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Dancheng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Dancheng!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上这里。下面有几篇新手应该了解的重要文章:

五大支柱政策:1. 百科、2. 中立、3. 开放、4. 互重和 5. 没有绝对的规则(前四大支柱除外)
简明版权信息,您在维基百科所贡献全部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拥有授权,并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行。
如何编辑 / 使用手册 / 使用指南 / 格式手册 / 如何写出好条目 / 繁简处理繁简转换错误报告

我希望你能享受编写条目的快乐,成为一名维基百科人。请在讨论后签名,可使用四条浪纹(~~~~)或编辑工具条上的“签名按钮”。如有任何问题,请参阅帮助、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您也可以在沙盒测试维基的编辑功能。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Chinese Wikipedia!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Shinjiman 10:12 2006年3月16日 (UTC)

繁简转换问题[编辑]

你好!其实那是繁简转换问题,第二个连结其实是繁体的英國榮譽制度,而真正有内容的是英国荣誉制度(标题为简体);当你按繁体的标题,系统会自动连结到编辑状态的原文。可利用重定向解决。你也可以按页面顶的"不转换"按钮察看未经繁简转换的内容。谢谢你的参与!--Gakmo (Talk) 20:42 2006年3月18日 (UTC)

有关头衔名称[编辑]

我刚见到您对马卓安条目的头衔部分作出修改,但我发这些修改其实是没有确切需要的,希望您可以接纳我以下的解释:

  • 关于Companion of Honour(CH)一词,中文宜译作“名誉勋爵士”,因为此乃根据《牛津当代大辞典》所翻译,理论上不存讹误。据字面解释,名誉勋爵士诚非勋爵,亦非爵士,但却为英国勋位制度的其中一部分,所含的意思是一种具名誉性质的爵士,故此,受勋人士既不可使用“爵士”一词,英文也不可冠以“Sir”,但它却有爵士的意味。
  • 关于Lord of 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一词,“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是英国的枢密院的正式全称,“Lord”是对英国重要部门官员的雅称,此头衔乃取自英文版原文的同一部分,故此没有存在错误。另外,我亦未有发现有关“Lords”的错误。

现在名誉勋爵士枢密院 (英国)也未有相关条目,希望您能够修改!多谢!--Hayden 14:16 2006年6月5日 (UTC)

刚在我的讨论版看到一份应该是您的留言(没有签名),关于留言内容,我相信有以下的解释:

  • 关于Comapanion of Honour(CH)一词,我上次一时大意,忘记指出,上描有关的解释,是指勋章佩带者而言,而非勋章本身。因此,按一般的权威翻译,Companion of Honour是译造名誉勋位/名誉勋章。然而,一般名称后所附带的头衔简写〔如KT〕的作用,是标示出该名人士的社会地位(蓟勋爵士),而非纯为勋章的名称(蓟花勋章),故在马卓安条目的头衔部分仍宜用“名誉勋爵士”。
    • 就“名誉”和“荣誉”的字眼问题,相信可以用重定向解决。
  • 关于Lord of 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一词,似乎在字眼、单数和众数的问题上有相当的疑问,但亦不应就此写为Member of the 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若果您能够到港大法律图书馆翻查资料,希望您在找到确切的答案以后,才对此作出修改。
    • Lord一词并非单指贵族,是有其他含义,它可指一些以往只由男性出任的官职/官员,又可指上帝等等。
  • 关于该条目的其他措辞上的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异议,若文句有不通顺之处,请尽早作出修改!

另外,我个人认为,虽然《牛津》和《大英》都不具官方性质,但在学术上却有一定的权威和地位,故此不应忽视。 就以上的内容,我已经在该条目作出相应修改,欢迎阅览及发表任何意见!谢谢!--Hayden 17:40 2006年6月6日 (UTC)

有关“Sir”的进一步解释[编辑]

你好!又是我,我看过你对爵士条目的修改,可是我有以下疑问而作出了修改:

  • 查过了朗文和牛津字典,两者对“Knight”解作“爵士”,故不宜随便称呼受勋者为“骑士”,盖爵级骑士勋章之下者,都是骑士勋章
  • 我个人以为,对Knight Bachelor使用何东例子,很易使人产生误会(因为受勋者的名称后不会冠上相关简写...)
  • 爵士或可列于名以后,但非常少见,应作进深的讨论
  • 有关BBC的报导称呼“从男爵”为“爵士”,却没有记述撒切尔先生册封从男爵一事,另外又把Sir Mark译作“马克爵士”,撰文者似乎没有了解撒切尔一家,而且又似是单纯的直译,可信性令人存疑
  • 有关从男爵头衔,不应该称作“爵士”,大英百科有相关的例子[1][2]
  • 我建议对从男爵的进一步解释应移送至从男爵条目

以上纯为个人经验和翻查资料所得,如有任何回应,欢迎再作讨论,多谢!!--Hayden 12:12 2006年6月24日 (UTC)

回Sir,爵士,骑士,从男爵[编辑]

打理这些“古灵精怪”东西的维基人,其实真是不多啊,所以真要请你继续多多帮忙!看到留言后,我有以下几点回应:

