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胡佳 (社會活動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人權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人權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人權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請問原來胡佳在德國聲援達賴的條目怎麼被刪減了?[編輯]

消息可靠嗎?[編輯]

對於胡佳,我沒有聽說過,但看了條目,對保護環境和防治愛滋病等方面表示敬佩,但最後的關於她失蹤的文字,懷疑性過多,沒有確實的證據和可靠的消息,僅憑猜測,忽視了中立的原則。希望能夠有所改動。信陵使討論)2:38 2006年3月20日 {UTC}

你有更可靠的信息來源,可以提供;否則你的問號,只是猜測,而且沒有根據。另外胡佳是男性。--farm (talk) 00:28 2006年3月20日 (UTC)
相關的消息來源很多的,何以有如此重的懷疑?胡佳作為一維權人士,你能指望在大陸媒體看到相關報導麼?另及:維基的原則是可供查證的來源,而非可靠的來源,我不明白這何以成了違反中立原則?— fdcn  talk  2006年03月20日00:49 (UTC+8 08:49)
他的妻子,作為他的親人,難道還不能作為他失蹤的信息來源嗎?信陵使你可以參看他妻子的Blog的嘛,頁面上有給出Blog的網址的。--太平犬 10:09 2006年3月20日 (UTC)

我認為胡佳的條目確實有失中立,偏向於對胡佳的同情而沒有考慮他確實違背了大陸的法律。另外在大多數大陸人,包括國外的大陸人看來胡佳雖然無大罪,但確實從道德上很難接受他和達賴、法輪功的不正常聯繫。—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loudy.Simon對話貢獻)加入。

DL、FLG,跟道德有何聯繫?呵呵,比較搞笑。--farm (talk) 2008年11月11日 (二) 03:26 (UTC)[回覆]
假設你是普通美國公民,雖然你沒有觸犯什麼美國法律,但你和反美的勢力、集團、軍事組織有來往,而突然有一天你消失了,最後大家發現是美國國安局(強制)請你去他們那渡假,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在這個不單純的世界裡,誰都不要假裝自己很單純。阿當 2008年12月5日 (五) 10:08 (UTC)

原來有查證來源就可以寫啊,我記得愚人節,美國有人發圖說歐巴馬夫人遇刺,那麼是不是這種來源也可以寫到歐巴馬的條目里說歐巴馬夫人已經去世阿?嘖嘖~BLOG這種東西上的要是全是真的母豬早上樹了,原來大陸的民運人士一失蹤境外媒體就能知道,國安的只知道重複抓人,失敗阿。一面說大陸封鎖大能,怎麼另一邊又能讓媒體知道這些消息。麻煩運運們編故事也要上點檔次嘛。--217.122.28.42 (留言) 2009年4月16日 (四) 19:50 (UTC)[回覆]

參考資料段落絕大部分都是新聞網站。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媒體從網絡的角度而言,不分境內境外。如果一些消息國內媒體不報導,那是國內媒體自己的問題。--farm (talk) 2009年4月17日 (五) 01:00 (UTC)[回覆]

難以考證[編輯]

上面的建議,我會去看,但對於拘押等等方面,能否逐條列舉來源呢?我總覺得在自說自話。如果能列舉來源,也好查證啊。當然在最後列的那些不算。要在每件事的後面列舉,希望打開後能夠看到。信陵使

來源早就列出了,有些網站你無法訪問的話,可考慮使用破網軟體。--farm (talk) 13:49 2006年3月22日 (UTC)
你認為的自說自話,在我看來,可能正是大陸新聞媒體的悲哀。--farm (talk) 13:56 2006年3月22日 (UTC)
呵呵,我以為不必與他解釋了。條目中明明逐條有來源,他還在此發問,不知如何說是好。— fdcn  talk  2006年03月22日16:02 (UTC+8 00:02)

建議[編輯]

