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沙俄和蘇聯割佔中國領土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俄國割佔的中國領土是指俄羅斯在沙俄蘇俄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者外交手段割佔大清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兩國領土本不接壤,17世紀沙俄東越烏拉爾山,征服西伯利亞後,兩國成為鄰國。自彼得一世開始,沙俄將擴張範圍指向蒙古高原黑龍江流域和中國西北地區[1]大清帝國通過簽訂《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暫時遏制沙俄的擴張。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沙俄通過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見列表),霸據中國外東北外西北15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唐努烏梁海則被蘇聯兼併。

除此之外,1900年俄國在八國聯軍之外,並初次派大軍侵略了東北全境[2],後來因為俄方不撤軍引發日俄戰爭,被劃分為日本取得的利益,直到九一八事變後再度被關東軍佔領,不過最終沒有被併吞而是成立滿洲國,1945年又一度被紅軍佔領,直到東北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3]

與蘇俄交涉失去領土的歷史

[編輯]

現時名義上的中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已不再官方聲索歷史上被俄國割佔領土的主權,對被割佔領土產生質疑和聲索的主要為民間人士和團體。

19世紀中葉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引發太平天國雲南回變同治陝甘回變同治新疆回變。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導致英俄等外國勢力趁虛而入展開大博弈。由於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並沒有實力完全控制大清疆域,1917年沙俄滅亡後,蘇俄十月革命俄國內戰逐漸控制原沙俄領土,並通過蘇俄對華宣言宣稱廢除與日本、中國和以前各協約國所締結的一切秘密條約,要把沙皇政府獨自從中國人民那裏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條約、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定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但由於北洋政府內部持續軍閥混戰,中國沒有穩定的中央政府與蘇俄和蘇聯簽訂條約。

1928年完成北伐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32年與蘇聯復交、並於1945年通過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外蒙古獨立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後因中國內戰而無法統治中國大陸而遷往台灣,其歷屆政府僅名義上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事實上擱置領土爭議。[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年內便已經實際繼承了中華民國除西藏和台灣以外的全部疆域,19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邊界條約正式解決了中蒙邊界問題。

1960年代中共與蘇共歷經中蘇交惡,一度爆發邊界衝突。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仍與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簽訂了邊界條約,從而幾乎解決了所有陸地邊界問題。根據條約和國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法理上事實上都不再對沙俄、蘇俄、蘇聯以及俄羅斯聯邦侵佔和繼承的領土持有主權爭議。[5]

與其他國家割讓領土比較

[編輯]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有關中國收回香港問題,《明報》社長金庸批評,中國不去收回俄羅斯侵佔170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外西北,卻要收回香港這1,1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據香港文匯報駐北京站主任程翔在2018年憶述,當年外交部朋友跟他說「金庸怎麼老是給外交部出難題?」,「外交部組織了清史學家與邊疆問題學者研究[...],最終學者感覺難以反駁,只能找鄧小平『做金庸的工作』」[6]。1981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金庸沒有再公開拿蘇聯割地來比較,金庸並於1984年成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列表

[編輯]
涉及領土 面積(平方公里) 地圖 年代 涉及條約 備註
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1] 1643年至1689年9月7日[1] 尼布楚條約 清朝並未實際控制過尼布楚一帶土地,同時儘可能保住黑龍江流域。[7]此外烏第河流域被劃為待議區域。[1]
貝加爾湖東南和唐努烏梁海以北的葉尼塞河上游地區[1] 17世紀末至1727年11月7日[1] 布連斯奇界約
恰克圖界約
阿巴哈依圖界約
色楞格界約
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外東北[8] 約60萬[8] 1850年至1858年5月28日[8] 璦琿條約 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與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璦琿條約》,當時未獲清政府同意,但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得到確認。[8]
《璦琿條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劃為中俄共管,清朝僅保留江東六十四屯地區居民的永久居留權和管轄權。[9]
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的外東北[8] 約40萬[8]

1858年6月3日至1860年11月14日[8] 中俄北京條約 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割地,將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包括「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的「共管」之地劃歸俄方。[8]

薩哈林島(庫頁島/樺太島)的割讓具有爭議,在此前已遭日俄佔領,但清朝未做出實質保衛行為,而1855年《下田條約》中亦缺席,且《中俄北京條約》中並未提及庫頁島[10] [11]

