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牛年之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牛年之亂
蒙古-中國戰爭的一部分

參加戰鬥的蒙古士兵
日期1913年7月—11月
地點
結果 博克多汗國佔領內蒙古地區大部,但在俄羅斯和中華民國的壓力下完全撤離。[1]1915年《中俄蒙協約》簽訂
參戰方
博克多蒙古
內蒙古的泛蒙古主義者蒙古語Өвөр Монголын сайн дурын цэрэг
中華民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芒來巴特爾貝子達木丁蘇隆
貝子級輔國公其木德策仁(Чимидцэрэн)
副大臣沁珠圖格勒圖公海山
副大臣巴布扎布
副大臣、畢希熱勒圖貝子那遜阿爾畢吉呼
大臣、公索諾木多爾濟(Сономдорж)
副大臣、朱特格勒圖公松木彥
王懷慶
兵力
博格達汗國軍隊內蒙古志願軍蒙古語Өвөр Монголын сайн дурын цэрэг約10000人 士兵70000人
大炮146門
機關槍80~90挺
傷亡與損失
約400人死亡
60人被俘
48人受傷
3795人死亡
76人被俘

牛年之亂[2],也稱丑年之亂蒙古國稱之為五路戰爭蒙古語Таван замын байлдаан)或內蒙古解放戰爭Өвөр монголыг чөлөөлөх дайн),指的是1913年發生的外蒙古博克多汗國進攻內蒙古地區的戰爭。[3]戰爭發生於烏泰等內蒙古王公響應外蒙古獨立之後,最終在北洋政府和俄國壓力下,蒙古軍隊撤回外蒙古。

經過[編輯]

背景[編輯]

辛亥革命後,1911年12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庫倫稱帝,宣布外蒙古獨立,建立「共戴蒙古國」(史稱博克多汗國)。1912年初,包括內札薩克蒙古的大多數王公均派員向新成立的蒙古國家表示了效忠,包括昭烏達盟12個旗中的7個旗、伊克昭盟7個旗中的5個旗、錫林郭勒盟全部10個旗、烏蘭察布盟全部6個旗、卓索圖盟5個旗中的2個旗、哲里木盟10個旗中的6個旗。共36個旗,其中昭烏達盟包括早已致書歸順的翁牛特右翼旗王公「贊巴勒諾爾布」,而哲里木盟雖列7個,但閒散科爾沁郡王「那蘭格鋝勒」並非扎薩克,所以排除。內蒙古各地的王公夾在博克多汗的蒙古國和中國北洋政府之間,處境微妙,大部分人雖然接受了外蒙古的官銜冊封,但在1912年8月袁世凱頒布《蒙古待遇條例》後,也被民國政府以「翎贊共和」名義表彰和晉封爵位。[4]

外蒙古發兵南下[編輯]

1913年6月中國爆發了二次革命。博克多汗國發兵三路南下進攻內蒙古:[5]

北洋軍的部署[編輯]

北洋政府軍事部署:[6]

