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布的在中國危害比較大的入侵物種的一個名單[1] 。已於2003年、2010年和2014年共發布3批,共53個物種。[1][2]
根據中國外來入侵物種數據庫的統計,截至2020年11月,中國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754種[3]。以西南和沿海地區最為嚴重,但是還缺乏一個預警機制。入侵途徑主要是人為引進;沾粘在旅遊者身上帶入;自然傳播[1]。
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編輯]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由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發布於2003年1月10日,共16種[4]。
名稱/(學名) | 原產地 | 入侵時間及原因 | 分布狀況 | 對本地的危害 | 參考文獻 |
---|---|---|---|---|---|
紫莖澤蘭 |
中美洲 | 1935年在雲南南部發現,可能經緬甸傳入。 | 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南部)、垂直分布上限為2500m。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
薇甘菊 |
中美洲 | 1884年首次在香港登陸,1984年在深圳發現。 | 香港、澳門和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
空心蓮子草 |
南美洲 | 1892年在上海附近島嶼出現,1950年代作豬飼料推廣栽培 | 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天津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5] |
豚草 |
北美洲 | 1935年發現於杭州 | 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約15個省、直轄市 | 惡性雜草,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 [5] |
毒麥 |
歐洲地中海地區 | 1954年在從保加利亞進口的小麥中發現 | 除西藏外,中國大陸各省都有發現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5] |
互花米草 |
美國東南部海岸 | 1979年作為經濟作物引入 | 上海(崇明島)、浙江、福建、廣東、香港 | 威脅本土海岸生態系統,致使大片紅樹林消失 | [5] |
飛機草 |
中美洲 | 1920年代作為一種香料植物引種到泰國栽培,1934年在雲南南部發現 | 廣東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雲南、貴州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5] |
鳳眼蓮 |
巴西東北部 | 遼寧南部、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栽培,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逸生為雜草。 | 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 | [5] | |
假高梁 |
地中海地區 | 20世紀初在香港和廣東北部發現,種子常混在進口作物種子中引進和擴散 | 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蘇、上海、遼寧、北京、河北、四川、重慶、雲南 | 是高粱、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甘蔗、黃麻、洋麻、苜蓿等30多種作物地里的雜草,還可與同屬其他種雜交 | [5] |
名稱/(學名) | 原產地 | 入侵時間及原因 | 分布狀況 | 對本地的危害 | 參考文獻 |
---|---|---|---|---|---|
蔗扁蛾 |
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 | 1987年隨進口巴西木進入廣州。隨着巴西木的普及,1990年代傳播到了北京 | 分布在10餘個省、直轄市。在南方的凡能見到巴西木的地方都能找到 | 威脅香蕉、甘蔗、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及溫室栽培植物 | [5] |
濕地松粉蚧 (Oracella acuta) |
美國 | 1988年隨濕地松進入廣東省台山,到1994年,已擴散蔓延至廣東省多個縣市 | 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 引入的濕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加速了擴散,對本地的馬尾松、南亞松等構成嚴重威脅 | [5] |
強大小蠹 |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區 | 1998年在山西省陽城、沁水首次發現,可能與1980年代後期山西從美國引進木材有關 | 山西、陝西、河北、河南 | 不僅攻擊樹勢衰弱的樹木,也對健康樹進行攻擊(尤其是油松),導致發生區內寄主的大量死亡 | [5] |
美國白蛾 |
北美洲 | 1979年傳入遼寧丹東一帶,1981年由漁民自遼寧捎帶木材傳入山東榮成縣並蔓延,1995年在天津發現,1985年在陝西武功縣發現並形成危害 | 幼蟲喜食桑葉,對養蠶業構成威脅 | [5] | |
非洲大蝸牛 |
非洲東部沿岸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奔巴島,馬達加斯加島一帶 |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福建廈門發現,可能是由一新加坡華人所帶的植物而引入。後被作為美味食物,引入多個南方省份 | 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5] |
福壽螺 |
亞馬遜河流域 | 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後作為特種經濟動物廣為養殖,後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殖。但由於養殖過度,口味不佳,市場並不好,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並很快從農田擴散到天然濕地 | 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 | 對水稻生產造成損失。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 [5] |
