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宮金殿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和宮金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雲南省昆明市
坐標25°5′25.12″N 102°46′9.52″E / 25.0903111°N 102.7693111°E / 25.0903111; 102.7693111座標25°5′25.12″N 102°46′9.52″E / 25.0903111°N 102.7693111°E / 25.0903111; 102.7693111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2-38
登錄1982年
地圖

太和宮金殿又稱昆明金殿,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北郊鳴鳳山麓,距離中心城區約7公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純鑄殿,為全國四大銅殿之一[1][2][註 1]。1982年2月,該文物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歷史沿革[編輯]

太和宮金殿始建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雲南巡撫陳用賓主持,仿湖北武當山金殿式樣修建,至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建成,陳用賓親自撰寫《鼎建太和宮記銘》記載修建經過。崇禎十年(1637年),巡撫張鳳翮將原金殿遷移至大理賓川雞足山,後於1966年被毀[5][6]康熙十年(1671年),吳三桂於現址重建金殿,工程合計用銅250餘噸,為現今文物主體部分,同一時期,太和宮其餘建築院落也得以修復,基本形成現今格局。杜文秀起義期間,太和宮損毀嚴重,咸豐八年(1858年)[註 2],太和宮住持李元龍開始重建道觀並營造一面七星銅旗。同治五年(1866年),淨樂宮大殿和山門修建完成[8]

光緒年間,太和宮建築群開始大規模重修和增建:光緒三年(1877年),淨樂宮旁殿完工;光緒十年(1884年),紫禁城[註 3]西側魁星樓竣工,一天門完成重修;光緒十二年(1886年),增建南、北雷神殿,殿內供奉十八尊神像;光緒十六年(1890年)至三十一年(1905年),太和宮整體翻修並興建櫺星門[8]。這一時期,礦務大臣唐炯也籌集銅礦重新鑄造閣門、瓦片、楹聯等部件對金殿進行修復[7]

建築與文物[編輯]

太和宮金殿頂部雲龍堆塑藻井

太和宮金殿主體建築位於紫禁城中央的雙層須彌座式基台之上。基台側面雕刻有瑞獸、花卉圖案,每層均設有圍欄,下層圍欄上刻有二十四孝故事浮雕,上層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留存至今的大理石圍欄則較簡潔,沒有繁複的裝飾性圖案。基台上層須彌座的西、南、北三面建有台階,其中西面台階正中還建有斜坡御道。下層須彌座則四面均建有台階,正對紫禁城的四門[6]

金殿本體為銅質仿木榫卯結構建築,坐東朝西,正面寬6.2米,殿前圍廊與殿內進深合計6.1米[註 4],平面形狀近似正方形。金殿通高6.7米[5],屋頂形制為重檐歇山頂,其四角均勻分佈12根直徑200毫米的檐柱和4根直徑215毫米的銅柱,每角的3根檐柱與1根銅柱分設於邊長1.1米的正方形頂點,共同支撐大殿重量。所有支撐柱的柱礎都為銅質,其上雕刻12瓣蓮花紋路,下方嵌入基台的柱頂石則與柱礎一體鑄造[6]。金殿西面開有5扇銅門供信眾和遊客進入,其餘三面則鑲有不可開啟的銅質隔扇,銅門和隔扇都以「卍」字形紋路作為基礎,上方裝飾雲龍、麒麟和花草等圖案[5]。殿內鋪設有大理石石磚,中央供奉真武大帝,左右為靈官、玉女和執旗、捧劍二將。此外,金殿殿內頂部還建有八角形雲龍堆塑藻井,該結構通過四根蟠龍形挑斡與殿頂四角的抹角相連固定,與其他同類建築相比較為獨特[6]

紫禁城西門與魁星樓

太和宮金殿坐落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金殿名勝區內,除主體建築外,景區還留存有迎仙橋、呂真人洞路石碑、三座天門、紫禁城、鳴鳳仙館、魁星樓、鐘鼓樓、老君股、三豐殿、雷神殿等附屬道教建築,建築群整體沿山體分佈[11][12]。其中環繞金殿建設的紫禁城為厚1米、通高5米的青磚砌環狀城牆,牆體始建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增補部分城磚,其西門上方建有魁星樓。紫禁城內除金殿外還建有南、北藏經樓,均為兩層卷棚歇山頂式建築,兩樓分別掛有「鐵笛山人讀經處」和「春醉蓬萊」的匾額,其紅色山牆上則分別拓有昆明書法家吳錫忠草書體「遊仙」、「舊館」四字[13]。此外,金殿基台外沿偏西北方還立有一根高約10米的銅質旗杆,上方懸掛李元龍主持增鑄的三角形七星鎮山旌[5]。旌旗上刻有鏤空的日月和北斗七星,周圍環繞二十八宿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7]

紫禁城北門外為天師殿,包括五開間的正殿和兩座三開間的配殿,原供奉張天師。紫禁城東門外為淨樂宮,因主要供奉太上老君,又稱老君殿。光緒年間建起的舊殿於20世紀60年代倒塌,1977年興建的新殿將原有兩側宮樓改為長廊,殿內則改為供奉老子騎牛塑像。紫禁城南門外為三豐殿,始建於民國時期,1977年重建,原主要供奉張三丰。現有正殿為三清殿,是一座不帶斗拱的單檐歇山頂式建築,供奉三清祖師,南配殿和北配殿則分別供奉太乙真人慈航真人[13]

保護措施[編輯]

