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令貽
孔子第七十六世嫡長孫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穀孫(字)
燕庭(號)
出生同治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申時
(1872-11-29)1872年11月29日
山東省曲阜縣
逝世1919年11月8日(1919歲—11—08)(46歲)
 中華民國京兆地方
籍貫山東省曲阜縣
(今山東省曲阜市
配偶
  • 孫氏
    1888年結婚—1899年喪偶)
  • 陶文譜
    1905年結婚—1919年結束
  • 側室:豐氏、王寶翠
兒女孔德齊
孔德懋
孔德成
父母孔祥珂
彭氏
親屬孔子(遠祖)
經歷

孔令貽(1872年11月29日—1919年11月8日),穀孫燕庭孔子七十六代嫡孫,山東曲阜人。能詩善畫,工書。

生平[編輯]

清末時期[編輯]

孔令貽生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二十九日申時[1]:14,四歲時父親孔祥珂過世。光緒三年(1877年)襲衍聖公[2],就讀於家學。十四年(1888年)受光緒帝陛見,多所賞賜。在京期間與吏部右侍郎孫毓汶之女成婚。十五年(1889年),任翰林院侍講,正式主持衍聖公府務。十八年(1892年),署理四氏學堂學務。同年,孔令貽捐款集錢,於全曲阜縣16社各設初等小學堂1所,城內設高等小學堂1所。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元配孫氏逝世,未曾生育,其妾豐氏也沒有生育。孔令貽後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再娶陶式鋆之女陶文譜,兩人育有一子以三歲之齡早夭[3]:295。三十三年(1907年)春,奉旨稽查山東學務。次年四月三十日因丁母憂,離職守孝[4]:109

民國時期[編輯]

辛亥革命爆發後,英國政府訓令駐華公使朱爾典「就冊立孔子之子孫孔侯爵(衍聖公)為皇帝事速與日本國公使密議」,日駐清公使伊集院彥吉將該案報告日本政府,日本民間也盛倡立孔令貽為新帝[5]。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2月,上書恭賀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受推舉為國會議員,堅辭不就。次年(1913年)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頒布《崇聖典例》,按舊制由孔氏嫡裔世襲衍聖公[6];准予衍聖公仍舊膺受前代榮典、祀典,並頒給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圖謀復辟帝制,孔令貽積極參與籌安會活動。袁復辟後,加郡王[7]。民國六年(1917年)7月,溥儀復辟,孔令貽發電致賀。

在中年無子的窘境下,孔令貽將陶氏的貼身丫環王寶翠收為側室。王氏之後生下兩個女兒:德齊、德懋[8]:38-39。民國八年(1919年),入京為溥儀祝壽。王氏第三度懷孕,同年秋季因岳父陶式鋆病故再次赴京,背疽突發,11月8日(陰曆九月十六日)病逝於太僕寺街衍聖公府。五個月後,即1920年2月23日(正月初四),遺腹子孔德成誕生[8]:41-42。之後,孔令貽在1921年1月7日才被正式入葬。[4]:342

爭議[編輯]

孔令貽較為保守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有美國傳教士曲阜傳教,要在曲阜城東南隅的古泮池設立教堂;孔氏族人聞訊相當震驚,孔令貽得知後也惱怒不已。一方面會同知縣孫國楨朝廷,表明曲阜是儒教發源地,不宜外人傳教;另一方面聯合曲阜的紳商名流,集資在古泮池北岸建築文昌祠,以抵制教堂的興建。最終教堂未能建成,聖賢獨尊的地位在形式上得以保存。但曲阜的民眾甚至孔府佃農,都已開始接受外來的宗教。

