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邮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已撤销的典范条目邮票曾属典范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7年4月2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07年4月15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10年6月24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2011年4月12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2011年5月27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2011年12月26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2012年5月24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2013年4月29日典范条目重审撤销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07年1月27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典范条目
    基础条目 邮票属于维基百科技术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邮政及集邮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邮政及集邮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邮政及集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跨语言维基专题 (获评丙级
    维基百科跨语言维基专题小组确认邮票德语泰语乌克兰语维基百科中的典范条目。您可以参考这些语言的维基条目进而改进本条目的中文版。感谢您的参与合作。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新条目推荐[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抗战胜利后中国发行的邮票
    抗战胜利后中国发行的邮票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11:11 2007年1月27日 (UTC)

    伪邮票[编辑]

    “伪邮票”是一个邮界的专用名称吗,总觉得很像是日本名词,不如“假邮票”直截了当。WiDE 写于世界时间 02:40 2007年3月28日 (UTC)

    已经修改,在集邮界两者都可用。--出木杉 03:53 2007年3月28日 (UTC)
    (:)回应,通常是说“假票”,正式应该是说“伪造邮票”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7:02 2007年3月28日 (UTC)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以下内容从Wikipedia:优良条目评选搬至

    • 邮票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文化与社会(我有意将此条目写成特色,请大家在评选时也多提意见和认为不足的内容,好让我改进以及补充还缺少的内容)--出木杉 03:20 2007年3月26日 (UTC)
      • (+)支持--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8:36 2007年3月26日 (UTC)
      • (+)支持,不过现在不知道台湾还有没有用印章而不是波浪线。--陋室茶话献曝工具与关注 09:05 2007年3月26日 (UTC)
      • (+)支持--投支持票,以上建议,谢谢。--约翰哈博克少尉 09:31 2007年3月26日 (UTC)
      • (+)支持--Iflwlou [ M {  11:32 2007年3月26日 (UTC)
      • (+)支持--Timothy 13:30 2007年3月26日 (UTC)
      • (-)反对--有些译名未能统一 Ywang.tw 08:27 2007年3月27日 (UTC)
        • 故请具体指出两岸译名不同所在,好让我修改,或建立正简转换。--出木杉 08:42 2007年3月27日 (UTC)
      • (+)支持,期待扩增后能成为特色条目。WiDE 写于世界时间 14:37 2007年3月28日 (UTC)
      • (+)支持,但要成为特色条目仍要努力,需要加大深度。--lastman(Talk) 03:56 2007年3月29日 (UTC)
      • (+)支持--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12:52 2007年3月30日 (UTC)
      • (+)支持--发表者:阿佳真的很啰唆! 12:54 2007年3月30日 (UTC)
      • (+)支持--我也是一个非集邮者。看了一下里面的连接才知道,条目里面的“倒转的珍妮”应译作“倒飞机”。还有那个“部长邮票册”,我实在拿它没办法,德文是“Ministeralbum”,我是硬来的。还有那个盲文“Dienst am Nächsten”更是办法也没有,只好不译了。请左图右史注意这两处地方。dgg32 13:09 2007年3月31日 (UTC)dgg32

    关于特种邮票[编辑]

    特种邮票是中国大陆与台湾用的集邮名词,香港称为特别邮票,不过香港的纪念邮票亦称为特别邮票,主要与普通邮票作区分 个人建议你可以参照台湾邮政出版的《青少年集邮词典》,香港邮政的《香港邮政集邮目录》等文献资料去了解港台地区的集邮名词。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08:59 2007年4月4日 (UTC)

    不过在大陆这些港台集邮书籍是很难买到的 。而且 似乎欧美等国无此名词。—出木杉 09:40 2007年4月4日 (UTC)
    其实欧美有这个名词,就是Special Stamp,只要不是纪票跟普票,基本上就是特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8:23 2007年4月4日 (UTC)

    特色条目评选[编辑]

    原本由user:dgg32从德文版翻译过来,后来我对这个条目进行的一些增补修改,目前已有相当规模,需要讲的都讲到了,可以说是很好的集邮入门文章,长度达到44,626 bytes,且已是四种语言版本的特色条目(德义泰俄),希望在中文同样可以做特色条目。—出木杉 14:05 2007年4月7日 (UTC)

    支持[编辑]

