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華農業英才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大樓

中華農業英才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設立,頒發給中國農業科技英語Agricultural technology工作者的獎項。中華農業英才獎於2005年設立,前三屆每兩年評選一次,之後每三年一屆,每屆獲獎者十人(第七屆十一人),獎金為每人20萬元人民幣[1][2]

獲獎人名單

[編輯]

第一屆(2005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3]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李振聲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奠基人,創製、選育與推廣小偃麥(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及其新品種[4]
侯鋒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開創中國黃瓜育種事業,選育抗病、豐產的黃瓜品種[5]
唐啟升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和大海洋生態系研究的奠基人,為海洋漁業發展提供科學基礎[6]
劉秀梵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致力於動物傳染病學研究,研製多種針對禽流感新城疫(雞瘟)、傳染性法氏囊病英語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雞馬立克氏病英語Marek's disease等家禽傳染病的疫苗[7]
謝華安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創製中國雜交水稻配製中的重要恢復系品種「明恢63」,選育有「東方神稻」之稱的雜交水稻品種「汕優63[8]
喻樹迅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培育大量早熟、高產、抗蟲的棉花品種,促進棉業發展並緩解棉糧爭地矛盾[9]
陳偉程 河南農業大學
教授
育成大量適應不同生態區的玉米優良新品種,在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和應用上取得突破[10]
陳劍平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植物病毒學研究和應用,防治和控制大麥黃花葉病英語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等重要糧食作物病毒病,通過檢測病毒協助中國植物病害檢疫檢驗工[11]
王樂義 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
高級農藝師
研發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並推廣至全國,促進蔬菜生產成為壽光的主導經濟產業[12]
陳化蘭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和疫苗的研製[13]

第二屆(2007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14]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傅廷棟 華中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發現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對世界油菜乃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雜交利用作出重要貢獻[15]
趙法箴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開創中國對蝦養殖業,進而實現和推廣對蝦全人工育苗,使對蝦養殖業擺脫對天然蝦苗的依賴[16]
李登海 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
研究員
培育出上百個優良玉米雜交種,實現了玉米單產從100多公斤到1500多公斤的突破[17]
陳宗懋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致力於茶樹茶葉防護研究,治理茶葉病蟲害,解決中國茶葉農藥殘留問題及其帶來的出口貿易困境[18]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後撤銷)
致力於動物分子遺傳育種學,通過轉基因克隆技術實現豬、雞、牛等動物的優選育種並推動其產業化[19]
李必湖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員
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和推廣,世界上首個發現「野敗」(野生雄性不育株水稻),實現雜交水稻的突破[20]
陳溫福 瀋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水稻育種,尤其在東北超級稻方面貢獻突出,育成優質超級稻新品種十餘個[21]
朱明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
研究員
設計製造與棉花、種子、果蔬等有關的多種機械設備,推動中國農業工程學科的發展[22]
張改平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動物傳染病研究和防治,建立動物疫病和食品安全免疫試紙快速檢測的技術體系[23]
張真和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推廣研究員
利用塑料棚、日光溫室等技術,推動中國(尤其是中國北方)反季節蔬菜生產,實現廉價淡季蔬菜的供應[24]

第三屆(2009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25]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于振文 山東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培育優質高產小麥種,指導全中國各片區小麥生產的宏觀發展[26]
顏龍安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秈型雜交水稻的開拓者和主要發明者之一,育成中國首批「野敗」(野生雄性不育株)秈型不育系,實現「野敗」三系配套[27]
陳煥春 華中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製多種動物傳染病診斷試劑盒和疫苗,有效控制了豬偽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傳染病疫情[28]
王慶煌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在熱帶地區引種香草蘭胡椒咖啡可可香辛料飲料作物,進而實現其加工和產業化[29]
王保海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
研究員
從零起步開展西藏昆蟲研究,應用於農牧業病蟲害防治[30]
李思發 上海海洋大學
教授
致力於水產養殖研究,選育團頭魴羅非魚鰱魚鱅魚草魚等淡水養殖魚類的優良種質[31]
李景富 東北農業大學
教授
實現番茄品種中國化,大大地降低番茄生產成本[32]
程式華 中國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於「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上實現突破,選育超級稻稻種,組織協調全國水稻育種協作攻關[33]
趙振東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培育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並進行產業化開發,使中國擺脫對進口麵包麥的依賴[34]
韓貴清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主持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期間,開拓「院縣共建」、「開放辦院」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35]

