那宪章)。该宪法为穆罕默德的单方面宣言,并几乎只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外部的民事与政治关系。[28]
除了相关条款外,宪法还宣布:
- 穆斯林民族(乌玛)乃由来自古莱什部落的迁士、雅士里布(麦地那)的辅士及雅士里布的其他穆斯林组成。
- 建立囚犯交换制度,不再区别对待富人与穷人。(此乃前伊斯兰时期的阿拉伯习俗)
- 所有签署者将团结一致保卫麦地那,并宣布只要效忠宪法,巴努阿瓦斯的犹太人将与穆斯林平等对待。
- 保护犹太人免受宗教迫害。
- 只有穆罕默德才能对外宣战。
影响
[编辑]伯纳德·刘易斯写道,权力的来源从公众与舆论转移到真主那里,[28]麦地那社区也成为了以穆罕默德为酋长且兼具宗教性质的新型部落。[29]瓦特认为,此时穆罕默德的权力尚未扩展到整个麦地那,因此实际上他只是一个麦地那当地的宗教领袖,其政治影响力一直到624年巴德尔之役后才显得重要。[30]刘易斯认为,穆罕默德承担政治家的角色是实践先知目标的一种手段。[31] 这部宪法虽然签署了没有多久,但由于麦地那的形势瞬息万变,[2]加上后来两个犹太部落被流放,剩下的那个犹太部落因被指控违反协议条款而被处死,这部宪法很快就过时了。
该宪法的签署可以被视为一个联合社区的形成,许多方面来看类似于游牧民族和部落的联盟,因为签署者将透过庄严的协议结合在一起,不过这个团体现在也有了宗教基础。[32]瓦特从这个类比推演,认为该社区的运作模式类似于一个部落,所以将其称为某种“超级部落”也不为过。[32]宪法的签署本身就显示了穆罕默德拥有一定程度的外交手段,因为尽管他设想的社会最终会是建立在宗教观的基础上,但在实际的考量中,其需要包容而非排斥不同的社会元素。[2]
巴努阿瓦斯与巴努哈兹拉吉的联盟
[编辑]在第二次亚喀巴宣誓上,有62位巴努哈兹拉吉的人参加,而巴努阿瓦斯只有三人到场;巴德尔之役之时,共有175位巴努哈兹拉吉的人参加,而巴努阿瓦斯只有63人到场。[33]随后,巴努阿瓦斯与巴努哈兹拉吉之间的矛盾逐渐减少,在穆罕默德去世后,两族的敌意更是到了闻所未闻的地步。[1]伊斯兰学者萨菲尔·拉赫曼·穆巴拉克普里认为穆罕默德在穆斯林珠坚持的“兄弟精神”是塑造新社会的手段。[34]
此局的结果为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势力与日俱增,虽然他很有可能是在巴德尔之役后才被视为一支政治力量。经武侯德战役后期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35]为了实现对麦地那的完全控制,穆罕默德必须在未来的岁月里,具备除了宗教技能以外的,相当大的政治与军事技能。[26]
《侯代比亚和约》
[编辑]穆罕默德对副朝觐的尝试
[编辑]628年3月,穆罕默德在梦中看到自己正在副朝觐,[36]于是他准备与追随者一同前往麦加,希望能借此实现愿景。他与身穿传统服装的1400位左右的朝觐者一同出发。[37]古莱什部落在听闻穆斯林要前往麦加朝觐后,随即派出一支两百名战士组成的部队,阻击这些即将到来的队伍。由于穆罕默德无力应战,只好绕道麦加北部的山丘,从而进入麦加西部的胡代比亚,躲过了骑兵的追击。[38]
在胡代比亚之时,许多使节来来回回的尝试与古莱什部落谈判。谈判过程中,由于奥斯曼·本·阿凡在古莱什部落中是德高望重的存在,因而被选为特使,前往麦加与各酋长谈判。[39]在奥斯曼进入麦加后,穆斯林就谣言他被古莱什部落的人暗杀了。对此,穆罕默德向朝觐者们承诺,如果局势已经发展到不得不与麦加开战之时,他们将不会离开(或者无论穆罕默德做出什么决定,他们都会与穆罕默德站在一起)。这个誓言在后世称为“美好誓言”(阿拉伯语:بيعة الرضوان,罗马化:Bay'at ar-Ridhwān)或者“树下誓言”。.[38]