牛蛙 |
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羅里達州北部 | 1959年作為食物引入 | 遍布北京以南地區除西藏、海南外的中國大陸地區 | 對本地兩棲類造成威脅,甚至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如滇池的本地魚類 | [5] |
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編輯]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由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發布於2010年1月7日,共19種[6] 。
名稱/(學名) | 原產地 | 入侵時間及原因 | 分布狀況 | 對本地的危害 | 參考文獻 |
---|---|---|---|---|---|
馬纓丹 |
美洲熱帶地區 | 福建、廣東、海南、香港、廣西、雲南、四川南部等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 | 是南方牧場、林場、茶園和橘園的惡性競爭者 | [7] | |
三裂葉豚草 |
北美洲 | 1930年代在遼寧鐵嶺地區發現,首先在遼寧省蔓延,隨後向河北、北京地區擴散 | 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 | 危害小麥、大麥、大豆及各種園藝作物 | [7] |
大薸 |
巴西 | 明末引入。19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 | 黃河以南 | 堵塞航道,影響水產養殖業,並導致沉水生植物死亡和滅絕,危害水生生態系統。 | [7] |
加拿大一枝黃花 |
北美 | 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1980年代擴散蔓延成為雜草 | 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蘇、江西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蒺藜草 |
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福建、廣東、香港、廣西和雲南南部等地 | 為花生、甘薯等多種作物田地和果園中的一種危害嚴重的雜草,入侵後降低生物多樣性;還可成為熱帶牧場中的有害雜草 | [7] | |
銀膠菊 |
美國德克薩斯州及墨西哥北部 | 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報道,1926年在雲南採到標本 | 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和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黃頂菊 (Flaveria bidentis) |
南美 | 2000年發現於天津南開大學校園 | 天津、河北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土荊芥 |
中、南美洲 | 北京、山東、陝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 、廣東、海南、香港、廣西、湖南、湖北、重慶、貴州、雲南 | 在長江流域經常是雜草群落的優勢種或建群種,常常侵入並威脅種植在長江大堤上的草坪 | [7] | |
刺莧 |
熱帶美洲 | 1830年代在澳門發現,1857年在香港採到 | 陝西、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落葵薯 |
南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1970年代從東南亞引種 | 重慶、四川、貴州、湖南、廣西、廣東、雲南、香港、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名稱/(學名) | 原產地 | 入侵時間及原因 | 分布狀況 | 對本地的危害 | 參考文獻 |
---|---|---|---|---|---|
桉樹枝癭姬小蜂 (Leptocybe invasa) |
澳大利亞 | 2007年在廣西與越南交界處首次發現,2008年相繼在海南和廣東發現 | 廣西、海南以及廣東省的部分地區 | 對華南、西南等地區的桉樹種植造成極大威脅 | [7] |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
1988年在河北唐海發現 | 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山西、陝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雲南 | 主要危害水稻 | [7] | |
紅火蟻 |
南美洲 | 2004年9月在廣東吳川發現 | 廣東、香港、澳門、廣西、福建、湖南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克氏原螯蝦 |
北美洲 | 1930年代進入,1960年代食用價值被發掘,開始養殖,1980-90年代大規模擴散 | 20多個省市,南起海南島,北到黑龍江,西至新疆,東達崇明島均可見其蹤影,華東、華南地區尤為密集 | 捕食本地動植物,攜帶和傳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種 | [7] |
蘋果蠹蛾 |
1950年代前後經由中亞地區進入新疆,1980年代中期進入甘肅省,之後持續向東擴張。2006年在黑龍江省發現,這一部分可能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傳入 | 新疆全境、甘肅省的中西部、內蒙古西部以及黑龍江南部 | 對梨果類水果危害很大 | [7] | |
三葉草斑潛蠅 (Liriomyza trifolii) |
北美洲 | 2005年12月在廣東省中山市發現 | 廣東、海南、雲南、浙江、江蘇、上海、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松材線蟲 |
北美洲 | 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發現 | 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重慶、貴州、雲南等15省市,193個縣 | 主要危害松屬植物,也危害雲杉屬、冷杉屬、落葉松屬和雪松屬。 | [7] |
松突圓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
日本和台灣 | 1970年代末在廣東發現 | 香港、澳門、廣東、廣西、福建和江西 | 主要危害松屬植物,如馬尾松、濕地松、黑松等,其中以馬尾松受害最重。 | [7] |
椰心葉甲 |
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發現 | 海南、廣東、廣西、香港、澳門 | 全球性入侵物種 | [7] |