    1. (+)支持,很详尽。但可不可以增加一些有关“集邮”的内容呢?--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3:22 2007年4月8日 (UTC)
      • 恐怕不恰当,因为有集邮条目。这个条目讲的是邮票,所以只在邮票史的部分里介绍了集邮这项运动的兴起,如果写太多有关集邮的内容,就会离题了。如果把集邮条目写好,恐怕又会是个特色条目呢。—出木杉 03:25 2007年4月8日 (UTC)
    2. (+)支持,详尽的很,或许集邮会变成特色?--陋室茶话献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04:22 2007年4月8日 (UTC)
    3. (+)支持,这是一个用户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出现之前一个成功的例子,用户之间沟通合作,良好的分工(有点卖广告之嫌)。虽然我现在不赞成直接翻译外文维基条目,但是这个条目德国人写得的确也好。不过那个部长邮票册我还是没办法。Google到的都是德文这个条目。dgg32 14:40 2007年4月8日 (UTC)dgg32
    4. (+)支持Quarty 15:34 2007年4月8日 (UTC)
    5. (+)支持Iflwlou [ M {  17:46 2007年4月8日 (UTC)
    6. (+)支持—写得很丰富,我想当选的机会应该很不错。--约翰哈博克少尉 04:46 2007年4月9日 (UTC)
    7. (+)支持Timothy 20:24 2007年4月9日 (UTC)
    8. (+)支持,对于我这种对邮票完全外行的人来说,这个条目真的很详尽。→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3:25 2007年4月9日 (UTC)
    9. (+)支持:虽不是完美,但已有特色条目的水准。—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03:00 2007年4月10日 (UTC)
    10. (+)支持Ellery 12:04 2007年4月10日 (UTC)
    11. (+)支持user:左图右史根据多人提出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原先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观。总体来说本文内容翔实,可读性与趣味性较强,符合特色条目的要求,兹更正为支持票。—lastman(Talk) 14:48 2007年4月10日 (UTC)
    12. (+)支持,刚才通读一遍,内容很好,改了一些小地方,就来支持了:-)—人神之间 16:40 2007年4月14日 (UTC)
    13. (+)支持dbslikacheung 04:07 2007年4月15日 (UTC)
    14.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04:28 2007年4月15日 (UTC)

    反对[编辑]

    (-)反对——我又来了,见下。—Quarty 15:17 2007年4月7日 (UTC)

    1. (-)反对: 似乎条目是从德文版翻译过来的?因为所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德国的。而且有比较明显的德国中心,可能违反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方针。例如“邮票的造型设计”中单列出“德国联邦印刷所”一节,这个机构对世界邮票的造型设计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吗?为什么需要单独说明?“法律作用”中特意提到德国法律,他对世界各国法律对邮票的规定有决定性的意义吗?所使用的邮票图案大部分也都是德国的邮票,感觉像是德国邮票条目,而不是邮票条目。其他一些的德国中心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其他的一些邮票种类”中一些类别只有名称,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很难让人明了。所列举的“世界珍邮”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之列出这几个邮票?从文中看不出所以然--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03 2007年4月9日 (UTC)
      • 采用德国联邦印刷所并不是全无道理,文内已有叙述,原因是其的印刷要求特别严格。法律作用一段待我查找一下其他国家的法律条文。至于图案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邮票都是自由版权,不过如果需要的话倒可以尝试找找看美国的。其他邮票种类的说明将会尽快列出。世界珍邮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存世稀少价值连城,我想不用费唇舌解释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况且他们在世界上有多少张文中也有说明了。—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 我还是看不出世界珍邮事如何界定的?“最有名”的依据是什么?新加入的中国邮票印刷也看不出有何依据?中国的邮票印刷对世界邮票的印刷有突出的影响力和贡献吗?“中和”了一下带来的问题是更加不中立。举例子应该以邮票印刷方面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国家等--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7 2007年4月18日 (UTC)
      • 已补充中国邮票印制情况,“中和”了一下dgg32 16:12 2007年4月12日 (UTC)dgg32
    2. (-)反对,如下lastman(Talk) 13:09 2007年4月9日 (UTC)

    意见[编辑]

