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44年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历史 | 香港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香港 | 20世纪香港 | 21世纪香港
年代 1910年代香港 | 1920年代香港 | 1930年代香港 | 1940年代香港 | 1950年代香港 | 1960年代香港 | 1970年代香港
年份 1940年香港 | 1941年香港 | 1942年香港 | 1943年香港 | 1944年香港 | 1945年香港 | 1946年香港 | 1947年香港 | 1948年香港
纪年 甲申猴年)、香港开埠103周年
本条目为香港历史系列之一
开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纪初历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题

香港1944年,为日占时期第3年,香港人口不断减少;燃料供应陷于低谷,于8月月底至9月月底暂停全香港电力供应达一个月,香港顿成黑暗世界,香港市民仅能够以木油灯松香烛照明。大日本帝国加强舆论控制,逼使香港报章停刊或者合并,最后只剩5份中文报纸[1]盟军美军开始加强轰炸香港,其中以10月中及12月底两次伤亡最惨重,分别有300馀人罹难。日军方面,则在本年继续残害无辜市民,7月放逐约400人到螺洲,任由市民在荒岛上自生自灭,结果酿成全部人罹难的惨剧;12月将大量市民用船载到惠州市平海镇海面进行大屠杀,死难者约70名;6月用船将逾千名市民载至深圳南澳镇期间,船只驶至珠海担杆列岛遇风浪入水,当驶回蒲台岛时终溺毙50多人。

大事记

[编辑]
  • 1月23日,9架美军B-25战机在28架P-40机护航下大举空袭启德机场[2]
  • 2月1日,日军设注射站27处,强制防疫注射。
  • 2月11日,盟军飞机27架空袭香港,最少7架日机及1架美机被击落。[2]
  • 2月20日,日军庆祝矶谷廉介就任总督两周年。
  • 2月港督府日本化重建完成。位于中环上亚厘毕道的港督府建于1855年,至日军攻占香港后已有接近90年楼龄,加上攻占香港时日机的轰炸,港督府多处受破坏,1942年,日本总督部聘请日本铁路建筑工程师负责港督府重建,大楼内全被改动,并在主楼与副楼间加设塔式建筑,借此将两座建筑联系起来,亦将所有屋顶换成日式瓦片,除掉大楼内的欧陆风味。1944年2月,港督府完成重建,总督矶谷廉介并未入住,继续以浅水湾酒店作为居住及办公地方,只有一些隆重的庆祝活动才于港督府进行。[3]
  • 3月12日,举行第3次日占时期人口普查。
  • 3月29日,湾仔厦门街两幢4层高旧式楼宇在风雨中倒塌,2死3伤。[4]
  • 4月15日,宣布停止配给一般民众食粮,为日军服务的从业员例外。
  • 4月18日,盟军飞机空袭香港,1架被击落。
  • 4月21日,午夜港九大队炸毁旺角窝打老道4号铁路桥,当日至翌日日军实施九龙戒严,逐街逐户搜查。当日午夜0时,港九大队秘密地迅速将数十斤炸药埋藏在窝打老道4号火车铁桥石墩并引爆炸毁,该处贴近警备队总部,当时夜深人静,一声轰然巨响震动全港,市民均从梦中惊醒。三小时后,日军动员全港宪兵集中在九龙,实施大戒严直至4月22日上午6时,九龙交通完全中断,宪兵到处严密监视,交通要道如西贡道大埔道太子道等均架起机枪,如临大敌。日本宪兵分组沿街逐户上楼搜查,22日下午6时始告解严,街道日军车宪兵仍频繁巡逻,至4月24日稍告缓和。[3]
  • 4月25日,东亚银行发行厚生彩票。[5]
  • 4月
