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傲慢與偏見 (2005年電影)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傲慢與偏見
Pride & Prejudice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喬·懷特
監製
編劇黛博拉·莫蓋茨(Deborah Moggach
原著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作品
主演
配樂
攝影羅曼·奧辛(Roman Osin
剪輯保羅·托希爾(Paul Tothill
製片商
片長127分鐘[1]
產地法國
英國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5年9月11日 (2005-09-11)(2005年TIFF
  • 2005年9月16日 (2005-09-16)(英國)
發行商焦點影業(美國)
環球影業(國際)
預算2200萬英鎊
2800萬美元[2][3]
票房1億2114萬7947美元[4]

傲慢與偏見》(英語:Pride & Prejudice)是2005年英國愛情電影,由喬·懷特執導,根據珍·奧斯汀181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圍繞英國鄉紳家庭五姐妹展開,講述她們對婚姻道德問題的處理和誤解。綺拉·奈特莉扮演女主角伊莉莎白·班內特,馬修·麥克費登飾演達西先生。影片由Working Title FilmsStudioCanal聯合製作,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愛爾蘭上映,11月11日在美國發行。

劇作家黛博拉·莫蓋茨起初希望自己創作的劇本儘可能忠實於原著,從伊莉莎白一角的視角出發並保留了書中的許多對白。喬·懷特還是第一次擔任長片電影的導演,他鼓勵編劇在文本上作出大範圍更改。懷特和莫蓋特將影片的時代背景提前,希望強調出法國大革命對英國的影響,避免將時代背景定型為「理想的攝政世界」,並把地理背景設定為鄉土氣息更濃郁的地區。影片完全是在英格蘭取景拍攝,耗時15個星期。導演發現各種因素給演員的選擇帶來了困難,他必須在自己認為最適合演出的演員和製片人所希望的大明星之間取得平衡。當時奈特莉已因出演《神鬼奇航》系列電影名揚天下,而麥克費登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國際性的知名度。

電影的主題強調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家庭。其宣傳主要面向年輕的主流電影觀眾,首先表明影片的製片人之前製作了2001年浪漫喜劇BJ單身日記》,然後再補充說明這是奧斯汀小說的改編作品。《傲慢與偏見》的全球票房約為1.21億美元,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爛蕃茄上收集的評論文章中對影片的好評率為85%,也屬於較為正面的評價。影片在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了包括女主角獎在內的四項提名,但其文化上的影響與1995年的同名電視劇相比還有所不及。奧斯汀學者指出,本片以「面向年輕人的電影製作手法」將遺產電影的多種傳統特徵混合,創造出了新的混合型電影類別。[5]

劇情

[編輯]

18世紀末,班內特夫婦和五個女兒——珍妮、伊莉莎白、瑪麗、凱蒂和莉迪亞——一起生活在英國鄉下,他們擁有農場,經濟獨立,屬於鄉紳階層。由於農場將來肯定會由班內特先生的侄子科林斯先生繼承,所以班內特太太很希望能在丈夫去世前把五個女兒都嫁出去。附近的尼日斐花園新搬進來一位名叫查爾斯·彬格萊(Charles Bingley)的有錢單身漢,他與自己傲慢的姐姐卡羅琳(Caroline)和朋友——據說「擁有半個德比郡」的達西先生——一起參加了當地的舞會並與眾人相識。彬格萊對溫柔而美麗的珍妮深感著迷,伊莉莎白起初試圖與達西交談,但後者冷淡地拒絕了,她還無意中聽到他似乎在說自己的壞話,於是對他感到厭惡。珍妮前往尼日斐花園拜訪時生病了,伊莉莎白於是前去陪伴,還與卡羅琳和達西發生了爭執。

之後,科林斯先生拜訪了班內特一家,他是一個很自負的牧師,嘴裡說什麼都與自己的恩人凱薩琳·德·包爾夫人(Lady Catherine de Bourgh)有關,並且很快就決定對伊莉莎白展開追求。與此同時,一隊民兵到達當地,帥氣迷人的韋翰中尉Lieutenant Wickham)立刻就引起了女孩們的興趣,他告訴伊莉莎白稱達西騙走了本應由自己繼承的財產,得到了她的同情。在尼日斐花園的一場舞會上,達西突然出現並邀請伊莉莎白共舞,後者吃了一驚但還是答應了,她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夏洛特·盧卡斯(Charlotte Lucas)發誓,自己會永遠討厭這個男人。兩人共舞時,伊莉莎白機智地挖苦達西,對方卻彬彬有禮地加以回應。夏洛特在這場舞會上告訴伊莉莎白,自己擔心珍妮在彬格萊面前的舉動過於保守,後者可能沒有意識到她愛上了他。次日,科林斯來到班內特家中向伊莉莎白求婚,但遭到了拒絕。彬格萊突然返回了倫敦,珍妮對此非常難過,伊莉莎白於是送她進城去與叔叔和嬸嬸加德納夫婦同住,希望能幫助珍妮重新聯繫上彬格萊。之後,伊莉莎白得知夏洛特將會與科林斯成婚,一方面給自己財務上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避免繼續身為大齡單身女性,這讓她深感震驚。

幾個月後,伊莉莎白前往凱薩琳夫人的莊園拜訪新婚的科林斯夫婦,凱薩琳夫人邀請他們留下來用膳,伊莉莎白因此又見到了達西和菲茨威廉上校。吃飯時,凱薩琳夫人問起伊莉莎白一些比較尖刻的問題,後者機智而自信地加以回應,引起了達西的興趣。次日,菲茨威廉上校無意中讓伊莉莎白得知,是達西令珍妮和彬格萊分隔兩地。心煩意亂的伊莉莎白跑出屋外,但達西追了上來並向她求婚。他表示雖然她的「階層較低」,但自己仍然深愛著她。伊莉莎白拒絕了他的求婚,指責他對珍妮、彬格萊和韋翰的所做所為,兩人發生激烈爭執,達西表示自己一直以為珍妮並不愛彬格萊,最後生氣而又傷心地離開。之後他找到伊莉莎白,交給她一封信,其中指稱韋翰是個賭徒,達西本為他安排了工作,但他想要的只是錢。信中還稱韋翰要求拿到更多的錢,遭到拒絕後還試圖和達西15歲的妹妹喬治安娜私奔,為了是得到她繼承的30000英鎊,並且在得知自己永遠都不可能得到這筆錢後又拋棄了她。

位於彭伯利莊園的達西先生半身像

加德納夫婦帶伊莉莎白前往峰區遊玩,然後又拜訪了達西所住的彭伯利莊園,據他們所知,達西這會兒正在外旅行。莊園的財富和美麗讓伊莉莎白驚呆了,但更讓她吃驚的還是達西管家對主人的描述,聽起來完全就是個大好人。伊莉莎白在莊園裡閒逛並意外撞到了提前回家的達西先生懷裡,後者邀請她和加德納夫婦一起去見自己的妹妹,他的舉止已明顯緩和,彬彬有禮,喬治安娜也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伊莉莎白。伊莉莎白得知,自己天真而妖艷的么妹莉迪亞竟然和韋翰私奔了,向達西和加德納夫婦哭訴後,她傷心地回家了。班內特一家都擔心女兒被玷污後全家也跟著身名狼籍,之後得知加德納先生發現兩人已在倫敦成婚時才鬆了一口氣。之後莉迪亞還告訴伊莉莎白,是達西先生找到了他們,並且支付了婚禮所需的費用。