光緒三十年(1904年),德國膠濟鐵路公司欲在曲阜修建鐵路,事先測路之時,在孔府祭田栽木插標,距孔林西牆僅五十丈。林廟百戶張東敏發現後,立即稟告孔府:「至聖廟祭田黃米租地被洋人栽木插旗,欲修鐵路,從東北斜著來到坊上村。此村周圍皆是祭田地畝。在村東頭黃米地中,斜著栽到村南,直頂泗河埃,忽而轉向西北,又從黃米地中斜著過去等情,到卑職,以祭田地畝關係重大,未便擅專,理合備文申詳,伏乞爵憲大人鑒核施行。」孔令貽便親赴省城拜會山東巡撫津浦鐵路大臣,由他們向德國膠濟鐵路公司施壓,迫使德國膠濟鐵路公司不得不改變原定路線,使得鐵路線距聖林在十里之外,以不至「震動聖墓」。而孔令貽因保護聖墓有功,被賞穿貂褂。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校長宋還吾曾言:「前津浦鐵路開修時,原議以曲阜城為車站,衍聖公府迷信風水,力加反對,遂改道離城十八里外之姚村,致使商賈行旅均感不便。馴至曲阜縣城內社會,仍保持中古狀態,未能開化。」認為鐵路未修,交通不便致使曲阜處於半開化之境,不能吸收近代文明,而固守舊傳統冥頑不化[9]

家庭[編輯]

上:繼配陶夫人(陶文譜)小像
下:側室王寶翠

身後[編輯]

1966年11月文化大革命期間,譚厚蘭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名義率領紅衛兵到曲阜,以「造孔家店的反」口號破壞孔林墳墓。孔祥珂夫婦墓、孔令貽和妻妾的合葬墓被掘開,眾人對其批判數日後將遺骸焚毀。[36]

附註[編輯]