    1. “邮票的种类”一节很混乱,有必要分作这么多类别吗?而且两个列表似乎有重复,例如菱形邮票、梯形邮票应可归类为“异形邮票”吧?这两个列表应加以整理。
    2. “世界珍邮”一节不应只列出邮票的名称,至少也应像“黄三基林邮票”列出价钱以突显其重要性,当然最好能简略介绍这些邮票具体为何珍贵。
    3. 外部链接须译为汉语。—Quarty 15:17 2007年4月7日 (UTC)
    • (:)回应第一个列表已经删除。世界珍邮的具体说明已做,第三个我需要照翻译者dgg32来做,但相信可以比较快完成。不过,似乎没有强制规定外部链接必须译成中文。—出木杉 02:26 2007年4月8日 (UTC)
    • 外部链接的标准格式为【网址 网页说明】,不知道这个说明项目是不是一定要中文?以往我在写日本的条目时引用的也都是日文,结果就被指不合规定,但是我却看见很多优良条目或特色条目中都是使用原文的说明!→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03:11 2007年4月8日 (UTC)
    • What does "敢印" in the sentence "因此只能在当地报纸印刷厂内敢印了少量的洋红色1分和蓝色4分邮票" mean? dgg32 09:30 2007年4月9日 (UTC)dgg32
      • 是错字,应为“赶”,已经修改了。—出木杉 09:35 2007年4月9日 (UTC)
    • 我觉得有以下需要补充和完善,相关段落需要整理
      1. 首段不能概括全文,应简单介绍邮票的历史与发展、邮票的收藏性等。
        • 目前的导论我认为未至不足够,介绍清除这是什么东西已经足够。邮票是个非常有历史的事物,三言两语无法介绍清其的历史,况且说的太多也就不会引发读者读下去的兴趣。不过我还是对此做了些极为扼要的说明。—出木杉 03:15 2007年4月10日 (UTC)
      2. 正文中邮票的历史介绍后面有点乱,我建议将“假邮票”“花纸头”(其实并不是假邮票)“错票”(需要加大介绍)剔出来,另外成章。
      3. 小型张、小本票、票中票、异形邮票、小版张(本文没有介绍)不应放在“邮票的种类”里,我觉得在“造型”中比较适合,无齿邮票在“齿孔”中比较适合。邮资封、首日封、中国农历新年发行的“贺年卡”可以作为其他邮资产品来介绍。
        • 我可以做做看。
      4. 有两种很有名的邮票你没介绍:军用邮票,其实关于这个的故事很多的,大名鼎鼎的“蓝军邮”是中国最值钱的邮票,90年代沈阳军区还发行过“义务军专用”。爱情邮票……这个是专门为爱情男女用的^_^。
        • 军用邮票将在邮票种类一节进行说明。蓝军邮已在世界珍邮中说明。不知道您所说的爱情邮票是否指的是1937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亲启邮票”,如果是的话,我觉得其重要性不足列。—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 爱情邮票确实有“亲启”这样的一个说法,其实爱情邮票是很大路货的东西,美国自1973年以来每年情人节都发行,我过去就见过一枚。英文的介绍在en:Holiday stamp,但我觉得这个介绍过于片面,如果重要性不足的话,不入列也好。--lastman(Talk) 06:10 2007年4月10日 (UTC)
      5. 不少人集邮不是因为爱好,而是为了投资,一些邮票市场挂着大屏幕,人声鼎沸,俨然一个证券交易所,在市面也上有一些报道邮票市场行情的报纸发行。如此重要的“邮票市场”居然完全没有介绍。凭着一条就可以否决。
        • 这是邮票条目,不是集邮条目,对于集邮的部分不应著墨太多,但已适度补充,否则必将偏离主旨。—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6. 如何从信封上采集邮票需要介绍,通常是泡在水里等胶水融化尽去后撕下来贴在玻璃上,或夹在书里等其干燥。
        • 这些也是集邮活动,邮票条目也不应解释过多,但会说明。—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7. 邮票曾被用于间谍活动,比如在邮票后面写字之类的。纳粹德国在二战时也通过寄给潜伏在的美国特务珍邮变卖的隐蔽方式来寄送经费。—lastman(Talk) 13:07 2007年4月9日 (UTC)
        • 已经做完。以上提到的问题请给我两三天的时间来解决。不过,真的要注意该条目与集邮条目的关系。—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 虽投支持票,但希望改善地域中心严重的外部链接。—Ellery 12:10 2007年4月10日 (UTC)
      • 增加了一些中文的邮票网站,不过大中华区的集邮网站真的不算太多,很多都是些卖邮票的网站,我没列,以免导致广告之嫌。—出木杉 12:34 2007年4月1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