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家騏(1894年—1937年),字掙磊,又字錫侯,生於湖北武昌(今武漢市武昌區)。曾經就讀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大學,生前任國民革命軍第54師少將師長,1937年在太原會戰忻口戰鬥中陣亡。追贈陸軍中將。

《抗戰軍人忠烈錄》(第一輯)中的劉家麒烈士遺像

安葬於武昌卓刀泉伏虎山辛亥首義烈士公墓。文革時期受至破壞,未能恢復[1]。1938年8月,漢口市政府曾計劃將新小路改為閻海文路、中小路(今大連路)改為劉家祺路。因武漢在當年10月淪陷,未能實施。1946年,復名劉家祺路。1967年,改名紅衛十一路,1972年改名錦州路。1985年7月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緬懷抗戰犧牲將士,決定復名劉家祺路。2015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劉家騏為革命烈士。同年8月,被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2019年,為尊重歷史,江岸區人民政府同意將劉家祺路更名為劉家麒路[2]

參考文獻[編輯]

  1. ^ 記者:蔣太旭,實習生:汪崢,編輯:唐云云. 抗日将领刘家麒墓湮没杂草丛 聋哑外孙女独守故居. 中國新聞網,來源:長江日報. 2014-07-18 [2016-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簡體中文). 
  2. ^ 記者:徐錦博、汪甦,通訊員:石鳳,攝:苗劍. 武汉这条纪念抗战烈士的路更名了,只因……. 編輯:朱曦東. 長江日報-長江網. 2014-07-18 [2016-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