当信士们在树下向你宣誓效忠的时候,真主阿拉是喜悦的:他知道他们心里所想的,所以他降了安宁;他将以迅速的胜利来回报他们。
签署条约
[编辑]不久之后,奥斯曼被杀的谣言被证实是假的,谈判继续进行,穆斯林与古莱什部落最终签署了一项条约。条件内容包括:[41]
- 穆斯林将会把副朝觐推迟到次年举行
- 双方的互不侵犯条约
- 穆罕默德承诺将遣返任何未经父母或监护人允许而逃离麦加的古莱什人(可能是未成年人与妇女),即使他们是穆斯林亦然。
穆罕默德的一些追随者对于这个协议感到不满,因为他们想坚持完成自己的朝觐之旅。在条约签署后,穆罕默德与朝觐者献祭了他们为此带来的牲畜后返回麦地那。[38]那些追随者直到后来才意识到签下这个条约的好处。[2]伊斯兰历史学家韦尔奇·布尔认为,这些好处包括:使得麦加人承认穆罕默德是个平等的人;停止军事行动对于未来来讲是个好事;获得麦加人的钦佩,并且对朝觐的融入感感到印象深刻。[2]
条约的打破
[编辑]该条约原定十年后到期,然而条约仅过了十个月就形同虚设了。[38]根据《侯代比亚和约》规定,阿拉伯人可以自由选择加入穆斯林或者古莱什部落。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部落遭到入侵,与之结盟的那一方就有权进行报复。结果巴努巴克尔加入了古莱什部落,巴努库扎阿加入了穆罕默德。[42]伊斯兰历8年的舍尔邦月期间,据说巴努巴克尔在古莱什部落在夜间送武器与人力后,袭击了巴努库扎阿。[42]尽管后者逃到了圣地,但是前者的领仍然一路杀进去并屠杀了他的对手。
与其他领导人的通信
[编辑]伊斯兰传说认为,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时候就曾与其他国家的首领写过书信,包括阿克苏姆王国的安·纳贾什、东罗马帝国的希拉克略、埃及的穆卡奇斯与萨珊王朝的霍斯劳二世。学术界对其其真实性一直表示怀疑。[43]马丁·福沃德认为,学术界对一些报导持怀疑态度,但他认为穆罕默德很可能与阿拉伯半岛内的领导人有书信来往。[7]罗伯特·伯特伦·瑟珍特认为这些书信是伪造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穆罕默德将伊斯兰教视为普世宗教的观念,并加强伊斯兰教立场的反基督教论战”。他进一步指出,穆罕默德不可能在未征服阿拉伯时就发出这样的信件。[44][45]乔治城大学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学教授伊尔凡·沙希德认为,将穆罕默德寄出的书信视为伪造品是“毫无道理的”,并以最近的研究证实了写给希拉克略的书信之历史性为例。[4]
写给东罗马的希拉克略之书信
[编辑]穆罕默德曾透过穆斯林特使迪希亚·卡尔比写给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希拉克略一封书信,然而沙希德认为希拉克略可能从未收到这封信过。[4]他还指出这封信更多的其他正面次要叙述几乎没有可信度可言。根据纳迪雅·埃尔·谢赫的说法,阿拉伯历史学家与编年史家一般都不会怀疑该书信的真实性,因为大多数早期与晚期的资料中都有关于此书信的记载。[46]她还指出不同来源间的表述与措词都相当接近,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细节:即设籍该书信的发送时间与确切措辞。[46]伊斯兰研究学者穆罕默德·哈米杜拉主掌这封写给希拉克略的书信是真的,并在后来的著作中再现了据称是该书信的原版。[46][47]
穆斯林历史学家所记述的内容翻译大致如下:[46]
奉至仁永仁的真主之名,
由真主的仆人兼使者穆罕默德致函给罗马帝国首领希拉克略:
遵循引导之路的人们将一路平安!
