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字詞轉換/地區詞候選/存檔/2015年8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大陸:薩丕爾 台灣:沙皮爾
相應的搜索結果:"薩丕爾"、"沙皮爾"、(暫缺港澳用詞)、(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薩丕爾(Sapir),台灣稱為「沙皮爾」,可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名詞解釋。我在2014年7月時就已提出過轉換請求,但當時無人理會,因此現在再提一次。—61.224.238.34(留言) 2015年4月3日 (五) 11:26 (UTC)
- 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名詞解釋不等同於薩丕爾這個條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7日 (二) 03:51 (UTC)
- 國家教育研究院是中華民國有關教育研究工作的最高專責機構,而這網站又叫做「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是專門搞學術詞彙編譯的,所以代表此詞受到官方的認可。根據薩丕爾#cite_note-ji-1,可見「薩丕爾」一詞的翻譯是來自《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但此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辭典,代表「薩丕爾」一名是中國大陸的用法。既然台灣已有官方認可的譯名,那就應該使用該名,不需要比照大陸的用法。--61.224.161.116(留言) 2015年4月9日 (四) 10:05 (UTC)
-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只是代表一個官方建議的翻譯方式,並沒有強制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10日 (五) 03:29 (UTC)
- 那麼既然有官方建議的譯名,就用官方建議的吧,反正現在的譯名也都還是各用各的。--61.224.239.138(留言) 2015年4月10日 (五) 10:14 (UTC)
- 建議不等於會使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17日 (五) 02:35 (UTC)
- 有使用,只是使用頻率較少[1][2][3],且在台灣高普考的社會學考題中也有使用,而高普考屬於國家級的考試。--61.224.235.244(留言) 2015年4月17日 (五) 14:46 (UTC)
- 使用頻率較少自然就沒有轉換的必要了。—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5月2日 (六) 02:21 (UTC)
- 所以我才會提議以「使用頻率較高」或較正式的用詞來轉換,比如我之前在下面提到過的「薩皮爾」、「薩皮耳」等等,皆比「薩丕爾」的使用頻率還高。--61.224.170.210(留言) 2015年5月2日 (六) 08:49 (UTC)
- 此外,使用頻率較少也是就整體上來說,由上述來源可得知,「沙皮爾」在官方使用中仍屬常見用法。--61.223.203.180(留言) 2015年5月4日 (一) 11:48 (UTC)
- 使用頻率較少自然就沒有轉換的必要了。—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5月2日 (六) 02:21 (UTC)
- 有使用,只是使用頻率較少[1][2][3],且在台灣高普考的社會學考題中也有使用,而高普考屬於國家級的考試。--61.224.235.244(留言) 2015年4月17日 (五) 14:46 (UTC)
- 建議不等於會使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17日 (五) 02:35 (UTC)
- 那麼既然有官方建議的譯名,就用官方建議的吧,反正現在的譯名也都還是各用各的。--61.224.239.138(留言) 2015年4月10日 (五) 10:14 (UTC)
-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只是代表一個官方建議的翻譯方式,並沒有強制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10日 (五) 03:29 (UTC)
- 國家教育研究院是中華民國有關教育研究工作的最高專責機構,而這網站又叫做「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是專門搞學術詞彙編譯的,所以代表此詞受到官方的認可。根據薩丕爾#cite_note-ji-1,可見「薩丕爾」一詞的翻譯是來自《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但此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辭典,代表「薩丕爾」一名是中國大陸的用法。既然台灣已有官方認可的譯名,那就應該使用該名,不需要比照大陸的用法。--61.224.161.116(留言) 2015年4月9日 (四) 10:05 (UTC)