彬格萊和達西一起回到了尼日斐花園,珍妮接受了彬格萊的求婚。當晚,凱薩琳夫人意外來訪,堅持要求伊莉莎白承諾放棄達西,稱後者已與自己的女兒安妮訂婚。伊莉莎白拒絕了這一要求,但晚上也難以入眠,天剛亮就出門在曠野中散步。她遇到了因得知凱薩琳夫人舉動而同樣無法入眠的達西,後者承認自己仍然愛著她,伊莉莎白也接受了他的求婚。伊莉莎白向父親保證,自己也愛著達西,班內特先生於是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演員

[編輯]

製作

[編輯]

構想和改編

[編輯]

《傲慢與偏見》和不久前的其它幾部簡·奧斯丁著作改編作品一樣,是英國和美國合作拍攝的電影,英國製片公司Working Title Films和其美國總公司環球影業合作,其中還有法國公司StudioCanal的參與[6][7]Working Title當時以主流製作影片聞名,如《布里吉特·瓊斯的日記》和《愛是您·愛是我》都獲得了國際性的成功[8],但在歷史劇類型電影方面默默無聞[9]。聯席主席蒂姆·貝文表示,公司希望把奧斯汀的原創故事獻給全世界的觀眾,劇情將集中在麗茲一角身上來再現其大銀幕上的輝煌[10]。影片獲得的拍攝預算為「相對低廉」的2200萬英鎊(相當於2800萬美元)[2][3],期望在1996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和1998年《莎翁情史》的基礎上獲得商業成功,特別是考慮到人們對奧斯汀作品的興趣已經明顯復甦[11][12]

劇作家黛博拉·莫蓋茨將本片的時代背景改到了18世紀末,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避免1995年英國廣播公司改編的同名電視短劇蓋過電影的風頭。[13]

劇作家黛博拉·莫蓋茨花了兩年時間將《傲慢與偏見》改編成電影劇本,這一期間製片公司基本上沒有對她的工作做出指示。她對早期的劇本擁有自行決定權,並且一共寫了約十稿[14][15]。莫蓋茨給劇本安排了「完美的三幕結構」[15],並試圖儘可能忠實於原著,認為小說中這個「兩個自以為憎恨彼此的人實際上卻狂熱地愛上對方」的故事是「如此美妙」,自己沒有必要再劃蛇添足地想要將之改得更好[10]。由於自認無法將小說中「激烈而精彩的對話」全部重新創作出來,因此她決定儘量對其加以保留[10]

莫蓋茨的初稿劇本與奧斯汀的原著最為接近,之後的版本對一些情節和人物進行了調整[15]。她起初像小說那樣從伊莉莎白的角度撰寫了所有的場景,之後又將少數情節從男性角色的視角加以闡述,例如彬格萊練習求婚的一幕,希望以此「表現出達西和彬格萊是很親密的朋友」,並表明達西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個老頑固」[14]。劇本中還增加了一些小細節,例如一此發生在法國的事情,來讓一眾角色的生活圈顯得更大[10]。雖然莫蓋茨是電影主創人員名單上唯一的編劇,但劇作家李·哈爾Lee Hall)也對早期劇本進行過增補[16][17]

電視導演喬·懷特於2004年初獲聘執導本片[17],這是他的長片電影處女作[18]。由於他之前的作品多為社會現實主義題材,因此突然獲選來執導一部浪漫劇情片多少有些令人意外[19][20]製片人希望給影片帶來全新的視角[8],懷特之前的作品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10],雖然他之前連原著小說都沒看過,但製片人還是寄了一份劇本給他[10][21]。懷特當時表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有興趣,我覺得自己應該比這(個劇本)要更主流,更前衛一點吧。但當我開始閱讀這個劇本時,我很感動,這讓我自己都感到意外。」[22]然後他又找來小說加以閱讀,他覺得該書在人物劃畫上非常出色,很有「英國現實主義開山之作」的氣勢。他還認為書中的故事非常真實,包含有許多有關如何去愛他人,如果克服偏見,以及是什麼原因讓人與人之間孤立起來的真知灼見[22]

「我希望這是一個有關年輕人的故事,有關年輕人首次體會到自己的情感,同時又不能理解這種情感。要是你找個40歲的男人來扮演一個不明白自己感情的角色,這未免有些不可思議,有些難以置信,與其說這是《傲慢與偏見》,倒不如說更像是《40處男》。」
——導演喬·懷特對1940年版改編電影中演員的年齡所做的評價。[22]

懷特之前只看過1940年的電影版《傲慢與偏見》,這也是該小說上一次改編成電影的版本。導演有意避免去觀看其它任何版本的影視或戲劇作品,一方面是擔心自己無意中竊取其中的一些做法,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執導的這部作品擁有儘可能多的原創性[22]。不過他還是有觀看其它的一些古裝片,如李安的《理性與感性》,羅傑·米歇爾Roger Michell)的《勸導》(Persuasion)和約翰·施萊辛格的《遠離塵囂:珍愛相隨》(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懷特表示,最後一部《遠離塵囂:珍愛相隨》對自己的改編作品影響最大,他認為該片「既真且誠,同時也非常浪漫」[23]。為了創造出一種逢場作戲的氣氛,導演還從一些青少年題材的愛情片中汲取靈感,如《十六支蠟燭》(Sixteen Candles[24]和《早餐俱樂部[25]

懷特獲聘時,莫蓋茨已經寫到了第三稿[15]。雖然她希望劇本中的對白儘量原汁原味,但懷特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他覺得人們並不會真的像書中那樣來說話,太不自然了[21]。還有幾個場景的內容與原著的台詞緊密結合,許多對白都是將現代習慣用語和更古典,聽起來冠冕堂皇的句式相混雜[16]。對原著的改編還涉及到禮貌問題,懷特指出,奧斯汀作品中的角色說話前需要先等待,但他認為在像班內特這樣有許多女兒的大家庭中,每個人都希望在口頭上勝過對方,往往在對方還沒說完時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他覺得改編也應該顧及這方面問題[10]。《理性與感性》的女主角兼編劇艾瑪·湯普遜對劇本創作提供了協助,不過她選擇不為此居功。她嚮導演提出了建議,還提議了一些對話性的內容,例如片中科林斯和夏洛特的部分故事情節[26][27]

珍·奧斯汀於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創作了小說的初稿,起初使用的標題是《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之後更名為《傲慢與偏見》[28],書則在1813年出版。懷特和莫蓋茨將電影的時代背景從1813年改為奧斯汀創作該小說的18世紀末,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懷特希望強調法國大革命對英國產生的影響[10][21],他對此很感興趣,因為這場革命「在英國貴族之間形成了一種恐懼的氣氛」[23]。另外,懷特更改時代背景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很討厭那種在19世紀初流行的帝國式服裝輪廓[10][21]。這一決定讓影片與其他近期的奧斯汀小說改編影視劇本相比有著明顯的視覺差異[24]。1995年英國廣播公司改編的電視短劇版本《傲慢與偏見》由柯林·菲爾斯詹妮弗·艾莉主演,播出後獲得了成功。本片的製片人保羅·韋伯斯特希望能夠避免像這部電視劇那樣將時代背景定型為「理想的攝政世界」[10]。懷特和莫蓋茨決定,將電影的地理背景設定為與之前的的改編版本相較更鄉土的地區[29][14],希望描述出班內特一家的田園生活[21],並對他們經濟上相對貧困作出強調[30]。一些評論家對片中的貧困程度提出了批評,但懷特認為這有利於表現出班內特一家的處境,在班內特、達西和彬格萊三個家庭間形成對比[31]