自1982年太和宮金殿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有關部門實施了多次保護工程。金殿南、北兩側原建有名為「遊仙舊館」的客堂和經堂,其屋頂長期將雨水導向紫禁城牆根,致使東北段城牆地基下沉,牆體嚴重外傾。1984年,考慮到該廂房文物價值遠不及金殿與紫禁城,遂在轉拓吳錫忠所題四字至藏經樓山牆後予以拆除。1994年,國家文物局對金殿進行檢查時認為第二層須彌座使用的水磨石材料與文物整體效果不協調,次年,該部分表面被替換為與原材料較為接近的黃砂石[9]

2016年,金殿底部須彌座因年久失修出現開裂等問題,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展開為期半個月的搶救性修繕[14]。2020年,金殿名勝區又選派員工對金殿外圍碑刻、石刻等文物進行修復[15]。同年,太和宮金殿安防系統完成升級[16]

周邊開發[編輯]

金殿前綻放的獅子頭山茶,樹齡約200年[17]

位於三豐殿西側的雷神殿原供奉雷公電母等自然現象有關神靈,1979年重建後改為長廊形式,後被闢為金殿老物件陳列館,用以展出太和宮收藏的字畫器皿和泥塑神像。天師殿則被改為金殿歷史與文化展館,展出吳三桂的七星寶劍和木柄大刀並辦有《吳三桂與陳圓圓》畫展[13]。此外,太和宮山門、藏經樓等處也被改為商鋪[9]

金殿名勝區是昆明地區觀賞茶花的重要場所,至2023年已在118公頃的山林中種植超過1200個品種,合計40餘萬株茶花[17]。園區自1989年起每年舉辦茶花展,並先後於1991年和2015年兩度承辦中國茶花博覽會[18]。此外,金殿景區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夜間會保持開放,部分市民會在初九凌晨登山前往太和宮焚香祈福。次日,園區會舉辦盛大廟會,為昆明傳統年俗活動[19]

註釋[編輯]

  1. ^ 一說為五大銅殿,即武當山金殿五台山顯通寺銅殿頤和園寶雲閣銅殿泰山岱廟金閣、太和宮金殿[3]
  2. ^ 有文獻記載李元龍於同治八年(1869年)開始擔任太和宮住持並主持重修道觀建築[7]
  3. ^ 紫禁城也作「紫金城」[9],二者均指代環繞太和宮金殿的城牆,下同。
  4. ^ 另有文獻記載其正面寬度與進深均為7.8米[10]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昆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9,第724頁.
  2. ^ 昆明廣播電視台. 视听日历 | 你好昆明:金殿朝晖. 昆明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2-08-10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7). 
  3. ^ 劉新建. 历史久远的中国五大铜殿. 有色金屬再生與利用. 2006, (09): 49–50. ISSN 1673-7776. CNKI JSZS200609026.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14-07-21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5. ^ 5.0 5.1 5.2 5.3 雲南省文化廳 2004,第193頁.
  6. ^ 6.0 6.1 6.2 6.3 張劍葳; 周雙林. 昆明太和宫金殿——中国古代铜殿案例研究.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建築遺產——第四屆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 354–361. 2007-06-15. CNKI JZSX200706001055. 
  7. ^ 7.0 7.1 7.2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1995,第128頁.
  8. ^ 8.0 8.1 郭啟辰. 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北方工業大學). 2021. doi:10.26926/d.cnki.gbfgu.2020.000306. CNKI 1020360941.nh. 
  9. ^ 9.0 9.1 9.2 郭啟辰; 錢毅; 種璟媛. 昆明太和宫建筑遗产的保护. 居舍. 2020, (08): 9+39. ISSN 1674-1900. CNKI JUSH202008010. 
  10. ^ 戈午. 昆明太和宫金殿. 中國道教. 1993, (03): 52. ISSN 1006-9593. doi:10.19420/j.cnki.10069593.1993.03.029. CNKI DAJA199303030. 
  11. ^ 雲南省旅遊局 1996,第231-232頁.
  12. ^ 雲南網. 鸣凤山巅钟声鸣,金殿胜境惹人醉.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2022-07-17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9). 
  13. ^ 13.0 13.1 13.2 種璟媛. 昆明鸣凤山道教宫观空间环境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北方工業大學). 2021. doi:10.26926/d.cnki.gbfgu.2020.000089. CNKI 1020360929.nh. 
  14. ^ 孫紅亮; 徐婷. 414岁金殿名胜区迎来大修 须弥座修缮预计月底完工. 昆明信息港. 2016-04-19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15. ^ 廖晶蓉. 昆明金殿名胜区为历史文化碑刻“做美容”. 昆明日報. 2020-02-26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9). 
  16. ^ 張勇. 计划工期80天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太和宫金殿”将升级安防. 春城晚報. 2020-07-02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17. ^ 17.0 17.1 楊雁. 金殿名胜区大年初一迎来1.8万赏花客. 昆明信息港. 2023-01-22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18. ^ 楊艷輝. 金殿成功申办第九届中国茶花博览会. 昆明信息港. 2014-05-27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9). 
  19. ^ 楊雁. 正月初九金殿引来近9万市民逛庙会. 昆明信息港. 2019-02-13 [202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參考書籍[編輯]

  • 雲南省文化廳. 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編. 云南省志 卷六十二 文物志 第1版.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4. ISBN 7-222-03901-5. 
  •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編. 云南省志 卷六十六 宗教志 第1版.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5. ISBN 7-222-01848-4. 
  • 雲南省旅遊局. 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編. 云南省志 卷六十八 旅游志 第1版.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7-222-02064-0. 
  • 昆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昆明市志 第九分册 第1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ISBN 7-01-002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