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國文藝復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國文藝復興是15至17世紀初法國文化藝術運動,與這一時期的泛歐洲[1]文藝復興相關聯,「文藝復興」一詞首次由法國歷史學家朱爾斯·米什萊使用,用來定義歐洲藝術和文化的「重生」。

法國文藝復興推動的顯著發展包括人文主義的傳播、對「新世界」的早期探索喬凡尼·達·韋拉扎諾雅克·卡蒂埃建立起的北美殖民地);印刷、建築、繪畫、雕塑、音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新技術和藝術形式的確立;以及新社交、禮儀和語言規範的形成。

法國文藝復興傳統上一般認為大致從1494年查理八世統治期間的法國入侵意大利開始,直到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才告一段落,並在1515-1559年弗朗西斯一世亨利二世的統治期間達到頂峰。其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從中世紀流行的哥德式文藝復興風格過渡的路易十二時期法語Style Louis XII,第一次和第二次文藝復興時期,以及16世紀後期向早期巴洛克藝術轉變的矯飾主義時期[2]

儘管時序如此,但與文藝復興有關的某些藝術、技術或文學發展其實更早就已傳入法國(如通過勃艮第宮廷或阿維尼翁教廷);然而14世紀爆發的黑死病和漫長的百年戰爭使其在經濟和政治上一直處於弱勢,直到15世紀末經過查理七世路易十一兩代君主的努力基本完成統一,法國才重新成為西歐強權。

詞源

[編輯]

「Renaissance」(文藝復興)一詞源於法語,直譯為「重生」。這一術語最早由法國歷史學家朱爾斯·米什萊在其1855年的著作《法國史》[1]中使用與定義[3] 。 朱爾斯·米什萊將16世紀發生在法國的文藝復興定義為歐洲文化史上的一個時期,代表着後者脫離中世紀,創造了對人類及其世界地位的現代理解[4]。 作為法國公民和歷史學家,米什萊也聲稱文藝復興是一場法國運動[5]

歷史

[編輯]

百年戰爭(1337-1453)意味着法國中世紀的結束,原本建立在小農經濟上的采邑制走向崩潰。路易十一以後法國國王的集權程度得到了空前加強,鄉紳取代原先地方上世襲的封建領主,貴族開始在國家層面上承擔軍事責任,近代民族國家逐步形成[6],為新興藝術形式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1477年的南錫戰役則消除了法蘭西王國神聖羅馬帝國之間出現任何強權的可能性,使法蘭西地區進入一段適合藝術創作的和平時期。

布盧瓦城堡內側外立面,從左至右分別為古典、文藝復興與哥德式風格

儘管「意大利化」(Italianisme)的影響在法國存在已久,然而與意大利的文藝復興產生接觸卻是查理八世路易十二發起之意大利戰爭的結果。1495年第一批意大利藝術家抵達查理八世居住的昂布瓦斯城堡,隨後整個16世紀初期,路易十二時期作為一種過渡[2][7],在哥德式建築中融入了文藝復興的氣息[8]。路易十二於1515年逝世後,即位的弗朗索瓦一世更熱心地推動文藝復興的傳播,他在1526年又引入一批意大利藝術家進入楓丹白露宮[2],被稱為楓丹白露第一畫派。該事件作為一個轉折點,標誌着法國完全接受了新文化,無論是在室內裝潢還是建築學方面都拋卻了先前中世紀的框架[2][7]。如果說這場運動有一個明確的起點,那麼關於其結束的時間卻爭議頗多:1598年南特赦令的頒佈平息了法國宗教戰爭,通常也被視為文藝復興告一段落的時間點。然而一些歷史學家認為1562年發生的瓦西大屠殺英語Massacre of Vassy就已終止了這一時期 ,其他觀點則以1610年亨利四世的遇刺作為標誌。

藝術

[編輯]