- 未完成,無共識。—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5月27日 (三) 07:08 (UTC)
- 討論尚未結束,請勿存檔--61.224.167.58(留言) 2015年8月1日 (四) 11:55 (UTC) (此未來時間僅供避免被存檔之用)
- 其實使用頻率不高的轉換大多使用手工轉換而不是全域轉換,此例(極為專有的名詞)可考慮。 - Hammertkh(留言) 2015年6月18日 (四) 15:53 (UTC)
- 上面的規則也提到了「全局轉換僅供高頻詞彙使用,原則上轉換詞語必須在100篇以上條目中出現」。而根據搜尋結果,此名詞只出現約二十次,也看不出未來會有大量使用的趨勢。這完全是手工修改便能完成的轉換(且勿論有否必要)——用以在此爭辯的時間完全足以修改出現此詞組的全數條目而有餘。-Hammertkh(留言) 2015年6月18日 (四) 16:02 (UTC)
- 但維基百科自身的搜尋功能還不完善,從Google的結果(薩丕爾-沃夫假說)來看,有140多項頁面,而薩丕爾的結果則有700多項,皆已超過100個了。如果真是少量手工修改就能完成,我直接一個一個去加就好了,幹嘛還要花這麼多時間在這?就是因為有使用的頁面太多,我才提全局的啊。另外未來如果語言學類的內容有大量增加的話,此詞的確可能會有大量使用趨勢的。--61.224.59.58(留言) 2015年6月19日 (五) 07:14 (UTC)
- 要是你點到之後的頁面,就可以發現根本沒有這麼多結果(只有約三十項),而且不少還是不會進行轉換的分類頁面。維基本身的搜尋還是比較準確的。而且,不少使用「薩丕爾」的條目是直接使用繁體編寫,你加入這個轉換也不能產生轉換效果。至於未來是否會有大量增加語言學條目的可能性,這值得商榷,但就目前而言確實沒看到這個趨勢,個人認為到時再處理也可以?-Hammertkh(留言) 2015年6月19日 (五) 14:35 (UTC)
- 謝謝提醒,薩丕爾-沃夫假說的結果好像真的是如此,我增加條件(扣除分類及限制用字模式以消除重複)重新搜尋的結果確實只有10幾~20多項而已,抱歉一開始沒仔細檢查。但「薩丕爾」在使用同樣條件搜尋下,仍存在80~100多項結果(包含點到之後頁面的結果),剛好達到轉換規則的頻率上限,那這樣足夠加入轉換嗎?
- 至於使用繁體編寫的問題,我上網找了一下,香港的譯名主要好像也是用「薩丕爾」(雖然使用原文的也不少),例如在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的蘇詠昌博士編校的語言學常用詞匯英漢對照表(對應網站,對應列表)就是用「薩丕爾」 (那學系專門搞中英文雙語翻譯和語言學),還有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的這篇季刊論文、香港大學學術庫專述喬志高翻譯的這篇論文也都用薩丕爾,那這樣是否可增加在台灣繁體和香港繁體之間做轉換?--61.224.233.211(留言) 2015年6月20日 (六) 14:19 (UTC)
- 要是你點到之後的頁面,就可以發現根本沒有這麼多結果(只有約三十項),而且不少還是不會進行轉換的分類頁面。維基本身的搜尋還是比較準確的。而且,不少使用「薩丕爾」的條目是直接使用繁體編寫,你加入這個轉換也不能產生轉換效果。至於未來是否會有大量增加語言學條目的可能性,這值得商榷,但就目前而言確實沒看到這個趨勢,個人認為到時再處理也可以?-Hammertkh(留言) 2015年6月19日 (五) 14:35 (UTC)
- 但維基百科自身的搜尋功能還不完善,從Google的結果(薩丕爾-沃夫假說)來看,有140多項頁面,而薩丕爾的結果則有700多項,皆已超過100個了。如果真是少量手工修改就能完成,我直接一個一個去加就好了,幹嘛還要花這麼多時間在這?就是因為有使用的頁面太多,我才提全局的啊。另外未來如果語言學類的內容有大量增加的話,此詞的確可能會有大量使用趨勢的。--61.224.59.58(留言) 2015年6月19日 (五) 07:14 (UTC)
- 提醒一下,在下面的討論中有提到:「台灣比較常見的有「薩丕爾」、「薩皮爾」、「薩皮耳」、「沙皮爾」、「薩披爾」等用法」,而沙皮爾則是官方認可的譯法。所以為何單單要轉換沙皮爾,就令人困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26日 (五) 03:21 (UTC)
- 因為要以較常用或較正式的用詞為準,沙皮爾正好符合正式性,而常用性就整體上來說雖不算多,但至少也多於薩丕爾。我想基本上「薩丕爾」譯名在維基百科中的廣泛採用應該也是基於同樣理由吧?既然大陸都可用新華社(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的譯名了,那麼台灣部分使用國教院(國家教育研究工作「最高專責機構」)的譯名應該也不算過分吧?--61.224.165.120(留言) 2015年6月29日 (一) 10:50 (UTC)
- 要以較常用「且」較正式的用詞為準,而不是「或」。常用都談不上的話沒有必要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3日 (五) 04:01 (UTC)
- 那不轉換的話不就是要使用更不常用的「薩丕爾」了嗎?