此后,我会号召你们服从真主的意志。
顺真主者,将会平安无事,真主将加倍补偿于你;逆真主者,将会遭到众人的罪责。
然后他会说:“各位有经者们啊,请在你我之间达成一个公平的协议:我们只会崇拜真主,不与其有任何瓜葛,我们不会在真主以外互为主宰。如果他们拒绝,那就说‘见证我们这些和平缔造者’”。[古兰经 3:64 ]
印章:阿拉的使者,穆罕默德
根据伊斯兰教的报导,在拜占庭击败波斯人并重新夺回耶鲁撒冷后,穆罕默德派出迪希亚·卡尔比[48][49]透过布斯拉政府向凯撒转交书信。[50][51][48]根据伊斯兰资料说,在其向希拉克略宣读了这封书信后,后者被这封书信深深的感动了,并赠送了长袍与钱币给致函该书信的使者,[52]此外他还将该书信放在他的腿上。[50]随著,他召见了阿布·苏富扬,他之前是穆罕默德的对手,但后来签署了《侯代比亚和约》,此刻正在大叙利亚从事贸易。当希拉克略问苏富扬关于这位自称先知的人的时候,后者便对穆罕默德的性格与血统赞不绝口,并概述了伊斯兰教的一些规定。希拉克略对于穆罕默德的事迹感到印象深刻,认为其先知之名是正确的。[46][53][54]后来据说希拉克略写信给罗马的一位宗教官员,想确认穆罕默德的先知身分是否合法,在收到其回信后,他遂召开东罗马元老院并道:“如果你们渴望得到救赎与正统之道,让我等的帝国能够稳固建立,那么我们就追随那位先知吧!”然而元老院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52][55][50]虽然希拉克略最终决定不改变宗教信仰,但那位特使在其祝贺下被送回麦地那。[42]
历史学家学者皆不认同这个说法,他们认为任何这样的信使都不会受到东罗马帝国的接待或承认,而且在伊斯兰世界以外的地方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希拉克略对伊斯兰教有任何了解。[56]
写给阿克苏姆王国的安·纳贾什之书信
[编辑]该封写给阿比西尼亚的阿克苏姆王国国王加入伊斯兰教的信,是由阿姆尔·本·乌玛亚·达姆里所寄,但至于该信是在贾法尔·伊本·阿比·塔利卜移居阿比西尼亚时寄出,还是在《侯代比亚和约》签订后不久寄出尚不可知。哈米杜拉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5]该信的内容翻译大致如下:
奉至仁永仁的真主之名
由真主的仆人兼使者穆罕默德致函给阿比西尼亚首领纳贾什:
遵循引导之路的人们将一路平安!
此后,我向你们赞美真主,除真主外,别无他主,他是君王、圣者与,是和平的缔造者,是信仰的赐予者,是安全的保障者。我见证了,马利亚之子耶稣是真主的灵与道,真主将其注入无暇(和)马利亚的体内,马利亚因真主的灵与道而怀上了耶稣,如同真主用双手创造了亚当一样。我确已召唤你们归向独一的真主,不和任何偶像(崇拜)之,并恪守对其之顺从。你们跟随我,并信奉著传给我的东西,(因为)事实上,我乃真主使者,我确已召唤你们与你们的主人归向真主,(拥有者)的威严与尊贵。是以,我已告知并诚恳的告诫,请接受我诚恳的训诫。“愿遵循正道之人皆可安宁。”[古兰经 20:47 ]
印章:阿拉的使者,穆罕默德
一些伊斯兰资料称,纳贾什在看完该信后,回信穆罕默德并接受了伊斯兰教。根据伊斯兰传说,麦地那的穆斯林在纳贾什死后为其做缺席葬礼祈祷。[57]此外可能还有一封信是给其继任者的。[5]
写给埃及的穆卡奇斯之书信
[编辑]学者们对于穆罕默德写给埃及的穆卡奇斯之书信的真实性一直感到怀疑。一些诸如西奥多·诺尔德克的学者认为目前保存的副本是伪造的,奥赫恩伯格等学者则认为有关穆卡奇斯的整个叙述“毫无价值可言”。[59]相反地,穆斯林历史学家普遍肯定了该书信的真实信。根据伊斯兰传说,该封信(由哈提卜·伊本·阿比·巴尔塔赫寄出)的内容翻译如下:
奉至仁永仁的真主之名
由真主的仆人兼使者穆罕默德致函给埃及首领穆卡奇斯:
遵循引导之路的人们将一路平安!