興凱湖大部分和西南岸土地,圖們江出海口[8] 1861年6月28日至今[8] 中俄勘分東界約記 1886年7月4日,吳大澂巴拉諾夫簽訂《琿春東界約》,中方爭得圖們江出海權。[8]
北起阿穆哈山脈,南達帕米爾,西自巴爾喀什湖塔拉斯河,東迫伊犁塔城的外西北地區[12] 約44萬[12] 1860年至1870年[12] 《中俄北京條約》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及三個子約(《科布多界約》、《烏里雅蘇台界約》和《塔爾巴哈台界約》)
七河州
霍爾果斯河以西和齋桑泊以東的外西北[12] 約7萬[12] 1870年至1884年[12] 伊犁條約》及五個子約(《伊犁界約》、《喀什噶爾界約》、《科塔界約》、《塔爾巴哈台西南界約》和《續勘喀什噶爾界約》) 1871年,沙俄趁阿古柏侵佔新疆時派兵佔領伊犁。
1877年,左宗棠平定新疆
1879年10月2日,崇厚與沙俄簽訂《里瓦吉亞條約》,因喪權辱國,清廷另派曾紀澤簽訂《伊犁條約》,中方收回伊犁和特克斯地區2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12]
薩雷闊勒嶺以西的帕米爾地區[13] 約2萬[13] 1884年至1895年[13] 《續勘喀什噶爾界約》 1892年,沙俄武力侵佔薩雷闊勒嶺以西的帕米爾地區。
1895年3月11日,沙俄與大英帝國簽訂協定,瓜分了帕米爾。[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塔吉克斯坦劃界結束後,中方收回約1000平方公里的爭議領土。[14]
在華俄租界漢口俄租界天津俄租界 漢口:0.276
天津:3.65[15][註 1]
1896年、1900年至1901年[15] 俄國漢口租界條款
天津俄國租界條款
根據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和蘇聯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方收回兩處租界。[15]
關東州(包括大連旅順金州及附屬島嶼)[16] 3200[17] 1897年12月27日至1905年9月5日[16]、1945年8月22日至1955年4月15日 旅大租地條約
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後,根據1905年9月5日的《朴次茅斯和約》,沙俄將關東州讓與日本[16]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重新接管關東州。根據1946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佔領旅順軍港,在大連商港享有特權。直到1955年,赫魯曉夫將關東州的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東鐵路附屬地 180 1896年6月3日[16]至1952年12月31日[18] 中俄密約
《旅大租地條約》
東省鐵路公司合同
東省鐵路公司章程
1897年,中東鐵路開始修築。根據1898年的《旅大租地條約》,沙俄獲得中東鐵路南滿支線的特權,至1903年全線通車。[16][18]
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後,根據1905年9月5日的《朴次茅斯和約》,沙俄將長春寬城子至旅順的中東鐵路支線和鐵路附屬財產讓與日本。[16]
十月革命後,蘇俄雖然在第一次對華宣言中宣佈放棄中東鐵路的一切特權,但在後續的第二次、第三次對華宣言中拒絕執行。
根據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和蘇聯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協定規定中國擁有中東鐵路主權,蘇聯同意中國以資本贖回形式收回鐵路,但在交接手續未辦妥之前,鐵路由兩國共管。
1929年,張學良下令強行收回中東鐵路,中東鐵路事件爆發,釀成軍事衝突。同年12月,張學良戰敗,與蘇方簽訂《遼俄和平草約》和《伯力會議議定書》,雙方停戰。
1935年3月23日,蘇聯違反協議,私自將中東鐵路售予滿洲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1945年8月14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附件一《關於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規定將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合併為長春鐵路,由中蘇雙方成立機構共管,三十年期限後由中華民國收回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附件《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協定》,蘇方同意不遲於1952年將長春鐵路全部財產移交給中國政府。
1952年8月,中蘇雙方發表《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公告》。同年12月31日,中國收回了長春鐵路的全部主權。[18]
江東六十四屯 約2800[註 2] 1900年7月17日至21日[23] 俄羅斯帝國以義和團破壞東清鐵路為藉口,對海蘭泡和清朝管轄下的江東六十四屯兩地中國居民進行大屠殺,釀成庚子俄難。清朝失去江東六十四屯居民的永久居留權和管轄權。[23]
俄羅斯帝國佔領下的東三省 126萬 1900年10月3日至1905年9月5日[16] 交收東三省條約