- 「沙皮爾」或許沒辦法符合「較常用且較正式」的條件,不過倒是能符合「較正式且較常用」,因為它在官方的使用中仍算是常見用法。
- 而且我也並不排除用其他比沙皮爾更常用的非官方譯名來代替,只是想在不會誤換的情況下,能以官方的「沙皮爾」為優先。--61.224.232.22(留言) 2015年7月4日 (六) 06:59 (UTC)
- 要以較常用「且」較正式的用詞為準,而不是「或」。常用都談不上的話沒有必要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3日 (五) 04:01 (UTC)
- 因為要以較常用或較正式的用詞為準,沙皮爾正好符合正式性,而常用性就整體上來說雖不算多,但至少也多於薩丕爾。我想基本上「薩丕爾」譯名在維基百科中的廣泛採用應該也是基於同樣理由吧?既然大陸都可用新華社(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的譯名了,那麼台灣部分使用國教院(國家教育研究工作「最高專責機構」)的譯名應該也不算過分吧?--61.224.165.120(留言) 2015年6月29日 (一) 10:50 (UTC)
- 字符/字元的使用率比這高出了N倍,同樣也是兩岸政府機構的官方用法,唯同樣因為以上原因不能全域轉換。--Liuxinyu970226(留言) 2015年7月12日 (日) 01:29 (UTC)
- 字符/字元不能全域轉換的原因不是因為「其他一些使用字元的情況,不能完全確定是否和字符同義」嗎?那是不符合「各轉換詞語必須在所有領域或語境下涵義相等」的先決條件,兩個原因根本就不同吧?--61.224.232.215(留言) 2015年7月12日 (日) 10:52 (UTC)
大陸:薩丕爾-沃夫假說 台灣:沙皮爾-沃爾夫假說
相應的搜索結果:"薩丕爾-沃夫假說"、"沙皮爾-沃爾夫假說"、(暫缺港澳用詞)、(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同上,薩丕爾(Edward Sapir),台灣稱為「沙皮爾」;沃夫(Benjamin Lee Whorf),台灣稱為「沃爾夫」。可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名詞解釋,此外,台灣翰林出版的高一上學期公民課本也是用「沃爾夫」。—61.224.238.34(留言) 2015年4月3日 (五) 11:30 (UTC)
- google:"沙皮爾-沃爾夫假說",只找到維基百科來源,反而薩丕爾-沃夫假說,有眾多來源,而且有在台灣使用[4]--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7日 (二) 03:45 (UTC)
- PS:台灣有使用的是「沙皮爾-沃爾夫假設」[5]--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7日 (二) 03:47 (UTC)
- 總結一下:「沙皮爾-沃爾夫假說」中台都無人使用;「沙皮爾-沃爾夫假設」在台灣使用;「薩丕爾-沃夫假說」在中台都有使用。請其他人補充--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7日 (二) 03:48 (UTC)
- google:"沙皮爾-沃爾夫假說",只找到維基百科來源,反而薩丕爾-沃夫假說,有眾多來源,而且有在台灣使用[4]--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7日 (二) 03:45 (UTC)
- 從google的結果來看,「沙皮爾」的用法好像的確滿少人使用的,但此詞畢竟已經經過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的收錄,在台灣高普考的社會學考題中也是使用「沙皮爾」,可見此詞也確實受到官方的認可。以「Sapir 語言」google搜尋台灣的網頁,可見大部分資料都是直接使用原文的,中文的部分除了「薩丕爾」與「沙皮爾」外,還有看到「薩皮爾」、「薩皮耳」跟「薩披爾」的用法,在google新聞上分別以"薩丕爾"(找不到結果)、"薩皮爾"(約有 2~3 項結果)、""薩皮耳""(1項結果)、"薩披爾"(找到1項論文)搜尋台灣的網頁,從搜尋結果來看,「薩丕爾」的用法在台灣媒體中幾乎完全不會用到。--61.224.161.116(留言) 2015年4月9日 (四) 10:09 (UTC)
- 台灣有使用的話就不宜轉換,維基百科不作正名。—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4月16日 (四) 02:52 (UTC)
- 但使用頻率並不如其他來得高。應該以使用頻率較高或較正式的用詞為準吧?--61.224.236.105(留言) 2015年4月16日 (四) 12:25 (UTC)
- 如果以使用頻率較高或較正式的用詞為準,那麼其他也使用的詞怎麼辦?這不就是正名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17日 (五) 02:34 (UTC)
- 作為一部百科全書,不是本來就應該以較正式的用詞為準嗎?