    • 开始逐步推行节约用电措施。日军自1941年12月占领香港后曾暂停供电,1942年1月15日起恢复,然而由于燃料供应到后期越趋紧张,自1944年4月起,日军当局又逐步推行节约用电措施。4月13日起,4楼以下办公及酒店等禁用电梯。5月1日起,理发业停止用电。5月20日开始,电影院每日只限放映一场电影。6月1日起,住户供电规定由晚上8时至午夜0时止。6月4日,全部电车路线停驶。至8月20日,全香港电力及煤气更暂时停止供应,香港成了一片黑暗世界。这段时间,香港照明使用木油灯松香烛,驱热则用厚横幕布的“扯扇”。后来日军当局变通办法,将发电厂的煤炉改造,斩伐山来代替煤,发电问题才获解决。9月底及10月终于恢复电力与煤气。[3]
    • 港九大队拆除元洲仔码头日军哨站。
  • 5月22日,举行第2次日语检定。
  • 6月2日,港岛长洲渡轮复航。
  • 6月4日,由于燃料供应紧张,电车开始停驶,市民以步行代替。[3]
  • 6月21日,香港有滂沱大雨。6月23日,西环荷李活道两幢4层高旧楼在大雨过后不胜负荷全座倾塌[6],造成4死4伤[7]
  • 6月
    • 某日,持有米证的证人彭任昇在赤柱海面捕鱼后拟往售卖期间,被日宪兵半途拦截,不说理由押往赤柱宪兵部,不问其有否米证(有米证(正当职业)者可免拘捕),证人在宪兵部被殴打后,即载往海边难民营,当时营中有800多人,证人询问其他被囚人士,均谓不知何事被拘,亦无审问。约一星期后,营内人数增至过千人,即解落船,每船载500人,均为帆船,将带至深圳南澳。两船外有一火船,内在日宪及7至8名华警持械把守,船后亦装有机关枪,因此众人均不敢跳水逃走。当日早上8时开船,驶至长洲时,火船离开,并命令帆船驶往南澳,同时给予2包米。帆船行至珠海担杆列岛,风浪大作,遂折回蒲台岛,此时船上入水,水深及膝,船上50馀名老弱者因此死去,复被一日宪推落海。到蒲台岛后船即下锚,在海面停留。证人此时趁机潜入水中,游至岸边,见有相熟艇家,乃命之驾艇到船上救取其中20人,到大潭笃水塘上岸[8]。两船及后沉没,并于2015年3月底被香港水下考古总会人员于蒲台岛以南离岸约100米的水底,发现属于两船其中一艘的“海军锚”[9],人员认为附近应有沉船残骸,计划再度出发探索。
    • 法庭重判偷窃电线者,8人中4人被判死刑,其馀4人判处终身监禁,另有2人因劫杀而判死刑。[10]
  • 7月3日,必列者士街石墙塌下,压毁荷李活道民居多所,1死1伤。[11]
  • 7月15日,必列者士街在大风雨中再有危墙倒塌,压死一名途经的40岁妇人。[12]
  • 7月10日,英国政府计划以武力夺回香港。[3]
  • 7月19日,当局强制节电,晚上11起暂停供电。
  • 7月22日,热带气旋袭港,香港天文台悬挂二号风球,市面吹暴风(相等于现今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风力),一人溺毙[13]澳门改悬十号风球[14]
  • 7月25日,热带气旋袭港,香港天文台悬挂二号风球,市面吹烈风(相等于现今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风力),无伤亡。[15]
  • 7月,从事鱼类买卖的证人黎金成到螺洲一行,见有约400名难民在此荒岛上,均属日宪兵用2艘船载他们到此处后离去,任由难民自生自灭,岛上没有民居亦没有任何生产,属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荒岛,因此难民被带到此处只有死路一条。据之后螺洲对岸鹤咀村居民称,时常听见从螺洲顺风吹来的惨叫声。当村民到岛上时,则见骸骨处处,满目疮痍,造成空前恐怖之景象。约400名死者的死因多为饿死或游水逃生时溺毙,岛上亦曾发生人食人惨剧。[16]
  • 8月15日,港九大队海上游击队击沉日船3艘。[3]
  • 8月18日,全港巴士恢复行驶。[17]
  • 8月20日,总督部颁令全港电力、煤气即日起暂停供应,日军设施例外。[3]