第四屆(2012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36]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鄧秀新 華中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選育和推廣柑橘優良品種,主導完成中國柑橘產業帶整體規劃,使中國柑橘產業頂住加入WTO的壓力、成功「突圍」[37]
朱有勇 雲南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生物多樣性原理與植物病理學研究、植物病蟲害防治相結合,對解決農作物病害流行、農藥過量使用等問題做出貢獻[38]
何中虎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
使用分子改良技術選育優質小麥品種並投入應用,建立中國小麥品質評價體系[39]
吳孔明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通過研製化學農藥、建立監測預警體系、利用轉基因抗蟲植物等方式,有效防控棉鈴蟲英語Helicoverpa zea棉花造成的危害[40]
張洪程 揚州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的栽培耕作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推動用精確化、標準化栽培技術取代傳統耕作制度[41]
陳松林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建立大量魚類細胞系、冷凍精子庫、基因資源技術體系,推動半滑舌鰨牙鮃比目魚類漁業的發展[42]
趙春江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通過計算機網絡指導農民從事生產勞動,帶領中國農民跨入早期農業生產信息化時代,推動中國精準農業發展[43]
徐一戎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
研究員
專注於寒地水稻的栽培技術,實現水稻在北大荒的有效種植[44]
郭天財 河南農業大學(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授
致力於小麥高產優質栽培理論與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參與或主持制定全國和河南省小麥生產技術方案[45]
童光志 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
研究員
研究與應用動物基因工程疫苗,廣泛應用於雞痘英語Avipoxvirus豬藍耳病等動物傳染病防治[46]

第五屆(2015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47]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劉旭 中國工程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致力於植物種質資源的研究、利用和保護,創建中國作物種質資源分類、編目體系[48]
蓋鈞鎰 南京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建立世界第三大的大豆種質資源庫,主持或參與育成大豆新品種30餘個[49]
郭進考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致力於小麥育種,培育適應中國北方自然條件的高產、優質、耐旱小麥[50]
鄒學校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育成中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系列辣椒品種,投身「辣椒扶貧」的鄉村振興之路[51]
李付廣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員
致力於棉花基因工程遺傳改良研究,推動中國轉基因抗蟲棉從國內市場份額的5%逆轉至97%[52][53]
陳萬權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
研究員
顯著降低了中國小麥銹病的發生面積和危害損失,實現有病無災和病害持久控制[54]
李天來 瀋陽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日光溫室蔬菜的設施園藝研究,解決中國北方寒冷地區冬季蔬菜生產供應問題[55]
尹飛虎 新疆農墾科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研製多種化學肥料,廣泛應用於小麥、玉米、甜菜、棉花等作物,尤其適用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節水農業[56]
姚斌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組建中國首個飼料基因工程研究室,為中國飼料用的規模化生產和應用奠定基礎,突破國外企業的壟斷[57]
劉建軍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研究員
育成多個小麥新品種,包括創下中國小麥單產最高、年推廣面積最大、適應範圍最廣紀錄的超高產小麥品種「濟麥22」[58]

第六屆(2018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59]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陳學庚 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製、改進、推廣棉花生產全程機械設備,推動新疆棉花生產兩次大提升[60]
黃路生 江西農業大學
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建立全球最完善的家豬/野豬種質資源基因組DNA庫,通過家豬基因組全序列實現優質高產豬種培育[61]
沈建忠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致力於肉類食品中殘留物檢測技術研究,構建抗體資源庫,引領中國殘留檢測試劑產業的快速發展[62]
張孟臣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研究員
育成20多個高產、高蛋白或高油的大豆新品種[63]
沈其榮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致力於化學肥料相關作用機制和工藝研究,率領團隊推廣應用有機肥和有機無機復混肥2億多畝[64]
李培武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獲獎時尚未當選)
研製雙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檢測、質量控制技術,推動雙低油菜產業發展,構建糧油真菌毒素抗體資源庫[65]
文杰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研究員
致力於肉雞生產技術創新、新品種培育、遺傳改良,推動中國肉雞規模養殖標準化[66]
張海洋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
研究員
收集、鑑定芝麻種質資源,主持完成芝麻基因組計劃,選育芝麻新品種20餘個[67]
劉孟軍 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教授
致力於的育種、植保、栽培研究和應用,助推中國棗樹產量30年間增長20倍,發展為產量居乾果首位的大宗果樹[68]
周雪平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教授
研究探明雙生病毒進化規律和致病機理,研製針對水稻易感病毒的抗體和檢測設備[69]

第七屆(2021年度)

