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白蘭度
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 |||||||||||||||||||||||||||||||||||
---|---|---|---|---|---|---|---|---|---|---|---|---|---|---|---|---|---|---|---|---|---|---|---|---|---|---|---|---|---|---|---|---|---|---|---|
男演員 | |||||||||||||||||||||||||||||||||||
暱稱 | Bud | ||||||||||||||||||||||||||||||||||
出生 | 1924年4月3日 | ||||||||||||||||||||||||||||||||||
逝世 | 2004年7月1日 | (80歲)||||||||||||||||||||||||||||||||||
配偶 |
| ||||||||||||||||||||||||||||||||||
兒女 | |||||||||||||||||||||||||||||||||||
父母 | 老馬龍·白蘭度 多蘿西·佩妮貝克) | ||||||||||||||||||||||||||||||||||
代表作品 | |||||||||||||||||||||||||||||||||||
簽名 | |||||||||||||||||||||||||||||||||||
|
馬龍·白蘭度(英語:Marlon Brando, Jr.,1924年4月3日—2004年7月1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美國電影男演員、社會活動家。第27屆[a]的奧斯卡影帝。他因將現實主義帶入電影藝術表演之中而倍受讚譽,亦被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和最有影響力的演員之一。他幫助推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表演方法,在20世紀40年代師從斯黛拉·艾德勒。他最富盛名的是在《岸上風雲》飾演特里·馬洛伊和在《教父》中飾演維托·柯里昂的表演,憑藉這兩部影片他兩奪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在《慾望街車》、《薩巴達萬歲》、《凱撒大帝》、《飛車黨》、《金色眼睛的映像》、《巴黎的最後探戈》、《現代啟示錄》等多部電影中亦有極佳表現。馬龍·白蘭度也作為社會活動家參與了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和許多美國原住民運動。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他最初獲得好評並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因其在1951年改編的電影《慾望街車》中成功塑造了流氓無產者斯坦利的形象,這是他在百老匯的一次成功地角色出演。之後他在《岸上風雲》飾演特里·馬洛伊,將這個角色飾演得有血有肉,使之成為美國中下層工人代表,讓白蘭度獲得了更多的讚譽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他在《飛車黨》中扮演的反叛軍的摩托車幫派領袖約翰尼·斯特拉伯勒,成為大眾流行文化中一個永恆的經典形象。[2]馬龍·白蘭度在1952年的《薩巴達萬歲》出演埃米利亞諾·薩帕塔、在1953年約瑟夫·曼凱維奇改編自莎劇的電影《凱撒大帝》中出演馬克·安東尼、在1957年改編自詹姆斯·麥切納小說的電影《櫻花戀》中出演空軍少校勞埃德·格魯弗,三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20世紀50年代,白蘭度三次入選「十大賺錢明星」排行榜,1954年排名第十,1955年排名第六,1958年升至第四名。