  • 8月22日,全港各报章由一张缩纸至半张。日军占领香港后,绝大部份报纸宣布停刊,报人及设备相继迁往内地,从1942年6月1日起,日军当局以白报纸供应不足为由,强迫各报自动合并,至1944年中只剩下香港日报南华日报华侨日报香岛日报东亚晚报5份报纸。由于日本军政府报道部的直接监督和控制下,消息来源单调,各报内容大同小异,所刊新闻几乎全为对日本歌功颂德式的报道,报社只能撰写赛马等娱乐文章或风月小说。各报有近四份一篇幅被烟酒、电影等广告占据。[1]
  • 9月24日,恢复电力供应。[18]
  • 9月29日,电车复驶。[3]
盟军原希望轰炸黄埔船坞,却误炸位于观音街红磡小学校红磡多处防空洞亦中弹,整个红磡区一片火海(红箭咀),大量浓烟升上半空并随风向西飘移,师生连市民共约300人丧生,另伤300人。
  • 10月16日,发生盟军误炸红磡民居事件,约300死300伤[19][20][2][3]。当日下午约3时30分,盟军出动28架B-24战机在21架P-40及29架P-51机的护航下轰炸红磡黄埔船坞造船厂,期间误炸小学、防空洞及大批民房,其中被误炸的防空洞存有大量煤油,大火共燃烧数日。被误炸的小学则报称约200名师生丧生,区内三份二房屋被炸,约100名居民罹难。另8架B-25及8架P-40机飞到维港成功击沉10只日军船舰,日军则报称击落14架盟军飞机,多名盟军机师被活捉。
  • 10月27日:
  • 10月,恢复煤气供应。[21]
  • 11月12日,港岛大澳渡轮复航。
  • 11月20日,盟军3架飞机袭港。[3]
  • 11月,法庭重判偷窃电线者,8人中6人被判死刑,其馀2人判处终身监禁。[22]
  • 12月1日下午,寡妇证人庄娣外出到山边捡拾柴枝,突有1名日本宪兵及2名华警前来拘捕,日宪用刺刀刺其背部,华警宣称因捡拾柴枝而需将其拘捕,同时被捕的2名老妇亦被同一刺刀刺伤背部,随即带往香港仔警署,推入署内监牢囚禁,期间并无提供食物及水,至12月2日用车载往北角难民营,车上有另外1男2女,庄娣与他们交谈时得悉乃在赤柱被拘。营内亦有多人被囚,营门有持武器的日宪及华警把守,证人供称营中每日只有2餐,晨8时给稀一碗,无盐无菜,除食饭外,整日均困在监内。稍为光鲜衣服均被脱去,连裤头带亦被除去。营内除大人外亦有小孩。在北角囚禁达2星期后的某日,营内人数达400人,当日下午4时证人等被迫到北角海边登上一艘船,并被日宪及华警推入舱内,闭上舱门。当日并无晚餐供给,上船时亦无粮食或金钱发给。下午5时,船启航。证人茫然不知目的地为何,在舱内被困24小时后,船上机器开始停止,舱门开启,所有难民被推上船面,庄娣到达舱面后发现有4名日本宪兵身穿军装连臂章,头戴钢盔。日宪从众人中挑选身体强健者释放后,剩下身体残弱及病患者均被逐一用长剑斩杀并推之落海,此乃证人庄娣亲眼目睹,遇害者约70人,成年男女及小童均有。斩首时乃在拖船的另一边进行,此时庄娣正在落一渔艇,庄亦为被选中离开得以生还的其中一人。事后证实此处为惠州市平海镇[23]
  • 12月24日:
香港开赴澳门的客轮“岭南丸”号,在驶至香港境内磨刀洲(绿箭咀)附近海面时遭美军战机用机枪扫射并投弹轰炸,最后船身沉没,仅烟囱露出水面,酿成349死23伤,死者包括香港华民代表陈廉伯

出生人物

[编辑]

逝世人物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繁体中文)陈昕 郭志坤. 《香港全紀錄(卷一)》. 中华书局. 1997年7月: 页243. ISBN 9622318908. 
  2. ^ 2.0 2.1 2.2 (繁体中文)宋轩麟. 《香港航空百年》. 三联书店(香港). 2003年: 页142. ISBN 962042188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繁体中文)汤开建 萧国健 陈佳荣.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书业有限公司. 1998年: 页541. ISBN 9622321232. 
