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蠣餅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蠣餅平話字:diê-biāng),又稱海蠣餅,是福州傳統的風味小食,以大米黃豆粉磨成的漿、海蠣肉、瘦肉、芹菜包菜紫菜蘿蔔制而成,成品多為圓形薄餅狀,色金黃、殼酥,也有少部分為圓圈狀,方便瀝乾油、降溫;閩南地區作法則是在一圓形器具上,放大量蔥花胡蘿蔔絲,先加上海蠣再裹上麵粉,然後到油鍋里炸成。

製作方法

[編輯]

按黃豆三斤、大米七斤、二兩的比例制皮,以牡蠣豬瘦肉。先將大米、黃豆在清水中浸約兩小時,然後瀝乾、加水磨成漿,調入食鹽攪拌。接着把大鍋放在中火上,倒入大量花生油,燒至六成熟時,在凹鐵勺里放入米漿,先放上豬瘦肉、紫菜、包菜、芹菜,再放上海蠣,然後蓋上米漿放入油鍋炸,面呈金黃色時撈起把油瀝乾,也有蓋上米漿後把海蠣點綴在蠣餅表面的。

離漁港近的地區常用新鮮海蠣;福州市區部分人住所離漁港遠,購買新鮮海蠣不便故不加海蠣;部分小食店為降低成本也不加海蠣。

食用習慣

[編輯]

福州人大多把蠣餅做早點配菜,以鼎邊糊配蠣餅。

福清人會於春節炸蠣餅,一般的家庭主婦都會而且代代相傳。

所見區域

[編輯]
馬祖介壽獅子市場的一間𧋘餅攤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南竿阿婆(虫弟)餅. [2018-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2). 
  2. ^ 阿珠(虫弟)餅. [2018-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