演員選擇

[編輯]

懷特對與自己合作的人很講究,這給他為本片挑選演員的工作帶來了困難[22]。他堅持選擇那些與小說中角色年齡相符的演員來出演[23],並特別要求演員無論是在鏡頭前還是平常都有默契,還堅持讓他們參加為期三個星期的即興演出排練[15]。懷特還需要在自己認為最適合演出的演員和製片人所希望的大明星之間取得平衡[22]。他起初並未設想要找一個像英國女演員綺拉·奈特莉這麼漂亮的女明星來扮演女主角伊莉莎白·班內特[19],但之後他意識到,奈特莉「根本就是個假小子」,「有著活潑的心態和強烈的幽默感」,於是選中了她[10]。當時奈特莉以出演《我愛貝克漢》和《神鬼奇航》系列電影聞名[24],她從7歲那年起就成了奧斯汀的粉絲,但一開始因擔心自己的演出會是對她十分推崇的「詹妮弗·艾莉表演徹頭徹尾的複製」而不敢接受這個角色[32]。奈特莉認為,伊莉莎白正是「你所希望成為的那種人:她風趣、機智而且聰明。她是個非常豐滿,非常討喜的角色」[33]。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學習了禮儀、歷史舞蹈,但出演2005年的另一部電影《女模煞》(Domino)需要她剪成短髮,這給她參加本片的拍攝工作帶來了麻煩[32]

綺拉·奈特莉(左)的知名度讓當時國際上幾乎默默無聞的男演員馬修·麥克費登(右)獲選出演成為可能。

韋伯斯特發現,由於達西一角的標誌性地位,以及柯林·菲爾斯在1995年英國廣播公司改編版本中奠定的高度,達西一角的演員選擇非常困難[34]。懷特之後表示,奈特莉的知名度讓他得以選擇當時相對來說默默無名的馬修·麥克費登,如果扮演伊莉莎白·班內特的女演員也沒有什麼名氣,麥克費登根本就不可能入選[22]。麥克費登當時因出演英國間諜劇《軍情五處》而有了一點知名度[34],但在國際上沒有什麼影響力[24]。懷特很喜歡麥克費登的電視作品[23],他傾向於選擇一個像麥克費登這樣有「適當男子氣概」的男演員,而不是那些「奶油小生型」。懷特覺得馬修這種壯碩的身型正是富有的達西所需要的[22]。麥克費登在電影開拍前都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他希望完全依靠劇本來進行演出[35]

懷特表示,選擇羅莎蒙德·派克來出演伊莉莎白的姐姐珍妮是因為他知道派克能夠表現出這個角色的複雜性,而不僅僅是個「單純的老好人」,「珍妮有真正的內心世界,她一度傷透了心」[19]。派克的前男友西蒙·伍茲(Simon Woods)獲選出演珍妮的戀人彬格萊先生[19]。另外三位班內特家族姐妹分別由妲露拉·萊莉、凱莉·墨里根和吉娜·馬隆詮釋,她們也是劇組中僅有的三位美國女演員[10]。懷特稱讚馬隆擁有「非常完美的英國口音」[36],穆里根是在吃晚飯時接到通知試鏡的電話,當時的晚宴是由朱利安·費羅斯Julian Fellowes)主持,她之前報讀戲劇學校但未獲錄取時給費羅斯寫過信。經過三輪試鏡後,穆里根得到了她的角色[37][38]。之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塔姆金·莫欽特給選角導演寫了一封信,她得以入選飾演達西先生的妹妹喬治安娜[10]。除莫欽特外,本片也是穆里根[39]和萊莉的電影處女作[40]

唐納·蘇德蘭告訴懷特,自己的父親也曾出演過班內特先生[36],導演覺得這位老演員擁有「對付那六個女人的能力」[19]。布蘭達·布萊斯獲聘扮演班內特夫人,莫蓋茨認為這個角色相當於片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女英雄[41]。懷特認為這個角色很有難度,「她可能會很煩人,讓人想要制止她的喋喋不休和怪叫。但布蘭達擁有這樣的心思和幽默感來呈現出班內特夫人對她女兒們的愛意和關懷」[10]。懷特還說服了老牌女演員茱蒂·丹契加入劇組飾演凱薩琳·德·包爾夫人,他在給丹奇的信中寫道:「我非常喜歡你演潑婦,請加入我們,為我來演一次潑婦吧。」[5][19]丹奇只能為本片的拍攝騰出一星期的時間,懷特因此安排電影一開拍就馬上拍攝她的鏡頭[26][42]

服裝設計

[編輯]
賈桂琳·杜倫根據各角色的個性設計了班內特家族六位女性的服裝,從左至右分別為瑪麗、伊莉莎白、珍妮、班內特夫人、凱蒂和莉迪亞

2004年電影天使薇拉卓克》贏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肯定的賈桂琳·杜倫獲聘擔任本片的服裝設計師。她和懷特希望影片與電視改編版有明顯不同,並且都對高腰線的服飾有些反感,所以杜倫專注於根據18世紀末的時尚來進行設計,這一時期的裝束經常包含有經束腹固定的自然腰線,片中也出現了1790年代後開始流行的帝國式服裝輪廓。[43]杜倫的設計讓片中的人物之間出現了代溝:年紀較長的角色身穿18世紀中期流行的款式,年輕人則以英國攝政時期流行的髮型和衣著風格作打扮[44]。班內特夫人就是片中長輩的代表,她的裙裝看起來就進行過修補[35]

杜倫的服裝還有助於強調不同角色的社會等級[45]。例如卡羅琳·彬格萊首次登場時就身穿帝國式禮服,這在當時屬於時尚尖端服飾[46]。杜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尼日斐花園舞會上所有女性身著的禮服都出於對現代觀眾認可度的考慮設計為白色,導演懷特對此表示讚賞,稱這正是自己選擇聘請杜倫的原因[47]。片中所有的服裝都是手工製作,這一點也與其描述的時代相符[35]。不過為迎合現代觀眾的喜好,影片在歷史準確性上有所讓步,對人物的服裝和髮型進行了調整[48]

為了幫助區別班內特五姐妹,杜倫將伊莉莎白視為「假小子」,她的衣服顏色樸實,因為她熱愛鄉間生活[43]。而對另外四姐妹杜倫表示:「珍妮的衣服最為精緻,不過還是有一點自制服裝不夠嚴謹的感覺,因為班內特一家不是很有錢。」她還稱,導演希望讓幾個人物有一種鄉下人的感覺。「瑪麗有些過份正經,認真而務實。莉迪亞和凱蒂都還是十幾歲的少女,多少有些半斤八兩,我也試著讓兩人比較類似,要是其中一個穿著綠色的裙子,另一個就會穿上綠色外套,這樣兩人在視覺上總還是會有不對稱的地方。」[43]2005年版的《傲慢與偏見》中班內特姐妹的衣服雖然破舊,但穿在身上仍然很舒適,這點與1940年的版本相反[30],也讓演員們行動起來更方便[35]

