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艦隊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大白艦隊(英語:Great White Fleet)是美國海軍歷史上一支作戰艦隊的常用暱稱。1907年12月16日至1909年2月22日,大白艦隊依照總統狄奧多·羅斯福的命令,完成了環球航行。[1][2]
大白艦隊分為兩個支隊,由16艘戰艦以及各種護航艦組成。[1][2]羅斯福希望通過這個艦隊來展示美國快速增長的軍事實力和美國藍水海軍的實力。在加強國際條約執行力和保護海外控股的願望下,美國國會劃撥了資金以建立美國的海上力量。這支海軍部隊一開始僅擁有90小型船舶,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由木船組成,但它迅速成長為包括了新的現代化鋼鐵戰鬥船隻的艦隊。這些船的船體全都塗成白色,因此獲得了「大白艦隊」的稱號。[3] 1908年的美國大白艦隊訪華到1911年海軍提督程璧光率大清海軍訪美,是歷史上中美兩國海軍第一次互相友好訪問。
背景和目的
[編輯]在美國總統狄奧多·羅斯福執政晚期,他派遣的16艘美國大西洋艦隊的戰艦完成了一次環球航行。這次航行從1907年12月16號開始,到1909年2月22號結束。[1][2]所有艦隻都被漆成了象徵海上和平的白色,船頭則裝飾著紅白藍三色的橫條。這些艦船就是日後人們所熟知的大白艦隊。
這次艦隊部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這支艦隊訪問許許多多的國家和港口的目的是為了展現美國的友好。從這一方面講,這次航行並不是史無前例的。從19世紀開始,海軍的禮節性拜訪變得常見,這些訪問往往和當地君主的慶典及其他外國的慶典是同時進行的。隨著民族主義的萌芽,這些訪問也越來越重要。1891年,法國的一支大型艦隊訪問了俄國的喀琅施塔得,與此同時,兩國進行了一些談判。儘管法國和俄國的敵對狀態在那時已經持續了近30年,這次訪問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因為沙皇尼古拉二世在3年後與法國簽訂了同盟協定。隨著海軍的規模逐漸擴大,海軍慶典的時長大大增加,內容上更加精緻,也更為頻繁。美國從1902年開始加入到這些活動中,當時羅斯福邀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派一支海軍中隊訪問紐約。從那之後,美國海軍收到了來自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海軍慶典邀請。[4]
除此之外,大白艦隊的航行向美國及整個世界證明了美軍在打贏美西戰爭並獲得關島、菲律賓群島和波多黎各後,已成為重要的海上軍事力量。[5]然而,這並不是美國海軍從那場戰爭後第一次對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躍躍欲試。1906年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調解法國與德國因第一次摩洛哥危機而生的紛爭。在會議期間,羅斯福命令8艘戰艦繼續駐紮在地中海。[6]大白艦隊表明,美國海軍可以憑藉海軍力量的強大展示,和平地控制海洋。這也印證了海軍上校阿佛烈·賽耶·馬漢的海權論[7]鑑於日本在1905在對馬海峽海戰中大敗俄國艦隊後,一躍成為重要的海上軍事力量,從某種程度上講,大白艦隊的部署是美國傳遞給日方的一個訊息:美國海軍可以部署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即使是從大西洋的港口出發,也足以保護美國在菲律賓群島及太平洋地區的利益。[8][9]這個姿態利用了舊金山市的反日遊行所造成的戰爭恐慌。羅斯福把這次艦隊部署當作一次把美國公眾的注意力從1907開始的經濟大蕭條中轉移出來的機會,他支持和鼓勵愛國主義,告訴美國人民他將給日本好好上一課,教會日本怎樣「以禮相待」。 [10]羅斯福的決定來源於對財政專家的信任,他們指出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已經消耗盡了一切,至少在十年內,他們都沒有能力應對其他戰爭和衝突。