此后,我将召唤你们服从(真主“即伊斯兰教”)。顺者(即信奉伊斯兰教)将保你们安枕无忧(而免于灭亡,因为)真主将加倍补偿你们的报酬。逆者将受到埃及人的罪责。
然后他会说:“各位有经者们啊,请在你我之间达成一个公平的协议:我们只会崇拜真主,不与其有任何瓜葛,我们不会在真主以外互为主宰。如果他们拒绝,那就说‘我们乃顺从于真主的见证者’(即穆斯林)。”[古兰经 3:64 ]
印章:阿拉的使者,穆罕默德[60]
穆卡奇斯的回应是给穆罕默德礼物,包括两位叫做玛丽亚·吉布提亚与西琳的女奴。玛丽亚之后成为了穆罕默德的妾,[61]有消息称她后来被赦免并与其结婚了。根据伊斯兰传说,穆卡奇斯保存了羊皮纸上的内容并将其存于象牙匣中,然而他并未因此改宗伊斯兰教。[62]
写给萨珊王朝的霍斯劳二世之书信
[编辑]写给霍斯劳二世(阿拉伯语:كِسْرٰى,罗马化:Kisrá)之书信的内容翻译如下:
奉至仁永仁的真主之名
由真主的仆人兼使者穆罕默德致函给波斯首领霍斯劳:
凡遵循正道,信仰真主及其使者,并见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不与任何东西为伍,穆罕默德是真主之仆人与使者的人们将一路平安!
是以,我将召唤你们听从真主的召唤,(因为)事实上,我是真主派给全人类的使者,“他可以警告任何(精神上)活著的人,(<真主的)言语对异教徒(不信真主之人)是有证据的”。[古兰经 36:70 ]
所以,你们应当服从(真主),这样你们就高枕无忧(而免于灭亡)。如果他们拒绝,琐罗亚斯德教徒的(妄想)罪责江慧真的降临在其身上。
印章:阿拉的使者,穆罕默德
根据穆斯林传统,这封信是由阿卜杜·阿拉·伊本·胡达法寄出[注 1][49],他借由巴林总督将信交给霍斯劳二世。[63]据说霍斯劳二世信后便撕碎了他,[64]并道:“我的臣民中的一个可怜的奴隶竟敢在我的名字上写下他的名字”,并命令叶门的附庸统治者巴丹·伊本·萨桑派遣两位英勇的士兵去辨认、抓住这个来自汉志(穆罕默德)的人并带到他的面前。当阿卜杜拉·伊本·胡达法·萨赫米告诉穆罕默德霍斯劳二世的行为后,穆罕默德说:“愿真主(同样)撕碎他的王国”,而对凯撒的行为则说:“愿真主保佑他的王国”。[65][49]
其他
[编辑]巴林与叶麻麦的萨珊总督
[编辑]除上述人物外,穆罕默德另有与其他地方的领导人有书信往来。巴林总督穆齐尔·伊本·萨瓦·塔米米为其中的收信人之一,该信透过阿拉·哈德拉米来交给他。根据报导,巴林的一些人因此改宗伊斯兰教,一些则没有。[66]一封类似的信也送到了叶麻麦总督豪达·本·阿里,其回信说只有穆罕默德给他一个权力职位,他才会效忠穆罕默德政权,穆罕默德不愿意接受这个提议。[66]
加桑王朝
[编辑]穆罕默德写给哈里斯·伊本·阿比·沙米尔的书信,后者为统治著拜占庭叙利亚(首府为布斯拉,[注 2][67][49]即大马士革[52][68]),来自希腊化阿拉伯人的加桑王朝(与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希律王朝相当但更胜一筹)。[来源请求]然而,哈里斯·伊本·阿比·沙米尔对于穆罕默德的书信的反应并不积极,并认为这是一种侮辱。[66]
阿兹德族
[编辑]杰弗与阿卜杜勒是与波斯人共同统治阿曼的阿兹德部落王子,他们为从属国朱兰达(波斯字母系统将其拼音成Al Julandā)之子。[69]两人在公元630年,收到由阿姆鲁·本·阿斯寄来的,来自穆罕默德的书信后,和平地改宗伊斯兰教。[70]阿兹德部落在随后的伊斯兰征服大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为五大部落特遣队之一,并在穆海莱卜的率领下,定居在靠近波斯湾的桥头堡巴士拉,并接著参与了对大呼罗珊与河中地区的征服战争。[71]
