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翻譯請求/2006年存檔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文維基為什麼要翻譯英文維基上的條目?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這是我剛開始,翻譯一篇英文條目,到一半後所想出的問題。英語是國際語言,現在,每個人都能掌握基本的英語能力。那麼我們翻譯給誰看呢?大家都會直接查看英語維基上的條目。--V怪客 14:12 2006年4月4日 (UTC)

  • 有時看到一些「中文」條目都滿是英文,真有點不舒服……我自己還未翻譯好的內容,倒不如儘量遮住。畢竟中文在客觀上真是特別麻煩。歐洲人翻譯鄰國的文字,不需要像我們那麼費神。每一次翻譯時,我也要不斷找資料、譯名等東西。更弊的是,大陸、台灣與港澳的譯名往往不同,文法又略有出入,果真拜我們源遠流長的表意文字所賜。另外,條目名字又是另一個大問題。不過,如果翻譯得好,就絕對能做到文意暢順、韻味深長。對此,我認為真要學好更多語言,不單是英文。只要寫作得好,中文版本還是值得看的。--Gary Tse 15:00 2006年4月4日 (UTC)
  • 現在翻譯英文的文章是因為中文維基剛起步,大家只是把條目建起來,中文維基以後的發展肯定不是靠翻譯的。而且你翻譯的時候也不要有顧慮,反正這個條目早晚也會有人建的,翻譯的不好也不怕,別人會幫你修改的。--Mukdener|留言 15:19 2006年4月4日 (UTC)
  • 謝謝古歷,那再請教:假如我看到一篇質量不高或小作品的中文原創的條目,想用自已翻譯英文維基上的條目替代它,該怎麼辦呢?覆蓋住原先的內容嗎?--V怪客 16:06 2006年4月4日 (UTC)
    • 竟然這類疑問?! 可以舉例一下哪些嗎?! 我認為其實不只是翻譯時,若果條目內容只是塗鴉,你大可大刀闊斧重新編寫(翻譯),若條目已有不錯的根基,你應該將手上的資料整理後慢慢加入而不是取代而後快。畢竟條目中也可能有一些可取的內容。^o^Stewart~惡龍->講! 18:45 2006年4月4日 (UTC)
      • 最理想是先不要刪除現有的內容,把翻譯的部份加進去並全面編輯,才把重覆的內容去除。其實翻譯成中文始終有好處,起碼可有助一些英文不太好的朋友明白條目內容,翻譯也是短時間創建條目的一個有效方法。如果覺得單翻譯英文不好,也可以同時參考其他語言,如日語的內容,並取長補短。--Toblerone 18:57 2006年4月4日 (UTC)

舉個例子 護照那個條目,剛開始是小作品,護照的種類一點也沒有寫,看看英文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是不翻譯好,自已搜索資料,還是翻譯好?護照是中西歷史上都有的名詞,如果全翻譯啦!完全忽視了這裡是中文維基。不翻譯吧!那個條目還一直沒有人補充。--V怪客 03:27 2006年4月5日 (UTC)

翻譯來補充內容當然很好,但原本的內容至少也是有價值的基本介紹應該要保留再加以補充,如果翻譯的同時又能自己搜索補充資料當然是更理想。--ffaarr (talk) 04:06 2006年4月5日 (UTC)
說到底,其實是對內容有多少貢獻。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4:33 2006年4月5日 (UTC)
在翻譯時,有時要糾正一下對方的立場,呵呵。至於擴建別人的條目,至少我是不會反對,因為維基不是展示個人成績的地方,有他人來改進自己的作品是應該受歡迎的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9 2006年4月5日 (UTC)

