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動力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球動力學是研究地球大尺度運動或整體性運動的各種力學過程、力源和介質的力學性質的固體地球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地球動力學的任務就是分析這些現象,並透過這些現象尋求其力學機理,掌握這些現象出現和變化的規律,預期它們今後的發展趨勢。地球自身的重力當然是推動構造運動的長期作用力,日、月引潮力,地球轉動和擺動引起的慣性力也必須考慮。它們之中有的雖然極小,但可以起到觸發構造運動的作用。地球內部物質的熱運動所產生的力以及它們的粘滯性亦屬必須考慮之列。地球模型是地球動力學的基礎之一。在當代的地球動力學研究中,人們通常將地球看成是由地殼、地幔和地核 3部分組成(見地球內部的構造和物理性質)。這 3部分的相對大小、密度和它們的彈性係數、粘滯係數等力學參量尚無定值,各學者的採用值尚有差別,從而派生出許多模型,1066A、PREM就是當前常用的兩個模型。地球動力學的最終目標就是了解地球整體及其所在系統(太陽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行為,並利用這些認識為人類生存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物質與環境基礎。地球動力學方法也適用於其他行星的探索[1]

總覽[編輯]

地球動力學通常與在整個地球上移動材料的過程有關。 在地球內部,當岩石根據應力場融化形變和流動時,運動就會發生[2]。 這種形變可能是脆性的,彈性的或塑性的,具體取決於應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物理特性,尤其是應力鬆弛時間尺度。 岩石在結構和成分上是非均質的,並且承受可變的應力,因此常見的是在時空接近時會看到不同類型的形變[3] 。 在處理地質時標和長度時,使用連續介質近似和平衡應力場來考慮對平均應力的平均響應會很方便[4]

地球動力學專家通常使用大地測量全球定位系統(GPS)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地震學的數據,以及數值模型來研究地球岩石圈地幔地核的演化。

參考資料[編輯]

  1. ^ Ismail-Zadeh & Tackley 2010
  2. ^ Turcotte, D. L. and G. Schubert (2014). "Geodynamics."
  3. ^ Winters, J. 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en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4. ^ Newman, W. I. (2012). "Continuum Mechanics in the Earth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