另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The apostle sent letters with his companions and sent them to the kings inviting them to Islam. He sent Diḥya b. Khalīfa al-Kalbī to Caesar, king of Rūm; ʿAbdullah b. Ḥudhāfa to Chosroes, king of Persia; ʿAmr b. Umayya al-Ḍamrī to the Negus, king of Abyssinia; Ḥāṭib b. Abū Baltaʾa to the Muqauqis, king of Alexandria;...al-ʿAlā' b. al-Ḥaḍramī to al-Mundhir b. Sāwā al-ʿAbdī, king of Baḥrayn; Shujāʿ b. Wahb al-Asdī to al-Ḥārith b. Abū Shimr al-Ghassānī, king of the Roman border." Guillaume, A. The Life of Muhammad.[50] p. 789
- ^ He is referred to as عَظِيمِ بُصْرَى "premier of Bosra"[51][48]
注脚
[编辑]- ^ 1.0 1.1 1.2 Watt. al-Aus;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uhl; Welch. Muhammad;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Watt (1974) pp. 93–96
- ^ 4.0 4.1 4.2 Irfan Shahid, Arabic literature to the end of the Umayyad peri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06, No. 3, p.531
- ^ 5.0 5.1 5.2 5.3 al-Mubarakpuri (2002) p. 412
- ^ 6.0 6.1 6.2 Watt (1974) p. 81
- ^ 7.0 7.1 Forward (1998) pp. 28–29
- ^ Haykal (1993) Section: "The Prophet's Delegates".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 ^ Forward (1998) p. 14
- ^ 10.0 10.1 Forward (1998) p. 15
- ^ Watt (1974) pp. 67–68
- ^ 12.0 12.1 12.2 van Donzel. al-Nadjāshī;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al-Mubarakpuri (2002) p. 121
- ^ Ibn Hisham, as-Seerat an-Nabawiyyah, Vol. I, pp. 334–338
- ^ Vaglieri. Dja'far b. Abī Tālib;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al-Mubarakpuri (2002) p. 162
- ^ Muir (1861) Vol. II p. 200
- ^ 18.0 18.1 al-Mubarakpuri (2002) pp. 163–166
- ^ Muir (1861) Vol. II p. 202
- ^ Sahih al-Bukhari 4.54.454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5-26., Sahih Muslim 19.4425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8-20.
- ^ 21.0 21.1 Watt (1974) p. 83
- ^ al-Mubarakpuri (2002) p. 187
- ^ Ibn Hisham, as-Seerat an-Nabawiyyah, Vol. I p. 454
- ^ Watt (1974) p. 84
- ^ Bosworth. Bu'āth;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26.0 26.1 Forward (1998) p. 19
- ^ Ibn Kathir, al-Bidaayah wa an-Nihaayah, Vol. II, p. 279.
