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模組討論:CGroup/Unit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如何在某個公共轉換組中調用其他的轉換組[編輯]

今天瀏覽NVIDIA GeForce 10系列條目時,發現「奈米(zh-tw:奈米)」一詞並沒有被轉換,該條目調用了IT公共轉換組,但IT轉換組中並無單位(Unit)名詞轉換,為將來便於維護,想問一下有沒有可能在IT轉換組中鏈入Unit轉換組以解決問題?--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6日 (二) 13:11 (UTC)[回覆]

忒有錢這不就是本末倒置...,如果缺少相應的轉換應該是添加相應的轉換模組而不是把兩個模組和再一起,目前模塊:CGroup/IT大小為177,472位元組,而的模塊:CGroup/Unit大小為10,532位元組,雖然是不至於突破系統容量極限,但這麼多的內容會影響維修,造成日後添加內容的困難。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16日 (二) 13:27 (UTC)[回覆]
Milkypine您可能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就像連結一樣調用其他的轉換組而不是全篇複製(想想條目中如何使用模板,我設想中的方法與這個類似)。--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6日 (二) 13:31 (UTC)[回覆]
那麼用G2=Unit不就好了?如果連結起來,這麼大的數量也是一種負擔。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16日 (二) 13:39 (UTC)[回覆]
這意味著IT相關條目(尤其是涉及硬體、晶片的相關條目)都需要手工維護,有點麻煩……--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6日 (二) 19:38 (UTC)[回覆]
既然IT相關條目又不是每個都會用到奈米(像是Adobe與製程的關係?),把每一個涉及硬體、晶片的相關條目加入G2=Unit應該也不是很大的工程...吧。總得來說,這樣的方式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會有分類不就是想方便添加與調整,讓IT能夠連結一樣調用Unit轉換組當然做得到,但為什麼不把每個條目加入G2=Unit而是選擇這種方式呢?反正都是麻煩,那麼你現在放棄肯定會比較輕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17日 (三) 03:04 (UTC)[回覆]
可以考慮將奈米的轉換式加入到IT公共轉換組,因為這個詞在IT組還算常用?——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6月17日 (三) 00:32 (UTC)[回覆]
@cwek: 能不能提供使用「奈米」這單位的IT條目例子?謝謝。--SCP-2000 2020年6月17日 (三) 05:24 (UTC)[回覆]
例如酷睿。--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7日 (三) 10:42 (UTC)[回覆]
很奇怪,條目源碼如果都寫纳米納米則可以轉換,但奈米似乎不行。SCP-2000cwek--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7日 (三) 10:50 (UTC)[回覆]
(~)補充:以上發現是建立在未加入Unit轉換組的情況下產生的。--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7日 (三) 13:10 (UTC)[回覆]
那倒可能是全域轉換表的漏洞-- Sunny00217 2020年6月17日 (三) 12:00 (UTC)[回覆]
但在NVIDIA GeForce 10系列條目上,奈米可以順利的轉換為纳米納米,可以提供發生問題的條目嗎?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17日 (三) 12:02 (UTC)[回覆]
(:)回應:麻煩看一下我的最新回復,搞不好是全域轉換表有問題。--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0年6月17日 (三) 13:16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1-03-16[編輯]

請求已處理

根據Special:PermaLink/64781842#Module轉換組定義轉換項時,能否不用填寫_type_=_"item"_?簡化源碼格式。--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16日 (二) 01:06 (UTC)[回覆]

Kanashimi在該討論中提過「有些機器人可能會用到,例如咱家的(e.g., Wikipedia:字詞轉換處理/公共轉換組/*)。如果真要處理,麻煩最後請統一所有相關頁面,這邊才好重寫程式」,我個人並不建議修改。之前進行的同類修改也應該復原。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8日 (四) 10:54 (UTC)[回覆]
看到的頁面已經基本統一。請看當前討論。--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11:16 (UTC)[回覆]
@Xiplus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9日 (五) 07:40 (UTC)[回覆]
一些會輕微影響使用方式和外觀顯示的編輯,如代碼重構和視覺最佳化,需在提交編輯請求後等待七天,無爭議方可進行修改。等待時間已七天,現准修改。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3日 (二) 07:34 (UTC)[回覆]

修復公尺的轉換[編輯]

請求已拒絕

公尺的轉換有問題,請修復。 列維留言2021年4月29日 (四) 12:28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1-06-05[編輯]