15世紀後期,由於意大利戰爭與鄰近的勃艮第宮廷 (受佛蘭德斯的影響) ,法國人接觸到了北方意大利文藝復興產生的商品、繪畫和創作精神。路易十二時期,建築依然基於法式結構,但採用了意式的裝飾藝術,此外還受到了西班牙銀匠式風格安特衛普的影響,特別是後者出產的彩色玻璃花窗[9]。在之後的第一次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對法國建築的影響更加強烈,以沃齊耶聖莫里勒教堂法語Église Saint-Maurille de Vouziers為例,古典化的立面裝飾掩蓋了原先哥特風格的結構[10]。繪畫方面,最初的藝術變革往往是由意大利和佛蘭德斯藝術家做出的,如讓·克盧埃和他的兒子弗朗索瓦·克盧埃以及包括羅索·菲奧倫蒂諾弗朗西斯科·普里馬蒂喬尼科洛·德爾·阿巴特在內,第一代楓丹白露畫派(1531年開始)中的意大利人。

151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邀請列奧納多·達文西前往昂布瓦斯宮[11],並提供了克洛呂塞城堡(當時稱為克魯克斯城堡)作為他居住和工作的場所[12]。著名畫家、發明家達文西帶着他的三幅畫作來到這裏,這三幅畫作分別是《蒙娜麗莎》、《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現均藏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弗朗西斯一世至亨利四世時期的藝術常常受到晚期意大利繪畫和雕塑發展,通常被稱為風格主義(受到文藝復興三傑繪畫特徵影響)的啟發,其特點是人物修長優美,依賴視覺修辭,包括對寓言神話的精心運用。這一時期誕生了包括圖爾的畫家讓·富凱(在現實主義肖像畫和彩繪手抄本方面成就非凡)和雕塑家讓·古戎英語Jean Goujon以及熱爾曼·庇隆英語Germain Pilon在內的許多法國藝術家。

晚期風格主義和早期巴洛克風格

[編輯]

亨利四世延請藝術家圖桑·杜布勒伊英語Toussaint Dubreuil馬丁·弗雷米內英語Martin Fréminet昂布魯瓦·杜波依英語Ambroise Dubois等至楓丹白露宮進行創作,他們被通稱為楓丹白露第二畫派[13]

佛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應亨利四世的皇后瑪麗·德·美第奇之邀來法國,為其在巴黎的盧森堡宮繪製了多幅大型作品。另一位為宮廷工作的佛蘭德斯藝術家是小弗蘭斯·普爾布斯英語Frans Pourbus the younger

在法國以外,在為洛林公爵服務的藝術家雅克·貝朗日英語Jacques Bellange克勞德·德呂埃英語Claude Deruet雅克·卡洛特英語Jacques Callot的作品中,可以發現非常不同的晚期矯飾主義風格。由於與當時的法國藝術家接觸甚少,他們發展出了一種誇張、極端,且常常帶有色情意味的風格(包括夜景和噩夢情境)以及高超的蝕刻技巧。

建築

[編輯]

法國文藝復興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便是建造了盧瓦爾河谷城堡群。隨着絕對君主制的確立,幾任法國國王都將住所遷至盧瓦爾河地區,因此15世紀末,許多貴族買下了此地中世紀由安茹和布魯瓦伯爵建造,原本作為防禦工事的堡壘,並將之改造成一批用於休閒的法國文藝復興式城堡群。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一時期更有許多意大利藝術家來到此地,成為新藝術在法國傳播的開端。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原本是巴黎的防禦城堡,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1546年在弗朗索瓦一世的命令下原本的建築被夷平,由皮埃爾·萊斯科依照文藝復興風格重建[14]以作為國王的新居所。羅浮宮以西,亨利二世的皇后嘉芙蓮·德·美第奇為自己建造了杜伊勒里宮,其中有廣闊的花園和一座石窟

亨利四世登基後,隨着國內外局勢的穩定,巴黎城市在這一時期有很大發展,修建了新橋、孚日廣場(時名「皇家廣場」)、太子廣場,以及包括羅浮宮大美術館在內的部分建築[15]

阿宰勒里多城堡 (1518–1527)
香波爾城堡 (1519–1547)
埃庫昂城堡 (1538–1550)
皮埃爾·萊斯科設計修建的羅浮宮東翼 (1546–1556)
孚日廣場 (1605–1612)

花園

[編輯]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花園以對稱和幾何的花壇或花壇為特點,包括了盆栽植物、礫石和沙子小徑、露台、樓梯和坡道,以及運河、瀑布和噴泉形式的流水,並且大量使用人工石窟迷宮和神話人物雕像。這些佈景成為周圍城堡的延伸,旨在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尺度和比例理想。法式花園英語French formal garden最初受到意式文藝復興花園英語Italian garden的啟發,17世紀中葉開始,在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才轉變為更宏偉、更正式的風格[16]