達西先生的服裝經過了多個階段性的變化。杜倫指出:

「這個人物的初次登場是在梅里頓,這個時候他表現得非常克制,非常僵化,身上穿的外套也就是非常生硬的西裝。全片的第一部分里他的形象一直很僵硬。到了他在雨中(向伊莉莎白)求婚時,我們剪裁的衣服與之前類似,但面料要柔軟得多。之後他的服裝已經完全不同,清晨他在迷霧驚魂中漫步時按18世紀的標準可以說是什麼也沒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麗茲身上穿的又是睡衣,所以,誰知道呢?」[43]

拍攝

[編輯]
片中虛構村莊麥里屯是在林肯郡民政教區斯坦福取景。[49]

莫蓋茨相信,雖然原著小說在視覺方面很不直觀,但很適合拍成電影[15]。而在懷特看來,許多時代劇都是依靠繪畫而非照片來取得拍攝靈感,這導致影片看上去有欠真實。因此他採用「奧斯汀的散文」來給予「故事中的人物許多視覺上的參考」,片中多個角色的特寫鏡頭就是這樣來拍攝的[10]。電影的主創人員還將原著中的多個地點作出變更,選用更加浪溫的環境。例如書中達西先生是在牧師公寓中首度向伊莉莎白求婚,電影中則改成暴風雨中的戶外,旁邊還有一幢新古典主義建築。他在片中的第二次求婚發生在天亮時的飄渺荒野[50][51],而書中則是他和伊莉莎白大白天走在鄉間小路上[52]。懷特稱:「古裝片有許多陳詞濫調,一些在本片中也有,還有一些沒有,但在我看來,有必要對之提出質疑。」[10]

片中的彭伯利莊園部分是在查茨沃斯莊園取景拍攝的,有觀點認為這裡也是奧斯汀設想達西宅邸的靈感來源。[5][53]

劇組在劇本開發期間花了四到五個月時間尋覓拍攝地點[35],經常在劇本和地點間來回反覆[15]。影片完全是在英格蘭取景,拍攝周期為15周[6][10],均在2004年夏完成[54]。助理製片人保羅·韋伯斯特指出,對於一部這種規模的電影來說,完全在各個地點進行拍攝這是很不尋常的。喬·懷特部分是希望演員在真實的環境下能夠放鬆,與之融為一體[10]美術指導莎拉·格林伍德(Sarah Greenwood)和內部裝飾師凱蒂·斯賓塞(Katie Spencer)指導劇組在六個郡的七處莊園進行拍攝。因為「英國沒有什麼地方是不允許21世紀(的人們)靠近和觸摸的」,許多地區還需要先經過大量的準備工作才適合拍攝[55]。視覺特效公司「雙重否定」(Double Negative)通過數字方式將多個地點的景色加以修復,令其與影片所處時代相符,他們去掉了畫面中的雜草,加強鍍金窗框的色彩,還去掉了像礫石車道和電力塔這類會導致電影存在時代性錯誤的內容。雙重否定公司還開發了電影片頭字幕所使用的字體[56]

製作團隊選擇了看上去特別宏偉的住宅來更好地體現部分角色的財富和權力[57]。這些地點包括德比郡的查茨沃斯莊園Chatsworth House),這裡是整個英格蘭最大的私有鄉間別墅。查茨沃斯莊園和位於索爾茲伯里的威爾頓別墅(Wilton House)均是片中彭伯利莊園的取景地[18][49]。劇組在搜尋英格半的多個地點後選擇了位於肯特郡的格魯姆布里奇莊園Groombridge Place)拍攝班內特一家人居住的浪博恩[58]。外景經理亞當·理查茲(Adam Richards)相信格魯姆布里奇擁有「巨大的魅力」,「沒有受到17世紀後期發展的(不利)影響」[59]。懷特給格魯姆布里奇莊園內部選擇了現實主義特色的裝飾,其風格破舊但又別致[60]伯克郡建於18世紀末的巴塞爾頓公園Basildon Park)成為片中尼日斐花園的取景地,這裡為電影拍攝而向公眾關閉了7個星期[61]劍橋郡伯利別墅Burghley House)成為凱薩琳夫人宅邸的拍攝地[18][53],鄰近小鎮斯坦福則作為片中虛構的麥里屯。其他外景地點還包括哈頓廳Haddon Hall),斯托海德風景園的阿波羅神廟和帕拉第奧橋,漢斯福德(Hunsford)和峰區[49]。片中的第一個舞蹈鏡頭是在林肯郡的一個馬鈴薯倉庫拍攝的,劇組還聘請了當地鄉民擔任臨時演員[15],這也是劇組搭建的唯一一個之前不存在的外景[62]

音樂

[編輯]
傲慢與偏見
達里奧·馬里安奈利電影配樂
發行日期2005年11月15日 (2005-11-15)(美國)
類型古典
時長41:22
唱片公司迪卡唱片
製作人尼克·安傑爾
達里奧·馬里安奈利專輯年表
Sauf le respect que je vous dois
(2005年)
傲慢與偏見
(2005年)
回魂
(2006年)

義大利作曲家達里奧·馬里安奈利為本片創作了音樂,這也是他和懷特的首度合作。保羅·韋伯斯特曾與馬里安奈利在2001年的電影《勇士》(The Warrior)中合作過,並嚮導演推薦了他。馬里安奈利與懷特首次交談時討論了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奏鳴曲,這些奏鳴曲之後不但成為參照,而且還是原創配樂的「起點」[63]。除了貝多芬作品的影響外,片中「Meryton Townhall」(意為《麥里頓市政廳》)和「The Militia Marches In」(意為《民兵進行曲》,有笛子演奏)這些曲目則是受到了電影時代背景的啟發,希望能藉此提升影片的時代感[64]。「Meryton Townhall」和「Another Dance」(意為《另一支舞》)包含有與18世紀末相符的舞蹈內容。音樂評論家威廉·魯爾曼(William Ruhlmann)稱讚馬里安奈利創作的配樂「給熟悉的浪漫情節增加了強烈浪漫氣息的陪伴」[64]

電影中有多個演員演奏鋼琴的鏡頭,馬里安奈利為此不得不在開拍前就寫好多首曲目。他表示,為了讓故事中的情感更親密,他犧牲了一些歷史準確性,這些開拍前創作的曲目中就播下了自己之後會在配樂中加以發展的種子[63]。由於次女降生,演員們實際開始演奏馬里安奈利創作的曲目時他未能親臨現場[63]。配樂中的鋼琴曲段由法國鋼琴演奏家讓-伊夫·蒂博戴詮釋,懷特認為他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之一[65]管弦樂部分由英國室內樂團演奏,全片共有17段器樂曲目,原聲帶上這些曲目的排列順序和片中不盡相同[64]

曲目表
曲序曲目
1.Dawn
2.Stars and Butterflies
3.The Living Sculptures of Pemberley
4.Meryton Townhall
5.The Militia Marches In
6.Georgiana
7.Arrival At Netherfield
8.A Postcard to Henry Purcell
9.Liz on Top of the World
10.Leaving Netherfield
11.Another Dance
12.The Secret Life of Daydreams
13.Darcy's Letter
14.Can't Slow Down
15.Your Hands Are Cold
16.Mrs. Darcy
17.Credits

