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龐雄(1891年—1911年),字蘇漢,出生於廣東吳川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生平[編輯]

龐雄早年為同鄉招卓華打工,後經同姓族人龐玉輝介紹,加入同盟會,隸炮兵,秘密從事反清革命行動。1909年(宣統元年)跟隨倪映典等人策劃廣州新軍起義,次年春天起義失敗,後赴香港,又東渡日本,歷經南洋各島,與黨人聯絡聲氣,準備再次起義。1911年初由日本歸國,參與籌備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主管往來文件。4月27日(夏曆3月29日)起義發動後,隨攻督署,搜兩廣總督張鳴歧不得,又反覆衝出,轉戰達旦,且戰且走。在他目睹黨人死傷過半後,也誓不獨生。隨後被清軍俘虜,直認革命不諱,遂遇害。葬於廣州黃花崗,為七十二烈士之一」。

起義失敗後在清吏的審訊中寵雄神色坦然,承認自己是革命黨,痛斥官場腐敗,講罷,他仰面哈哈大笑,清吏問他是否後悔,他朗聲說:「我視死如歸,立志已久,只恨一死未足以盡責。」就義前,清吏見他年輕英俊,為他惋惜,龐雄聽後,哈哈大笑道:「我行吾天職以救同胞,若夫成敗則天也。誰無一死,何惜有之。」從容就義。

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將散落街頭的72具烈士遺骸收殮, 安葬於廣州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在這七十二烈士當中有一個吳川人——龐雄。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