《朴次茅斯和約》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俄羅斯帝國以義和團破壞東清鐵路為藉口,決定於1900年7月佔領東三省。至10月3日,東三省全境被沙俄佔領。
根據1902年4月8日中俄雙方簽訂的《交收東三省條約》,俄軍分三期,每期六個月撤離東三省。然而條約簽訂後,沙俄拒不撤軍,這種獨佔東三省的做法招致了日本的不滿。
1903年,日俄談判破裂,導致日俄戰爭爆發,沙俄戰敗,於1905年9月5日與日本簽訂《朴次茅斯和約》,將東三省的大部分權益讓與日本。[16]
額爾古納河右岸州渚[24] 約1400[25] 1911年12月20日至今[25] 滿洲里界約 《滿州里界約》是清朝官員與外國簽訂的最後一個有損領土主權的邊界條約。[24]
根據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方僅收回阿巴該圖洲渚(總共約58平方公里)34.55平方公里的領土。[26]
唐努烏梁海 約17.1萬[5] 1911年至1944年[27] 自1911年起,沙俄開始在唐努烏梁海地區開始殖民活動。
1919年,北洋政府短暫收復唐努烏梁海。
1921年,蘇俄紅軍消滅了駐紮於外蒙古的白軍,在唐努烏梁海建立蘇維埃政權。
1921年8月,唐努烏梁海宣佈獨立。
1944年10月,圖瓦人民共和國宣佈加入蘇聯[27]
撫遠三角洲黑瞎子島銀龍島 350[28] 1929年12月至今[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爆發,張學良對蘇聯宣戰。同年12月,張學良戰敗,與蘇方簽訂《遼俄和平草約》和《伯力會議議定書》,雙方停戰。其間,蘇聯佔領了黑瞎子島。
根據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方收回半個黑瞎子島和銀龍島共174平方公里的領土。[28]
蘇聯佔領下的滿洲 126萬 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3日 雅爾塔協定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5年8月8日,蘇聯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公告》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8月9日,蘇聯出兵東三省,旋即佔領全境。
根據1945年8月14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規定蘇聯在戰後將東三省的主權移交給國民政府,蘇軍在日本投降後3個星期內開始撤軍,3個月內撤完。但在國民政府準備接收東三省主權時,蘇方卻在大規模拆卸、轉移東三省的工礦設備。
1946年2月,以張莘夫事件為導火線,中國國內爆發大規模的反蘇運動。在此形勢下,斯大林下令蘇軍撤兵。1946年3月10日夜間,蘇軍秘密撤出瀋陽,直至5月3日,蘇軍全部撤出東三省。[29]
中蘇邊界爭議地區[註 3] 約3.5萬[5]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續與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簽訂邊界劃定條約和邊界勘定議定書,解決了邊界爭議。[5]
1993年,中俄兩國重新勘定東部邊界,在琿春市春化鎮東北部瑚布圖河畔從俄羅斯劃入中國琿春4.7平方公里土地。201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劃歸的土地上新確定了「界牌嶺、托倫崗、吉龍溝、紅漆樁、藍香坪」五處地名[30][31]
1994年4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中哈國界協定》,除雙方未協商一致的兩個有爭議地區的界點,其他界點均確定。1997年9月24日,中哈簽署《中哈國界補充協定》。這兩個協定以法律形式解決了中哈邊界除察汗鄂博夏爾希里兩塊爭議區以外的所有爭議區的國界劃定問題。1998年7月4日,中哈簽署《中哈國界第二補充協定》。1999年11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分別代表各自國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獲得全面解決的聯合公報》,宣告中哈邊界問題得到全面徹底的解決[32][33]。據俄《觀點報英語Vzglyad (newspaper)》報道,哈薩克斯坦在劃界過程中歸還14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不過也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哈歸還的土地不足有爭議地區面積的50%[34]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簽訂《中吉國界的協定》,1999年簽署《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經雙方的協商,雙方對務宗圖什河地區進行劃分,在全部2844平方公里爭議地區中,東南部860平方公里劃歸中方,佔全部爭議區30%,其餘1984平方公里歸吉方,佔全部爭議區70%。根據2010年4月2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政府關於中塔國界線的勘界議定書》劃定的疆界,塔吉克斯坦將實際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劃歸中國。這個議定結束了雙方長達130年的邊界糾紛。塔吉克斯坦外交部2011年年初表示,這個數字只佔中國所要求歸還土地的5.5%[35][34]