把開頭的一個框框刪除掉,這個好象是尋人啟事而不是百科條目。信陵使

我同意,嘿嘿嘿,farm,你就從善如流吧。— fdcn  talk  2006年03月25日03:02 (UTC+8 11:02)
最近不止胡佳一人失蹤,以後也會有人失蹤,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該模版可以專門給失蹤人士用。--farm (talk) 08:50 2006年3月25日 (UTC)

中國13億,每天失蹤的人千千萬,難道都來百科裡登尋人啟事嗎?你見過百科裡有尋人啟事的功能嗎?信陵使

尋人啟事是你個人理解,我個人理解不是尋人啟事,是條目人物對象的近況提示。不是13億人都有資格上維基百科。--farm (talk) 15:11 2006年3月25日 (UTC)
百科還管得著人家從前做什麼,管的了人家以後做什麼嗎?什麼近況提示!什麼13億人資格,胡佳有資格嗎?百科是為了眾所周知的事情和人物而寫的,不是為了僅僅幾個人知道而寫的。我覺得這個條目的中立性非常的差,還有模板也非常的不中立,帶有很嚴重的個人色彩,強烈要求改正!信陵使
認為胡佳有資格的不是我一個人,要不然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上不會有人支持。你說不中立,請具體講清楚,否則難以針對你的意見作相應修改。--farm (talk) 08:43 2006年3月26日 (UTC)

很多內容只看到果兒找不到因,為什麼被拘捕,中國官方是怎麼說的?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很難認為是一個中立的資料,應該有雙方各自的說法才好;另外很多時候看到胡佳在利用國外的勢力來進行鬥爭,這很難得到信服,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很多國家想依靠德國來進行國內的勢力鬥爭,結果呢,亡了國,丟了家,如果用這種國外的勢力的口氣來解決中國的事情並進行胡佳的介紹會遭到很多國家的人的討厭。

本文是一個典型[編輯]

Wikipedia中文有價值的條目沒幾個,這些政治條目卻詳細得讓人驚嘆,情報機關的人才能給出如此詳細的個人資料檔案吧??。Wikipedia被封非常值得理解。--QuickTime 16:06 2006年3月29日 (UTC)

是個人就能從網上找出這些資料,你中毒非淺呢!—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0:03 (UTC+8 08:03)
主要是用搜尋引擎找來的資料,少量內容跟胡佳家人求證過。我的情報機關就是google --farm (talk) 00:06 2006年3月30日 (UTC)
建議直接刪除主張封鎖維基的東西的留言,不用浪費時間回復。--毛主席萬歲萬萬歲 00:16 2006年3月30日 (UTC)
我現在忽然嚴重懷疑此人的動機。該用戶剛剛註冊,僅僅在此討論頁上進行上訴留言。且不說他是專門針對胡佳來的,明明在相關內容都在網上可查詢、條目內逐條有來源的情況下,他卻違背常識猜測有情報機關背景,明明中國維權人士艱難,他卻指責wikipedia編輯立場不對,進而擁護維基被封,我想,很多東西一目了然了。—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0:41 (UTC+8 08:41)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Rat2.Call me Remy2010年8月16日 (一) 15:5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條目中立性不夠[編輯]

條目的大部分信息來源,都是以連接方式呈現,沒有自己證實或可信的信息。且該條目已經淪為個人簡歷或尋人啟事了。如上用戶說質疑的。即便是遭到政府迫害,信息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國外媒體不應全信,也不應作為事實的依據。信陵使