20世紀60年代對白蘭度來說是陷入低潮的十年。他執導並主演了邪典[b]西部電影《獨眼龍》,遭遇重大商業失敗,從1962年的改編電影《叛艦喋血記》開始,他參演了一系列票房失敗的電影,10年間與票房佳作無緣,直至他憑藉在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的《教父》中飾演維托·柯里昂獲得第二個奧斯卡影帝頭銜[c]。白蘭度把《教父》中的維托·柯里昂閣下演繹得出神入化,展現了他的才華,這是評論家們認為他最偉大的角色之一。而這部反映美國黑手黨家族事業的影片一經上映,立刻引起巨大轟動,被稱為是繼《大國民》後最偉大的一部電影作品,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業電影之一,創下了非凡的票房。白蘭度憑藉這部成功的電影,加上其在《巴黎的最後探戈》獲得奧斯卡提名為其帶來的聲名,重回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電影明星之列。在1972年和1973年奎格利出版公司推出的「影星收入排行榜」中他躋身前十,位列第六名和第十名。經過四年的息影,白蘭度於1976年出演電影《大峽谷》,重回影壇。在這之後,他滿足於高片酬的配角和性格演員角色,出演1978年的《超人》、1980年的《魔頭對捕頭》,之後息影9年,直至1989年出演《血染的季節》。據《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收錄,白蘭度在出演《超人》的13天工作中獲得了370萬美元的收入(相當於今天的1,500萬美元)和11.75%的票房分成。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出演另一部柯波拉執導的電影《現代啟示錄》,富有爭議性地飾演了庫爾茨上校這一角色。《現代啟示錄》是一部票房大賣的成功電影,白蘭度依靠該片片酬度過80年代演藝事業停滯時期。
1999年,白蘭度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百大男演員(出道時間不晚於1950年)第4名。同年他作為僅有的三位專業演員之一,與查理·卓別林和瑪麗蓮·夢露,被《時代》雜誌評選為本世紀最重要的100人之一。[4] 他於2004年7月1日死於呼吸衰竭,享年80歲。
早期生活
[編輯]馬龍·白蘭度在1924年4月3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 ,父親是農藥和化學品製造商老馬龍·白蘭度(1895-1965),母親是多蘿西·朱莉婭(1897-1954)。白蘭度有兩個姐姐,喬斯林(1919-2005)和弗朗西絲(1922-1994)。他的祖先包括德國人,荷蘭人,英國人和愛爾蘭人[5]:32[6][7]。他的父系移民祖先Johann Wilhelm Brandau於1700年代初從德國普法爾茨州抵達紐約。白蘭度被培養為基督教科學會信徒[8] 。他的母親在她的時代是突破傳統的,她抽菸,穿長褲並開車。她本人甚至是劇院的管理者,幫助亨利·方達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然而,她是一名酒鬼,經常被丈夫從芝加哥酒吧帶回家。在白蘭度的自傳「我的母親教我」中,白蘭度在談到自己的母親時非常悲傷:「她喜歡喝醉勝過照顧我們。」[9] 白蘭度的父母最終加入了匿名戒酒會。白蘭度對他的父親懷有更多的仇恨,他說:「我和他同名,但我從來對此無感,他不停地告訴我,我沒有一件事能做成。他的癖好就是告訴我,我將一生碌碌無為。」[5]:7白蘭度一家後來搬到了伊利諾州的埃文斯頓,但當白蘭度11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分居了。他的母親把三個孩子帶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安娜,在那裡和母親住在一起。 1937年,白蘭度的父母和解,並一起搬到芝加哥北部的一個小鎮--伊利諾州的利伯蒂維爾。 [10]1939年和1941年,他在這個鎮唯一的電影院The Liberty擔任接待員。[11]