[10]當美軍艦隊駛過太平洋,日本的政界人士意識到,《羅脫–高平協定》確定的美日兩國東亞勢力範圍和利益分配將不再有效,雙方在東方的權力平衡已經開始改變。[8] 這次航行也為美國提高艦隊的海上作戰能力提供了一次機會。美國國會在其通過的一份船隻建造的撥款法案中指出,美國早期的船舶如奇爾沙治號戰艦, 伊利諾號和緬因號,主要是用於海防。而之後建造船舶如維吉尼亞號(和康乃狄克號時,美軍吸取了美西戰爭的教訓,把它們設計成具有「最大可行速度和最大活動半徑」的船隻。 它們是具有遠程作戰能力的現代化戰艦。儘管如此,美國在美西戰爭中得到的經驗有限。[11]
顧慮和準備
[編輯]羅斯福所宣稱的「大白艦隊」的意圖在於在航海中進行海軍練習,交流,煤炭交易和艦隊演習,然而海軍專家們卻認為「大白艦隊」在國內水域中可以服務得更好。在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遭遇挫折之後,「大白艦隊」的專家們考慮對自己的艦隊進行長遠的部署,尤其是其中一部分意圖在於建立一支現代的、用於作戰的不敗海軍。「大白艦隊」從未經歷過這樣的航行,對馬島的存在也讓長遠的部署不可能成為實際的戰略。[12]日本海軍離裝煤和維修設備更近,而美國的船隊雖然可以在菲律賓加煤,但駁船設備很不理想,所以在航行中必須得在美國西海岸的碼頭長久停留以徹底檢查和重新刷漆。這次航行的計畫期間也是處處暴露出設備的不足。位於舊金山附近的馬爾島海軍造船所,其主海峽過於狹窄而戰艦無法通過,在它左邊是位於華盛頓州布雷默頓的普吉海軍工廠,只能用於重裝和維修。在舊金山的獵人角民用工廠雖然可以容納大型戰艦,但由於缺少使用和年久失修已經關閉。羅斯福總統下令重新使用獵人角工廠,提供最新的機器設備,讓艦隊在那裡集合。[13]
煤炭的不足也是一個問題。大西洋艦隊在大西洋或地中海巡航的時候,能源供給很穩定,根本不成問題。然而美國並不像英國那樣擁有遍布全球的煤炭供給站,也沒有足夠的備用船隻來補給能源。在與西班牙的戰爭中,這樣的不足迫使喬治·杜威上將在馬尼拉波斯灣戰爭之前去香港購買了英國的運煤船,以確保他的中隊不會被困在海洋中。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在日俄戰爭中也有同樣的強烈需求,不僅是因為它的長距離航行,也因為國際法規定,大多數中立國家的港口在戰爭期間不會向交戰國家開放。曾經是裝備局局長的海軍少將喬治·W·梅爾維爾指出了這種不足並提出一個建立運煤船的項目,然後他的建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引起注意。[14]
聯邦條例不准海軍艦隊的補給船插上美國國旗,而美國商船隊的不足,也是另一大問題。羅斯福首先提出了給那些出價比外國船長高的美國船長們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獎勵性海軍供給合同。許多運輸公司拒絕了這個提議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貨物來支付返航費用。在「大白艦隊」起航的兩個月前,羅斯福命令海軍部派遣運38艘軍艦將12萬5千磅煤炭從維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運到舊金山。這些軍艦中只有8艘是美國的,其餘都是英國的。這一現象有潛在的困難,因為一部分任務是為了讓日本感受到美國驚人的海軍實力,但英國在1905年就是日本的軍事盟友,在日本對外作戰的時候會援助日本,而日本的潛在對戰國裡就有美國。英國政府聲稱會減輕日本和美國之間任何可能的摩擦,以搪塞在兩國的政治中都施加影響的決定。[15]
航行
[編輯]因為巴拿馬運河在當時還沒有開通,艦隊只能從麥哲倫海峽穿過。這樣的海上作業在美國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因為艦隊要根據一個嚴密的計畫,繞過整個南美洲到達指定地點並繼續前進。這幾乎包含了美國海軍所有的海上作業能力。當時和平的環境對於美國艦隊行動的協調有著很大的幫助,這與日俄戰爭中俄國艦隊的調動截然不同。俄國海軍在從波羅的海調往太平洋後,由於協調不當,最終於1905年被日本海軍徹底摧毀[16]。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的這次航行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包括同時參與環球航行的船隻數量。