文學

[編輯]
維萊科特雷法令的前言與今日仍然適用之條款

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遷居楓丹白露宮並轉讓了皇家圖書館,同時為法語做出諸多努力。1539年維萊科特雷法令頒行,法語取代拉丁語成為法律和行政用語,這體現了法國文藝復興最顯着、最持久的特徵之一,即法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17],這也符合民族國家形成的需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各行省的絕大多數人口仍然使用包括皮卡第語諾曼語在內的各種方言和不同於法語的語言,如南部的奧克西塔尼亞地區通行奧克語。此外杜·貝萊也譴責了法語的意大利化。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作家包括弗朗索瓦·拉伯雷瑪格麗特·德·納瓦拉克萊門特·馬洛英語Clément Marot路易絲·拉貝皮埃爾·德·龍薩約阿希姆·杜·貝萊艾蒂安·德·拉博埃蒂米歇爾·德·蒙田等。

音樂

[編輯]
紀堯姆·迪費(左)和吉爾·班舒瓦

勃艮第公國作為一個主要講法語的地區,於1477年大膽查理戰死後大部被併入法蘭西王國。歐洲許多最著名的音樂家要麼來自勃艮第,要麼前往那裏向當地的作曲家學習過;此外在15世紀後期,勃艮第宮廷的音樂機構與法國宮廷和教會組織間存在着大量交流。勃艮第風格英語Burgundian School催生了法蘭克-佛拉芒式英語Franco-Flemish School復調音樂,後者在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初的歐洲樂壇中佔主導地位。然而到了15世紀末,法蘭西民族特徵在法國的皇家和貴族宮廷音樂以及主要教堂音樂的中心變得明晰起來。當時的法國作曲家大多避開了法蘭克-佛拉芒式的陰鬱色彩,轉而追尋線條與結構的清晰,並在香頌等世俗音樂上力求輕鬆、可唱和流行。紀堯姆·杜費吉爾·班舒瓦是文藝復興早期勃艮第學派的兩個著名代表人物。

歐洲最著名的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曾在路易十二的宮廷中工作過一段時間,並可能在那裏創作了他一些最著名的作品(他第一首詩作,《聖詠》第130篇的《來自深淵英語Psalm 130》也許是為1515年路易十二的葬禮所寫)。同年即位的弗朗索瓦一世將創立一個兼容並包的音樂機構列為首要任務,宮廷的音樂家們隨其一同巡遊。在1520年的金帛盛會上國王與亨利八世競爭最華麗的音樂表演,該活動可能由讓·穆東英語Jean Mouton指揮,後者是16世紀早期繼若斯坎之後最著名的經文歌作曲家之一。

迄今為止,法國在文藝復興時期對音樂最重要的貢獻是香頌。香頌作為一種世俗歌曲,具有高度多樣化的形式,其中包括了一些16世紀最流行的音樂:事實上許多香頌的傳唱範圍囊括了整個歐洲。16世紀早期的香頌以長短格開頭(長、短-短)和對位風格為特點,後來被奏鳴曲的前身意大利坎佐納英語Canzona所採用。典型的香頌是由三或四個聲部組成的,沒有樂器伴奏,但最受歡迎的香頌也會不可避免地被製作出器樂版本。這些「巴黎」香頌的著名作曲家包括克勞丹·德·塞米希英語Claudin de Sermisy克萊門特·雅內坎。後者的《戰爭》(La guerre)是為慶祝1515年法軍在馬里尼亞諾取得的大勝,其模仿了大炮的聲音、傷員的哭喊聲以及前進和撤退的喇叭聲。香頌後來發展的一種形式是格律音樂英語Musique mesurée,例如克勞德·勒·熱納英語Claude Le Jeune的作品,這種類型的香頌得到了以讓-安托萬·德巴伊夫為代表,七星詩社成員的發展,並以此為基礎使音樂節奏與詩句的重音完全契合,試圖捕捉古希臘音樂的一些修辭效果(與此同時在意大利也出現了性質相同的社團佛羅倫薩卡梅拉塔英語Florentine Camerata,儘管二者並無任何關聯)。16世紀末,香頌逐漸為宮廷詠嘆調英語Air de cour所取代,後者成了下個世紀初葉法國最流行的歌曲類型。