馬龍·白蘭度的童年綽號是「巴德」,從小他就善於模仿。他可以學習玩伴們的動作神態,並且符合他們特點地表現出來。在2007年的一部紀錄片中,據白蘭度的童年朋友喬治回憶,它最早的表演是模仿家庭農場裡的牛和馬,為了讓他的母親別專心於酗酒。他的大姐喬斯林第一個開始追求演藝事業,在紐約的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學習,後來她出現在百老匯,然後是電影和電視熒幕中。二姐弗朗西絲離開了加州的大學,在紐約學習藝術。而白蘭度在高中留校一年,後來被從利特維爾高中開除,因為他騎著摩托車穿過走廊。[12]
後來他被送到了沙塔克軍事學院,他的父親曾在那裡學習過。最後他還是放棄了這所學校,並試圖參軍。但體檢顯示他患有膝關節交鎖,被免除兵役。[13]
紐約與表演起步期
[編輯]馬龍白蘭度後來決定跟隨姐姐去紐約,就讀於美國Theatre Wing職業學院(隸屬新學院的戲劇工作室),在1988年的一部紀錄片中,姐姐喬斯林回憶道:「他之前忙碌於校園劇,很喜歡它......於是他決定去紐約學習表演,因為這是他唯一高興去做的事,那年他18歲。」在A&E傳記白蘭度的章節中喬治表示,白蘭度在紐約對於表演非常投入,因為他感到被接受,且不受苛責。生命中他第一次聽到令他高興的好話。[14]
馬龍白蘭度是斯黛拉·艾德勒的熱心學生和倡導者,他向她學習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技巧。 這種技巧鼓勵演員去探索內在和外在的兩個方面,充分體現被描繪的人物。 早期,白蘭度的卓越見識和現實主義意識顯而易見。 阿德勒曾經說過,有一次在教學中,她讓同學們去模仿雞,假設炸彈即將落在他們身上。大部分同學都瘋狂地跑來跑去,但白蘭度冷靜地坐著,假裝在下一個蛋。當阿德勒問他為什麼選擇這樣做時,他說:「我是一隻雞,我對炸彈有什麼了解?」[15]儘管他普遍被認為是方法派演員,但白蘭度卻不同意。 他聲稱憎恨李·斯特拉斯伯格的說法:
在我取得了一些成功後,李·斯特拉斯伯格說他教過我如何表演,試圖占我的便宜。但他從來沒有教過我什麼。他確實看得見太陽,他會說太陽能夠升起這件事都有他的功勞。他是一個野心勃勃、自私的人,他利用了參加演員工作室的人,並試圖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表演藝術的天選之人和導師。有些人崇拜他,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有時在周六早上去演員工作室,因為伊利亞·卡贊在教書,並且那裡有很多漂亮的女孩。斯黛拉·艾德勒和伊利亞·卡贊教過我表演,李·斯特拉斯伯格從來沒有過。
馬龍·白蘭度第一個將自然法表演來帶入電影。 根據達斯汀·霍夫曼的Masterclass在線課程講述,白蘭度甚至經常在導演喊了「開拍」之後,繼續和攝影師和周圍的演員談論他們的周末。 一旦白蘭度覺得他可以像平常說話那樣自然地進行對話,他就會開始表演。 在他的2015年紀錄片《馬龍聽我說》中,他說:「30年代和40年代有一種制式的表演風格,到達電影院之前,你就知道他們會怎麼演。加里·庫珀牌燕麥片、鮑嘉牌香脆麥片、克拉克蓋博牌酥脆水果卷......他們就像麥片一樣,沒有創造性,每一份都一模一樣。」一些批評者認為白蘭度是在「藝人相輕」,但與此態度之相反的演員會說這只是他表演技藝的一部分。[16][17]
事業
[編輯]早期: 1944-1951
[編輯]白蘭度在長島的薩維爾市,在他的第一個夏季輪演劇目劇院角色中,使用了自然派表演技巧。在後來的幾場表演中,他在他的建立了一種古怪的、不服從的行為特質。他的行為讓他在賽維爾的新學校的演出中遭到驅逐,但不久之後,他就在當地的一場演出中嶄露頭角。1944年,他在百老匯上演了一場苦樂參半的戲劇, I Remember Mama,,扮演梅迪·克里斯蒂安斯的兒子。導演亞弗雷德·倫特想要白蘭度在O Mistress Mine中扮演他的兒子,甚至還親自指導他進行試鏡,但在試鏡時白蘭度的朗讀非常散漫沒有條理,以至於他們都不能用他出演角色。在Truckline Café中扮演痛苦的老兵一角後,紐約的戲劇評論家們把他評為「最有前途的年輕演員」,即使這齣戲在商業上很失敗。1946年,他出現在百老匯,出演政治劇A Flag is Born中一名年輕的英雄,並拒絕接受高於美國演員協會規定的報酬。同年,他與凱薩琳·康奈爾出演她的重拍劇Candida。同年,康奈爾也將他安排在讓·阿努伊的Antigone劇中,出演一名天堂信差。他也有機會在尤金·奧尼爾的電影——The Iceman Cometh的百老匯首演中扮演一個主要角色,後來沒有出演成功,因為他在試著讀劇本的時候卻睡著了,並聲稱劇本「寫得拙劣,構造不佳」。