在各個港口,成千上萬的民眾聚集在海邊一睹大白艦隊的風采並向美國海軍致意。1908年5月1號到4號,大白艦隊訪問了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瑞市。附近的Del Monte酒店為海軍軍官們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舞會。數年之後,DEL Monte於1942年被美國海軍徵用,變成了Del Monte預備飛行學校( Del Monte Pre-Flight School),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在二戰後也落戶Del Monte。
1908年8月20號,大白艦隊抵達澳洲,澳洲希望藉此機會為建立自己的海軍(澳洲皇家海軍)獲取支持[17]。當艦隊駛入橫濱港時,日本竭盡全力展現他們十分渴望與美國的和平。數以千計的日本兒童揮舞著美國的國旗,歡迎前來的美國海軍軍官。在西西里島,美國船員對1908年墨西拿地震災區進行援助。
1909年2月,羅斯福在維吉尼亞的漢普頓錨地,見證了大白艦隊經歷了漫長的航行之後凱旋,這在他眼裡,為他的執政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他對軍官們和船員們說:「其他國家也許能完成你們所完成的,但是現在他們只能跟在你們後面了。」 [18]這個羅斯福離職前的偉大計畫提高了為美國贏得了各國的尊重,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
艦隊大致行程
[編輯]以海軍少將羅布利·D·埃文指揮的康乃狄克號作為旗艦, 艦隊於1907年12月16日從漢普頓路駛向英屬西印度群島的千里達 ,之後又駛向巴西里約熱內盧、智利蓬塔阿雷納斯、秘魯卡亞俄、墨西哥馬格達萊納灣,一直到美國西海岸,最終於1908年5月6日抵達舊金山。
在舊金山,由於海軍上將埃文斯健康狀況不佳,海軍少將查爾斯·斯佩里開始擔任艦隊的指揮。也是在舊金山,中隊的結構有了細微的調整,艦隊中最新、最好的艦艇被劃歸到了第一中隊。冰河號脫離了艦隊,後來成為太平洋艦隊的補給艦。也是在這時候,由艦長雷金納德·F.·尼科爾森指揮的內布拉斯加號和艦長法蘭克·E.比蒂指揮的威斯康辛號被緬因號和阿拉巴馬州號所取代。在舊金山,明尼蘇達號被上調到第一部門的第一中隊,路易斯安那替代她成為第二中隊的旗艦。
1908年7月7日,美國大西洋艦隊離開港口,訪問了檀香山、奧克蘭、紐西蘭、澳洲的雪梨和墨爾本、菲律賓的馬尼拉、日本橫濱、錫蘭可倫坡,於1909年1月3日到達埃及的蘇伊士運河。
如前所述,當艦隊在埃及的時候,西西里島傳來了地震的消息。這為美國提供一個機會,通過向受害者提供援助,來展示同義大利之間的友誼。康乃狄克號,伊利諾號,考哥號,富蘭克頓號立即被派往義大利墨西拿。伊利諾號的船員安葬了被埋在廢墟中的美國領事和他的妻子。
艦隊在君士坦丁堡的駐艦蠍子號和在紐約待命的冷藏船凱爾特人號,急忙駛向墨西拿,為她們提供補給以便她們繼續航行。
1909年1月9日離開墨西拿後,艦隊停在義大利拿坡里,從那裡再到直布羅陀 ,於1909年2月22日到達漢普頓路。在那裡, 艦隊駛入停泊處時,羅斯福總統對它們進行了檢閱。
艦隊組成
[編輯]十四個月的航行是美國海軍實力的一次盛大表演。艦隊載有1萬4千人,航行的8萬千米,在六大洲的二十個港口停留。戰艦令人震撼,展示了美國高超的工業技藝(全部十八艘戰艦都是在美西戰爭之後建造的);即便其主力艦已經過時:第一代創新性的無畏號戰艦已經投入使用,並且美軍的第一艘無畏艦南卡羅來納號戰艦已經完成供給,故這些戰艦代表了已經被淘汰的屬於「前無畏艦」類型的主船隻。艦隊中最老的兩艘奇爾沙治號戰艦和肯塔基號戰艦已經廢棄而不再適宜戰爭;其它兩艘緬因號戰艦 (BB-10)和阿拉巴馬號戰艦由於機械難題在舊金山進場維修,並被內布拉斯加號戰艦和威斯康辛號戰艦取代。(阿拉巴馬號戰艦和緬因號戰艦 (BB-10)在修復後完成了它們途徑檀香山、關島、馬尼拉、新加坡、可倫坡、蘇伊士、拿坡里、亞速群島並回到美國的「自己的、更直接的環球旅行」,在1908年的10月20號到達,比航線更加曲折的「大白艦隊」提前到達。)