插一句:維基的來源是可供查證的來源,而非是確證的來源,維基並非偵察機關。— fdcn  talk  2006年9月3日08:51 (UTC+8 9月3日16:51)
  • 不是確切來源,就要在條目中加注,告訴閱讀者,請斟酌閱讀。讓大家知道這些是可查證的信息,而不是確切信息。——信陵使 01:38 2006年9月3日 (UTC}
    維基什麼時候有過這一要求?有操作性麼?誰能當這確證的裁判者?如果你的說法成立,絕大部分的維基條目都得加這麼個奇怪的提示了。建議你對維基的文化加深了解一點,維基不是論壇,也不是真相調查機構。— fdcn  talk  2006年9月3日15:16 (UTC+8 9月3日23:16)
    維基目前的政策是有可供查證的來源就可以寫入,對事實認定有爭議(當然另一方也得有來源)的,維基不能以維基角度陳述,只能以一方觀點列出。如果要求每一來源都確證,是根本不現實的,如果必須確證才能寫,維基基本上就辦不下去了。其實,有可靠來源,已是很高的門檻了,維基的文化也可以保證不會被一個觀點所把持。
    具體這個條目,在逐條有來源下(事實上這條目基本來源都是可信的),當然可以這樣寫,除非有中國官員的否認和反駁(現在還沒有),或者有其它來源說明相關報導有誤,否則,在目前沒有爭議(有來源的爭議),僅僅憑一種懷疑就認定不中立,才是真正的不中立。— fdcn  talk  2006年9月3日15:26 (UTC+8 9月3日23:26)
先前已經跟胡佳的家人聯繫過了。你有更好的信息來源歡迎提供。--farm (talk) 01:27 2006年9月3日 (UTC)
你最近的幾次編輯,實在不夠好。如果是大幅編輯的話,建議先多了解後,再著手編輯。「連接這麼多,都可以單獨列條目了。這麼詳細的介紹,好似和國安有聯繫一樣。懷疑性非常大」。這種語調,在我看來很滑稽。--farm (talk) 01:38 2006年9月3日 (UTC}
請注意,該條目有很強的個人感情在裡面。比如環保行動,還有軟禁在家這些事情,細節有如寫記敘文一樣。應該從簡。另外條目過多引用境外媒體,中立性不夠。信陵使 01:38 2006年9月3日 (UTC}
如果有大陸媒體報導可以引用,我會樂於引用,但很遺憾,大陸媒體沒有任何報導,集體噤聲。--farm (talk) 04:03 2006年9月3日 (UTC)

對於國家安保機構為何特別關注此人物應作出可能性解釋,以及該人物是否曾經有過特殊化行為使得機構關注此人。若無這些方面之信息,此條目確實顯得不夠中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Yansinan對話貢獻)於2008-04-05T18:01:56加入。

很簡單,條目已說了很胡的事件,比如呼籲釋放劉荻、紀念六四、祭奠趙紫陽、公開與其它異議人士的談話和行蹤(比如高智晟的)等,他最初的受當局關注是因為同高耀潔等揭露了河南愛滋病的情況,而這是當地政府想隱瞞的。這些因果關係只能判斷,不能證實,維基也沒有義務去證實它。條目中也提供了足夠的連結幫助人們去分析此事,但維基條目是不能做成一個進行論證的論文的。所以,你所指責的中立性理由並不成立。— fdcn  talk   — 2008年4月5日 (六) 18:19 (UTC+8) — 2008年4月5日 (六) 10:19 (UTC)[回覆]
中文維基在某些牽扯到政治的問題上你就不要盼望有中立性可言。大陸網友訪問困難,現在根本搞不清是中共防火牆封堵還是WIKI本身就過濾中國大陸IP抑或第三方利用技術手段攔截,總之一方失聲,另一方自然不會客氣。大陸一黨專政,自然搞的是一言堂,但並不能說明它的反對聲音就一定是民主且友善——對政治而言,沒有人是乾淨的。我看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條目,其中立性單薄得可憐,當然我不期盼誰來對它們進行修改,權當笑話看看。adammk2
大陸網友訪問困難的原因,你詢問一下在大陸的朋友就知道了,完全可以搞得清。--farm (talk) 2008年4月12日 (六) 14:44 (UTC)[回覆]

