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翻译请求/2006年存档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为什么要翻译英文维基上的条目?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这是我刚开始,翻译一篇英文条目,到一半后所想出的问题。英语是国际语言,现在,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英语能力。那么我们翻译给谁看呢?大家都会直接查看英语维基上的条目。--V怪客 14:12 2006年4月4日 (UTC)

  • 有时看到一些“中文”条目都满是英文,真有点不舒服……我自己还未翻译好的内容,倒不如尽量遮住。毕竟中文在客观上真是特别麻烦。欧洲人翻译邻国的文字,不需要像我们那么费神。每一次翻译时,我也要不断找资料、译名等东西。更弊的是,大陆、台湾与港澳的译名往往不同,文法又略有出入,果真拜我们源远流长的表意文字所赐。另外,条目名字又是另一个大问题。不过,如果翻译得好,就绝对能做到文意畅顺、韵味深长。对此,我认为真要学好更多语言,不单是英文。只要写作得好,中文版本还是值得看的。--Gary Tse 15:00 2006年4月4日 (UTC)
  • 现在翻译英文的文章是因为中文维基刚起步,大家只是把条目建起来,中文维基以后的发展肯定不是靠翻译的。而且你翻译的时候也不要有顾虑,反正这个条目早晚也会有人建的,翻译的不好也不怕,别人会帮你修改的。--Mukdener|留言 15:19 2006年4月4日 (UTC)
  • 谢谢古历,那再请教:假如我看到一篇质量不高或小作品的中文原创的条目,想用自已翻译英文维基上的条目替代它,该怎么办呢?覆盖住原先的内容吗?--V怪客 16:06 2006年4月4日 (UTC)
    • 竟然这类疑问?! 可以举例一下哪些吗?! 我认为其实不只是翻译时,若果条目内容只是涂鸦,你大可大刀阔斧重新编写(翻译),若条目已有不错的根基,你应该将手上的资料整理后慢慢加入而不是取代而后快。毕竟条目中也可能有一些可取的内容。^o^Stewart~恶龙->讲! 18:45 2006年4月4日 (UTC)
      • 最理想是先不要删除现有的内容,把翻译的部分加进去并全面编辑,才把重复的内容去除。其实翻译成中文始终有好处,起码可有助一些英文不太好的朋友明白条目内容,翻译也是短时间创建条目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觉得单翻译英文不好,也可以同时参考其他语言,如日语的内容,并取长补短。--Toblerone 18:57 2006年4月4日 (UTC)

举个例子 护照那个条目,刚开始是小作品,护照的种类一点也没有写,看看英文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呢?是不翻译好,自已搜索资料,还是翻译好?护照是中西历史上都有的名词,如果全翻译啦!完全忽视了这里是中文维基。不翻译吧!那个条目还一直没有人补充。--V怪客 03:27 2006年4月5日 (UTC)

翻译来补充内容当然很好,但原本的内容至少也是有价值的基本介绍应该要保留再加以补充,如果翻译的同时又能自己搜索补充资料当然是更理想。--ffaarr (talk) 04:06 2006年4月5日 (UTC)
说到底,其实是对内容有多少贡献。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4:33 2006年4月5日 (UTC)
在翻译时,有时要纠正一下对方的立场,呵呵。至于扩建别人的条目,至少我是不会反对,因为维基不是展示个人成绩的地方,有他人来改进自己的作品是应该受欢迎的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9 2006年4月5日 (UTC)

说说我的经历和感想吧。我从2月7日开始编写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的条目。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翻译en:Lu Chen英文条目,后来感觉英文条目的内容不多(当时还是小作品),就在翻译的过程中扩充中文条目,并且在此基础上“反向”扩充英文条目。接着,我制作了Template:Infobox SPFSC6.0Template:Infobox SPFSCCoP两个中英文模板,并将其应用到中英文的陈露条目中。然后,我从英文维基中翻译和扩充了后外点冰跳后内跳后外跳后内点冰跳勾手跳一周半跳这六个分别介绍花样滑冰六种基本的跳跃动作的中文条目,并把它们放在了新建的 Category:花样滑冰的技术动作 里;再利用自己制作的英文模板扩充了en:Figure skating at the 1992 Winter Olympicsen:Figure skating at the 1994 Winter Olympicsen:Figure skating at the 1998 Winter Olympicsen:Figure skating at the 2002 Winter Olympics这四个英文条目。目前陈露中文条目已经被我扩充到66K大(因此有人建议对该条目进行拆分),内容也比en:Lu Chen英文条目详实得多。最令我高兴的是,我发现这几天有其他人也开始参与该中文条目的编辑。这次长达两个月的编辑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学会了如何制作复杂的模板,更加深入的了解表格的编写和注脚的应用等,也体会到了查找各种官方和非官方资料时的艰辛。因此,我认为,在保证正确和中立的前提下,翻译外文条目对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质量有利,也能反过来促进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汉龙TC@ 09:14 2006年4月6日 (UTC)

  • 大家对翻译自英文维基的看法都很好,也都很赞同,不过我对于特色条目高比例的英文维基翻译作品不以为然。这现象,在好几年后的今天,仍依旧存在。不知道有没人统计过,特色条目中,从各语系维基翻译过来的特色作品比例有多高?这种现象对中文维基是好还是坏呢?而其他语系作品在这方面是否与中文维基相同?有没有其他主要语系维基的特色作品翻译自中文的原创呢?-winertai 10:18 2006年4月6日 (UTC)

再次讨论隐藏方式的问题

现在我们处理非中文内容的手段又多了一种:折叠。通过折叠,基本上可以达到wikijoiner想要的效果。我建议今后统一采用这种方式,制作一些模板以方便应用。--地球发动机〠✆ - ✉✍) 12:23 2006年5月10日 (UTC)

我不明白为何管理员有权限人家翻译的时限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

我现在正翻译火星三部曲的中文版,我十分不高兴管理员要设定翻译的时限。 一部巨著的内容甚多,预约借书回来参考需时,为什么一定要两星期? 还警告不能的话会将会被加入删除名单,这是辛苦过后换来的结果吗? 我真的觉得管理员的手法太没礼貌,令人感到反感!

