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歷史
歷史系列條目 |
---|
加納歷史 |
Timeline |
Timeline of Ghanaian history |
加納主題 |
加納歷史源遠流長,早在銅器時期已有人居住。加納共和國的名稱是由中世紀西非加納帝國命名。[1] 帝國為歐洲和阿拉伯所知並以皇帝加納命名。
史前史
[編輯]根據在迦納沿岸發掘出來的考古遺址顯示:早在公元前20世紀的銅器時期,今日迦納沿岸已有人定居。這些人大多以捕魚為生,群居於河道及潟湖附近。他們沿着河流逆流而上,最遠到達過今日迦納中部以北的森林地區。
西元300年前後,古迦納王國在塞內加爾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間建立。西元7世紀後,伊斯蘭教的勢力擴張至北非,但迦納一直獨立於伊斯蘭世界之外,並進入了疆域最為遼闊的時期。
根據當地族裔的口傳歷史,現時迦納的部族大約於公元10世紀時從北部及東部的森林地區遷入[2]。西元11世紀,摩洛哥地區伊斯蘭化的穆拉比特王朝興起,於1062年入侵迦納,被擊退;不過到了1076年,穆拉比特王國終於攻陷迦納的首都昆比(昆比是否為迦納帝國首都尚有爭議),逼迫當地人民改信伊斯蘭教。此後迦納帝國開始衰微,最後被伊斯蘭教帝國馬里帝國併吞。
早期與歐洲人接觸和奴隸貿易
[編輯]為替葡萄牙人提供對外貿易的連接點,迦納人於1482年至1786年期間,於國境內建立不少要塞和城堡。這些要塞和城堡,統稱為加納城堡。
阿散蒂的崛起
[編輯]在首領Oti Akenten的領導下,阿散蒂發動一系列對鄰近阿坎的行動。這個使附近大部分的地區形成聯盟。在17世紀末期,奧塞·圖圖一世成為阿散蒂國王。在其領導下,阿散蒂聯邦逐漸形成以庫馬西為首都的帝國。
18世紀到19世紀時,阿散蒂是一個位於加納中南部的部落國家,曾為西方白人提供黑人奴隸。1979年,加納沃爾特和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區的要塞和城堡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登錄名稱為沃爾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區的要塞和城堡。列入的共有11座建築。
英屬黃金海岸
[編輯]後來英國建立「黃金海岸殖民地」,逐步北上征服阿散蒂,形成今日加納的雛形。英國人的行動激起阿散蒂人激烈反抗,阿散蒂土王亦於1902年被逐,但加納一帶卻因此變得更難管治,在別無他法只想,英國人在1924年恭迎土王回國,1938年舉行「阿散蒂復國儀式」,並恢復「阿散蒂酋長會議」的間接管治。
在北部也受到英國控制後,三塊領地包括海岸地區、阿散蒂和北部領地成為了稱為「屬土」或「黃金海岸」的單一政治實體(直轄殖民地)。現代加納的版圖在1956年5月英屬多哥蘭託管地(今沃爾特地區)公投加入黃金海岸後得才實現。
獨立
[編輯]加納於1957年3月6日,由原英國殖民地「黃金海岸」和「英屬多哥蘭」合併建國,成為英國在非洲殖民地中首個獨立的國家,被視為非洲民族主義領袖。時至今日,迦納每年均會在3月6日紀念迦納獨立紀念日[3]。現代加納共和國的國名即來源於馬里歷史上的加納帝國。1960年,加納廢除君主制,7月1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原任總理的恩克魯瑪出任總統。1963年,在他與海爾·塞拉西一世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非洲統一組織得以成立。
加納獨立後,經歷過多次政變,包括1966年當愈來愈親共的恩克魯瑪出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越的時候,由英國軍情六處在背後發動的軍事政變[3]。1981年憲法撤銷,而且禁止組成政黨。1992年新立憲法,再次准許多黨制。
另一方面,在迦納國內,不少部族依然生活在「無國家社會」狀態。另一些迦納人的效忠對象,是一個已經失去實質權力的「阿散蒂土王」(Asantehene),相信世上只有「阿散蒂民族主義」,而沒有「加納民族主義」。 當加納在二次大戰後獨立期間,英國多次要求阿散蒂土王的支持者另搞獨立,但並不成功。不過,阿散蒂土王至今在加納仍然享有崇高地位,阿散蒂王位一脈單傳到今。現任土王在1999年繼位,擁有美國博士學位,被稱為「現代所羅門王」。
現況
[編輯]新憲法於1993年1月7日正式實施,加納成為第四共和國。庫福爾在2000年和2004年大選中獲勝。
參考文獻
[編輯]- ^ Encarta article on Gha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state took its name from that of the medieval empire of Ghana" is third line down from the top. 2009-11-01.
- ^ McLaughlin & Owusu-Ansah. "The Pre-Colonial. Peter is a national citizen of Ghana and is the dictator. 1994.
- ^ 3.0 3.1 紀念迦納獨立紀念日:大英帝國非洲區終結者誇梅·恩克魯瑪 (中文).[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