剪輯

[編輯]
「你必須忠實於原著的完整性,忠實於珍·奧斯汀,但你也必須要非常冷酷無情。你不能無視或錯過……伊莉莎白·班內特和她的經歷,她艱苦卓絕的歷程,在你繼續的過程中,有一些東西必須要放棄。」
——黛博拉·莫蓋茨談論本片的剪輯[15]

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短劇版本長達五個小時[66],而懷特則把自己的電影壓縮到兩小時零9分鐘[67]。在他看來,本片「顯然是有關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故事,任何會轉移注意力,會讓你分心的內容都應該剪掉」[22]。與原著相比,片中幾個最明顯的改動包括對多個主要橋段時長的縮減,如韋翰和民兵的離去,伊莉莎白對凱薩琳夫人宅邸和科林斯住所以及彭伯利莊園的拜訪,莉迪亞的私奔和隨後的危機等;片中還取消了幾個配角的戲份,如菲利普斯夫婦和赫斯特夫婦[14],瑪麗亞·盧卡斯夫人,楊其夫人,莉迪亞的多位朋友(包括上校和福斯特夫人),以及多位軍官和鄉民等[66];此外還有一些表現人物對所發生事件反應的內容也做了大幅度削減,例如書中伊莉莎白在看到達西的來信後有整整一個章節來描寫她的心理活動,但電影中這些內容只有短短的幾個鏡頭[68]

莫蓋茨和懷特就電影的結局進行過辯論,不過他們都同意不以婚禮來結束,「因為我們不希望伊莉莎白經過這場奢華的婚禮後從女孩轉變成女王,而且(以婚禮作結局)早已是老生常談了」[14]。電影在北美上映前不久,影片的結局進行了調整,增加了一個小說中沒有的情節,婚後達西夫婦在彭伯利莊園盡情享受夜色的浪漫並且有一個激情之吻[69][70],希望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觀眾[14],但這一做法引起了北美地區珍·奧斯汀協會(Jane Austen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簡稱JASNA)的批評。前JASNA主席艾爾莎·索倫德(Elsa Solender)在看過影片的預映後表示:「這裡面沒有任何珍·奧斯汀的東西,全片的前面三分之二都(與原著)不符,以其平庸侮辱觀眾,(這樣的電影)上映前就應該要剪掉。」[71]這個增加的鏡頭沒有在英國上映的版本中出現,因為之前試映時有觀眾覺得這段有些好笑[72],不過之後又有觀眾對自己沒有看到這部分內容表示不滿,影片因此於首映10星期後再次在英國和愛爾蘭發行[73][74]。英國上映的原版以班內特先生祝福伊莉莎白和達西的結合而結束[5],而小說中則繼續對達西夫婦及其他主要人物之後數年的生活加以概述,並且有整整一個章節都是這樣的內容[75]

主題和分析

[編輯]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

[編輯]

電影、文學和奧斯汀學者都指出了《傲慢與偏見》中存在的浪漫和浪漫主義色彩,特別是在和之前的改編作品對比的情況下[76]。莎拉·艾爾伍德(Sarah Ailwood)認為,影片「基本上是對奧斯汀小說作出浪漫性的演繹」,她認為懷特對自然表演的追求就是一種「把伊莉莎白和達西定位為浪漫人物」的手段,「懷特將奧斯汀對探索浪漫本質的關注,以及男女在壓制性的宗法社會和經濟秩序下實現自我的可能性作為自己這部《傲慢與偏見》的核心」[77]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凱薩琳·史都華-比爾(Catherine Stewart-Beer)也有類似看法,她稱伊莉莎白出現在德比郡懸崖上的一幕是對懷特強烈的後現代浪漫主義風格的一次令人驚艷而不可思議的召喚,但是,她覺得這並不像是奧斯汀的風格,反倒是讓人想起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78]普羅旺斯大學學者莉迪亞·馬丁(Lydia Martin)在自己的分析中總結認為,電影中的人物關係,音樂和場景的轉變都表現出其對浪漫存在的偏見[79]

現實主義是本片另一個突顯的主題,懷特在多次接受採訪時以及影片DVD的評論音軌中都確認了這一主題的存在[80]。2007年,伍爾西斯學院Ursinus College)電影學教授卡羅爾·多爾(Carole Dole)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傲慢與偏見》中混合了年輕觀眾所熟悉的一種對現實主義的揶揄和經典遺產電影中那種對鄉村別墅的崇敬,美麗風暴的嚮往和正宗年代細節的追求,其中對現實主義的揶揄也表現出了導演的現實主義審美觀,片中將浪博恩描繪成一個到處都是雞、牛和豬的工作農場這一作法就正是這種揶揄的反映。多爾還表示,18世紀90年代英格蘭農業的實際情況,封閉的庭院,穀倉,還有麗茲赤腳坐在泥濘的鞦韆上這些細節都是現實主義的明證。多爾將影片與近期的奧斯汀小說改編作品相比較,如1999年的《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他認為《傲慢與偏見》證明遺產電影仍然存在,只不過「已經轉變為一種更加靈活的(新)片種」[5]。傑西卡·杜爾根(Jessica Durgan)也同意這一看法,她認為本片既否定了又接受了遺產電影,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觀眾[8]

家庭

[編輯]

莫蓋茨從小和三個姐妹一起長大,所以對故事中的家庭互動特別感興趣[10]布魯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教授芭芭拉·K·西伯爾(Barbara K. Seeber)認為,2005年改編電影中對家庭的強調超過了愛情,這與小說完全相反。例如,片中對班內特一家作了大幅改寫,特別是把班內特先生描述為一位敏感而慈祥的父親,而小說中他導致家庭不幸的一面則不斷地受到了淡化處理[81]。西伯爾還進一步指出,本片是「第一部以同情的眼光來呈現班內特夫人」的作品,班內特先生也展現成了「一位細心的丈夫和慈祥的父親」[81]

史都華-比爾和奧斯汀學者莎莉·B·帕爾默(Sally B. Palmer)指出了片中對班內特一家描寫的改動[82]。史都華-比爾認為,這個家庭雖然有些「混亂,但就這個版本來說,本質上是幸福的一家——與奧斯汀的原著相比,更快樂,關係失調的情況要少得多……例如,班內特夫婦看起來的確中意彼此,甚至可以說愛著對方,這與原著可謂相距甚遠」[78]。製片人保羅·韋伯斯特也在DVD花絮《班內特家庭肖像》(A Bennet Family Portrait)中認可了家庭主題的存在:「沒錯,這是個伊莉莎白·班內特和菲茨威廉·達西之間的偉大愛情故事,但也正是這個家中的愛支撐著這一切。」[81]

對伊莉莎白·班內特的描繪

[編輯]

