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史坦威
外觀
芭芭拉·史坦威 | |||||||||||||||||||||||
---|---|---|---|---|---|---|---|---|---|---|---|---|---|---|---|---|---|---|---|---|---|---|---|
女演員 | |||||||||||||||||||||||
出生 | |||||||||||||||||||||||
逝世 | 1990年1月20日 | (82歲)||||||||||||||||||||||
職業 | 演員 | ||||||||||||||||||||||
配偶 | Frank Fay (1928 – 1935) 勞勃·泰勒 (1939 – 1951) | ||||||||||||||||||||||
活躍年代 | 1927 – 1986 | ||||||||||||||||||||||
|
芭芭拉·史坦威(Barbara Stanwyck;1907年7月16日—1990年1月20日),本名露比·凱瑟琳·史蒂文斯(Ruby Catherine Stevens),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布魯克林,為好萊塢知名女演員。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三歲時,母親因一場車禍意外身亡,父親也離家出走。13歲時輟學,在布魯克林的一家百貨公司當包裝工。一心想跳舞的她從微簿的工資中賺取舞蹈課的學費。兩年後,開始了演藝生涯,在齊格菲歌舞團擔任跳舞女郎。
藝人生涯
[編輯]1927年,改名為芭芭拉·史坦威,她在無聲片《百老匯夜晚》中首次登上螢幕。1930年,斯坦威克參加了《閒花淚》的拍攝,導演法蘭克·卡普拉發現了她的才華,讓她在《 群眾》(Meet John Doe)等影片中擔任主角,從而使人們漸漸熟知了斯坦威克。
1937年,斯坦威克在這部由金·維多執導的影片《慈母心》中,成功地試演了一位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堅忍母親,因而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940年代,她又分別以《郎才女貌》(又譯《火球》)、《謀殺案》、《火車謀殺案》、《打錯電話了》等影片,三次獲德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提名。
1981年,林肯中心電影協會授予她電影成就獎。1982年,斯坦威克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外部連結
[編輯]- 芭芭拉·史坦威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TCM電影資料庫上芭芭拉·史坦威的資料(英文)
- 在AllMovie上芭芭拉·史坦威的頁面(英文)
- 網際網路百老匯資料庫(IBDB)上芭芭拉·史坦威的資料(英文)
- Time artic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hotographs of Barbara Stanwyc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rbara Stanwyck, American Actr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 Perfect D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在Find a Grave上的芭芭拉·史坦威
獎項 | ||
---|---|---|
亨利·方達 | 奧斯卡榮譽獎 1982年 |
米基·魯尼 |
約翰·休斯頓 | 林肯中心電影協會電影成就獎 1981年 |
比利·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