戰艦的首航還有一支由六艘最早的驅逐艦和幾艘備用船組成的魚雷快艇縱隊陪伴,這些驅逐艦和他們的供給船並不是真正地伴隨著戰艦,而是跟隨他們自己的航線從維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
第一段航程
[編輯]從漢普頓錨地到舊金山,14,556海里(26,958千米)
行程
[編輯]港口 | 抵達時間 | 出發時間 | 到下一港口距離 |
---|---|---|---|
維吉尼亞漢普頓錨地 | 1907年12月16日 | 1,803海里(3,339千米) | |
千里達西班牙港 | 1907年12月23日 | 1907年12月29日 | 3,399海里(6,295千米) |
巴西里約熱內盧 | 1908年1月12日 | 1908年1月21日 | 2,374海里(4,397千米) |
智利蓬塔阿雷納斯 | 1908年2月1日 | 1908年2月7日 | 2,838海里(5,256千米) |
秘魯卡亞俄 | 1908年2月20日 | 1908年2月29日 | 3,010海里(5,570千米) |
墨西哥麥格達雷納海灣 | 1908年3月12日 | 1908年4月11日 | 1,132海里(2,096千米) |
加利福尼亞舊金山 | 1908年5月6日 |
艦艇
[編輯]整個艦隊、第一中隊與第一分隊都由海軍少將羅布利·埃文斯(Robley D. Evans)指揮。 第一分隊由四艘1906康乃狄克級(Connecticut class)戰艦組成: 艦隊旗艦康乃狄克號, 艦長雨果·奧斯特豪斯(Hugo Osterhaus); 堪薩斯號, 艦長查爾斯·弗里蘭德(Charles E. Vreeland); 佛蒙特號, 艦長威廉·波特(William P. Potter);以及 路易斯安那號, 艦長理查·維恩萊特(Richard Wainwright)。
第二分隊由海軍少將威廉·埃默里(William H. Emory)指揮。 第二分隊由四艘1904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戰艦組成: 分隊旗艦喬治亞號, 艦長亨利·麥克雷(Henry McCrea); 紐澤西號, 艦長威廉·亨利·哈德森·薩瑟蘭(William H. H. Southerland); 羅德島號, 艦長約瑟夫·默多克(Joseph B. Murdock);以及 維吉尼亞號, 艦長西頓·施洛德(Seaton Schroeder)。
第二中隊與第三分隊由海軍少將查爾斯·湯瑪斯(Charles M. Thomas)指揮。 第三分隊由一艘康乃狄克級(Connecticut class)戰艦與三艘1902緬因級(Maine class)戰艦組成: 中隊旗艦明尼蘇達號, 艦長約翰·赫巴德(John Hubbard); 緬因號, 艦長賈爾斯·哈伯(Giles B. Harber); 密蘇里號, 艦長格林里夫·梅里亞姆(Greenlief A. Merriam);以及 俄亥俄號, 艦長查爾斯·巴特利特(Charles W. Bartlett)。
第四分隊由海軍少將查爾斯·斯帕雷(Charles S. Sperry)指揮。 第四分隊由兩艘1901伊利諾級(Illinois class)戰艦和兩艘1900 奇爾沙治級戰艦 (Kearsarge class)組成: 分隊旗艦阿拉巴馬號, 艦長滕·艾克·德·威特·維德(Ten Eyck De Witt Veeder); 伊利諾號, 艦長約翰·鮑伊爾(John M. Bowyer); 奇爾沙治號, 艦長漢密爾頓·哈欽斯(Hamilton Hutchins);以及 肯塔基號, 艦長華特·考雷斯(Walter C. Cowles)。
艦隊輔助船有: 卡爾瓜號(Culgoa)(補給艦), 由海軍少校約翰·巴頓(John B. Patton)指揮; 冰河號(Glacier)(補給艦), 由指揮官威廉·霍格(William S. Hogg)指揮; 美洲豹號(Panther)(修理船), 由指揮官瓦倫丁·尼爾森(Valentine S. Nelson)指揮; 揚克頓號(Yankton)(供應艦), 由中尉華特·吉拉迪(Walter R. Gherardi)指揮;以及 救濟號(Relief)(醫院船)。