  4. ^ (繁体中文)廈門街 兩屋倒塌 傷死五人. 华侨日报第叁页. 1944年3月30日. 
  5. ^ (繁体中文)厚生彩票發行辦法 中彩名額一百八十一個 第一回本月二十五日開售六月二日開彩. 华侨日报第肆页. 1944年4月23日. 
  6. ^ (繁体中文)昨日荷李活道 兩老屋倒塌. 华侨日报第肆页. 1944年6月24日. 
  7. ^ (繁体中文)荷李活道倒塌續訊 住客死傷者共八人. 南华日报第四版. 1944年6月25日. 
  8. ^ (繁体中文)漁民死裡逃生 追述驚險情形. 工商日报第一张第四页. 1947年1月14日. 
  9. ^ (繁体中文)蒲台島海底有料到 古炮炸彈齊搵到. 苹果日报. 2015年4月10日 [2015年4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21日). 
  10. ^ (繁体中文)謀財害命及盜竊電話綫 六犯人判處死刑 盜用電力者一律均嚴予懲辦 檢察廳長判決經過發表談話. 南华日报第四版. 1944年6月28日. 
  11. ^ (繁体中文)必列者士街石牆塌下 樓宇多座被壓倒塌. 南华日报第四版. 1944年7月5日. 
  12. ^ (繁体中文)昨晨風雨大作 摧倒各處頹垣敗壁 *不聽勸告 一人喪命. 华侨日报第肆页. 1944年7月16日. 
  13. ^ (繁体中文)昨晨颱風襲港 水陸雙方損失輕微 各線交通略阻·地區長官出巡. 华侨日报第肆页. 1944年7月23日. 
  14. ^ 颶風去而復回 昨晨侵襲本澳邊境 天文台風球數易並鳴炮報告風襲 低陷地點均成澤國小艇數艘沉沒. 西南日报第四版. 1944年7月23日. (繁体中文)
  15. ^ (繁体中文)暴風雨二次襲港 港務局前晚懸信號昨日下午撤除 風勢稍遜於前次水陸兩方均無損失. 华侨日报第肆页. 1944年7月26日. 
  16. ^ (繁体中文)蘆洲(今稱螺洲)島上 骸骨纍纍. 工商日报第一张第三页. 1947年1月15日. 
  17. ^ (繁体中文)本港東西兩綫巴士 今晨恢復載客來往 東線分七站·每客收二元半 西線分五站·每客收一元半. 华侨日报. 1944年8月18日. 
  18. ^ (繁体中文)電流恢復後 全港各處大放光明 僅半山區及九龍一部份尚待修復 規定時間外點燈照舊辦理. 华侨日报. 1944年9月26日. 
  19. ^ (繁体中文)渝美空軍昨日襲港 制空部隊猛擊敵倉皇遁去 結果敵轟炸機兩架被轟落. 华侨日报. 1944年10月17日. 
  20. ^ (繁体中文)十六日空襲本港之役 敵機濫炸暴行種種 小學校俘虜所均被炸死傷數百人 不祇與日為敵且與華人為敵. 华侨日报. 1944年10月21日. 
  21. ^ (繁体中文)瓦斯一般供給 下月恢復 用量收費皆變更. 华侨日报第贰页. 1944年9月26日. 
  22. ^ (繁体中文)懲一儆百 盜竊電線六人處死. 华侨日报第贰页. 1944年11月19日. 
  23. ^ (繁体中文)續審戰犯野間 死裡逃生之難民指證 強迫疏散空前慘劇 千萬難民葬身魚腹 荒島中哭聲震天赤柱亦可聞 *荒島難民慘叫 赤柱亦可聽聞. 工商日报第一张第四页. 1947年1月14日. 
  24. ^ 嶺南丸遭難始末記 航途中遇飛機掃射投彈 搭客四百餘百二人獲救. 华侨报第肆版. 1944年12月31日. (繁体中文)
  25. ^ 嶺南丸被炸沉. 西南日报第一版. 1945年1月4日. (繁体中文)
  26. ^ (繁体中文)磯谷廉介陸軍中將 榮膺要職卸任回國 三年以來布施仁政勳績昭著. 华侨日报. 194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