- 為什麼食糞條目改名為吃屎之後又要改回來呢?為什麼臺灣條目不使用較通用的「台」字而要用「臺」呢?維基百科不是不該正名嗎?
- 使用頻率較高跟正名好像沒什麼關係吧?比如農曆就比夏曆還要常用很多。--61.224.235.244(留言) 2015年4月17日 (五) 14:47 (UTC)
- 這些都和轉換無關,這裡談的是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5月2日 (六) 02:21 (UTC)
- 我只是用舉例的方式來反駁書生大的正名說法。--61.224.170.210(留言) 2015年5月2日 (六) 08:51 (UTC)
- 我說啥正名了?我的意思只是想說有常用,有不常用但並非不用的多個同義詞存在時,如果只轉換其中一個而不考慮其他是有問題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4日 (一) 02:40 (UTC)
- 上方「維基百科不作正名」、「這不就是正名嗎?」這兩句話不就是您說的嗎?至於您後面那段關於常用與同義詞的問題,抱歉我理解能力不大好,看不太懂,可否舉個例子?不考慮其他會有問題,那把其他也一起加進來不就好了嗎?--61.223.203.180(留言) 2015年5月4日 (一) 11:49 (UTC)
- 恰當的例子一時想不起來,就這麼說吧,假設某事物在大陸叫做A,但偶爾人們也叫他做Aa,台灣稱呼該事物為B,但偶爾也叫做Ba,Bb。好吧,現在應該如何轉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5日 (二) 02:08 (UTC)
- 如果彼此沒有互相重複的用法的話,就全部一起加入轉換。我自己的想法是,將A和B做轉換,Aa和 Ba或Bb兩者其中之一做轉換,再將剩下來的那個Bx單向轉換到Aa。偶爾稱呼的情況可視乎該用詞的常用程度及正式程度來做調整。
- 另外抱歉,我一時眼殘沒看清楚,原來正名一開始是Chiefwei說的。-- (浮動IP) 1.165.113.198(留言) 2015年5月8日 (五) 11:33 (UTC)
- 恰當的例子一時想不起來,就這麼說吧,假設某事物在大陸叫做A,但偶爾人們也叫他做Aa,台灣稱呼該事物為B,但偶爾也叫做Ba,Bb。好吧,現在應該如何轉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5日 (二) 02:08 (UTC)
- 上方「維基百科不作正名」、「這不就是正名嗎?」這兩句話不就是您說的嗎?至於您後面那段關於常用與同義詞的問題,抱歉我理解能力不大好,看不太懂,可否舉個例子?不考慮其他會有問題,那把其他也一起加進來不就好了嗎?--61.223.203.180(留言) 2015年5月4日 (一) 11:49 (UTC)
- 我說啥正名了?我的意思只是想說有常用,有不常用但並非不用的多個同義詞存在時,如果只轉換其中一個而不考慮其他是有問題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4日 (一) 02:40 (UTC)
- 我只是用舉例的方式來反駁書生大的正名說法。--61.224.170.210(留言) 2015年5月2日 (六) 08:51 (UTC)
- 這些都和轉換無關,這裡談的是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5月2日 (六) 02:21 (UTC)
- 如果以使用頻率較高或較正式的用詞為準,那麼其他也使用的詞怎麼辦?這不就是正名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17日 (五) 02:34 (UTC)
- 但使用頻率並不如其他來得高。應該以使用頻率較高或較正式的用詞為準吧?--61.224.236.105(留言) 2015年4月16日 (四) 12:25 (UTC)
- (!)意見這種低頻率的轉換是不需要的,只需使用noteTA或者轉換組便可解決,全局轉換浪費資源。而且萬一有個人叫「迪斯沙皮爾卡」,那麼不是被誤換了?--JK~搵我 2015年5月7日 (四) 18:57 (UTC)
- (:)回應:目前沒有合適的公共轉換組可供使用,noteTA則太麻煩。愛德華·薩丕爾的連入頁面不在少數,加入全局轉換不見得會是浪費資源。況且此假說在語言學上也算重要的一個理論(在英文維基裡還被評為「高重要度」),用全局轉換並無不妥。若會造成誤換,可使用單向轉換或用其他非官方常用名來代替。-- (浮動IP) 1.165.113.198(留言) 2015年5月8日 (五) 11:33 (UTC)
- 未完成,無共識。—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5月27日 (三) 07:08 (UTC)
- 若你們還有其他異議,可提出理由來反駁,以一句「無共識」就直接取消,我認為這樣處理不太妥當。
- @Shizhao、JAK:請問兩位還有其他的反對理由嗎?--61.224.237.179(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2:02 (UTC)
- 沒有,希望閣下直接和書生討論,我只是插嘴的--JK~搵我 2015年5月27日 (三) 17:37 (UTC)
- 最大問題是沙皮爾-沃爾夫假說幾乎無人用,除了維基百科。上面IP用戶的意見有些離題,「愛德華·薩丕爾的連入頁面不在少數」,不等於「沙皮爾-沃爾夫假說」的使用頻率就高。如果要轉換愛德華·薩丕爾,請另外提出。而且這個術語本身目前在維基百科使用頻率很低,一般是不會做全局轉換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8日 (四) 02:33 (UTC)
- 除連入頁面外,從Google的結果來看,有140多項頁面,這樣的使用頻率還是不足以加入全局轉換嗎?沙皮爾-沃爾夫假說會無人用,可能只是因為人名連用或稱「假說」的用法比較少見,此假說尚還有其他的名稱(比如語言相對論等)。還有若只作薩丕爾的轉換,卻同時不作此兩人名皆含有地區詞差異名詞的轉換,不是會導致兩地區差異人名混雜在一起嗎?