關於以上解釋胡佳為何引起有關部門注意個人覺得仍不顯中立。以下僅從一點說明:條目中提及胡佳曾做過愛知行動的負責人,而愛知行動本身是有美國民主基金會背景的 http://www.aizhi.net/index.asp?action=ArticleClass&ClassID=92 此頁可見其第一贊助者即為美國民主基金會。眾所周知,美國民主基金會是有美國政府背景的(可見維基百科相關條目)。所以在此說明胡佳本人參加的組織的背景其實很重要,因為,當然僅僅是我的假設,他是被人利用也難說。所以個人覺得條目加入他所在組織的背景,會使此條目真正顯出中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Lhw129對話貢獻)加入。

說起來也是因為胡佳的條目才註冊了維基,最近看了篇關於達賴喇嘛的報導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10/17/content_16630218.htm ,一直對達賴此人沒有什麼惡感,不過現在有了些不同的看法,大家不妨去看看最新修改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的條目,新增了批評一條。 很高興我之前提的建議得到了採納。同前,我覺得在條目出現的達賴的地方,應當說明下人們對於達賴是有著不同的,其實我覺得可以說是兩極的看法的,因為有不少人因為固有的認為達賴好,於是乎認為胡佳好:也有人固有的認為達賴壞,於是乎認為胡佳也是做做樣子,或者說受了迷惑。 如此我想能更顯條目的中立性。--Lhw129 (留言) 2008年10月28日 (二) 13:02 (UTC)[回覆]

再次解釋一下可供查證來源[編輯]

為什麼維基政策要求的是可供查證的來源,而非確證的來源?很多人有一個誤會,以為這樣不能保證維基的中立和客觀要求。其實這和生活真實與法律真實、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一樣,可供查證的要求其實為維基的客觀性提供了操行性。

如果要強調確證來源,有二個問題:

比如防火長城,還能不能寫?我認為在目前這是不可確證的,大陸當局決不會承認,但顯然它是一客觀事實。否則維基為何就大陸用戶不能訪問?這裡其它人可能要說,不能訪問不就確證了嗎?這就是第一個問題:確證的標準是什麼,誰來裁定?我同樣可以說,有可能是黑客或什麼組織在中國主路由器上埋伏了程序,憑什麼就是GFW呢?標準和裁定構成了確證的前提,但這前提不可操作。

第二個就是,很多事物,包括自然科學的理論,都是不可確證的。牛頓力學原理確證了麼?黑洞夸克是不是就不能寫(來源很多,但沒有一個確證了的。)

最後,加個「請斟酌閱讀。讓大家知道這些是可查證的信息,而不是確切信息。」純是多餘,維基的「可查證來源」要求不是不加思索寫上的。維基有一個提示模板說明內容可能不準確,但這個模板也不是隨便掛的,得有爭議的基礎(不能僅僅是猜測)。可能會有人認為我寫這些有些遠和離題,但我希望其它人能明白我在說什麼。— fdcn  talk  2006年9月3日15:57 (UTC+8 9月3日23:57)

關於人物分類[編輯]

個人認為僅僅皈依佛教還不能算作佛教人士。--Zlongbow 22:54 2006年10月8日 (UTC)Zlongbow

那你說說怎樣才算佛教人士?--farm (talk) 00:09 2006年10月9日 (UTC)
我現在也沒法給出一個很準確的佛教人士的定義,但是我想應該是在XX界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紀念性的人物,才能稱作XX人士吧。比如:我也是環保主義者,但不能說我是環保人士。大多數西方的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科學家都是基督徒,但不能因此就說他們是基督教人士。--Zlongbow 15:34 2006年10月9日 (UTC)
可另作一分類:佛教居士。--farm (talk) 16:06 2006年10月9日 (UTC)
可以,但是感覺意義不大,而且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問題。以前看到過「軍事人物」和「軍人」這兩個分類的處理就非常麻煩。因為有些軍事人物不是軍人,比如一些謀士;另外一些軍人卻不是軍事人物,比如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參加過二戰,算是軍人,但是不算軍事人物,把他歸入軍人分類也沒什麼意義。後來討論要不要刪除「軍人」這個分類,但是大量的軍事人物已經放在「軍人」裡面了,移動起來非常麻煩。所以我們還是要慎重一點。--Zlongbow 16:50 2006年10月9日 (UTC)