- ^ 28.0 28.1 Bernard Lewis, The Arabs in History, page 43.
- ^ Lewis, page 44.
- ^ Watt (1974) pp. 95, 96
- ^ Lewis (1984) p. 12
- ^ 32.0 32.1 Watt (1974) pp. 94–95
- ^ Watt. Khazradj;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al-Mubarakpuri (2002) pp. 227–229
- ^ Watt (1974) p. 96
- ^ Journey to Mecca performed by Muslims during which they perform rites such as circumambulation (tawaf) of the Kaaba and briskly walk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hills of Safa and Marwa. The "Umrah"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Hajj",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greater pilgrimage.
- ^ al-Mubarakpuri (2002) p. 398
- ^ 38.0 38.1 38.2 38.3 38.4 Watt. al-Hudaybiya;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al-Mubarakpuri (2002) p. 402
- ^ 古兰经 48:18
- ^ Forward (1998) p. 28
- ^ 42.0 42.1 42.2 al-Mubarakpuri (2002),第[页码请求]页.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FOOTNOTEal-Mubarakpuri2002[页码请求]”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El-Cheikh (1999) pp. 5–21
- ^ Footnote of the El-Cheikh (1999) reads: "Opposed to its authenticity is R. B. Sejeant "Early Arabic Prose: in Arabic Literature to the End of the Umayyad Period, ed. A. E L. Beeston et a1 ... (Cambridge, 1983), pp. 141–2. Suhaila aljaburi also doubt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document; "Ridlat al-nabi ila hiraql malik al-~m,H" amdard Islamicus 1 (1978) no. 3, pp. 15–49"
- ^ Serjeant also drAus the attention to anachronisms such as the mention of the payment of the poll tax. Loc cit.
- ^ 46.0 46.1 46.2 46.3 46.4 Muhammad and Heraclius: A Study in Legitimacy, Nadia Maria El-Cheikh, Studia Islamica, No. 89. (1999), pp. 5–21.
- ^ Footnote of the El-Cheikh (1999) reads: "Hamidullah discussed this controversy and tried to prove the authenticity of Heraclius' letter in his "La lettre du Prophete P Heraclius et le sort de I'original: Arabica 2(1955), pp. 97–1 10, and more recently, in Sir originaw des lettms du prophbte de I'lslam (Paris, 1985), pp. 149.172, in which he reproduces what purports to be the original letter."
- ^ 48.0 48.1 48.2 Sahih al-Bukhari 2940, 2941 - Fighting for the Cause of Allah (Jihaad) - كتاب الجهاد والسير. sunnah.com. Sunnah.com - Sayings and Teachings of Prophet Muhammad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 سلم). [18 August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8).
- ^ 49.0 49.1 49.2 49.3 The Events of the Seventh Year of Migration - The Message. www.al-islam.org. Al-Islam.org. [25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ugust 2012).
- ^ 50.0 50.1 50.2 50.3 Guillaume, A. Ibn Ishaq's Sirat Rasul Allah - The Life of Muhammad Translated by A. Guillau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 ^ 51.0 51.1 Mishkat al-Masabih 3926 - Jihad - كتاب الجهاد. sunnah.com. Sunnah.com - Sayings and Teachings of Prophet Muhammad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 سلم). [19 August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9).
- ^ 52.0 52.1 52.2 Mubarakpuri, Safi ar-Rahman. When the Moon Split (A Biography of Prophet Muhammad). Darussalam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603-500-060-4.
- ^ 布哈里圣训实录, 1:1:6
- ^ al-Mubarakpuri (2002) p. 420
- ^ Sahih al-Bukhari 7 - Revelation - كتاب بدء الوحى. sunnah.com. Sunnah.com - Sayings and Teachings of Prophet Muhammad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 سلم). [19 August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 ^ Kaegi, Walter Emil. Heraclius, emperor of Byzantiu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81459-6.