說說我的經歷和感想吧。我從2月7日開始編寫中國花式滑冰運動員陳露的條目。一開始只是單純的翻譯en:Lu Chen英文條目,後來感覺英文條目的內容不多(當時還是小作品),就在翻譯的過程中擴充中文條目,並且在此基礎上「反向」擴充英文條目。接著,我製作了Template:Infobox SPFSC6.0Template:Infobox SPFSCCoP兩個中英文模板,並將其應用到中英文的陳露條目中。然後,我從英文維基中翻譯和擴充了後外點冰跳後內跳後外跳後內點冰跳勾手跳一周半跳這六個分別介紹花式滑冰六種基本的跳躍動作的中文條目,並把它們放在了新建的 Category:花式滑冰的技術動作 里;再利用自己製作的英文模板擴充了en:Figure skating at the 1992 Winter Olympicsen:Figure skating at the 1994 Winter Olympicsen:Figure skating at the 1998 Winter Olympicsen:Figure skating at the 2002 Winter Olympics這四個英文條目。目前陳露中文條目已經被我擴充到66K大(因此有人建議對該條目進行拆分),內容也比en:Lu Chen英文條目詳實得多。最令我高興的是,我發現這幾天有其他人也開始參與該中文條目的編輯。這次長達兩個月的編輯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學會了如何製作複雜的模板,更加深入的了解表格的編寫和註腳的應用等,也體會到了查找各種官方和非官方資料時的艱辛。因此,我認為,在保證正確和中立的前提下,翻譯外文條目對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質量有利,也能反過來促進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漢龍TC@ 09:14 2006年4月6日 (UTC)

  • 大家對翻譯自英文維基的看法都很好,也都很贊同,不過我對於特色條目高比例的英文維基翻譯作品不以為然。這現象,在好幾年後的今天,仍依舊存在。不知道有沒人統計過,特色條目中,從各語系維基翻譯過來的特色作品比例有多高?這種現象對中文維基是好還是壞呢?而其他語系作品在這方面是否與中文維基相同?有沒有其他主要語系維基的特色作品翻譯自中文的原創呢?-winertai 10:18 2006年4月6日 (UTC)

再次討論隱藏方式的問題

現在我們處理非中文內容的手段又多了一種:折疊。通過折疊,基本上可以達到wikijoiner想要的效果。我建議今後統一採用這種方式,製作一些模板以方便應用。--地球發動機〠✆ - ✉✍) 12:23 2006年5月10日 (UTC)

我不明白為何管理員有權限人家翻譯的時限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

我現在正翻譯火星三部曲的中文版,我十分不高興管理員要設定翻譯的時限。 一部巨著的內容甚多,預約借書回來參考需時,為什麼一定要兩星期? 還警告不能的話會將會被加入刪除名單,這是辛苦過後換來的結果嗎? 我真的覺得管理員的手法太沒禮貌,令人感到反感!

--亞歷士陳 19:22 2006年5月14日 (UTC)

  • {{notchinese}}只是做個提醒:如果在加了這個模板後,沒有人關注和繼續編輯這個條目,那只能刪除了。
  • 現在,您正在做翻譯工作,可以將模板換成{{inuse}}或{{translation}}。
--Isnow 19:33 2006年5月14日 (UTC)
那個提醒模板其實不只管理員大家都可以使用的,會有這個模板的原因是,有時候有些參與者只是把外文條目貼過來以後,就一直放在那不管了,所以大家才會有這個決定,作了這個提醒的模板,希望防止這種情況(畢竟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

至於像你這樣有計畫作的翻譯是非常好的,其實如果在兩個星期內至少完成其中一部分的翻譯,並且加上上面isnow所說的inuse模板,就沒有被刪除的可能了,感謝你的參與貢獻。--ffaarr (talk) 01:22 2006年5月15日 (UTC)