1945年,白蘭度的經紀人建議他與塔盧拉赫·班克黑德共同出演The Eagle Has Two Heads。班克黑德此前已經拒絕了在《慾望街車》中出演女主角。她看到了白蘭度的潛力,儘管她鄙視方法派的表演技巧(大多數百老匯老牌演員都是如此),但還是同意用他,儘管他的試鏡很差。在正式表演前的巡迴演出中,兩人發生了很大的衝突,班克黑德讓白蘭度想起了他的母親,在同樣的年齡也有著酗酒的問題。導演威爾遜在很大程度上容忍了白蘭度的行為,但當白蘭度在1946年11月28日開演前的彩排上,不停的嘟嘟囔囔,威爾遜終於受不了了。「我不關心你的祖母做了什麼,」威爾遜大聲說,「還有方法派的那些東西,我只想知道你要做什麼!」作為回應,白蘭度提高了他的聲音,並以強大的力量和激情進行表演。「真是太棒了,」一名演員回憶道,「每個人都擁抱他,親吻他。他走到後台,對我說,『他們不認為你能行,除非你能大聲地回應他們。』」
然而,評論家們並不是那麼友善。一則公開性的的評論形容他「仍然在構建他的角色,但目前還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波士頓的評論家評論白蘭度表演的一段漫長的死亡場景「看起來就像曼哈頓城區的一輛汽車,不停地尋找一個停車位」。在後來的演出中,他得到了更好的評價,但他的同事們回憶起,那只是他後來展示了才華的偶然跡象。1962年,班克黑德向一位採訪者承認:「有幾次,他的表演真的很偉大,當他真的全心全意投入時,他真的是個很棒的演員。但大多數時候,他的在舞台並不引人注目。」
通過在舞台上做出一些令人反感的舉動,白蘭度表達著他的對演出的冷漠。班克黑德的舞台經理說,「白蘭度為了毀掉這齣戲,嘗試了所有的做法......他抓自己的褲襠,挖鼻孔,做任何事。」幾周之後,他們到達波士頓,班克黑德已經準備解僱他了。沒想到這次解僱成就了他未來的事業,他得以出演《慾望街車》的男主角斯坦利。班克黑德向他推薦過這個角色,因為覺得非常適合他。
皮爾龐特寫道,約翰·加菲爾德是這個角色的第一選擇,但他「提出了過分的要求」。這是肯山的決定,選擇經驗要少得多、技巧非常稚嫩的白蘭度。在1947年8月29日的一封信中,威廉士向他的經紀人奧德麗·伍德吐露說:「我以前從未想過,在這個角色中採用一個非常年輕的演員會帶來多麼棒的價值。他把殘忍和冷酷的青年性格賦予斯坦利,而非一個惡毒的老男人……白蘭度的台詞表現產生新的價值,是迄今為止我聽過的最好的」。白蘭度基於在當地的體育館對拳擊手洛基·格拉齊亞諾的學習,來飾演斯坦利。格拉齊亞諾不認識白蘭度,但卻通過買票觀影參與了「創造」。他說:「幕布升起來了,舞台上的是一個健身房裡的二貨,他在表演的簡直是我。」
1950年他出演他的第一部影片The Men,但並未引起人們注意,1951年白蘭度異軍突起,出演影片《慾望街車》,他成功塑造了流氓無產者斯坦利的形象。使他獲得他的第一次奧斯卡獎提名。此後白蘭度又因《薩巴達萬歲》、《凱撒大帝》和《狂野的人》而獲得三次奧斯卡獎提名。1954年,白蘭度出演一部低成本的影片《岸上風雲》,扮演了一位碼頭搬運工。他將這個角色飾演得有血有肉,使之成為美國中下層工人代表。這一次他贏得奧斯卡金像獎。
就在白蘭度躊躇滿志時,一場電影官司[需要解釋]使他變得怪癖孤獨、沉默寡言,與世隔絕,成為好萊塢最出名的「浪子」。期間,《叛艦喋血記》一片是他的成功之作。他創辦的電影公司也宣告失敗。1970年,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力邀他出演影片《教父》;這部反映美國黑手黨家族事業的影片一經上映,立刻引起巨大轟動,被稱為是繼《大國民》後最偉大的一部電影作品,創下非凡的票房。白蘭度把《教父》維托·柯里昂閣下演得出神入化,展現了他的才華。為此他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金像。然而白蘭度不滿當時美國電影產業對印地安人的歧視態度,拒絕出席領獎,讓印地安原住民演員薩切恩·利特費爾瑟(Sacheen Littlefeather)上台替他致詞,薩切恩卻被噓下台,薩切恩在頒獎典禮的致詞被視為電視典禮轉播上第一個政治聲明。隨後,他又出演《巴黎的最後探戈》、《超人》、《現代啟示錄》和《乾燥的白色季節》等片,獲得好評。當中,在《巴黎的最後探戈》電影中的一場與女角肛交的戲段甚為震撼,而《乾燥的白色季節》又一次讓他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進入90年代後,年邁的白蘭度依然演了頗具水準的影片《這個男人有點色》和《人魔島》,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他的高超演技。