- 另外,對於上面那個薩丕爾的轉換候選,你是否還有其他意見?--61.224.173.150(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10:47 (UTC)
- 建議就是台灣最常用的是哪個翻譯?各種同名稱呼總共都有哪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9日 (五) 03:03 (UTC)
- 這在上個月的討論中已經提過了,台灣比較常見的有「薩丕爾」、「薩皮爾」、「薩皮耳」、「沙皮爾」、「薩披爾」等用法,但大部分資料都是直接使用原文(Sapir)的。而官方認可的正式稱呼就是「沙皮爾」。--61.224.232.180(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4:58 (UTC)
- 我指的是沙皮爾-沃爾夫假說的譯名都有哪些?而不是「薩丕爾」的譯名都有哪些....官方認可不等於常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1日 (一) 02:24 (UTC)
- 這我就不太清楚了,Whorf的譯名好像比較少一點,雖有「沃夫」、「沃爾夫」、「沙霍」、「霍夫」、「胡佛」等用法,但霍夫和胡佛及其他譯名基本上極少使用,所以實際上大概只有前三種而已...。此假說的其他名稱則有「語言相對論」、「語言決定論」、「沙霍假設」(沙霍即指Whorf)等。但有時也不會直接稱它為XX假說或是XX論,而是直接說出提出者和其內容,比如我在上方「薩丕爾」轉換候選中提到的幾個來源,以及在原因欄裡提到的高中公民課本,都是如此,皆未給出一個特定的名稱(我自己猜想可能是因為該假說還沒有明確定義的緣故)。官方認可雖不等於常用,但常用也不等於必須採用,像之前提過的食糞/吃屎條目的名稱移動及「臺」灣/「台」灣的使用就是明顯的例子。我的意見是若是不會造成誤換,採用「沙皮爾」的正式譯名應該會更好一些-。-61.224.172.197(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1:24 (UTC)
- 有違維基轉換原則,不予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5日 (五) 02:48 (UTC)
- 這又不會造成錯誤轉換,哪裡違反原則?--61.224.233.195(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7:11 (UTC)
- 維基轉換的原則是「只要沒必要轉換就不轉換」,而不是只要「沒有錯誤就不轉換」。舉個極端的例子,-{zh-cn:比如; zh-tw:例如;}-,這樣的轉換顯然也不會造成錯誤,但是沒有任何必要,所以不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7日 (日) 06:39 (UTC)
- 哪裡沒必要了??這和比如、例如又有什麼關係??這裡談的是地區詞轉換,比如和例如又不是地區詞,這些和轉換無關吧?難道我提出的理由和來源資料還不夠充分嗎?--61.224.236.199(留言) 2015年6月10日 (三) 11:22 (UTC)
- 至少在我看來,確實不夠充分。您可能覺得比如和例如這個例子很無厘頭,但是前幾天就有用戶加入了-{zh-cn:应当; zh-tw:應該;}-這樣缺乏必要的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10日 (三) 12:18 (UTC)
- 那又是哪裡不夠充分?至少我都已經給出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資訊網的資料了,這已經能算是權威資料了,更不用說之前提過的其他來源,難道這些全都不夠充分?比如和例如、應當和應該都會過度轉換,影響層面太廣,但這個又不會。--61.224.170.51(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11:55 (UTC)
- 至少在我看來,確實不夠充分。您可能覺得比如和例如這個例子很無厘頭,但是前幾天就有用戶加入了-{zh-cn:应当; zh-tw:應該;}-這樣缺乏必要的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10日 (三) 12:18 (UTC)
- 哪裡沒必要了??這和比如、例如又有什麼關係??這裡談的是地區詞轉換,比如和例如又不是地區詞,這些和轉換無關吧?難道我提出的理由和來源資料還不夠充分嗎?--61.224.236.199(留言) 2015年6月10日 (三) 11:22 (UTC)
- 維基轉換的原則是「只要沒必要轉換就不轉換」,而不是只要「沒有錯誤就不轉換」。舉個極端的例子,-{zh-cn:比如; zh-tw:例如;}-,這樣的轉換顯然也不會造成錯誤,但是沒有任何必要,所以不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7日 (日) 06:39 (UTC)
- 這又不會造成錯誤轉換,哪裡違反原則?--61.224.233.195(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7:11 (UTC)
- 有違維基轉換原則,不予轉換。—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5日 (五) 02:48 (UTC)