請求已處理

對英制單位「英里」的過度轉換導致出現錯誤(參見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外部連結)--無所事事/想要狗帶 2021年6月5日 (六) 09:50 (UTC)[回覆]

十米、百米的地區轉換問題[編輯]

注意到Module:CGroup/Unit在zh-tw/hk下會將zh-cn的百米轉換為公引、十米轉換為公丈,這就導致一些條目里的數百米被轉換為數公引、數十米轉換為數公丈。請教這一轉換是否為過度轉換?是否需要修正為為數十/數百公尺/米?--Tim Wu留言2022年2月13日 (日) 05:05 (UTC)[回覆]

應該是過轉,可以手工斷詞,或加修正項,或者報大轉換表來代替。——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2月13日 (日) 07:06 (UTC)[回覆]
我傾向於添加避免過度轉換項目,因為這個比較常見。但我搜索數公丈/數公引,發現有小部分繁體字網站有這種用法,就想來確認下…--Tim Wu留言2022年2月13日 (日) 07:13 (UTC)[回覆]
「里引丈尺寸分釐」系統確實仍有在使用,不過我懷疑多數時候應該不需要轉換,而應該反過來改成繁體至簡體的單向轉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2月13日 (日) 08:47 (UTC)[回覆]
引和丈在港台是非常常用的單位嗎?如果只是存在而非經常使用,將所有加了Unit規則的十米和百米都轉過來是否合理?--Tim Wu留言2022年2月13日 (日) 09:12 (UTC)[回覆]
絕非,我們都是用十米或百米來表示。引和丈是甚麼?--Foamposite留言2022年2月13日 (日) 14:02 (UTC)[回覆]
嚴格來說大陸丈尺寸分也使用,只是正式的科學出版物中不再使用而已--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2月16日 (三) 02:09 (UTC)[回覆]
@ShizhaoEricliu1912:我知道該系統仍在使用,這裡想討論的是引和丈導致數十米數百米被轉換成數公丈數公引的問題。諸位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或看到數公丈、數公引嗎?如果不,就應該避免這個轉換的出現。--Tim Wu留言2022年2月16日 (三) 07:09 (UTC)[回覆]
我認為這個應該是能不轉儘量不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2月16日 (三) 09:27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2-07-20[編輯]

請求已處理

有些表示幾公尺的描述在數字跟單位間有空一格,在隱藏轉換中加上有空一格的版本使之可順利轉換

Item(nil, 'zh-cn:0 米; zh-hk:0 米; zh-sg:0 米; zh-mo:0 米; zh-tw:0 公尺;'), Item(nil, 'zh-cn:1 米; zh-hk:1 米; zh-sg:1 米; zh-mo:1 米; zh-tw:1 公尺;'), Item(nil, 'zh-cn:2 米; zh-hk:2 米; zh-sg:2 米; zh-mo:2 米; zh-tw:2 公尺;'), Item(nil, 'zh-cn:3 米; zh-hk:3 米; zh-sg:3 米; zh-mo:3 米; zh-tw:3 公尺;'), Item(nil, 'zh-cn:4 米; zh-hk:4 米; zh-sg:4 米; zh-mo:4 米; zh-tw:4 公尺;'), Item(nil, 'zh-cn:5 米; zh-hk:5 米; zh-sg:5 米; zh-mo:5 米; zh-tw:5 公尺;'), Item(nil, 'zh-cn:6 米; zh-hk:6 米; zh-sg:6 米; zh-mo:6 米; zh-tw:6 公尺;'), Item(nil, 'zh-cn:7 米; zh-hk:7 米; zh-sg:7 米; zh-mo:7 米; zh-tw:7 公尺;'), Item(nil, 'zh-cn:8 米; zh-hk:8 米; zh-sg:8 米; zh-mo:8 米; zh-tw:8 公尺;'), Item(nil, 'zh-cn:9 米; zh-hk:9 米; zh-sg:9 米; zh-mo:9 米; zh-tw:9 公尺;'),--Fitonay留言2022年7月20日 (三) 12:01 (UTC)[回覆]

@Fitonay完成,感謝您的貢獻! 2022年10月15日 (六) 23:24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3-11-14[編輯]

請求已處理

公里在中國大陸語境中亦十分常見,不應粗暴地將公里轉換為千米。--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4日 (二) 07:48 (UTC)[回覆]

@TimWu007請提出證據證明你的觀點。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4日 (二) 07:57 (UTC)[回覆]
@Sanmosa [1][2],已提至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4日 (二) 07:59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3-11-24[編輯]