由驅逐艦組成的 「魚雷快艇艦隊」(Torpedo Flotilla)包含: 霍普金斯號, 由中尉阿佛烈·豪(Alfred G. Howe)指揮; 史都華號, 由中尉朱利葉斯·黑爾韋格(Julius F. Hellweg)指揮; 赫爾號, 由中尉法蘭克·麥康芒(Frank McCommon)指揮; 特拉克斯頓號, 由中尉查爾斯·克里克(Charles S. Kerrick)指揮; 羅倫斯號, 由中尉厄尼斯特·弗雷德里克(Ernest Friedrick)指揮; 惠普爾號, 由中尉哈奇·科恩(Hutch I. Cone)指揮;以及 艾里蘇薩號(Arethusa)(供應艦), 由指揮官艾爾伯特·格蘭特(Albert W. Grant)指揮。
第二段航程
[編輯]整個艦隊、第一中隊與第一分隊都由海軍少將查爾斯·斯帕雷(Charles S. Sperry)指揮。 第一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艦隊旗艦康乃狄克號, 艦長雨果·奧斯特豪斯(Hugo Osterhaus); 堪薩斯號, 艦長查爾斯·弗里蘭德(Charles E. Vreeland); 明尼蘇達號, 艦長約翰·赫巴德(John Hubbard); 佛蒙特號, 艦長威廉·波特(William P. Potter)。
第二分隊由海軍少將理查·維恩萊特(Richard Wainwright)指揮。 第二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分隊旗艦喬治亞號, 艦長愛德華·夸爾特羅(Edward F. Qualtrough); 內布拉斯加號,取代了她的姐妹號Virginia, 艦長雷金納德·尼克爾森(Reginald F. Nicholson); 紐澤西號, 艦長威廉·亨利·哈德森·薩瑟蘭(William H. H. Southerland);以及 羅德島號, 艦長約瑟夫·默多克(Joseph B. Murdock)。
第二中隊與第三分隊由海軍少將威廉·埃默里(William H. Emory)指揮。 第三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中隊旗艦路易斯安那號, 艦長科蘇特·奈爾斯(Kossuth Niles); 維吉尼亞號, 艦長亞歷山大·夏普(Alexander Sharp); 密蘇里號, 艦長羅伯特·多伊爾(Robert M. Doyle);以及 俄亥俄號, 艦長湯瑪斯·霍華德(Thomas B. Howard)。
第四分隊由海軍少將西頓·施洛德(Seaton Schroeder)指揮。 第四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分隊旗艦威斯康辛號,取代了她的姐妹號Alabama 艦長法蘭克·貝蒂(Frank E. Beatty); 伊利諾號, 艦長約翰·鮑伊爾(John M. Bowyer); 奇爾沙治號, 艦長漢密爾頓·哈欽斯(Hamilton Hutchins);以及 肯塔基號, 艦長華特·考雷斯(Walter C. Cowles)。
艦隊輔助船有: 卡爾瓜號(Culgoa)(補給艦), 由海軍少校約翰·巴頓(John B. Patton)指揮; 揚克頓號(Yankton)(供應艦), 由海軍少校查爾斯·麥凱維(Charles B. McVay)指揮; 冰河號(Glacier)(補給艦), 由指揮官威廉·霍格(William S. Hogg)指揮; 救濟號(Relief)(醫院船), 由軍醫查爾斯·斯托克斯(Charles F. Stokes)指揮;以及 美洲豹號(Panther)(修理船), 由指揮官瓦倫丁·尼爾森(Valentine S. Nelson)指揮。
第三段航程