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編輯]中國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由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發布於2014年8月20日,共18種。[2]
名稱(學名) | 原產地 | 入侵時間及原因 | 分布狀況 | 對本地的危害 | 參考文獻 |
---|---|---|---|---|---|
反枝莧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
美洲 | 19世紀中葉發現於河北和山東。 | 安徽、北京、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陝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芒康)、新疆、雲南、浙江、重慶。 | 主要危害棉花、豆類、瓜類、薯類、蔬菜等多種旱作物。該植物 可富集硝酸鹽,家畜過量食用後會引起中毒。反枝莧可與其他多種美洲莧屬植物雜交,如綠穗莧、鮑氏莧、尾穗莧和刺莧等。此外,反枝莧還是桃蚜、黃瓜花葉 病毒、小地老虎、美國盲草牧蝽、歐洲玉米螟等的田間寄主。 | [8] |
鑽形紫菀
(Aster subulatus Michx.) |
北美洲 | 1827 年在澳門發現。 | 安徽、澳門、北京、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遼寧、山東、上海、四川、天津、香港、雲南、 浙江、重慶。 | 常沿河岸、 溝邊、窪地、路邊、海岸蔓延,侵入農田危害棉花、花生、大豆、甘薯、水稻等作物,也常侵入淺水濕地,影響濕地生態系統及其景觀。 | [8] |
三葉鬼針草
(Bidens pilosa L.) |
熱帶美洲 | 1857年在香港被報道,本種隨進口農作物和蔬菜帶入中國。 | 安徽、澳門、北京、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山東、山西、四川、天津、西藏、香港、雲南、浙江、重慶。 | 是常見的旱田、桑園、茶園和果園的雜草,影響作物產量。該植物是棉蚜等病蟲的中間寄主。 | [8] |
小蓬草
(Conyza canadensis L.) |
北美洲 | 1860 年在山東煙臺發現。 | 安徽、澳門、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天津、西藏、香港、新疆、雲南、浙江、重慶。我國各地均有分布。 | 對秋收作物、果園和茶園危害嚴重,為一種常見雜草,通過分泌化感物質抑制鄰近其他植物的生長。該植物是棉鈴蟲和棉蝽象的中間宿主,其葉汁和搗碎的葉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 [8] |
蘇門白酒草
(Conyza bonariensis ) |
南美洲 | 19 世紀中期引入中國。 | 湖北、湖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吉隆)。 | 對秋收作物、果園和茶園危害嚴重,為一種常見雜草,通過分泌化感物質抑制鄰近 其他植物的生長。 | [8] |
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 Pers.) |
北美洲 | 1827 年在澳門發現。 | 除內蒙古、寧夏、海南外,各地均有採集記錄。 | 對秋收作物、桑園、果園和茶園危害嚴重,亦可入侵草原、牧場、苗圃造成危害,也常入侵山坡濕草地、曠野、路旁、河谷或疏林下,排擠本土植物。該植物還是害蟲地老虎的宿主。 | [8] |
假臭草
(Praxelis clematidea) |
南美洲 | 20 世紀 80 年代在香港發現 | 澳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雲南。 | 該植物所到之處,其他低矮草本逐漸被排擠,在華南果園中,它 能迅速覆蓋整個果園地面。由於其對土壤肥力吸收能力強,能極大地消耗土壤中 的養分,對土壤的可耕性破壞嚴重,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同時能分泌一種有毒 惡臭物質,影響家畜覓食。 | [8] |
刺蒼耳
(Xanthium spinosum L.) |
南美洲 | 1974 年在北京豐臺區發現,生長在榨油廠附近的垃圾上。 | 安徽、北京、河北、河南、遼寧、內蒙古、寧夏、新疆。 | 刺蒼耳全株有毒,以果實最毒,鮮葉比干葉毒,嫩枝比老葉毒,其中毒症狀出現較晚,常於食後二日發病,上腹脹悶,噁心嘔吐、腹痛,有時腹瀉、乏力、煩躁。重者肝損傷出現黃疸,毛細血管滲透性增高而出血,甚至昏迷、驚厥、呼吸,循環或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種可入侵農田,危害白菜、小麥、大豆等旱地作物;對牧場危害也比較嚴重。 | [8] |
圓葉牽牛/牽牛花
(Ipomoea purpurea (L.) Roth) |
南美洲 | 1890 年已有栽培。本種主要為人為引種而引起的傳播和擴散 | 安徽、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 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陝 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香港、新疆、黑龍江、雲南、浙江、重慶。 | 作為旱田、果園及苗圃雜草,可纏繞和覆蓋其他植物,導致後者生長不良。 | [8] |
長刺蒺藜草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 |
美洲 | 20 世紀 70 年代分別在遼寧和北京發現。 | 北京、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 | 農田惡性雜草,危害玉米、旱稻、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入侵草原牧場,刺苞常扎傷人畜。 | [8] |
名稱/(學名) | 原產地 | 入侵時間及原因 | 分布狀況 | 對本地的危害 | 參考文獻 |
---|---|---|---|---|---|
紅耳龜(巴西龜)
(Trachemyss cripta elegans) |
美國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灣周圍地區。 | 1980年代經香港引入內陸廣東,繼而迅速流向全國。寵物丟棄、養殖逃逸、錯誤放生等導致其在野外普遍存在。 | 分布範圍以人口較為集中的城市周邊水域為主,目前野外分布最北端為遼寧瀋陽市,南端為海南五指山市,最西端為雲南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河北、河南、陝西、遼寧、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福建、海南、廣東、廣西、上海 18 個省(區、市)有巴西龜養殖場的分布。 | 巴西龜排擠本地物種,對入侵地的本土龜造成嚴重威脅。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 | [8] |