懷特希望讓電影從伊莉莎白的角度「儘可能主觀」地加以闡述,觀眾和她在同一時間首次見到達西[83]。這種專注於伊莉莎白的做法令影片和原著小說相比存在一些戲劇性的變化,奈特莉扮演的伊莉莎白與她家庭的關係「日益冷漠和疏遠」,片中伊莉莎白和珍妮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疏離就是明證,這點上與原著是不符的,書中伊莉莎白會在經歷了困難的掙扎後向珍妮傾訴自己的情感[78]。懷特希望讓兩姐妹之間的關係「真實」,並且讓她們逐漸分開,因為他覺得書中對兩人的描寫過分「甜膩」[84]。莫蓋茨則有意讓伊莉莎白「把秘密都藏在心裡。對於她來說,這是很大的負擔……因為她把這些都悶在心裡,所以我們對她的感受也越來越強。我相信,最真實的喜劇都是誕生在痛苦之中」[10]

在史都華-比爾看來,奈特莉扮演的伊莉莎白和達西之間「爭強好勝」的激切互動以及在凱薩琳夫人面前桀驁不馴,拒絕合作的表現,都「與奧斯汀原著中的伊莉莎白相距甚遠,後者更成熟,更腳踏實地,雖然這兩個伊莉莎白都偶爾會表現出慌亂,幽默,都會吃吃傻笑」[78]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勞瑞·卡普蘭(Laurie Kaplan)認為,雖然懷特對伊莉莎白的關注與原著相符,但劇本中卻去掉了她自我認同的一句台詞:「直到此刻,我才真正認識自己。」(Till this moment, I never knew myself)卡普蘭認為,這句台詞對伊莉莎白來說「至關重要」,他覺得沒有了這句台詞,影片「不但違背了奧斯汀故事中的精神和本質,而且也違背觀眾的期望」[85]

發行

[編輯]

市場行銷

[編輯]

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有一連串珍·奧斯汀小說改編作品或准改編作品問世,其中包括1999年的《曼斯菲爾德莊園》,2001年的《BJ單身日記》,2003年的《傲慢與偏見:明天過後喜劇》(Pride & Prejudice: A Latter-Day Comedy)和2004年的《新娘與偏見[86]。《傲慢與偏見》旨在帶領觀眾「回到時代劇的世界,展現出許多人眼中更真實版本的奧斯汀」[7]。雖然小說早已是眾所周知,但由於已經有大量相關的改編作品,因此本片必須要與其它作品有顯著的區別[87]。電影在宣傳中旨在吸引主流和年輕的觀眾[88],一位觀察家稱本片是「小雞甩尾式的終極浪漫」,「比之前大銀幕上的奧斯汀改編作品更商業化」[89]。另一位觀察家則把影片和1995年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劇版本,綺拉·奈特莉和詹妮弗·艾莉的表演作對比。「如果艾莉詮釋的麗茲是每個40或50來歲觀眾最喜歡的獨立,甚至成熟的奧斯汀女主角,那麼奈特莉就是每個二十出頭觀眾的性感好女孩。」[90]電影的英文原名中用&代替了「and」,這一做法和1996年的後現代主義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之後現代激情篇》類似,該片以「+」號代替「and」,片名成了「Romeo + Juliet[5]

影片上映時,奈特莉早已是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影星,因此電影的所有宣傳資料中都強調了她的出演,這與柯林·菲爾斯出演1995年改編作品後的宣傳手法類似[91]。多位評論家將電影的正式海報和1995年的《理性與感性》相比較,認為兩者都試圖吸引相同的觀眾群[13]。電影的廣告表明影片的製片人之前還製作過2001年商業和評論上都獲得成功的浪漫喜劇片《BJ單身日記》,然後再說明這是奧斯汀小說的改編作品[5]。電影上映前,影迷可以在線下載劇照和屏保,這些東西都強烈了本片和之前改編作品的不同之處。莉迪亞·馬丁在評論中指出,相對於之前的《傲慢與偏見》改編作品,本片的宣傳資料淡化了「英雄之間的對抗」,希望以此來強調「浪漫關係」,片中多位角色的定位以及海報上的宣傳標語都證明了這一點:「有時這個世界上你會想到的最後一個人正是你不能沒有的那一個。」[79]

票房

[編輯]

《傲慢與偏見》於2005年9月11日在2005年多倫多影展上作為特別展映片進行了首映[92][93],再於16日在英國和愛爾蘭院線上映[94][95],首周就登上票房榜冠軍寶座,在397張銀幕上放映獲得了250萬英鎊的收入[96][97][98]。影片的冠軍位置繼續保持了兩個星期,前三周在英國共收入了超過900萬英鎊,最多在412張銀幕上映[98]

2005年11月11日,影片在美國的215張銀幕上映,收入290萬美元[99]。兩個星期後,影片在1299張銀幕上放映,票房收入上升到720萬美元,影片在美國一直放映到2006年2月24日,共計收入3840萬5088美元[4]焦點影業分銷總裁傑克·弗利(Jack Foley)是本片在美國的分銷商,他認為《傲慢與偏見》的成功與奧斯汀對嬰兒潮市場的吸引力和這一知名「品牌」的地位密不可分[100]。 從2005年9月到2006年5月,聯合國際影業在另外59個國家發行了《傲慢與偏見》[97],影片的全球總票房因此達到1億2114萬7947美元,在美國的2005年電影票房總榜上可以排到第72位,而在同年世界電影票房榜上則可以排至第41位[4]

家用媒體

[編輯]

環球影業家庭娛樂公司於2006年2月面向美國和英國市場發行了標準的VHS錄影帶DVD,並且有寬屏和滿屏兩種版本,附加的額外內容包括導演喬·懷特的評論音軌,對奧斯汀一生的回顧和片尾伊莉莎白和達西親吻的鏡頭[67][4][101]。2007年11月13日,環球又發行了豪華版DVD,時間愉逢懷特2007年的電影《贖罪》在院線上映。豪華版中包括寬屏和滿屏兩個版本的電影原片,原聲帶CD,收藏版書籍和小冊子,還有多段之前發行的DVD中沒有的特別花絮[102]。2010年1月26日,環球面向美國市場發行了本片的藍光影碟版本,其中同樣包含附加內容[103]

反響

[編輯]

葛麗亞·嘉遜勞倫斯·奧立佛主演的1940年版《傲慢與偏見》雖然有名,但卻奇怪地存在多處硬傷,並且還是部黑白片,2005年的版本則是除1940年版外僅有的一部基本忠實於原著的電影改編作品[104],2005年以前,《泰晤士報》一直認為1995年的電視短劇版本非常優勢,會一直成為觀眾意識中電影的標準[104]。懷特的作品起初受到一些原著粉絲的質疑,特別是其中對情節的改動和演員的選擇[105]。2005年,《每日鏡報》對《傲慢與偏見》的六部主要改編作品加以比較,只有1995年的電視短劇和2005年的本片得到了9分的高度評價(最高10分),另外四部作品只得到了6分或更低的分數[106]。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171篇評論文章,其中146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85%,平均評分7.7(最高10分)[107]。而Metacritic上收集的37篇評價則有35篇給出好評,無差評,兩篇褒貶不一,綜合評分85(最高100)[108]