[編輯]從舊金山(San Francisco)到馬尼拉(Manila),16,336海里(30,254千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到達中國廈門市。慈禧和光緒帝派出特使軍機大臣貝勒毓朗、外務部右待郎梁敦彥、閩浙總督松壽、福建布政使尚其彥、海軍提督薩鎮冰等率海圻、海容、海籌、海琛等艦迎接,聯誼活動,儀式隆重,盛況空前。並贈美國官兵帶有大清龍旗和美國星條旗的景泰藍花瓶、杯盞等國禮,聯兩國之邦交,誠一時之盛興,於廈門南普陀寺刻碑紀念。宣統二年(1910年),美方為表感激1908年中方盛情款待,美國東方海軍艦隊指揮官哈卜少將(Giles B. Harber)率查爾斯頓號(Charleston)(C-22)、克利夫蘭號(Cleveland)(C-19)、海倫娜號(Helena)(PG-9)、狼獾號(Wolverine)(Ix-64)訪問廈門,回贈中方紀念銀杯,清政府亦專派海軍提督程璧光、福建水路提督洪永安帶領海圻,海琛二艦來廈領杯。宣統三年(1911年),海軍提督程璧光率海圻號回訪美國紐約並獻花美前總統格蘭特。1908年的美國大白艦隊訪華到1911年海軍提督程璧光率大清海軍訪美,是歷史上中美兩國海軍第一次互相友好訪問。
行程
[編輯]港口 | 抵達時間 | 出發時間 | 到下一港口距離 |
---|---|---|---|
加利福尼亞舊金山 | 1908年7月7日 | 2,126海里(3,937千米) | |
夏威夷檀香山 | 1908年7月16日 | 1908年7月22日 | 3,870海里(7,170千米) |
紐西蘭奧克蘭 | 1908年8月9日 | 1908年8月15日 | 1,307海里(2,421千米) |
澳洲雪梨 | 1908年8月20日 | 1908年8月28日 | 601海里(1,113千米) |
澳洲墨爾本 | 1908年8月29日 | 1908年9月5日 | 1,368海里(2,534千米) |
澳洲奧班尼 | 1908年9月11日 | 1908年9月18日 | 3,458海里(6,404千米) |
菲律賓群島馬尼拉 | 1908年10月2日 | 1908年10月9日 | 1,795海里(3,324千米) |
日本橫濱市 | 1908年10月18日 | 1908年10月25日 | 1,811海里(3,354千米) |
中國廈門市 (第二中隊) |
1908年10月29日 | 1908年11月5日 | |
菲律賓群島馬尼拉 (第一中隊) |
1908年10月31日 | ||
菲律賓群島馬尼拉 (第二中隊) |
1908年11月7日 |
艦艇
[編輯]整個艦隊、第一中隊與第一分隊都由海軍少將查爾斯·斯帕雷(Charles S. Sperry)指揮。 第一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艦隊旗艦康乃狄克號, 艦長雨果·奧斯特豪斯(Hugo Osterhaus); 堪薩斯號, 艦長查爾斯·弗里蘭德(Charles E. Vreeland); 明尼蘇達號, 艦長約翰·赫巴德(John Hubbard);以及 佛蒙特號, 艦長威廉·波特(William P. Potter)。
第二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分隊旗艦喬治亞號, 艦長愛德華·夸爾特羅(Edward F. Qualtrough); 內布拉斯加號, 艦長雷金納德·尼克爾森(Reginald F. Nicholson); 紐澤西號, 艦長威廉·亨利·哈德森·薩瑟蘭(William H. H. Southerland);以及 羅德島號, 艦長約瑟夫·默多克(Joseph B. Murdock)。
第二中隊與第三分隊由海軍少將威廉·埃默里(William H. Emory)指揮。 第三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中隊旗艦路易斯安那號, 艦長科蘇特·奈爾斯(Kossuth Niles); 維吉尼亞號, 艦長亞歷山大·夏普(Alexander Sharp); 密蘇里號, 艦長羅伯特·多伊爾(Robert M. Doyle);以及 俄亥俄號, 艦長湯瑪斯·霍華德(Thomas B. Howard)。
第四分隊由海軍少將西頓·施洛德(Seaton Schroeder)指揮。 第四分隊包括以下艦艇: 分隊旗艦威斯康辛號, 艦長法蘭克·貝蒂(Frank E. Beatty); 伊利諾號, 艦長約翰·鮑伊爾(John M. Bowyer); 奇爾沙治號, 艦長漢密爾頓·哈欽斯(Hamilton Hutchins);以及 肯塔基號, 艦長華特·考雷斯(Walter C. Cowles)。