- 這我就不太清楚了,Whorf的譯名好像比較少一點,雖有「沃夫」、「沃爾夫」、「沙霍」、「霍夫」、「胡佛」等用法,但霍夫和胡佛及其他譯名基本上極少使用,所以實際上大概只有前三種而已...。此假說的其他名稱則有「語言相對論」、「語言決定論」、「沙霍假設」(沙霍即指Whorf)等。但有時也不會直接稱它為XX假說或是XX論,而是直接說出提出者和其內容,比如我在上方「薩丕爾」轉換候選中提到的幾個來源,以及在原因欄裡提到的高中公民課本,都是如此,皆未給出一個特定的名稱(我自己猜想可能是因為該假說還沒有明確定義的緣故)。官方認可雖不等於常用,但常用也不等於必須採用,像之前提過的食糞/吃屎條目的名稱移動及「臺」灣/「台」灣的使用就是明顯的例子。我的意見是若是不會造成誤換,採用「沙皮爾」的正式譯名應該會更好一些-。-61.224.172.197(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1:24 (UTC)
- 我指的是沙皮爾-沃爾夫假說的譯名都有哪些?而不是「薩丕爾」的譯名都有哪些....官方認可不等於常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1日 (一) 02:24 (UTC)
- 這在上個月的討論中已經提過了,台灣比較常見的有「薩丕爾」、「薩皮爾」、「薩皮耳」、「沙皮爾」、「薩披爾」等用法,但大部分資料都是直接使用原文(Sapir)的。而官方認可的正式稱呼就是「沙皮爾」。--61.224.232.180(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4:58 (UTC)
- 建議就是台灣最常用的是哪個翻譯?各種同名稱呼總共都有哪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9日 (五) 03:03 (UTC)
- 稍稍(+)支持,如果關注度可以與相對論媲美的話。--Liuxinyu970226(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00:29 (UTC)
- 討論尚未結束,請勿存檔--61.224.167.58(留言) 2015年8月1日 (四) 11:55 (UTC) (此未來時間僅供避免被存檔之用)
- 其實使用頻率不高的轉換大多使用手工轉換而不是全域轉換,此例(極為專有的名詞)可考慮。 - Hammertkh(留言) 2015年6月18日 (四) 15:53 (UTC)
- 未完成,無共識。—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16日 (四) 03:57 (UTC)
大陸:台式电脑 台灣:桌上型電腦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台式电脑"、"桌上型電腦"、(暫缺港澳用詞)、(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台式電腦(Desktop Computer),台灣稱為「桌上型電腦」或簡稱「桌機」,維基已有「台式电脑/桌上型電腦」條目,但簡繁轉換不會自動轉換這個詞。—不笑的老K(留言) 2015年6月1日 (一) 09:24 (UTC)
- 基本都是IT類條目,IT轉換組似乎就可以解決?—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6月26日 (五) 06:51 (UTC)
- (+)支持!--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10日 (五) 02:18 (UTC)
- zh-hk:桌面電腦——C933103(留言) 2015年7月11日 (六) 18:57 (UTC)
- @Chiefwei: 用到這幾個字的條目絕不限定於IT相關範圍——C933103(留言) 2015年7月11日 (六) 19:06 (UTC)
- 完成,已加入於Update 2015-7(Gerrit:230743),請耐心等待伺服器更新。—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数码相机、数字相机 台灣:數位相機 港澳:數碼相機 新馬:数码相机、数字相机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数码相机"、"数字相机"、"數位相機"、"數碼相機"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數位相機」、「數碼相機」及「数码相机」早已加入至轉換表中,但「数字相机」沒有加入,請求將其單向轉換。英文為digital camera。—By LNDDYL.(留言) 2015年6月29日 (一) 04:00 (UTC)
- 「数字相机」用例較少,請給出IT轉換組難以覆蓋到的用例。—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16日 (四) 04:01 (UTC)
- 未完成。—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数码照相机、数字照相机 台灣:數位照相機 港澳:數碼照相機 新馬:数码照相机、数字照相机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数码照相机"、"数字照相机"、"數位照相機"、"數碼照相機"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不同地區對digital camera的不同翻譯。—By LNDDYL.(留言) 2015年6月29日 (一) 04:12 (UTC)
- 完成,已加入於Update 2015-7(Gerrit:230743),請耐心等待伺服器更新。—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魔术快斗 台灣:神偷怪盜 港澳:魔術快斗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魔术快斗"、"神偷怪盜"、"魔術快斗"、(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根据青文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和安乐文潮的译名总结而来。--103.56.218.91(留言) 2015年7月2日 (四) 15:14 (UTC)—103.56.218.91(留言) 2015年7月2日 (四) 15:14 (UTC)