  • 吉林護軍使孟恩遠調3000人,協同吳俊升留下的巡防隊馬步九營,加強洮遼方向的防禦
  • 熱河都統、毅軍軍統薑桂題督師15個營出關10月17日抵朝陽,以巡防隊5個營留駐朝陽,親率5個營赴赤峰,另以5個營馳援林西。
    • 熱河剿匪總司令、毅軍統領米振標
      • 熱河北路巡防統領張玉春:馬隊兩營、步兵第一團團長奎文,馬步炮兵3000餘人。林西附近之劉家營子及什巴爾台一帶
      • 毅軍統領常德盛等率騎兵兩營、李管帶步兵一營(攜炮2門),退守林西縣北大營子、劉家營子
      • 熱河會辦陳光遠駐林西、烏丹
        • 熱河混成旅奎文團
      • 護理熱河都統舒和鈞
        • 第二團團長楊裕三守赤峰、圍場
    • 奉軍騎兵第二旅旅長兼洮遼鎮守使吳俊陞率所部及巡防隊步馬六營,9月底石得山騎兵第四團由鄭家屯經開魯、烏丹馳援,與毅軍會攻經棚。奉軍巡防隊幫統陳錫武、騎兵三團團長諾門巴圖率隊經黃花廟、大板等地,於11月9日馳抵林西。
  • 察哈爾副都統兼多倫鎮守使傅良佐,7月底王懷慶接任多倫鎮守使
    • 於有富混成旅沈廣聚團駐守多倫大王廟。增援的張鳳鳴團一觸即潰,大王廟失守。於旅傷亡400餘人,損失步槍400餘支、火炮1門、機關槍2挺、子彈10餘萬發,餘部退到經棚休整。
    • 陳文運淮軍騎兵第一旅之鄭後彥騎二團留守多倫,苑尚品騎一團赴援經棚攻黃瓜梁
    • 淮軍縱隊司令李際春指揮淮軍和練軍步騎炮各隊千餘人編為混成支隊駐守多倫。淮軍騎兵統帶甄文齡
    • 河南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率第十六混成旅(旅長何鋒鈺)及歸其節制的二十師七十九混成團(團長張建功),10月30日援抵多倫。
  • 察哈爾都統、陸軍第一師師長何宗蓮
    • 支隊司令李奎元率步騎兵各兩營,炮兵、機關槍兵各一連,5月開赴西蘇尼特旗(今錫林郭勒盟溫都爾廟)前線,進攻受挫。李奎元和騎兵團一營營長均受重傷,「全軍嘩潰」。何宗蓮命獨立騎兵團曹團長暫代支隊司令,率步兵三營、騎兵一營又四個連,於鑲黃旗大馬群山、馬王廟(今哈音海爾瓦廟)、太僕寺旗、察罕霍羅(今化德東南35公里)一線防禦。5月22日,的綏遠東路司令陳希義派往攻西蘇尼特,中途與敵遭遇,因彈糧不濟,又退回防禦。張紹曾為了防止該敵與西路叛軍會合,便調中路之進攻西蘇尼特、滂江等地。參謀部、陸軍部增調
    • 第二十師混成團赴陽高加強後方防禦
    • 6月混成第五旅盧永祥為察防前敵總司令出張家口,駐馬王廟(今哈音海爾瓦廟)。9月,盧部作戰失利,退守托羅蓋,被袁世凱「褫去中將(銜),責令戴罪立功」。
    • 淮軍、保衛軍以及山西、宣化巡防隊和巡警、綠營等
  • 綏遠將軍張紹曾
    • 晉軍第一師師長孔庚
      • 旅長劉廷森為西路司令:6月趙守鈺團、譚涌發團、寧雙安團圍攻大佘太。7月2日寧夏鎮守使馬福祥率百人俘虜王德呢嗎及其參謀官彭索胡鄂木加和統領韓福海等10人。
      • 旅長陳希義為東路司令,駐守陶林以北。劉虎臣團駐四道溝(今四子王旗東75公里)。
      • 駐歸化城的朱泮藻為中路司令決定由以新到援軍第八十混成團團長徐廷榮部為右支隊;第二團團附堵雪笠率該團為左支隊;所有馬隊編為一團,由團長特克慎指揮為預備隊。「先將黑沙土廟之2000餘匪殲滅,再進攻千餘人據守百靈廟」。7月7日至10日完成計劃。
        • 孟效曾旅
    • 山西巡防隊
    • 綏遠陸軍、禁衛軍、綠營等

戰爭結束[編輯]

1913年8月二次革命結束。9月,北洋政府調步騎兵12個營增援,挫敗外蒙軍攻勢。在俄羅斯帝國的調停下。1913年11月5日,中俄簽署《中俄聲明文件》五條和《中俄聲明另件》四條,俄國承認中國在外蒙古的宗主權;中國承認外蒙古自治,不干涉外蒙古內政,不在外蒙古駐兵和派置文武官員。[7]1913年底,外蒙軍全部退回。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Таван замын байлдаан. Монголын түүх. 
  2. ^ 《內蒙古自治區志•大事記》民國2年上(公元1913年)
  3. ^ 周太平:「二十世紀前期內蒙古政治變遷史研究──丑年之亂考」,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ISBN 9787531165088
  4. ^ 汪炳明. 关于民国初年表示归顺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政权的内蒙古盟旗、王公. 《蒙古學信息》. 1996. 
  5. ^ 俄羅斯東方學研究所研究員 E·A·別洛夫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春華譯:「1912年至1913年期間喀爾喀軍隊進犯內蒙古」,《蒙古史研究(第八輯)》 2005年。
  6. ^ 阿拉坦巴根:《1913年錫林郭勒—察哈爾戰事初探》,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7. ^ 褚德新 梁德主編:《中外約章匯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8-4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