我已經修改成{{advtranslation}}模板了,{{notchinese}}應該修改的更人性化一點。-無名無形留言) 01:23 2006年5月15日 (UTC)
改了{{notchinese}},並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消息發布了消息。亞歷士陳,你看到修改後的模板,還會反感嗎?-無名無形留言) 01:46 2006年5月15日 (UTC)
多謝大家的回應,其實我也明白到{{notchinese}}這個的用意,只是覺得之前的表達方式差一點點。現在經修改的模板的確不錯,謝謝。大家一起為維基努力!--亞歷士陳 03:50 2006年5月15日 (UTC)
其實一開始就把整篇外文文章貼在中文版上,然後再慢慢一段一段改成中文,並不真的是個好習慣,被貼上notchinese標籤也是正常的!正確的作法其實應該是,把您已經翻好的中文部分貼上,如果太短大不了先加個{{stub}}標籤暫時當小條目放著,再慢慢把翻好的部分一段一段放上,保證既可以顧慮到工作進度問題,也不會被人家挑剔貼上的內容並非中文,不是嗎?--泅水大象 訐譙☎ 19:23 2006年5月15日 (UTC)
可是這樣子別人就不一定知道正在翻譯的哪一篇原文,也無法加入翻譯工作,失去了維基協作的目的。所以原文可用註解先隱藏,或在翻譯模板中說明正在翻譯的是哪一篇文章並提供連結。--百楽兎 04:50 2006年5月16日 (UTC)
只要有加上跨語言連結,憑維基人的智識,會看不出那篇原文是來自哪個語言版本嗎?--泅水大象 訐譙☎ 06:15 2006年5月20日 (UTC)
問題是有的文章不是從別的語言WP翻來的。--百楽兎 06:29 2006年5月20日 (UTC)
如果真的是這樣,問題就大了,不似維基百科,大部分的地方所提供的文章都是有版權的,或許每個網站的內容都翻譯一些之後再彙整,還不大容易看得出侵權的痕跡,但是直接張貼原文在維基百科上恐怕根本是犯了侵權大忌,還輪不到慢慢翻譯為就該直接申報侵權刪除,要特別留意呀!--泅水大象 訐譙☎ 08:07 2006年5月20日 (UTC)
還有一個問題,翻譯到一半,原文就因為侵權被大幅重寫了,比如超級機器人大戰……--Skyfiler 16:40 2006年5月20日 (UTC)
其實在複製英文維基資料過來並打算開始翻譯時就先加上Inuse或advtranslation模版比較好,一般來說管理員就會知道有人在進行中。--Dracula·聊天室 09:39 2006年5月21日 (UTC)

我做的最新翻譯模版,大家多提意見

{{ToTranslateH}}English{{ToTranslateF}}效果如下: Template:ToTranslateHNon-Chinese TextsTemplate:ToTranslateF

發動機,怎麼沒簽名?— fdcn  talk  2006年05月22日04:30 (UTC+8 12:30)
忘了,@_@ --地球發動機〠✆ - ✉✍) 08:29 2006年5月22日 (UTC)
隱藏是個好主意。--百楽兎 08:13 2006年5月23日 (UTC)
好主意。不過有個小小建議,「to translate」有點彆扭,可以考慮用to be translated(不過空格可能討厭,也較長),或者現在分詞translating(頭:translating-h;腳:translating-f),或者直接簡寫作trans(頭:transh;腳:transf)?我傾向更名至最後一組,如果大家沒異議的話。--roc (talk) 22:42 2006年5月23日 (UTC)
嘿嘿嘿,我已先斬後奏了,目前,發動機弄的東東有2個已被我改了名,哈哈。— fdcn  talk  2006年05月24日09:18 (UTC+8 17:18)
{{Template:TransH}}和{{Template:TransF}}是嗎?!好的。 Stewart~惡龍 18:14 2006年5月28日 (UTC)

翻譯頁面修改

我想問問大家,可否把已完善翻譯的條目在要求翻譯條目的頁面中刪除?因為看到了許多條目已被翻譯.這樣做可減省空間,放更多有待翻譯的新條目,thx--秋鈴 08:27 2006年6月18日 (UTC)

翻譯頁面的自動修改

上面秋鈴的問題,我也不清楚呢。 好像是有管理員在專門維護這個。我總覺得要是模板能自動在編輯翻譯完成100%後,就能自動設置為待校對模板就好了。。 省得去編輯模板。--維基動力引擎 14:57 2006年11月4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