  • 从男爵方面,的而且确,其实中文的头衔是翻译自英文,并非官方,而只是约定俗成而已,因此看到昃臣爵士和皇后大道中的例子后,我也很同意自己词藻有点严苛,所以我已经补上你所写的一段。但我担心的是,在日后编写其他条目,有关从男爵人士的命名,没有统一的规格,却会令读者误解,所以我以为,若编写从男爵人士的传记条目,头衔应列为“从男爵”。
  • 爵士一字的性质方面,我上面指“爵级骑士勋章之下者,都是骑士勋章”,其实与你的意思差不多,我也不可否认从男爵的“爵士”头衔与爵士性质相近。可是我认为,不应把从男爵过分简单化作类比,从男爵,或称“准男爵”,并非贵族,但其实也不是一般以为的“骑士”,从男爵所得的爵位亦非归类为“骑士勋章”,大抵上,“从男爵”实则是介于贵族和“骑士”间的独立阶级,即使他们的姓名前冠上了“Sir”,但这个“Sir”字是没有骑士爵位的含义的,因此实质上“从男爵”与“骑士”的“Sir”是同中有异的。至于“爵士”,其实就是“骑士”的代名词,这点可谓不容争议哩!除了早前所查的朗文、牛津字典,我刚在Yahoo字典键入了“knight”,解释都是指“爵士”(2. (近代英国的)爵士)[3],而爵级勋章以下者,只是骑士勋章的“成员”,当然不可称作“爵士”。所以我个人认为爵士条目的编排可以不必修改,但即使依你所提议的大纲,我也认为没有必要添上“骑士”一段。

我不是很明白你最后的问题,我想是否在搜寻键入名称后按“搜寻”?不过我认为中文维基的搜寻系统非常差,繁体用者往往要键入简体字,才有可能搜寻到所要的文章哩!--Hayden 17:14 2006年6月24日 (UTC)

Image:ChungSir.PNG[编辑]

请替Image:ChungSir.PNG图片补回版权标签,谢谢--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5:19 2006年8月4日 (UTC)

看看{{GFDL}}和{{cc-by-sa}}等自由版权标签。--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6:26 2006年8月4日 (UTC)

请教关于Nutella翻译的问题[编辑]

你好,你曾经修改过Nutella的翻译,水平自然比我高许多,但是我想问,你的翻译里面,有许多跟英文wiki里面有比较大的出入,比如历史这个部分。而且结构也跟英语的不一样。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或者你本身对Nutella就比较了解?-Kkaq 12:13 2006年9月3日 (UTC)

回复[编辑]

你好!很久没有见你上来维基百科了,以后还要多多上来哩。若果要更改用户名称,可以在Wikipedia:更改用户名一页提出,我也是在那里改名的。

祝 圣诞快乐及新年进步!--Clithering 07:03 2006年12月23日 (UTC)

有关“Lord High Steward”[编辑]

您好!有关我上次与另一位维基人讨论“Lord High Steward”,是因为要探讨有关“High Steward of Scotland”与后来“斯图亚特皇朝”的关系。根据上一次的讨论,“High Steward of Scotland”早于12世纪已经出现,但问题是按英文版维基,英格兰的“Lord High Steward”原来是到15世纪开始才参与加冕事务。因此我认为以“苏格兰加冕事务长”来形容“斯图亚特皇朝”在11世纪的发迹史并不妥当,所以才有“皇室总务长”的建议哩。

另外看过附带的连结,我相信那里足足可以写到晚清荣誉系统满州国荣誉系统条目!再加上其他有关谱系的资料,真的详尽得吓人。不过若果做起来的话,在翻译上必要下不少功夫哩(尤其是要重新将英文拼音变回中文)。—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5月1日 (二) 08:10 (UTC)[回复]

荣誉系统[编辑]

想不到原来原作者早已和维基交涉,并说要听取“法律意见”,真令人不敢恭维。不过我再看看那个网站,原来还不止中国,有韩国和其他国家,真是叹为观止!

至于就版权问题而言,我相信在中文维基编写并不构成侵权,因为最低限度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者其实已付出了自己的劳力,而且也不是搬字过纸的直接复制,不过确实的规例我也不太清楚,也不知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但肯定的是,网页中的图片都有版权,不能在此使用罢。—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5月4日 (五) 08:57 (UTC)[回复]

邀请[编辑]

你好。我新近创建了何添这一条目,请到新条目推荐新条目推荐/候选)评论、留言、投票和给予精神鼓励。 —Samuel 2007年6月6日 (三) 01:53 (UTC)[回复]

第五次动员令[编辑]

第五次动员令将在7月15日开始,8月31日结束,欢迎各方维基人参加。

本次动员令是大动员令+小动员令的模式,3个主题的小动员令分别是:消灭外文动员令历史动员令世界遗产动员令。规制与前次大致相同。

“消灭外文动员令”要求参与者从翻译任务的100个条目中选择条目,完成翻译。

详细规定参见Wikipedia:动员令/第五次动员令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将此邀请函发给其他维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维基的品质。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谢君之合作。——Samuel 2007年7月14日 (六) 02:04 (UTC)[回复]

请补充图像Image:PortLegHon.gif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图片Image:PortLegHon.gif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已经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图像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 Stewart~恶龙 2008年5月19日 (一) 15:26 (UTC)[回复]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编辑]

原条目名称为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现被移动为法国荣誉勋位勋章,个人支持原来名称,因为原来名称是源于罗马军团,更名之后,把它的历史根源拔掉了,请参与讨论,是否应该回复。--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3年5月13日 (一) 01:51 (UTC)[回复]

File:Plk logo.gif的快速删除通知[编辑]

您好,您创建的页面被提出快速删除,该条目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条目内容,您可联络管理员,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 · 删除指导 · 存废复核请求 · IRC聊天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6月9日 (日) 01:45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Dancheng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5:12 (UTC)[回复]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编辑]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7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

文件File:CMA Logo.jpg的快速删除通知[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有编者认为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CMA Logo.jpg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文件会于5日内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这可能是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尤其是来源或版权信息,以及非自由内容使用依据)。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详尽、准确的来源信息,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20年5月4日 (一) 17:3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