把分類加上「反共人士」,把條目名稱中的(維權人士)去掉,因其有多種爭議身份,僅寫維權人士似不妥druid (留言) 2008年4月6日 (日) 07:44 (UTC)[回覆]

是不是還要有一個分類叫擁共人士阿?--farm (talk) 2008年4月6日 (日) 09:19 (UTC)[回覆]
可以,有反有擁,是為中druid (留言) 2008年4月6日 (日) 09:29 (UTC)[回覆]
維基是講出處的,比如維權人士,不少新聞網站都如此稱呼,而反共人士則鮮有提及,所以這個稱呼很不妥。--farm (talk) 2008年4月6日 (日) 12:10 (UTC)[回覆]

異見人士—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8.151.8.145對話貢獻)於2011年4月15日 (五) 15:54加入。

關於條目命名[編輯]

我以為,條目中「(維權人士)」的命名有問題。這裡的「維權」僅僅指的是部分人(或許包括其本人)主觀性對此人在某個時間段的行為的定義,「維權人士」也並不是一種職業或者正規術語的稱呼。所以,我以為,使用原來以出生年標註的命名更為中立和客觀。—Pagan (留言) 2008年4月11日 (五) 06:04 (UTC)[回覆]

我原來就是用的出生年作為區分。支持改回原來的。--farm (talk) 2008年4月11日 (五) 06:55 (UTC)[回覆]
我反對用一種身份(比如職業等)來作為人物條目的消歧處理,有時候會面臨中立問題,比如(政治家)後綴等。支持用出生年份作消歧。— fdcn  talk   — 2008年4月12日 (六) 08:30 (UTC+8) — 2008年4月12日 (六) 00:30 (UTC)[回覆]
支持用的出生年作為區分。—Isnow (留言) 2008年4月14日 (一) 14:17 (UTC)[回覆]
這個胡佳用出生年份,那個胡佳用職業,怎麼行啊?應該兩個胡佳都用同一類的字眼區別吧。這個胡佳用出生年份,那個胡佳也應用出生年份;那個胡佳用職業,這個胡佳也應用職業。YunHuBuXi 2008年4月14日 (一) 14:26 (UTC)[回覆]
關鍵在於,這個人還是活人,還沒有蓋棺定論。以當前的職業或者主觀判斷出的某種當事人的行為規則作為消歧義的依據是不客觀不準確的。他可以算是社會活動家、維權人士、異見人士、某某志願者等等,但用什麼標準來最終決定這個人的「消歧義點」,就是很主觀的而且會帶來扯皮的問題。所以對於這類活人,我的看法是用出生年來消歧義更為客觀和準確。—Pagan (留言) 2008年4月14日 (一) 15:08 (UTC)[回覆]

關於另一個胡佳,原先也是做年代消歧的。但總有進行職業化努力的人。— fdcn  talk   — 2008年4月15日 (二) 09:42 (UTC+8) — 2008年4月15日 (二) 01:42 (UTC)[回覆]