影評人稱讚了電影的片長,令其不至於像1995年的電視劇那樣深沉和複雜[18],認為本片「顯然(不像電視劇那樣)大膽或是充滿修正主義傾向」[109]。北美地區珍·奧斯汀協會主席瓊·克林格爾·雷(Joan Klingel Ray)對奈特莉和麥克費登的年齡感到滿意,稱詹妮弗·艾莉「讓角色有些過於『沉重』」[110]。《衛報》的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稱讚奈特莉的精彩表演「提升了整部電影」,但也認為兩位主角的選擇「與菲爾斯和艾莉相比無疑有些乳臭未乾」。他還表示,只有那些「勢利眼、倔老頭,或是對柯林·菲爾斯和詹妮弗·艾莉主演的1995年英國廣播公司版本有著戀屍癖般忠誠的人才會無法享受(奈特莉的)表演」[109]。英國廣播公司影評人斯特拉·帕帕麥可(Stella Papamichael)當時認為這是奈特莉已有的「最精彩演出」[94]。影評人對麥克費登詮釋的達西褒貶不一,表示他的出演讓人驚喜的同時[110][111],也批評他缺乏小說中那種情感逐漸轉變的過程[110][112],還有評論稱讚他在表現書中角色缺乏安全感和敏感方面比菲爾斯更到位[18]

影評人還針對電影的其它方面加以評述。《雪梨先驅晨報》的桑德拉·霍爾(Sandra Hall)批評了懷特對現實主義的追求,「完全沒有顧及這些習俗和慣例正是構成奧斯汀世界的一部分」[113]。《Time Out》雜誌上的一篇評論感嘆片中缺乏奧斯汀那種「精彩的嘲諷意識」,稱電影「對浪漫情節的渲染是建立在犧牲原著刀鋒般銳利機智的基礎上[112]。《綜藝》雜誌的德里克·艾利(Derek Elley)稱讚了懷特和莫蓋茨「提取了(小說中)青春的精髓」,同時在格林伍德和杜倫的指導下「提供了豐富的細節設定」[6]。《舊金山紀事報》的魯斯·斯坦(Ruthe Stein)也給出了較為正面的評價,稱讚懷特這部「精彩的長片電影處女作」有著很強的創造性和娛樂性[114]。《今日美國》的克勞迪婭·普格(Claudia Puig)稱讚影片將「情感和機智完美結合」,讓觀眾徹底沉迷其中[115]

榮譽

[編輯]
獎項名稱 獎項 獲獎或提名者 結果
奧斯卡金像獎[116] 女主角 綺拉·奈特莉 提名
原創配樂 達利歐·馬里安利 提名
藝術指導 莎拉·格林伍德、凱蒂·斯賓塞 提名
服裝設計 賈桂琳·杜倫 提名
美國電影剪輯師工會[117] 最佳長片電影剪輯(音樂劇/喜劇類) 保羅·托希爾 提名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118] 最佳電影製作新人 喬·懷特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119][120] 最佳影片 《傲慢與偏見》 提名
最佳女配角 布蘭達·布萊斯 提名
最有前途新人 喬·懷特 獲獎
最佳改編劇本 黛博拉·莫蓋茨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 賈桂琳·杜倫 提名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費伊·哈蒙德 提名
廣播影評人協會[121] 最佳女演員 綺拉·奈特莉 提名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122] 最佳女演員 綺拉·奈特莉 提名
最佳攝影 羅曼·奧辛 提名
最佳男配角 唐納·蘇德蘭 提名
最有前途電影人 喬·懷特 提名
帝國獎[123] 最佳女演員 綺拉·奈特莉 提名
最佳英國電影 《傲慢與偏見》 獲獎
最佳導演 喬·懷特 提名
最佳新人 凱莉·雷利 獲獎
歐洲電影獎[124] 最佳攝影 羅曼·奧辛 提名
最佳作曲 達里奧·馬里安奈利 提名
最佳影片 喬·懷特 提名
金球獎[125] 最佳女主角(音樂劇/喜劇類) 綺拉·奈特莉 提名
最佳影片(音樂劇/喜劇類) 《傲慢與偏見》 提名
倫敦影評人協會[126] 年度英國女演員 綺拉·奈特莉 提名
年度英國導演 喬·懷特 獲獎
年度英國電影 《傲慢與偏見》 提名
年度英國新人 馬修·麥克費登 提名
年度英國新人 喬·懷特 提名
年度英國男配角 湯姆·荷蘭德 獲獎
年度英國女配角 布蘭達·布萊斯 提名
年度英國女配角 羅莎蒙德·派克 提名

影響

[編輯]

懷特改編的版本在文化影響上與1995年的電視劇版本相比有所不及,獲得的評價也褒貶不一[91][127][128]。但即使是在影片已經上映三年後,沒有看過1995年版本的年輕一代觀眾仍然會把奈特莉與伊莉莎白·班內特聯繫起來[129]。北美地區珍·奧斯汀協會於2007年通過在線期刊《勸導在線》(Persuasions On-Line)出版了一份編輯特刊,其中與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19位奧斯汀學者合作,對本片給出了各種不同的意見,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討論,激發學術分析。該協會之前也曾有過類似的做法,當時針對的是1996年的浪漫喜劇片《艾瑪》(Emma)。[91][127][130]

《傲慢與偏見》對其後的古裝片和遺產電影類型產生了影響。有文學批評家認為,本片將奧斯汀的小說向那些要求不高的主流觀眾進行簡單解讀,雖然有效地推廣了這部名著,但也降低了其藝術層次[131]。卡羅爾·多爾指出,電影的成功「只是讓將來很可能會有更多奧斯汀改編作品問世」,她相信,至少年輕而且經過市場檢驗的演員,以及面向年輕人的電影製作技術會在遺產電影的視覺享受中取得平衡。多爾把安·海瑟薇2007年電影珍愛來臨》中的表現作為自己觀點的範例[5]。傑西卡·杜爾根認為,《傲慢與偏見》通過將傳統的遺產電影加以調整而創造出了新的混合型電影類型,這樣既能夠吸引「年輕和主流觀眾,也不會疏遠大多數遺產(電影)影迷」[8]