--亚历士陈 19:22 2006年5月14日 (UTC)

  • {{notchinese}}只是做个提醒:如果在加了这个模板后,没有人关注和继续编辑这个条目,那只能删除了。
  • 现在,您正在做翻译工作,可以将模板换成{{inuse}}或{{translation}}。
--Isnow 19:33 2006年5月14日 (UTC)
那个提醒模板其实不只管理员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会有这个模板的原因是,有时候有些参与者只是把外文条目贴过来以后,就一直放在那不管了,所以大家才会有这个决定,作了这个提醒的模板,希望防止这种情况(毕竟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

至于像你这样有计划作的翻译是非常好的,其实如果在两个星期内至少完成其中一部分的翻译,并且加上上面isnow所说的inuse模板,就没有被删除的可能了,感谢你的参与贡献。--ffaarr (talk) 01:22 2006年5月15日 (UTC)

我已经修改成{{advtranslation}}模板了,{{notchinese}}应该修改的更人性化一点。-无名无形留言) 01:23 2006年5月15日 (UTC)
改了{{notchinese}},并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发布了消息。亚历士陈,你看到修改后的模板,还会反感吗?-无名无形留言) 01:46 2006年5月15日 (UTC)
多谢大家的回应,其实我也明白到{{notchinese}}这个的用意,只是觉得之前的表达方式差一点点。现在经修改的模板的确不错,谢谢。大家一起为维基努力!--亚历士陈 03:50 2006年5月15日 (UTC)
其实一开始就把整篇外文文章贴在中文版上,然后再慢慢一段一段改成中文,并不真的是个好习惯,被贴上notchinese标签也是正常的!正确的作法其实应该是,把您已经翻好的中文部分贴上,如果太短大不了先加个{{stub}}标签暂时当小条目放着,再慢慢把翻好的部分一段一段放上,保证既可以顾虑到工作进度问题,也不会被人家挑剔贴上的内容并非中文,不是吗?--泅水大象 讦谯☎ 19:23 2006年5月15日 (UTC)
可是这样子别人就不一定知道正在翻译的哪一篇原文,也无法加入翻译工作,失去了维基协作的目的。所以原文可用注解先隐藏,或在翻译模板中说明正在翻译的是哪一篇文章并提供连结。--百楽兔 04:50 2006年5月16日 (UTC)
只要有加上跨语言链接,凭维基人的智识,会看不出那篇原文是来自哪个语言版本吗?--泅水大象 讦谯☎ 06:15 2006年5月20日 (UTC)
问题是有的文章不是从别的语言WP翻来的。--百楽兔 06:29 2006年5月20日 (UTC)
如果真的是这样,问题就大了,不似维基百科,大部分的地方所提供的文章都是有版权的,或许每个网站的内容都翻译一些之后再汇整,还不大容易看得出侵权的痕迹,但是直接张贴原文在维基百科上恐怕根本是犯了侵权大忌,还轮不到慢慢翻译为就该直接申报侵权删除,要特别留意呀!--泅水大象 讦谯☎ 08:07 2006年5月20日 (UTC)
还有一个问题,翻译到一半,原文就因为侵权被大幅重写了,比如超级机器人大战……--Skyfiler 16:40 2006年5月20日 (UTC)
其实在复制英文维基资料过来并打算开始翻译时就先加上Inuse或advtranslation模版比较好,一般来说管理员就会知道有人在进行中。--Dracula·聊天室 09:39 2006年5月21日 (UTC)

我做的最新翻译模版,大家多提意见

{{ToTranslateH}}English{{ToTranslateF}}效果如下: Template:ToTranslateHNon-Chinese TextsTemplate:ToTranslateF

发动机,怎么没签名?— fdcn  talk  2006年05月22日04:30 (UTC+8 12:30)
忘了,@_@ --地球发动机〠✆ - ✉✍) 08:29 2006年5月22日 (UTC)
隐藏是个好主意。--百楽兔 08:13 2006年5月23日 (UTC)
好主意。不过有个小小建议,“to translate”有点别扭,可以考虑用to be translated(不过空格可能讨厌,也较长),或者现在分词translating(头:translating-h;脚:translating-f),或者直接简写作trans(头:transh;脚:transf)?我倾向更名至最后一组,如果大家没异议的话。--roc (talk) 22:42 2006年5月23日 (UTC)
嘿嘿嘿,我已先斩后奏了,目前,发动机弄的东东有2个已被我改了名,哈哈。— fdcn  talk  2006年05月24日09:18 (UTC+8 17:18)
{{Template:TransH}}和{{Template:TransF}}是吗?!好的。 Stewart~恶龙 18:14 2006年5月28日 (UTC)

翻译页面修改

我想问问大家,可否把已完善翻译的条目在要求翻译条目的页面中删除?因为看到了许多条目已被翻译.这样做可减省空间,放更多有待翻译的新条目,thx--秋铃 08:27 2006年6月18日 (UTC)

翻译页面的自动修改

上面秋铃的问题,我也不清楚呢。 好像是有管理员在专门维护这个。我总觉得要是模板能自动在编辑翻译完成100%后,就能自动设置为待校对模板就好了。。 省得去编辑模板。--维基动力引擎 14:57 2006年11月4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