胡佳是消歧義頁,說明兩個胡佳的不同之處,讓搜尋胡佳的人選擇他要的那一個胡佳。而說明兩個胡佳的不同之處的文字,就可以作為胡佳 (消歧義頁的說明文字)內的括號內容了。不是嗎?YunHuBuXi 2008年4月15日 (二) 01:49 (UTC)[回覆]
不是。兩者沒有因果關係。— fdcn  talk   — 2008年4月16日 (三) 13:35 (UTC+8) — 2008年4月16日 (三) 05:35 (UTC)[回覆]
那為何不在胡佳頁這樣寫:1.:生於1973年的胡佳,2.胡佳 (跳水運動員):跳水運動員?YunHuBuXi 2008年4月16日 (三) 08:35 (UTC)[回覆]
我實在沒弄明白你的邏輯。一,消歧義頁有必要這麼寫嗎?二,你為什麼非要消歧義頁內容和標題消歧義後綴聯繫起來?
誰告訴你消歧義說明就必須反應在消歧義後綴上?或者消歧後綴就必須反應在消歧義說明中?以你的邏輯和目前消歧義面的說明,是不是你認為胡佳 (中國大陸環保志願者、維權人士)這樣的標題才是合理的?
消歧義後綴僅僅是為了將同名的兩個條目能夠在維基系統中有一個互不干擾的名稱,這是消歧義後綴的唯一需要。就條目的閱讀來說,該標題根本不需要這個後綴的,它僅僅需要胡佳兩個字,就像沒有消歧義後綴的毛澤東一樣,對讀者來講,所有的區分信息根本不應從標題來進行,只能在消歧義說明頁面、條目頁面來闡述。同時由編輯者負責將其它頁面指向這個有後綴頁面的連結加上實際後綴,但這個連結本身顯示來說,不應當出現後綴,也就是說,應當用胡佳而不要用胡佳 (維權人士)。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一個叫胡佳 (維權人士)的人,只有叫胡佳的人。這裡是後綴的意義闡述,你可以看到,它僅僅是為了屈服於技術處理,不必然與消歧義說明在一起,消歧義說明也從來不是只反映或必須反映後綴。
如何選擇這個後綴?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消歧義的內容來產生後綴,比如胡佳 (維權人士),但並不代表就非得根據消歧義說明來產生,也可以用與該條目密切相關的屬性。任何能區別兩者的關鍵詞都可以入選,所以也可以用胡佳 (1973年)。具體哪一個好或更合理,可以討論來取得共識。
在這裡的討論關注點是,用維權人士還是用1973年好,上面有人舉例了一些理由。我在你的討論頁也列舉了一些理由。你可以就這些理由提出反對的看法。— fdcn  talk   — 2008年4月16日 (三) 20:29 (UTC+8) — 2008年4月16日 (三) 12:29 (UTC)[回覆]
明白你的意思。選用「跳水運動員」來做消歧義,是因為它比「1983年」(該運動員的出生年)好。選用「1973年」來做消歧義並非不好,只是我認為「環保人士」更好而已。認同嗎?YunHuBuXi 2008年4月16日 (三) 12:37 (UTC)[回覆]
胡佳先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其實反對他的人也是有的,至少在目前中國大陸的環境下。所以對他的身份認定也會出現爭議,比如,會有人認為維權人士比環保人士更符合他,但也會有人認為他不是維權人士。對維權人士這個詞來說,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褒貶色彩。此外,上面還有維基人說道,胡佳先生還在世,你很難確定他一生會什麼是重點。當年汪精衛如果死得早,可能只剩反清義士這一項而不會有漢奸了。用環保人士的缺陷在於,判定了環保人士比維權人士更符合胡佳,至少,胡佳的抗艾工作比他的環保工作更為重點。
上面的幾個維基人包括我為什麼贊同用年份呢?是因為,雖然後綴從理論上說僅僅是為了區分同名,但寫在標題上,就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以維基的立場去評定了一個人。一旦這種評定有了爭議性,維基出於中立的要求就應當避免。所以,維基用出生年份來做後綴不會有任何的爭議性在裡面。就我個人來說,所有的人物條目其實用他的職業(特別是有褒貶色彩的)來做後綴都面臨維基在評定他的問題,我個人不贊成使用職業後綴,當然這並不是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個人也不認為「跳水運動員」比「1983年」好。— fdcn  talk   — 2008年4月16日 (三) 21:00 (UTC+8) — 2008年4月16日 (三) 13:00 (UTC)[回覆]
言之有理,內括職業有待他逝世後再處理吧。已解決,謝謝答覆!YunHuBuXi 2008年4月16日 (三) 14:12 (UTC)[回覆]
用出生年份來消歧義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首先在維基百科當中,大部分同名的人都是以職業來區分的,如果某個人物的職業有爭議,那麼我們可以找一個沒有爭議的名字,比如胡佳如果算不上是一個「社會活動家」的話,那麼用「社會活動者」會不會好一點?其次,兩位同名的胡佳相差只有10年,這樣的消歧義後綴的命名方式無法直觀的區分兩個人,有多少閱讀者會知道跳水的胡佳出生在1983年,維權的胡佳出生在1973年呢?—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8年9月26日 (五) 05:56 (UTC)[回覆]
我再陳述一遍,消歧義後綴根本不應承擔「直觀區分」的義務,這個後綴僅僅是為了技術上區別兩個名稱相同的不同事物而設,沒有後綴的「毛澤東」這個名稱你能從文字上看出他是做什麼的麼?對消歧義後綴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要求?在說明了它不應當有說明義務的必要性後,我們當然可以選擇有意義的後綴,比如職業,但它的意義性不能大於它帶來的爭議,特別是中立性有爭議時必須放棄這種說明性後綴,比如本例。閱讀者知道不知道胡佳的生年與他們在維基中尋找這兩個人的條目沒有任何關係,人們尋找條目從來不是通過打後綴來尋找的(包括「最直觀」的職業),而是通過消歧義頁或已明確定位的內部連結等,所以讀者不知道生年並不是後綴選擇生年的必要條件。再說一遍,對條目的事物說明義務在消歧義頁和條目正義中,而不是消歧義後綴。— fdcn  talk   — 2008年12月14日 (日) 01:56 (UTC+8) — 2008年12月13日 (六) 17:56 (UTC)[回覆]
矯枉不能過正。不要再迴避爭議的旗幟下,使用一些不倫不類的名稱。「社會活動者」就是此類。其實有個「家」字並無任何崇高之意,也不過是一種身份表達而已,沒有什麼明顯的情感差別。「社會活動家」是一種身份,你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該人從事的事業,但是他的確是個社會活動家,不管過程和結果的。其實中文維基百科中絕大多數爭議性的人物也不會這樣迴避,「家」就是「家」,不是生套個「者」。例如郭敬明,很多人不認同其文學成就,但是他的確是個作家,而不應該歸類為「寫書的」。—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26日 (五) 06:27 (UTC)[回覆]
這這這,什麼叫「行動主義者」啊?是「activist」翻過來的麼?這命名也太……—Pagan (留言) 2008年10月26日 (日) 04:55 (UTC)[回覆]