- ^ Sahih al-Bukhari 5.58.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he original of the letter was discovered in 1858 by Monsieur Etienne Barthelemy, member of a French expedition, in a monastery in Egypt and is now carefully preserved in Constantinople. Several photographs of the letter have since been published. The first one was published in the well-known Egyptian newspaper Al-Hilal in November 1904" Muhammad Zafrulla Khan, Muhammad: Seal of the Prophets,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80 (chapter 12). The drawing of the letter published in Al-Hilal was reproduced in David Samuel Margoliouth, Mohammed and the Rise of Islam, London (1905), p. 365, which is the source of this image.
- ^ Öhrnberg; Mukawkis.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al-Mubarakpuri (2002) p. 415
- ^ Buhl. Māriya;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al-Mubarakpuri (2002) p. 416
- ^ al-Mubarakpuri (2002) p. 417
- ^ Kisra, M. Morony,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Vol. V, ed. C.E. Bosworth, E. van Donzel, B. Lewis and C. Pellat, (E.J.Brill, 1980), 185.[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l-ʿAsqalānī, Ibn Ḥajar. Fatḥ al-Bārī. Cairo. 1428.
- ^ 66.0 66.1 66.2 al-Mubarakpuri (2002) pp. 421–424
- ^ Reda, Mohammed. MOHAMMED (S) THE MESSENGER OF ALLAH: محمد رسول الله (ص) [إنكليزي]. Beirut, Lebanon: Dar Al Kotob Al Ilmiyah دار الكتب العلمية. 1 January 2013 [14 August 2021]. ISBN 978-2-7451-8113-8 (英语).
- ^ al-Hạlabī, ʻAlī ibn Ibrāhīm Nūr al-Dīn. Insān al-ʻuyūn: fī sīrat al-Amīn al-Maʼmūn (Vol.3). Musṭạfā al-Bābī al-Hạlabī. 1964: 300–306 (阿拉伯语).
- ^ Wilkinson, Arab-persian Land relationships p. 40
- ^ Rogerson (2003) p. 202
- ^ A. Abu Ezza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Eastern Arabia at the Advent of Islam" p. 55
参考来源
[编辑]- El-Cheikh, Nadia Maria. Muhammad and Heraclius: A Study in Legitimacy. Studia Islamica. 1999, 89 (89): 5–21. JSTOR 1596083. doi:10.2307/1596083.
- Forward, Martin. Muhammad: A Short Biography. Oxford: Oneworld. 1998. ISBN 1-85168-131-0.
- Haykal, Muhammad Husayn. The Life of Muhammad. Indianapolis: American Trust Publications. 1993. ISBN 0-89259-137-4.
- Hayward, Joel. The Leadership of Muhammad. Claritas Books. 2021. ISBN 9781905837489.
- Lewis, Bernard. The Jews of Islam. U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0-691-05419-3.
- al-Mubarakpuri, Saif-ur-Rahman. al-Raheeq al-Makhtoom [Sealed Nectar]. Islamic University of Medina. Riyadh, Saudi Arabia: Dar-Us-Salam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1-59144-071-0. OCLC 228097547.
- Muir, William. The Life of Mahomet.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61. OCLC 3265081.
- P.J. Bearman, Th. Bianquis, C.E. Bosworth, E. van Donzel and W.P. Heinrichs (Ed.), Encyclopaedia of Islam Online.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ISSN 1573-3912.
- Rogerson, Barnaby. The Prophet Muhammad: A Biography. UK: Little, Brown (Time Warner books). 2003. ISBN 0-316-86175-8.
- Watt, M Montgomery. Muhammad: Prophet and Statesman.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ISBN 0-19-881078-4.
文献
[编辑]- Al-Ismail, Tahia (1998). The Life of Muhammad: his life based on the earliest sources. Ta-Ha publishers Ltd, United Kingdom. ISBN 0-907461-64-6.
- Hamidullah, Muhammad. Six originaux des lettres du Prophète de l'islam: étude paléographique et historique des lettres. Paris: Tougui. 1985. ISBN 2-7363-0005-X.
- Watt, M Montgomery. Muhammad at Medina.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0-19-577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