- 比起名柯,這關注度似乎不高,而且沒記錯的話愛奇藝標題用的是角色名怪盜基德。--Liuxinyu970226(留言) 2015年7月3日 (五) 08:20 (UTC)
- 無全局轉換必要。—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14日 (二) 08:32 (UTC)
- 未完成。—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内部链接 台灣:內部連結 港澳:內部連結 新馬:内部链接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内部链接"、"內部連結"、"內部連結"、"内部链接"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MediaWiki及維基媒體計劃的專用詞彙。—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11日 (六) 02:13 (UTC)
- 完成,已加入。—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移动设备 台灣:行動裝置 港澳:流動裝置 新馬:移动设备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移动设备"、"行動裝置"、"流動裝置"、"移动设备"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不同地區對mobile device的不同翻譯。本轉換詞語符合「必須在100篇以上的頁面中出現」的規定:「移动设备」共有350筆結果;「行動裝置」不含File空間共有259筆結果;「流動裝置」的搜尋結果較少,不含File空間只有46筆。—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14日 (二) 08:52 (UTC)
- 請給出IT轉換組難以覆蓋到的用例。—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16日 (四) 04:01 (UTC)
- 未完成。—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链接 台灣:連結、鏈結 港澳:連結、鏈結 新馬:链接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繁體的「鏈結」單向轉換至陸新馬的「链接」,在台港澳下不作轉換。「鏈結」共有5101筆搜尋結果。—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18日 (六) 02:18 (UTC)
- 連結轉連結會不會出現過度轉換問題?參考連結的釋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7月27日 (一) 02:44 (UTC)
- 不涉及「連結」。請看清楚,我說的是「鏈結」。--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7日 (一) 14:53 (UTC)
- 完成,已加入於Update 2015-7(Gerrit:230743),請耐心等待伺服器更新。—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网络游戏 台灣:網路遊戲 港澳:網絡遊戲 新馬:网络游戏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网络游戏"、"網路遊戲"、"網絡遊戲"、"网络游戏"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不同地區對network game的不同翻譯。—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2日 (三) 00:02 (UTC)
- 完成,已加入於Update 2015-7(Gerrit:230743),請耐心等待伺服器更新。—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营销 台灣:行銷 港澳:營銷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营销"、"行銷"、"營銷"、(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不同地區對marketing的不同翻譯。為了避免過度轉換,故此轉換為單項轉換。
- 簡體「营销」
- 在陸新馬下保持不變;
- 在港澳下,直接轉為繁體「營銷」;
- 在台灣下,轉為繁體的「行銷」。
- 繁體「營銷」
- 在陸新馬下,直接轉為簡體「营销」;
- 在港澳下保持不變;
- 在台灣下,轉為繁體的「行銷」。
- 行銷/行销
- 不作地區詞轉換。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2日 (三) 03:53 (UTC)
- 大陸也有行銷一詞,反之台灣也一樣。—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22日 (三) 04:24 (UTC)
@Chiefwei:「行銷」不作地區詞轉換。--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2日 (三) 04:58 (UTC)