艦隊輔助船有: 卡爾瓜號(Culgoa)(補給艦), 由海軍少校約翰·巴頓(John B. Patton)指揮; 揚克頓號(Yankton)(供應艦), 由海軍少校查爾斯·麥凱維(Charles B. McVay)指揮; 冰河號(Glacier)(補給艦), 由指揮官威廉·霍格(William S. Hogg)指揮; 救濟號(Relief)(醫院船), 由軍醫查爾斯·斯托克斯(Charles F. Stokes)指揮;以及 美洲豹號(Panther)(修理船), 由指揮官瓦倫丁·尼爾森(Valentine S. Nelson)指揮。
最後的航程
[編輯]最後一段航程從馬尼拉開始,到漢普頓錨地結束,全程12,455海里(23,067千米)。
行程
[編輯]港口 | 抵達時間 | 出發時間 | 到下一港口距離 |
---|---|---|---|
菲律賓群島馬尼拉, | 1908年12月1日 | 2,985海里(5,528千米) | |
斯里蘭卡可倫坡 | 1908年12月13日 | 1908年12月20日 | 3,448海里(6,386千米) |
埃及蘇伊士 | 1909年1月3日 | 1909年1月4日—6日 | 2,443海里(4,524千米) |
直布羅陀 | 1909年1月31日—1909年2月1日 | 1909年2月6日 | 3,579海里(6,628千米) |
維吉尼亞漢普頓錨地 | 1909年2月22日 |
經驗積累
[編輯]大白艦隊的巡航為美國海軍人員在海上關稅和船舶處理方面提供了實踐經驗。它還表明了美國軍艦在無重大機械事故的發生的情況下遠距離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儘管巡航揭露出一些設計上的缺陷,它並沒有測試出艦隊實際作戰的能力。事實上,成功的部署本來應該能夠幫助發現不起眼的設計缺陷,但它們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才引起關注。[20]
對美國重要艦艇設計的影響
[編輯]儘管在由無畏號戰艦引起的「大砲」革命面前,大白艦隊的主力艦已經過時了,但為他們在海上的行為提供了足以影響未來建設的資訊。例如,適航方面,在最平靜的海域之外,艦隊所有主力艦都會進水,這導致隨後的美國戰艦船首外傾,乾舷增加,噴霧措施減少,以消除錨和突出砲座。在大白艦隊航行數據被提供之前,最後一艘美國的重要艦艇就完成了改造,懷俄明系列是第一批在收到數據之後設計出來的艦艇,每艘船的設備移植(和因此產生的費用)都增加了三分之一。 [21]
適航能力上的缺陷反過來對艦隊的戰鬥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事實證明主要武器裝備的砲塔高度太低。次要武器由於速度太慢,基本上無法發揮作用,尤其是信風條件下(海面風速達10海里(19公里/小時)或更大)因此需要在船體內被抬得更高。懷俄明州級戰艦開始改進配置並使之逐步細化。從前無畏艦的3英寸口徑大砲砲台由於濕度站原因不堪一擊,因此被拆除。另一個發現是,即使在滿載時,戰艦的舷側裝甲的底部也是可見的,因而很容易被砲彈擊中它下面的裝甲和彈藥庫。埃文斯上將因此得出結論:標準的8英尺(2.4米)寬裝甲帶是不夠的。[22]
這次航行還展現出對戰術同質的需求。巡航之前,批評者,如當時的隊長威廉·西姆斯(羅斯福總統也要聽取他的意見)認為,美國軍艦設計過於保守,不具備一個艦隊作為一個整體發揮功用所需的高效率。而這次航行也證明他的指責是正確的。這最終將導致標準型戰艦的建造,以及由四個而不是兩個戰艦所組成的新美國海軍戰隊的建設。當羅斯福總統召開了1908年紐波特海軍戰爭學院會議時,他將負責美國戰艦設計的責任交給了美國海軍總理事會。這給指揮官和規劃者以直接的資金投入和軍艦設計的控制權,這種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23]
對艦隊運作的影響
[編輯]這次航行取得的經驗使蒸汽製造業、煤炭經濟和士氣得到發展提高。重砲射擊的訓練使艦隊攻擊的準確性得以翻倍。然而,這些任務同時加深了對外國運煤船、加煤站和裝煤、補給船的依賴。 [20]
注釋
