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納文特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貝納文特之戰
半島戰爭的一部分

參與貝納文特之戰的英軍騎兵
日期1808年12月29日
地點42°00′11″N 5°40′27″W / 42.0031°N 5.6742°W / 42.0031; -5.6742
結果 英軍勝利[1]
參戰方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亨利·佩吉特 法蘭西第一帝國 夏爾·勒費夫爾-德努埃特英語Charles, comte Lefebvre-Desnouettes(被俘)[1]
兵力
600人[2] 550人[2]
傷亡與損失
50人傷亡或被俘[2] 55人傷亡,3名軍官和70名士兵被俘[2]

貝納文特戰役(英語:Battle of Benavente)發生於1808年12月29日。此役中,由佩吉特勳爵指揮的英軍騎兵擊敗了法國帝國衛隊的精銳獵騎兵。法國騎兵在戰鬥中被擊潰,被迫撤往埃斯拉河;法軍騎兵的指揮官夏爾·勒費夫爾-德努埃特將軍被俘。此次戰鬥屬於拿破崙戰爭半島戰爭的一部分。[1]

背景[編輯]

佩吉特勳爵,英軍騎兵指揮官

約翰·摩爾爵士此前率領一支英國軍隊進入西班牙西北部的中央地帶,目的是協助西班牙人與法軍作鬥爭。然而,拿破崙率領一支大軍進入西班牙,以奪回此前失去的地區。拿破崙的親自指揮,再加上馬德里被法國人攻陷,使得英國軍隊的地位不再穩固。英軍決定開始撤退,但卻被拿破崙率領的法軍主力追擊;佩吉特勳爵手下的騎兵負責掩護英軍大部隊撤退。1808年聖誕節那天,英國第10驃騎兵團俘虜了100名法軍騎兵,12月27日,英軍第18驃騎兵團遭到了至少六次攻擊,但每次都成功反擊。28日,英國騎兵作為後衛部隊駐紮在埃斯拉河上,以掩護大部隊撤退到阿斯托爾加[3]

追擊英軍的法軍騎兵部隊由四個帝國衛隊的獵騎兵中隊和一些帝國衛隊的馬穆魯克騎兵組成。[4]

戰鬥[編輯]

英國騎兵的偵查部隊駐紮在被雨水淹沒的埃斯拉河西岸。渡河的橋樑已於29日早些時候被英軍工兵拆除,直到早上9時左右,拿破崙的愛將夏爾·勒費夫爾-德努埃特才得以率領他的三個獵騎兵中隊和馬穆魯克的一個小分隊。[5]法軍迫使英國騎兵的偵查部隊縮小了防禦陣地。英軍騎兵不敵法軍並朝貝納文特方向撤退。包括第3驃騎兵團的一支英軍增援部隊,隨後同法軍進行了反擊,雙方陷入混戰。[6]法軍雖然暫時被擊退,但人數眾多,迫使英國驃騎兵再次向後方撤退,幾乎回到貝納文特。英軍指揮官知道他正在將法軍引到佩吉特勳爵大部隊的作戰範圍。[7]

佩吉特勳爵的部隊加入戰鬥時,法軍在此前的戰鬥中佔了上風,並準備向英軍進行最後衝鋒。佩吉特親自帶領第18膘騎兵團並設法將他的部隊隱藏在法軍的視線之外,直到英軍向法軍的左翼發起進攻。[8][9]英軍的劍非常鋒利。一名目擊者稱,他看到法國士兵的手臂被「像柏林香腸一樣」被切下來。[10]

儘管法軍的部隊被英軍大部隊擊潰,但法軍騎兵還是邊打邊退到了河邊。法軍騎兵蹚水渡河,留在西岸的人要麼被砍倒,要麼被俘虜。法軍指揮官夏爾·勒費夫爾-德努埃特的馬受了傷,無法過河;然後他被英軍第10輕騎兵團的士兵俘虜。[11]當法軍過河時,英國士兵用他們的卡賓槍和手槍向法軍士兵開火。法國騎兵在河對岸重新集結後,向英國人開火反擊,儘管他們隨後被英軍的火炮驅散。[12]

後果[編輯]

戰勝法軍精銳騎兵極大地鼓舞了英軍騎兵的士氣。然而,英軍的撤退仍在繼續。拿破崙從俯瞰河流的地方觀看了這場戰鬥。[7]看到自己的愛將被俘虜後,拿破崙的反應相當平靜。那天晚上,頭部受了輕傷的夏爾·勒費夫爾-德努埃特受到英軍總司令約翰·摩爾爵士的款待。摩爾將自己的劍給了勒費夫爾-德努埃特來代替投降時被英軍拿走的那把。[13]這位法國將軍隨後被囚禁在英格蘭,但最終成功逃回法國,拿破崙在之後恢復了他以前近衛軍司令的職務。在當時的社會規範內,一位「紳士」只要承諾不逃跑,就可以不被監禁,並獲得相當大的自由。夏爾·勒費夫爾-德努埃特則利用了這個規則,成功脫逃。[14]

畫廊[編輯]

腳註[編輯]

  1. ^ 1.0 1.1 1.2 Esdaile 2003,第150頁.
  2. ^ 2.0 2.1 2.2 2.3 Smith 1998,第273頁.
  3. ^ Anglesey 1962,第84頁.
  4. ^ Fletcher 1999,第96頁.
  5. ^ Anglesey 1962,第85頁.
  6. ^ Vane 1828,第207-208頁.
  7. ^ 7.0 7.1 Fletcher 1999,第97頁.
  8. ^ Haythornthwaite 2001,第46頁.
  9. ^ Anglesey 1962,第86頁.
  10. ^ Hibbert 1961,第78頁.
  11. ^ Haythornthwaite 2001,第47頁.
  12. ^ Anglesey 1962,第86-87頁.
  13. ^ Hibbert 1961,第78-79頁.
  14. ^ Summerville 2007,第246-248頁.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