請求已處理

請求刪除百米⇌公引、十米⇌公丈的轉換,以防簡體的「數十米」、「數百米」等情況被轉換為繁體「數公引」、「數公丈」。相信絕大多數繁體中文用家使用「數十/百米(公尺)」的機率遠大於使用「數公引/公丈」。此前討論見Module_talk:CGroup/Unit#十米、百米的地區轉換問題。--Tim Wu留言2023年11月24日 (五) 02:57 (UTC)[回覆]

完成@TimWu007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2月5日 (二) 15:21 (UTC)[回覆]

Module:CGroup/Unit中,「公里」不應強制轉換為「千米」[編輯]

通過:
公示結束,已合併修改。--Tim Wu留言2023年11月24日 (五) 02:51 (UTC)[回覆]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公里在中國大陸語境中亦十分常見[1][2]單位轉換組不應粗暴地將「公里」轉換為「千米」。在下希望能將 zh-cn:千米;zh-tw:公里;zh-hk:公里;zh-sg:公里 這條規則改為單向轉換:千米=>zh-tw:公里;千米=>zh-hk:公里;千米=>zh-sg:公里;,邀請各位參與討論。(編輯請求:Module talk:CGroup/Unit#編輯請求 2023-11-14)--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4日 (二) 07:56 (UTC)[回覆]

(+)支持:這個轉換應該是維基早期決定的。但實際上千米在大陸一般只用在物理教科書及科技論文裡,在一般文章及日常生活中是使用公里的。所以如果其他地區根本就沒有用千米的情況,則可以修改為提議中的轉換,否則就應該完全刪除現有轉換。--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11月14日 (二) 12:00 (UTC)[回覆]
(+)支持:同上,「公里」在大陸很常用,應當單向轉換。--Bigbullfrog1996𓆏2023年11月14日 (二) 13:47 (UTC)[回覆]
(&)建議:刪除此規則,防止一萬一千米(錯誤轉換:一萬一公里)、海拔一千米(似乎沒有海拔*公里的說法)被過度轉換--Kunjinkao留言2023年11月15日 (三) 11:10 (UTC)[回覆]
(+)支持刪除此規則。--2001:F90:48E0:A1:ED32:5E34:47FF:923E留言2023年11月15日 (三) 15:52 (UTC)[回覆]
若大陸當地情況確實如此,則支持取消強制轉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6日 (四) 05:05 (UTC)[回覆]
已將編輯請求改為注釋掉這條轉換規則,現 公示7日。--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7日 (五) 01:31 (UTC)[回覆]
不過單向轉換還是要的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7日 (五) 02:36 (UTC)[回覆]
我也認為該留著單向轉換,畢竟現在有相當數量的條目原始碼用的是「千米」,但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語境都指「公里」。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2:40 (UTC)[回覆]
@Ericliu1912我以為上面你說的是指刪除整條規則。。。我原本的想法也是先單向轉換,為了降低影響先改單向轉換吧, 公示7日。--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7日 (五) 02:50 (UTC)[回覆]
@TimWu007正確的單向轉換語法應該是「千米=>zh-tw:公里;千米=>zh-hk:公里;千米=>zh-mo:公里;千米=>zh-my:公里;千米=>zh-sg:公里;」,單向轉換語法中zh-hk不包含zh-mo、zh-sg不包含zh-my,因此需要另外設置。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06 (UTC)[回覆]
orz了解--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7日 (五) 03:15 (UTC)[回覆]
「平方公里」與「立方公里」是否同樣不該轉換成「平方千米」跟「立方千米」?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2:40 (UTC)[回覆]
個人認為是的,同樣也有在使用[3][4]。--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7日 (五) 02:45 (UTC)[回覆]
我反過來覺得就面積與體積單位而言,所有「平方千米」與「立方千米」都應該單向轉換為「平方公里」與「立方公里」(包括中國大陸模式下),因為面積與體積單位不存在任何被過度轉換的可能性。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04 (UTC)[回覆]
@Sanmosa 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海域總面積約473萬平方千米[5];水圈包括地球上所有形式的水,其總儲量達13.86億立方千米[6]--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7日 (五) 03:11 (UTC)[回覆]
那倒也不是不可以在中國大陸模式下不單向轉換。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22 (UTC)[回覆]
千米→公里的規則不就能cover了嗎。--Tim Wu留言2023年11月17日 (五) 03:34 (UTC)[回覆]
也是。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40 (UTC)[回覆]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