宗教戰爭對法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受加爾文宗影響,新教徒創作了一種與天主教徒編寫出的精緻拉丁語經文歌大不相同的聖詠。還有一種香頌的變奏,被稱為「靈魂香頌」(chanson spirituelle)同時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尤其是他們中的新教同情者)所接受,這種音樂與世俗歌曲類似,但配上了帶有宗教或道德改悟色彩的文本。克勞德·古迪梅爾英語Claude Goudimel是一位胡格諾派作曲家,以其受加爾文主義啟發而創作的詩篇聞名,他在聖巴塞洛繆日大屠殺期間於里昂被謀殺。然而遭到宗教仇恨波及的不僅僅是新教作曲家:1581年,多產的香頌作曲家、天主教徒安托萬·德·貝特朗英語Antoine de Bertrand圖盧茲為一群新教暴徒所弒。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Michelet, Jules. History of France. 由Smith, G. H.翻譯. D. Appleton & Company. 1847. 
  2. ^ 2.0 2.1 2.2 2.3 Robert Ducher. Caractéristiques des styles. Pierre Devinoy. Paris: Groupe Flammarion. 1963: 80. ISBN 978-2-08-011359-7 (法語). 
  3. ^ Murray, Peter; Murray, Linda.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World of Art. Thames & Hudson. 1963: 9. ISBN 978-0-500-20008-7. 
  4. ^ Brotton, Jerry. The Renaissance Baza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1–22. 
  5. ^ Brotton, Jerry.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19-280163-5. .
  6. ^ Robert Muchembled; Michel Cassan. Histoire moderne. Les XVIe et XVIIe siècles. Grand Amphi. Paris: Bréal. 28 April 2000. ISBN 978-2-85394-730-5 (法語).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7. ^ 7.0 7.1 Léon Palustre. L'architecture de la Renaissance. Paris, 7 rue Saint-Benoît: ancienne maison Quentin, Libraires-Imprimerie réunies. 1892. ISBN 978-1-5087-0118-7 (法語). 
  8. ^ Le Gothique de la Renaissance. archive.wikiwix.com. [2024-07-10]. 
  9. ^ Jannic Durand. L'art du Moyen-Âge. Paris: Éditions Bordas. 1989. ISBN 978-2-04-018507-7 (法語). 
  10. ^ Alain Erlande-Brandenburg, Architecture romane, Architecture gothique, Jean-Paul Gisserot, 2002, ISBN 978-2-87747-682-9
  11. ^ Leonardo da Vinci - Painter, Scientist, Inventor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06-20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2) (英語). 
  12. ^ Tanaka 1992
  13. ^ L'Ecole de Fontainebleau | RMN - Grand Palais. www.grandpalais.fr. [202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6) (法語). 
  14. ^ Louvre | History, Collections,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06-12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9) (英語). 
  15. ^ Henry IV - Reformation, Edict of Nantes, Wars of Religion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06-21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2) (英語). 
  16. ^ Claude Wenzler. Architecture du jardin. Architecture. Hervé Champollion. Paris: Ouest France. February 2003: 12. ISBN 978-2-7373-3177-0 (法語). 
  17. ^ French language | Origin, History, Grammar, & Speaker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05-16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3) (英語). 

延伸閱讀

[編輯]
  • Blunt, Anthony. Art and Architecture in France 1500–1700.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300-05314-2. 
  • Chastel, André. French Art Vol II: The Renaissance. ISBN 2-08-013583-X. OL 8841209M. 
  • Chastel, André. French Art Vol III: The Ancient Régime. Flammarion. 1996. ISBN 2-08-013617-8. OL 8841223M. 
  • Hampton, Timothy. Literature and Nation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venting Renaissance France. 2003. 
  • Holt, Mack P. 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 France: 1500-1648.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France. 2002. OL 3562871M. 
  • Knecht, R. J. The Rise and Fall of Renaissance France: 1483–1610. 2002. OL 6797101M. 
  • Pitts, Vincent J. Henri IV of France: His Reign and Age. 2008. 
  • Potter, David. Renaissance France at War: Armies, Culture and Society, c. 1480–1560. 2008. 
  • Robin, Diana (編). 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the Renaissance: Italy, France, and England. 20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