註釋

[編輯]
  1. ^ 另有5334畝、5971畝、[15]5974.8畝[16]等多種說法。[15]
  2. ^ 《黑龍江志稿》記載為長180里,寬90里;[19]《清史稿》記載為南北140里,東西50里至70里;[20]《北徼紀游》記載為方200里,[21]本文依據《璦琿縣誌·卷八》的記載:南北約140里,東西約80里。[22]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蘇兩國之間實際存在條約線、蘇圖線和實際控制線三種分界線。蘇圖線是蘇聯方面根據其主張繪製成的大比例尺地圖,許多地方在繪製時偏離於中方境內,形成領土爭議。蘇方的實際控制線部分同條約線和蘇圖線一致,有些地方越過條約線和蘇圖線,實際控制了中方的領土。而中方主張的實際控制線基本沒有越過條約線,但在有些區域越過了蘇圖線。[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一卷》.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83頁、第183頁、第187頁、第208頁、第214頁、第251頁、第253頁. 
  2. ^ 帝俄出兵侵占东北与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 www.historychina.net. [2024-09-21]. 
  3. ^ 徐全. 被忘卻的國軍抗俄戰爭 被淡化的忠貞血淚史----紀念中東路戰爭95週年. 2024-03-21 [2024-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7) (中文). 
  4. ^

    關於台端所詢唐努烏梁海歸屬乙節,查唐努烏梁海係泛指介於薩彥嶺至唐努山之間狹長地帶,面積17萬平方公里,原屬外蒙古一部份。另查蒙古於1961年10月27日加入聯合國,係一主權國家,與世界140餘國維持外交關係,其中包括中國大陸,我國作為國際社會之一員,自應尊重國際社會的共識。行政院於民國91年元旦修正通過「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3條及第56條修正條文,不再視蒙古為大陸地區,以利我與蒙古正常交往。我國於2002年在蒙古設立代表處,秉持理性及務實的態度,加強雙方實質關係,不涉及固有疆域之爭議,蒙古於2003年在台北設立代表處,推動台蒙雙邊交流,建立互惠互利合作關係。

    蘇聯於1921年在唐努烏梁海設立「圖瓦人民共和國」,惟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1944年「圖瓦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改名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45年中華民國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維持外蒙古現狀。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於1948年5月照會蘇聯外交部聲明唐努烏梁海係中華民國領土。1949年中華民國宣佈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於1991年瓦解後,圖瓦共和國成為俄羅斯聯邦境內83個「聯邦主體(federal subject,類似州或省)」之一。 我作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務實考量國際局勢與實際需求,為拓展與俄羅斯的實質關係,我於民國82年7月在俄國首府莫斯科設立代表處,俄羅斯也於民國85年12月在台北設立代表處,雙邊年度貿易金額已突破40億美元,今後亦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努力,推動雙邊關係。