豹紋脂身鯰
(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
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 1980 年作為觀賞魚引入中國。 | 廣東、湖北、廣西、陝西、四川、重慶、江蘇、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雲南、吉林。 | 成年的豹紋脂身鯰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它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 3000~5000 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 | [8] |
紅腹鋸鮭脂鯉/食人魚
(Pygocentrus nattereri) |
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 1980 年代初被開發為觀賞魚引入中國。 | 廣東、廣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福建、海南。 | 食人鯧性情十分兇猛殘暴,可在短時間內將大於自己體積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吃掉,對於入侵地的當地魚種造成危害,嚴重威脅漁業發展;嚴 重威脅分布區人類健康。 | [8] |
尼羅羅非魚
(Oreochromis niloticus) |
尼羅河流域 | 1978 年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引進,迅速在全國各地推廣養殖,成為羅非魚養殖的主要品種。 | 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地已經形成能夠越冬的自然群體。全國養殖範圍甚廣,除上海、青海、寧夏三省(區、市)無羅非魚產量記錄外,其他地區均有羅非魚的養殖。 | 尼羅羅非魚適生能力強,雜食性,生長迅速、繁殖力強,有強烈的領域和護幼行為。通過競爭、捕食等作用對本地魚類威脅很大。在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優勢種群,造成本地魚類減少或消失,物種多樣性趨於單調。 | [8] |
紅棕象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
亞洲南部及西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 | 1998 年在海南文昌縣最早發現紅棕象甲嚴重危害椰子樹。近20年,大量引入加拿利海棗並且受害嚴重。 | 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西藏、江西、上海、福建、四川、貴 州、江蘇、浙江均有分布。 | 紅棕象甲成蟲、幼蟲均危害棕櫚科植物,後者造成損害更大。受害株初期表現為樹冠周圍的葉子變枯黃,後擴展至樹冠中心,心葉也黃萎。蟲口多時樹幹被蛀空,遇大風容易折斷。危害到生長點時,生長點腐爛,植株死亡。世界和我國許多地區的棕櫚科植物均遭受紅棕象甲的嚴重危害。 | [8] |
懸鈴木方翅網蝽
(Corythucha ciliata) |
北美的中東部 | 2006年在湖北武漢首次發現。 | 上海、浙江、江蘇、重慶、 四川、湖北、貴陽、河南、山東。 | 懸鈴木方翅網蝽刺吸葉片汁液直接為害。通常於懸鈴木樹冠底層葉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黃白色斑點和葉片失綠,嚴重時葉片由葉脈開始乾枯至整葉萎黃、青黑及壞死,從而造成樹木提前落葉、樹木生長中斷、樹勢衰弱至死亡。同時可攜帶懸鈴木葉枯病菌和甘薯長喙殼菌,而這2種病原菌能降低懸鈴木樹勢並導致其死亡。 | [8] |
扶桑綿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
北美洲 | 2008 年在廣東首次發現 | 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雲南、海南 | 扶桑綿粉蚧以雌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葉片、花芽和葉柄。受害植株長勢衰弱,生長緩慢或停止,呈失水乾枯狀,造成植株的花蕾、花、幼鈴脫落;可造成莖葉甚至整個植株扭曲變形,嚴重時可導致扶桑死亡。扶桑綿粉蚧分泌的蜜露還可以誘發煤污病,從而加重對寄主植物危害,影響光合作用,最終會導致葉片大量脫落,明顯影響植物觀賞性與綠化效果。 | [8] |
刺桐姬小蜂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
毛里求斯、留尼汪、新加坡、美國(夏威夷) | 2005 年 7 月首次在深圳發現,隨後在福建省廈門市和海南省三亞市、萬寧縣也相繼發現。 | 於廣東、廣西、福建、海南 | 刺桐姬小蜂嚴重危害刺桐屬植物,刺桐受害後,葉片常發生捲曲,在葉的正背面和葉柄等處出現畸形,在受害處產生腫大的蟲癭。蟲癭嚴重的葉片和莖幹造成生長遲緩和缺乏活力,嚴重被害引起大量落葉甚至植株死亡。 | [8]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环保部:488个外来物种已入侵我国. 科學網. 2011-11-30 [201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 ^ 2.0 2.1 关于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的公告. www.mee.gov.cn. [2020-04-18].
- ^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 www.chinaias.cn. [2020-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 ^ 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201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4).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01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2).
- ^ 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201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PDF). [2011-12-01].[永久失效連結]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