  1. ^ 「夫人彭氏,長州人,武英殿大學士蘊章孫女、河南修武縣知縣祖芬長女。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十一日辰時生。子一,令貽」
  2. ^ 「夫人孫氏,濟甯人,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敏汶五女。同治八年五月十六日未時生,光緒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戌時卒,年三十一」[10]:19
  3. ^ 「繼配陶夫人,生於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夏曆十一月初五日未時,卒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夏曆三月二十二日未時,享年五十二歲。王姨太(寶翠),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夏曆八月十三日辰時,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正月初四生儲公孔德成,二十二日辰時,因產後血虛病故。享年二十五歲。後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夏曆九月二十三日起厝與孔令貽合葬。豐姨太卒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十月,生年不詳。大小姐生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十一月十三日寅時。二小姐生於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九月十五日子時。儲公孔德成生於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夏曆正月初四日巳時(公曆二月二十三日)。」[13]:33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83》,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孔氏大宗支譜》. FamilySearch.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2.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第71卷. 中華書局出版社. 1994: 194. ISBN 7101013791. 
  3. ^ 3.0 3.1 3.2 劉厚琴. 孔德懋 , 編. 《孔子家族全書》家族春秋. 遼海出版社. 1999-09. ISBN 7806491376. 
  4. ^ 4.0 4.1 高建軍. 孔德懋 , 編. 《孔子家族全書》家規禮儀. 遼海出版社. 1999-09. ISBN 7806491376. 
  5. ^ 孔明《全国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孔府的接触利用与国民政府之因应》. [2022-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8). 
  6. ^ 劉怡君. 奉祀官. 全國宗教資訊網.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4). 
  7. ^ 「政事堂奉策令:孔令貽著仍襲封衍聖公並加郡王銜此令」《政府公報》洪憲元年1月6日第1號
  8. ^ 8.0 8.1 8.2 8.3 8.4 8.5 汪士淳. 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 聯經出版公司. 2013-10-24. ISBN 9789570842760. 
  9. ^ 閆長麗. 圣府的圣人信仰 (PDF). 《尋根》雜誌. 2008, (6) [2023-04-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5). 
  10. ^ 10.0 10.1 《曲阜孔氏漁村公派譜》(곡부공씨 어촌공파보),1936年版;孔子年譜. FamilySearch. 
  11. ^ 11.0 11.1 山東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編). 孔子像·衍聖公及夫人肖像. 山東友誼書社. 1988-06: 57, 59. ISBN 7-80551-047-4. 
  12. ^ 彭蘊章. 彭文敏公自訂年譜. 1848: 65 [2023-03-27]. 
  13. ^ 孔繁銀. 衍聖公府見聞. 齊魯書社. 1992. ISBN 9787533302559. 
  14. ^ 郭兆東、魏欣恬、孟繼新. 清代孔府内宅女主人的画像 (PDF). 濟寧晚報. 2019-05-31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7). 
  15. ^ 15.0 15.1 李景明. 孔德懋 , 編. 《孔子家族全書》家族世系. 遼海出版社. 1999-09. ISBN 7806491376. 
  16. ^ 孟繼新.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 中國孔子網. [2023-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8). 據《孔府檔案·七十六代衍聖公夫人陶氏起居日記》所記:「民國十五年,七月⋯⋯七十六代豐姨太出殯,老太太親赴林內,料理殯事。」可知,這位豐姨太逝世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的七月。
  17. ^ 孔繁銀. 孔府内宅生活. 齊魯書社. ISBN 9787533310066. 
  18. ^ 孔德成. 《孔學錄存·哭大姐》(1939年7月19日孔德成日記). 明倫月刊. 2012-04, (523): 49 [202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8). 「⋯⋯姐遺二男一女,長者六、七歲,小女才二齡。教育之責,弟何敢辭。姐其瞑目,弟敬以昌黎事嫂之心事吾姐矣。姐以民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生,廿八年六月廿七日卒,年二十七歲。揮淚書此,以備他日為誌者之狀。」
  19. ^ 趙樹奎、 曹維彬:《天下第一家族的女兒孔德懋畫傳》,2005年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孔德懋. 孔府內宅軼事.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91-01-31: 215. ISBN 957-8506-01-5. 
  21. ^ 《郝寿臣表演艺术》.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0-11: 473. ISBN 7-104-00211-1. 
  22. ^ 馮康曾. 《馮恕遺墨輯錄》.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20-09-01. ISBN 9787509015261. 
  23. ^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 [2023-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3). 
  24. ^ 孔令玉、李康. 百年风雨 不凡人生——怀念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孔德懋. 孔子世家網. [2023-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3). 
  25. ^ 劉乙潼. 孔德懋同志逝世. 人民政協報. [202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4). 
  26. ^ 孔子77代嫡孙女孔德懋逝世,侄孙孔垂长致唁函哀悼. 至聖孔子基金會. 2021-11-16 [2023-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4). 
  27. ^ 孔德墉、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 (編). 《孔子世家譜》(第二冊).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3937897. 
  28. ^ 賴淑卿. 警政史料(2):整建時期. 國史館. 1990-06-01: 106–107. 
  29. ^ 29.0 29.1 29.2 劉洪芝. 訪孔子後裔孔德懋. 《走向世界》. 1989: 45 [2023-03-27]. 
  30. ^ 高勇. 历届全国政协委員人名辞典.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6: 489. ISBN 9787507813746. 
  31. ^ 蔣子龍. 末代聖人家. 《文學自由談》. 1999-01, (66): 113–114. ISSN 1003-2789. 
  32. ^ 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老年簡介.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 [202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8). 
  33. ^ 李鵬程. 天下第一家: 孔子家族的歷史變遷.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4-08-01. ISBN 7801801229. 
  34. ^ 葉國良. 孔德成先生的青少年與抗戰時期生活. 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 [2023-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35. ^ 宋路霞. 《上海的豪門舊夢》. 聯經出版. 2001-10-11: 193. ISBN 9789570822977. 
  36. ^ 蔣世信. 歷史,豈能忘卻? ——記譚厚蘭的滔天罪行之一「曲阜討孔」. 《華夏文摘》. 2019-06-25, (1180) [202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參見[編輯]

前任:
孔祥珂
衍聖公
第卅一代

1877年—1919年
繼任:
孔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