    以上各節,敬請參考。

                                       —— 順頌 時綏  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

  5. ^ 5.0 5.1 5.2 5.3 5.4 何羽. 《中哈、中吉、中塔边界问题圆满解决的历史过程及其启示》. 福州市福建省中共黨史學會: 《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年第一期. 2012年. 
  6. ^ 影片2:08:17-2:10:40、2:24:49-2:25:30程翔談及鄧小平接見金庸。【第十一講】吳靄儀:金庸.查良鏞--江湖與現實. YouTube. 2013-11-13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 此段發言有被媒體報導,但是沒有完整謄錄,見區家麟. 記吳靄儀一席話:金庸的理想.查良鏞的現實. 立場新聞. 2018-11-13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7. ^ 《尼布楚条约》: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重大外交胜利. [202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3).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二卷》.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81頁、第133頁、第137頁、第166頁、第215頁、第223頁、第224頁、第227頁至第228頁. 
  9. ^ 王鐵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上海市: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57年: 第85頁至第86頁. 
  10. ^ 作者:黎蝸藤;責任編輯:羅元祺. 中日關係再認識(五):庫頁島是被日本「竊佔」嗎?.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8年7月6日 [2018年7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0月2日) (中文(繁體)). 
  11. ^ 作者:黎蝸藤;責任編輯:羅元祺. 其實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根本沒有割讓庫頁島.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8年7月27日 [2018年7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3月13日) (中文(繁體)).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三卷》.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2頁至第4頁、第258頁、第282頁、第334頁. 
  13. ^ 13.0 13.1 13.2 13.3 李強; 紀宗安. 《十九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对帕米尔的政策》. 烏魯木齊市: 《西域研究》2004年第三期. 2004年. 
  14. ^ 新疆日報. 中塔边界勘定结束 我国新增上千平方公里领土. 鳳凰網. 2008年10月5日 [2014年11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9日) (中文(簡體)).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陳明遠. 《百年租界的数目、面积和起讫日期》. 北京市中國科學院: 《社會科學論壇》2013年第六期. 2013年.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四卷·上》.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42頁、第54頁第61頁、第80頁、第84頁至第85頁、第135頁至第137頁、第160頁、第184頁、第249頁至第250頁、第272頁、第329頁. 
  17. ^ 大連市史志辦公室. 《大连市志·民俗志》. 北京市: 方志出版社. 2004年: 第332頁. ISBN 9787801923950. 
  18. ^ 18.0 18.1 18.2 孫國軍. 《论中苏外交中的中东铁路问题》. 赤峰市: 赤峰學院學報2007年第六期(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 
  19. ^ 萬福麟; 張伯英. 《黑龙江志稿》. 哈爾濱市道里地段街179號: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5月: 第59頁. ISBN 7207022425. 
  20. ^ 《清史稿·卷五十七·志三十二·地理四 黑龍江》:江東六十四屯在焉。精奇里江以南,黑龍江以北,東以光緒九年封堆為界,有伯勒格爾沁河、博爾和里鄂模,南北一百四十里,東西五十里至七十里。
  21. ^ 宋小濂; 黃紀蓮. 《北徼纪游》. 哈爾濱市: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第7頁至第8頁. 
  22. ^ 孫蓉圖; 徐希廉. 《瑷珲县志》.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1974年: 第288頁. 
  23. ^ 23.0 23.1 薛銜天.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研究》. 北京市: 《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 1981年. 
  24. ^ 24.0 24.1 满洲里界约. 鳳凰網. 2008年8月1日 [2014年1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10日) (中文(簡體)). 
  25. ^ 25.0 25.1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四卷·下》.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137頁至第138頁. 
  26. ^ 中國新聞網. 阿巴该图洲渚划界完成 记者探访中国领土新边界. 搜狐新聞. 2008年8月28日 [2014年1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10日) (中文(簡體)). 
  27. ^ 27.0 27.1 王春良; 李蓉. 《简论沙俄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 聊城市: 《聊城大學學報》2007年第一期(社會科學版). 2007年. 
  28. ^ 28.0 28.1 28.2 中國網. 阿巴该图洲渚划界完成 记者探访中国领土新边界. 2008年10月21日 [2014年11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3日) (中文(簡體)). 
  29. ^ 劉向上. 《“张莘夫事件”与苏军撤出东北》. 北京市: 《環球軍事》2009年第七期. 2009年. 
  30. ^ 來源:中新社. 俄罗斯4.7平方公里土地划入中国,珲春增一条河流瑚布图河. 搜狐網>其它>正文. 2015年11月5日 [2015年1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9日) (中文(簡體)). 
  31. ^ 來源:搜狐網. 俄罗斯归还的4.7平方公里是哪里来的. 搜狐網>社會>正文. 2017年1月21日 [2017年1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9日) (中文(簡體)). 
  32. ^ 來源:《人民日報》1999年11月24日第4版. 中哈签署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 人民網>人民日報網絡版. 1999年11月29日 [1999年1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7日) (中文(簡體)). 
  33. ^ 來源:外交部網站;責任編輯:臧文麗. 资料:中哈双边关系. 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李長春出訪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希臘和法國>哈薩克斯坦. 2004年6月18日 [2004年6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年7月15日) (中文(簡體)). 
  34. ^ 34.0 34.1 來源:中國論文網. 塔归还中国领土内幕. 中國論文網>政治論文發表. 2011年2月15日 [2011年2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9日) (中文(簡體)). 
  35. ^ 來源:鐵血軍事. 塔吉克斯坦归还1158平方公里我国领土及影响. 搜狐網>其它>正文. 2016年6月6日 [2016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9日)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