《傲慢與偏見》是懷特和Working Title Films之間的首次合作,之後雙方又進行過多次合作[132]。本片中的許多劇組成員之後也保持著和懷特之間的合作關係。例如他視為「對《傲慢與偏見》直接反應」的2007年電影《贖罪》[133]就有奈特莉、布萊斯、馬里安奈利、格林伍德、杜倫和蒂博戴的加盟[134]。該片擁有和奧斯汀類似的主題,其中就包含一位生活在「一間孤立的英國鄉間別墅」,「混淆了欲望和幻想,真實與虛幻」的年輕作家[72]。懷特2009年推出的電影《心靈獨奏》中有湯姆·荷蘭德、吉娜·馬隆和馬里安奈利加盟[135][136][137],其中霍蘭德還出演了懷特2011年推出的《漢娜》(Hanna[138]。2012年,懷特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同名改編電影,與奈特莉、麥克費登、馬里安奈利、格林伍德和杜倫再次合作,蒂姆·貝文埃里克·菲爾納和保羅·韋伯斯特繼續擔任製片人[132]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 ^ 2.0 2.1 British Film Institute.
  3. ^ 3.0 3.1 The Numbers.
  4. ^ 4.0 4.1 4.2 4.3 Box Office Mojo Profile.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Dole(2007年)
  6. ^ 6.0 6.1 6.2 Elley(2005年)
  7. ^ 7.0 7.1 Higson(2011年),第170頁
  8. ^ 8.0 8.1 8.2 8.3 Durgan(2007年)
  9. ^ Troost(2007年),第86頁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Focus Features Production(2005年)
  11. ^ Andrew(2011年),第31頁
  12. ^ Higson(2011年),第166頁
  13. ^ 13.0 13.1 Cartmell(2010年),第85頁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Spunberg(2011年)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Hanson(2005年)
  16. ^ 16.0 16.1 Wells(2007年)
  17. ^ 17.0 17.1 Dawtrey(2004年)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Holden(2005年)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Hoggard(2005年)
  20. ^ Higson(2011年),第171頁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DeGennaro(2005年)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Fetters.
  23. ^ 23.0 23.1 23.2 23.3 Haun(2005年)
  24. ^ 24.0 24.1 24.2 24.3 Austen(2008年)
  25. ^ Wright(2005年),10:00–10:40
  26. ^ 26.0 26.1 Hewitt(2005年)
  27. ^ Wright(2005年),55:30–55:44
  28. ^ Silvers(2011年),第191頁
  29. ^ Cartmell(2010年),第11頁
  30. ^ 30.0 30.1 Cartmell(2010年),第86頁
  31. ^ Woodworth(2007年)
  32. ^ 32.0 32.1 Rojas Weiss(2005年)
  33. ^ Lee(2005年)
  34. ^ 34.0 34.1 Alberge(2004年)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The Daily Mail(2005年)
  36. ^ 36.0 36.1 Wright(2005年),4:10–4:35
  37. ^ Hall(2010年)
  38. ^ Sanderson(2010年)
  39. ^ Roberts(2010年)
  40. ^ Sutherland(2005年),3:10–3:20
  41. ^ Cartmell(2010年),第63頁
  42. ^ Wright(2005年),1:00:05–1:00:15
  43. ^ 43.0 43.1 43.2 43.3 Robey(2006年)
  44. ^ Tandy(2007年)
  45. ^ Wright(2005年),23:40–24:00
  46. ^ Wright(2005年),7:30–7:40
  47. ^ Wright(2005年),35:10–35:30
  48. ^ Demory(2010年),第134頁
  49. ^ 49.0 49.1 49.2 Focus Features Locations(2005年)
  50. ^ Chan(2007年)
  51. ^ Gymnich(2010年),第40頁
  52. ^ Austen(2006年),第392-396頁
  53. ^ 53.0 53.1 Cartmell(2010年),第89頁
  54. ^ Knightley(2005年),1:25–1:30
  55. ^ Whitlock(2010年),第304頁
  56. ^ Desowitz(2005年)
  57. ^ Silvers(2011年),第194頁
  58. ^ Wright(2005年),4:50–4:55
  59. ^ BBC News(2004年)
  60. ^ Whitlock(2010年),第305頁
  61. ^ McGhie(2005年)
  62. ^ Wright(2005年),5:00–5:14, 11:00–11:30
  63. ^ 63.0 63.1 63.2 Goldwasser(2006年)
  64. ^ 64.0 64.1 64.2 Ruhlmann.
  65. ^ Wright(2005年),1:00–1:20
  66. ^ 66.0 66.1 Gilligan(2011年)
  67. ^ 67.0 67.1 PRNewswire(2006年)
  68. ^ Monaghan(2009年),第88頁
  69. ^ Gymnich(2010年),第40–41頁
  70. ^ Higson(2011年),第172–73頁
  71. ^ Wloszczyna(2005年)
  72. ^ 72.0 72.1 Brownstein(2011年),第53頁
  73. ^ Dawson Edwards(2008年),第1頁
  74. ^ Working Title Films(2005d年)
  75. ^ Austen(2006年),第403-405頁
  76. ^ Demory(2010年),第132頁
  77. ^ Ailwood(2007年)
  78. ^ 78.0 78.1 78.2 78.3 Stewart-Beer(2007年)
  79. ^ 79.0 79.1 Martin(2007年)
  80. ^ Paquet-Deyris(2007年)
  81. ^ 81.0 81.1 81.2 Seeber(2007年)
  82. ^ Palmer(2007年)
  83. ^ Wright(2005年),6:40–6:55
  84. ^ Wright(2005年),14:00–14:30
  85. ^ Kaplan(2007年)
  86. ^ Higson(2011年),第161–70頁
  87. ^ Dawson Edwards(2008年),第4頁
  88. ^ Troost(2007年),第87頁
  89. ^ Higson(2011年),第172頁
  90. ^ Sadoff(2010年),第87頁
  91. ^ 91.0 91.1 91.2 Camden(2007年)
  92. ^ MTV(2005年)
  93. ^ Working Title Films(2005a年)
  94. ^ 94.0 94.1 Papamichael(2005年)
  95. ^ Working Title Films(2005b年)
  96. ^ Working Title Films(2005c年)
  97. ^ 97.0 97.1 Box Office Mojo International Box Office.
  98. ^ 98.0 98.1 UK Film Council.
  99. ^ Los Angeles Times(2005年)
  100. ^ Gray(2005年)
  101. ^ Carrier(2006年)
  102. ^ PRNewswire(2007年)
  103. ^ McCutcheon(2009年)
  104. ^ 104.0 104.1 Briscoe(2005年)
  105. ^ Demory(2010年),第129頁
  106. ^ Edwards(2005年)
  107. ^ Rotten Tomatoes.
  108. ^ Metacritic.
  109. ^ 109.0 109.1 Bradshaw(2005年)
  110. ^ 110.0 110.1 110.2 Hastings(2005年)
  111. ^ Gleiberman(2005年)
  112. ^ 112.0 112.1 Time Out(2005年)
  113. ^ Hall(2005年)
  114. ^ Stein(2005年)
  115. ^ Puig(2005年)
  116. ^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117. ^ Soares(2006a年)
  118. ^ Kimmel(2005年)
  119. ^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120. ^ Working Title Films(2006年)
  121. ^ Broadcast Film Critics Awards 2006.
  122. ^ Soares(2006b年)
  123. ^ Empire Awards 2006.
  124. ^ Soares(2006c年)
  125. ^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2005年)
  126. ^ Barraclough(2005年)
  127. ^ 127.0 127.1 Camden & Ford(2007年)
  128. ^ Wightman(2011年)
  129. ^ Wells(2008年),第109-110頁
  130. ^ Copeland(2011年),第257頁
  131. ^ Sabine(2008年)
  132. ^ 132.0 132.1 Working Title Films(2011年)
  133. ^ Wloszczyna(2007年)
  134. ^ Wells(2008年),第110頁
  135. ^ Monger
  136. ^ Bradshaw(2009年)
  137. ^ Pham(2010年)
  138. ^ McCarthy(2011年)

來源

[編輯]
書籍
論文和期刊
採訪
報刊雜誌
線上來源
新聞稿
影片
  • Knightley, Keira; Joe Wright; Tim Bevan; Deborah Moggach; Brenda Blethyn; Donald Sutherland. Pride & Prejudice: HBO First Look (DVD). Bonus Features: Universal Studios. 2005. 
  • Sutherland, Donald; Brenda Blethyn; Tom Hollander; Keira Knightley; Matthew Macfadyen; Talulah Riley; Carey Mulligan; Jena Malone; Rosamund Pike. Behind-the-Scenes at the Ball (DVD). Bonus Features: Universal Studios. 2005. 
  • Wright, Joe. Audio commentary for Pride & Prejudice (DVD). Bonus Features: Universal Studios. 20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