胡佳的爹媽哪裡畢業的很要緊?[編輯]

為了炫耀其出身高貴?刪掉了。

家庭對人的影響很大,是很有必要出現的。Chaosconst (留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12:43 (UTC)[回覆]

建議移掉照片。

反對,請說出理由。Chaosconst (留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12:43 (UTC)[回覆]
使用其家人的照片須先徵得當事人同意。 阿當 2008年12月13日 (六) 12:17 (UTC)

請更換另一張能體現夫婦倆民主風範的照片。

還是轉移為「胡佳 (社會活動家)」比較好[編輯]

之前的「胡佳 (1973年)」感覺有些不穩重,還是轉移為「胡佳 (社會活動家)」比較好!--林明治 (留言) 2009年3月29日 (日) 15:57 (UTC)[回覆]

穩重?—Zhjul (留言) 2009年6月5日 (五) 07:12 (UTC)[回覆]

疑似胡佳的維基帳號[編輯]


用戶Hujiawiki(討論頁:User_talk:Hujiawiki)似乎是胡佳_(社會活動家)。大紀元上有關於此人創建維權人士曹順利的條目的相關報導(見[1]用戶貢獻)。請問是否要給Talk:胡佳_(社會活動家)掛上Template:Notable_Wikipedian?

--Kovl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21:54 (UTC)[回覆]

需當事人確認。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3月22日 (六) 05:22 (UTC)[回覆]
儘快跟他聯繫。--== 2014年3月22日 (六) 15:5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胡佳 (社會活動家)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7月18日 (二) 02:0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胡佳 (社會活動家)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16:39 (UTC)[回覆]

家庭相關[編輯]

胡的妻子指控胡實施家庭暴力。--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2年1月7日 (五) 15:5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