- 另外,營銷主要是做名詞用,而行銷則有名詞和動詞兩種用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7月27日 (一) 02:42 (UTC)
- 未完成。—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斜拉桥 台灣:斜張橋 港澳:斜拉橋 新馬:斜拉桥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斜拉桥"、"斜張橋"、"斜拉橋"、"斜拉桥"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各地對此種橋梁的名稱有別,應使用轉換—Howard61313(留言) 2015年7月22日 (三) 08:33 (UTC)
- 大陸也使用「斜張橋」,只是用的較少[11]。另外,大陸某些大橋的名稱中就含有「斜張橋」,例如濟南黃河斜張橋(僅是舉例,還有更多其他例子)。此外,台灣也有使用「斜拉橋」[12]。a) 似乎這兩個詞中台都有使用,只是大陸使用「斜拉橋」居多,台灣使用「斜張橋」居多,並非互相不可理解。b) 再加上某些大橋的正式名稱中會出現「斜拉橋」或「斜張橋」,容易造成過度轉換。因此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建議不轉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7月23日 (四) 01:51 (UTC)
- 未完成。—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信号 台灣:訊號、信號 港澳:訊號、信號 新馬:信号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不同地區對signal的不同翻譯。為了避免過度轉換,故此轉換為單項轉換。
- 訊號(繁體)
- 在台港澳下保持不變;
- 在陸新馬下,轉為簡體的「信号」。
- 信號/信号
- 不作地區詞轉換。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6日 (日) 05:43 (UTC)
(~)補充:另外,香港有一個名為「訊號山」的地方,可能會過度轉換。--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6日 (日) 06:00 (UTC)
- 大陸也使用訊號一詞[13](比較「信號」在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14])。這兩個詞在中文語境下有時會混用,但含義上又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建議不做轉換,否則很容易轉換過度--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7月27日 (一) 02:41 (UTC)
中國大陸應該不用「訊號」一詞。--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7日 (一) 08:35 (UTC)
訊號:
--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7日 (一) 09:40 (UTC)
- 你想表達什麼?—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27日 (一) 10:22 (UTC)
- 對比一下兩岸對此二者的解釋。--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7日 (一) 10:38 (UTC)
- 你想表達什麼?—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7月27日 (一) 10:22 (UTC)
- 《現代漢語大詞典》的解釋:1.為傳達某一訊息而作出的特定表示、標誌、符號等。2.通過電磁波發出的信號。--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7月27日 (一) 13:32 (UTC)
我聽說,在粵語中這兩者的讀音一致,不知是真是假。-- By LNDDYL.(留言) 2015年7月28日 (二) 02:49 (UTC)
大陸:鿏 台灣:䥑 港澳:䥑 新馬:鿏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鿏"、"䥑"、"䥑"、"鿏"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化学元素䥑,简体为鿏,U+9FCF,位于Unicode8.0中。—YanTTO(留言) 2015年8月2日 (日) 05:46 (UTC)
- 未完成,抱歉,考慮到顯示設備兼容性,維基百科轉換目前只支持到Unicode 5.0左右,待時機成熟後將繼續跟進。—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
大陸:鿔 台灣:鎶 港澳:鎶 新馬:鿔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鿔"、"鎶"、"鎶"、"鿔"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化学元素鎶的简体字鿔,U+9FD4,在Unicode8.0中。—YanTTO(留言) 2015年8月2日 (日) 06:07 (UTC)
- 太新了,會被否決的。😂而且這不是地區詞……——凝(✉) 2015年8月2日 (日) 07:54 (UTC)
- 未完成,抱歉,考慮到顯示設備兼容性,維基百科轉換目前只支持到Unicode 5.0左右,待時機成熟後將繼續跟進。—Chiefwei(論 - 編 - 歷) 2015年8月16日 (日) 04:5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