[編輯]
身份信息[70] 貢獻
姓名 單位、職稱 兩院院士
馬峙英 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尼瑪扎西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
朱信凱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劉仲華 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友軍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張福鎖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培松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工程院院士
柏連陽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康相濤 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隋斌 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
路戰遠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关于印发《中华农业英才奖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05-07-13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2. ^ 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农业英才奖评选办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03-13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3. ^ 关于授予李振声等十人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05-12-19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4. ^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科技日報. 2014-05-1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5. ^ “两元一斤”吃上好黄瓜,国人不要忘了他:追记“黄瓜院士”侯锋. 新華每日電訊. 2020-11-20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6. ^ 唐启升:让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鱼. 人民日報. 2020-11-02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7. ^ 刘秀梵:和动物疫情“赛跑”的人. 光明日報. 2019-10-29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8. ^ 中科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谢华安:挡不住的金色种子梦. 中國組織人事報. 2014-07-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9. ^ 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与棉花恋爱的“育种魔术师”. 中國組織人事報. 2014-10-1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10. ^ 把目光投向西部的玉米育种家——记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陈伟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06-01-04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11. ^ 陈剑平院士:学以致用 一生“务”农. 中國科學報. 2016-06-22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7). 
  12. ^ 王乐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排头兵”. 光明日報. 2019-10-10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13. ^ 陈化兰:独立不倚 卓尔不群. 中國科學報. 2016-04-29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14. ^ 农业部关于授予傅廷栋等十人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08-04-1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15. ^ 傅廷栋:油菜地里的守望者. 中國科學報. 2018-01-17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16. ^ 孫捷. 中国水产科学界的骄傲——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赵法箴. 中國水產. 1995, (08): 7-8. 
  17. ^ 李登海的玉米情. 中國科學報. 2016-08-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30). 
  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学会在杭隆重举行陈宗懋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祝大会. 中國茶葉. 2004, 26 (01): 4-5. 
  19. ^ 李宁:一生长为国家忧. 中國科學報. 2013-08-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20. ^ 中共湖南省農業廳黨組. 关于向李必湖同志学习的决定. 湖南農業. 2000, (09): 1. 
  21. ^ 陈温福院士荣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 遼寧日報. 2011-12-14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22. ^ 董岡. 为了大地的丰收——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 農村工作通訊. 2008, (12): 53. 
  23. ^ 張聖華. 免疫专家的创新之歌——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改平研究员. 中國人才. 2009, (3): 47-48. 
  24. ^ 鍾龍宣. 他让蔬菜淡季不淡——记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张真和. 農村工作通訊. 2008, (10): 51. 
  25. ^ 农业部关于授予于振文等10人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09-11-23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26. ^ 守望麦田心系国家粮仓——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27. ^ 开辟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新途径——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28. ^ 情系百姓守护动物健康——记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29. ^ 打造中国热带农业品牌——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庆煌.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0. ^ 开启西藏昆虫历史新纪元——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保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1. ^ 创新种质 开拓水产养殖新产业——记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思发.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2. ^ 圆红色梦 实现番茄品种国产化——记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3. ^ 树立中国水稻研究的国际形象——记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式华.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4. ^ 终结我国优质麦的进口历史——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振东.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5. ^ 开放办院 龙江农业释放能量——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韩贵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4-06-25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36. ^ 农业部关于授予邓秀新等10人中华农业英才奖的表彰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1-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37. ^ 橙香满神州——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5). 
  38. ^ 云岭大地上的“农民科学家”——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7). 
  39. ^ 开辟小麦育种科研新领域——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5). 
  40. ^ 攀登科技高峰的棉花“卫士”——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吴孔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5). 
  41. ^ 勇于创新的问“稻”者——记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5). 
  42. ^ 水产生物技术的开拓者——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7). 
  43. ^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领军人——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春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44. ^ 将生命融入寒地水稻事业——记黑龙江省农垦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徐一戎.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45. ^ 为“天下粮仓”撒播技术阳光——记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46. ^ 动物健康的守护先锋——记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童光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2-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47. ^ 农业部关于授予刘旭等10人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5-12-09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48. ^ 刘旭:作物种质资源的“守护神” (PDF). 農民日報. 2016-03-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49. ^ 盖钧镒获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终身成就奖. 中國科學報. 2017-12-13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50. ^ 用智慧孕育大地的丰收. 中國科學報. 2012-07-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51. ^ 小辣椒撑起大产业——湖南农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的辣椒扶贫路. 光明日報. 2020-07-10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52. ^ 基因工程拯救“棉花王国”. 中國科學報. 2016-08-03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53. ^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中國科學報. 2012-02-28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54. ^ 陈万权:小麦条锈病的“解题人” (PDF). 農民日報. 2016-03-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55. ^ “棚菜”院士李天来的理想与追求. 中國科學報. 2015-12-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56. ^ 尹飞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科研战士” (PDF). 農民日報. 2016-03-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57. ^ 姚斌:国产饲用酶技术的奠基者 (PDF). 農民日報. 2016-03-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58. ^ 刘建军:齐鲁大地的麦田“守望者” (PDF). 農民日報. 2016-03-16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59. ^ 农业农村部关于授予陈学庚等10人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18-12-12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60. ^ 陈学庚:扎根边疆六十载的“农机战士”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1. ^ 黄路生:解析家猪遗传“中国基因”的带头人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2. ^ 沈建忠: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3. ^ 张孟臣:数十载心系大豆的育种家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4. ^ 沈其荣:有机肥料产业的“开路先锋”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5. ^ 李培武:粮油质量安全的“领航员”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6. ^ 文杰:肉鸡科学技术“攻坚人”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7. ^ 张海洋:芝麻育种的“领军人”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8. ^ 刘孟军:行走在枣区的“科研标兵”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69. ^ 周雪平:防治“作物癌症”的植物医生 (PDF). 農民日報. 2018-12-3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3). 
  70. ^ 农业农村部关于授予马峙英等11人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1-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