私人生活
[編輯]白蘭度以風流成性聞名,與不少女性傳出緋聞或有一段情,包括關南施。在自傳《母親教我的歌》中,他甚至宣稱他曾與瑪麗蓮·夢露有過一段關係。
白蘭度曾有過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為安娜·卡士菲 (1934年—2015年),1957年結婚,1959年離異,兩人育有一子克里斯蒂安·徳維(1958年-2008年)。第二任妻子為Movita Castaneda (1916年—2015年),1960年結婚,1962年離婚,兩人並沒親生子女,但卻收養了米可·卡斯塔尼達(1961年生)及Rebecca Brando Kotlizky(1966年—)。第三任妻子為Tarita Teriipaia (1941年—),1962年結婚,1972年離婚,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即Simon Teihotu(1963年—)及泰麗塔·夏延(1970年-1995年)。
白蘭度還和他的女管家瑪利亞·克里斯蒂娜·魯伊斯(Maria Cristina Ruiz)育有3名私生子女,即女兒Ninna Priscilla(1989年—)與兒子Myles Jonathan(1992年—)及Timothy Gahan(1994年—)。白蘭度另外還有一名私生子,即英國導演史蒂芬·布萊克哈特(1967年—)[18][19] 。此外,白蘭度還收養了三名孩子,即佩特拉·白蘭度-科弗爾(1972年生,母親為白蘭度的助手卡洛琳·巴雷特,父親據稱是小說作家詹姆斯·克倫威爾)、Maimiti(1977年生)及Raiatua(1982年生)。
儘管如此,當加里·凱里因撰寫一本有關白蘭度的傳記(即1976年出版的The Only Contender)而訪問白蘭度時,白蘭度宣稱他與男性亦曾有過經驗,更不會因此感到羞愧。而他在拍攝《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期間,更被發現與該片女主角費雯·麗的丈夫勞倫斯·奧立佛在泳池中接吻。
2004年7月2日,他的律師證實了馬龍·白蘭度在7月1日去世,享年80歲。根據UCLA醫學中心批示,死因是肺部疾病。
爭議
[編輯]雖然部分華語新聞[20]報導,《巴黎的最後探戈》導演貝托魯奇承認,當年拍攝其中一幕性侵場景時,他曾與馬龍白蘭度共謀,未經女主角瑪莉亞·施奈德同意,擅自假戲真做,因為貝托魯奇希望瑪莉亞施奈德「感受到羞辱[20]」。而且拍攝結束後一直到瑪莉亞施奈德過世,馬龍白蘭度與貝托魯奇都沒有向女主角道歉過[21]。然而,這其實是當時外媒對貝托魯奇發言的誤解,而下了錯誤的新聞標題。貝托魯奇後來再次澄清:他是指沒有事先告訴女主角會使用奶油,而非假戲真作。女主角在2007年接受「Daily Mail」訪問時也曾談到這幕,談到:「在那個場景中,馬龍並沒有真的強姦我,但我還是真的流淚了。我感覺屈辱,說實話,我感覺有點像被強姦了,被馬龍和貝托魯奇兩個人。」[22] 此外,在完成那場戲後,瑪莉亞表示自己在完成該場戲之後覺得備受屈辱,她誓言再也不要在鏡頭前脫任何一件衣服,因為在拍攝完該場戲之後,讓她未來約40年的生活中一直處在曾被人羞辱、強暴的陰影中。 年紀輕輕的她承受不住一連串的打擊與社會眼光的壓力,以吸毒、酗酒的方式麻醉自己,還曾數度企圖自殺,演藝之路也因此被斷送。[23]
獲獎與榮譽
[編輯]白蘭度被提名為第四大男明星,其在1950年之前與該年在美國電影學會首次亮相。 [24] 他也是《時代》雜誌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25] 他還被《綜藝》雜誌評為10大「世紀偶像」之一。[26]
主要作品
[編輯]- 1951年:《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1952年:《薩巴達傳》(Viva Zapata!)