[編輯]- ^ 1.0 1.1 1.2 The Cruise of the Great White Fle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JO2 [Journalist Second Class] Mike McKinley
- ^ 2.0 2.1 2.2 The Great White Fle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Department of the Navy--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 ^ John Mack Faragher [et al.] Out of Many: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Prentice Hall, 2012. p. 574.
- ^ Hart 1965, pp. 15-21.
- ^ Circling the Globe: The Voyage of the Great White Fle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Kennedy Hickman, About.com
- ^ Hart 1965,第21頁.
- ^ Albertson 2007,第18, 26頁.
- ^ 8.0 8.1 The Peaceful Sea. The Great White Fleet Visits Japan 1908. [February 2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8).
- ^ Global Security Org. Great White Fleet (16 Dec 1907 – 22 Feb 1909). [February 2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 ^ 10.0 10.1 Hart 1965,第24頁.
- ^ Crawford 2008,第12頁.
- ^ Hart, 1965, pp. 23-24
- ^ Albertson 2007,第30-31頁.
- ^ Albertson, Mark (2007). They'll Have to Follow You Home!: The Triumph of the Great White Fleet. Mustang, Oklahoma: Tate Publishing & Enterprises LLC. ISBN 978-1-60462-145-7. pp. 31-34.
- ^ Albertson, Mark (2007). They'll Have to Follow You Home!: The Triumph of the Great White Fleet. Mustang, Oklahoma: Tate Publishing & Enterprises LLC. ISBN 978-1-60462-145-7.pp. 30-31 pp. 34-35
- ^ Semenov[頁碼請求]
- ^ Great White Fleet revisits Sydney Harbour. Afloat (Afloat Publications Pty Ltd). 2008-09-01: 40.
- ^ The Cruise of the Great White Fleet.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 ^ The US 'Great White Fleet' arrives in Auck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the 'NZ History' website, retrieved 3 August 2007)
- ^ 20.0 20.1 Crawford 2008,第6頁.
- ^ Friedman 1985,第75-85頁.
- ^ Friedman 1985,第75-9頁.
- ^ Friedman 1985,第75, 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