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睡梦之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翻越睡梦之墙
诡丽幻谭》的内部插图
(1938年3月,第31卷,第3期,第331页)
作者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
类型科学幻想小说
语言英语
发行信息
收录于《松果》(Pine Cones
收录小说类型杂志
出版时间1919年10月
出版地点美国

翻越睡梦之墙》(英语:Beyond the Wall of Sleep)是一部由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科学幻想短篇小说,写于1919年,并于1919年10月首次在业馀出版杂志《松果》(Pine Cones)上发表[1]

故事情节[编辑]

精神病院的一名实习医师将他的经历与乔·斯莱特(Joe Slater)的经历联系起来,斯莱特是一名犯人,在被受限为精神障碍辩护凶手的几周后死于病院中。他描述斯莱特为卡茨基尔山地区的典型居民、南方的白色垃圾,他们没有什么法律与道德可言,且其普遍的精神状态可能低于生活在其他地区的美国本土居民。虽然斯莱特的罪行非常野蛮且无缘无故,但其面孔看起来无害且愚蠢,医生推测他的年龄大约是四十岁。在他被监禁的第三个早晨,斯莱特精神疾病第一次发作,他突然爆发出强大的力量,需要四个人才能将他捆在拘束衣中。斯莱特胡言乱语了约十五分钟,用他的方言讲述某些光组成的雄伟大厦,空间的海洋,奇特的音乐以及幽暗的山脉与河谷。他既不会书写又不能阅读,而且从未听说过任何神话故事,实习医师对此感到好奇,他建造了用于双向心灵感应通讯的设备,在斯莱特濒死前将其安装在他的前额上,他脑海中开始经历一段相当奇妙的旅程,一道灿烂光晕与他展开对话用灵魂交谈。之后那道光以斯莱特的身体作为媒介与实习医师解释,随著光进入睡眠领域,人类可以体验到许多前所未见的远景。那晚斯莱特去世,在大陵五附近的天空发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恒星。在一周之内,它就变得和普通恒星一样明亮,几个月后,它变得几乎肉眼看不见。

创作灵感[编辑]

洛夫克拉夫特说这篇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纽约论坛报1919年4月27日的一篇文章。在汇报纽约州警方时,文章引用了一个名叫斯莱特(Slater)或萨拉特(Slahter)的家族作为落后卡茨基尔居民的代表。[2]

故事结尾提到的新星是一颗真正的恒星,名叫英仙座GK,其语录摘自加勒特·普特南·瑟维斯英语Garrett P. Serviss所著的《裸眼天文学》(Astronomy with the Naked Eye[3]

出版[编辑]

《超越睡梦之墙》首次于1919年10月在由约翰·克林顿·普赖尔(John Clinton Pryor)编辑的业馀杂志《松果》(Pine Cones)上发表[4]。随后在《幻想迷英语Fantasy Fan》(1934年10月)与《诡丽幻谭》(1938年3月)中再版[4]

参考文献[编辑]

  1. ^ H.P. Lovecraft's "Beyond the Wall of Sleep". Hplovecraft.com. 2011-12-08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0). 
  2. ^ S. T. Joshi and David E. Schultz, "Beyond the Wall of Sleep", An H. P. Lovecraft Encyclopedia, p. 19.
  3. ^ Joshi and Schultz, "Beyond the Wall of Sleep", p. 19.
  4. ^ 4.0 4.1 Joshi, S. T.; Schultz, David E. An H.P. Lovecraft Encyclopedia. Greenwood Press. 2001: 19. ISBN 031331578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