- 1953年:《愷撒大帝》(Julius Ceasar)
* 1954年:《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 1956年:(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
- 1957年:《櫻花戀》 (Sayonara)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 1958年:(The Young Lions)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1963年:(The Ugly American)
- 1971年:(The Nightcomers)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1972年:《教父》(The Godfather)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拒絕領獎)[d]
-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1973年:《 巴黎最後探戈》(The Last Tango in Paris)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1989年:《血染的季節》(A Dry White Season)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 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註解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American Indians mourn Brando's death-Marlon Brando (1924–2004)."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8-11. MSNBC, July 2, 2004. Retrieved April 5, 2015.
- ^ Jones, Dylan. 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 The Day the King Died. The Overlook Press. [2016-11-12].
- ^ "American Indians mourn Brando's death-Marlon Brando (1924–2004)."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8-11. MSNBC, July 2, 2004. Retrieved April 5, 2015.
- ^ "Time 100 Persons of the Centu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ime, June 14, 1999.
- ^ 5.0 5.1 《Brando: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在Google Books的內容。
- ^ "Brando." The New Yorker, Volume 81, Issues 43-46, p. 39.
- ^ Bly 1994, p. 11.
- ^ "The religion of Marlon Brando, ac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dherents.com. Retrieved April 5, 2015.
- ^ Brando, Marlon,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4), p. 4. Via Google Books. Retrieved July 28, 2015.
- ^ Kanfer 2008, p. 134.
- ^ Forrest, Lauren, "A Look At Historical Libertyvil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Drops of Ink, May 5, 2015. Retrieved January 6, 2015.
- ^ Marlon Brando, 1924 - 2004. tribunedigital-chicagotribune. [2017-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7) (英語).
- ^ Brando and Lindsey. 1994: pp. 32, 34, 43.
- ^ "Marlon Brando". A&E Biography episode.
- ^ "Marlon Brando",. A&E Biography episode.
- ^ MasterClass Online Classes. MasterClass. [2017-12-25] (英語).[永久失效連結]
- ^ TheLipTV, Marlon Brando In His Own Words - LISTEN TO ME MARLON, 2015-07-30 [201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9)
- ^ Love Life as Big as the Legend. [2010-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Film legend Marlon Brando dies. [2010-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3).
- ^ 20.0 20.1 巴黎最後探戈性侵片段 假戲真做掀爭議. [2016-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 ^ 影帝串通名導「性侵戲」 真槍實彈!19歲少女演員懷恨辭世. [2016-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Why the ‘Last Tango in Paris’ rape scene is generating such an outcry now.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3).
- ^ ETtoday新聞雲. 「那不是一場戲,是強暴」 瑪麗亞陷陰影40年吐心聲 | ETtoday星光雲. star.ettoday.net.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中文(繁體)).
- ^ "AFI's 100 Years ... 100 Sta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fi.com..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2.
- ^ "People of the Century: One Century, 100 Remarkable Peop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時代雜誌, 2015. Retrieved April 5, 2015.
- ^ "100 Icons of the Century: Marlon Brand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ariety. Retrieved August 19, 2011.
- ^ "American Indians mourn Brando's death-Marlon Brando (1924–2004)."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8-11. MSNBC, July 2, 2004. Retrieved April 5, 2015.
外部連結
[編輯]- 馬龍·白蘭度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馬龍·白蘭度在豆瓣上的資料(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