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貝哈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伊莉莎白港
吉科巴哈
Gqeberha
iBhayi
吉科巴哈的天際線
吉科巴哈在東開普省的位置
吉科巴哈
吉科巴哈
吉科巴哈在南非的位置
吉科巴哈
吉科巴哈
吉科巴哈在非洲的位置
吉科巴哈
吉科巴哈
坐標:33°57′29″S 25°36′00″E / 33.95806°S 25.60000°E / -33.95806; 25.60000座標33°57′29″S 25°36′00″E / 33.95806°S 25.60000°E / -33.95806; 25.60000
國家 南非
東開普省
自治市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
建立公元1820年
政府
 • 市長歐根·約翰遜英語Eugene Johnson (politician)[1]非洲人國民大會
面積[2]
 • 市251.03 平方公里(96.92 平方英里)
 • 都會區1,959 平方公里(756 平方英里)
人口(2011)[3]
 • 市312,932人
 • 密度1,247人/平方公里(3,229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1,152,115
 • 都會區密度588人/平方公里(1,523人/平方英里)
各種族比例(2011年)[3]
 • 南非黑人英語Bantu peoples of South Africa30.6%
 • 有色人27.0%
 • 印度裔南非人3.2%
 • 南非白人37.8%
 • 其他1.4%
母語佔比(僅列出使用人數較多的語言)[3]
 • 南非荷蘭語40.2%
 • 英語33.2%
 • 科薩語22.2%
時區南非標準時間UTC+2
郵政編碼英語List of postal codes in South Africa6001
郵政信箱6000
地區區號英語Telephone numbers in South Africa041

格貝哈[4],或譯吉科巴哈[5]科薩語Gqeberha [ᶢǃʱɛ̀ɓéːxà]),原名伊利沙伯港(英語:Port Elizabeth,口語中常簡稱為「P.E.」[a]),南非主要港口之一,是東開普省人口最多的城市與文化經濟中心。伊利沙伯港是南非歷史第二悠久的城市,亦為人口第六多的城市[7][8]

伊利沙伯港的歷史始於1820年英國殖民者建立的定居點,後於1861年獲得城鎮建制,1913年正式建市[9]。2019年,東開普省地名委員會提議,將城市官方名稱變更為穿城而過的巴肯河英語Baakens River科薩語與南科伊語英語Khoe languages名字「Gqeberha」,並獲中央政府採納。2021年2月23日,在當地人民激烈的反對聲中,改名正式生效[10]

伊利沙伯港位於南非西南部的阿爾哥亞灣,距離約翰內斯堡1058千米[9]。行政區劃方面,伊利沙伯港本身面積達到251平方公里,隸屬於總面積約1959平方公里的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

歷史[編輯]

早期歷史[編輯]

1780年,為了阻止散居的布爾人農民進一步分散,亦為防止科薩族人進犯其領地,荷蘭東印度公司大魚河劃定了荷屬開普殖民地英語Dutch Cape Colony的東部邊境[11]

弗雷德里克要塞

1799年,為了防範法國軍隊可能的登陸作戰計劃,戍守阿爾哥亞灣英軍建立起了弗雷德里克要塞英語Fort Frederick, Eastern Cape。這座如今依然聳立在城市中心的石制堡壘自然成為了伊利沙伯港最古老的建築之一[12]

1820年定居者[編輯]

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英國國內的失業率問題日夜嚴峻,政府因而鼓勵國民移居開普殖民地[11]。1819年,英國政府制定方案,將幫助約4000名移民定居好望角地區[11]倫敦開普敦的殖民機關達成共識,即將擁有足夠財力的英國移民安置在殖民地的東部邊境,以鞏固邊疆及開發當地的大片土地[11]。儘管就理論而言,申請人必須有能僱傭十名及以上勞工的實力,但在實際執行上,當局卻是以「方便行事」為綱[11]。因此,少量赤貧人口亦被納入移民當中,絕大多數移民的經濟實力則是介於赤貧與有產者之間[11]。不少有錢支付定金卻無力僱傭勞工的申請者選擇結成股份制團體,集體提交申請,到達目的地後再由團體頭目將集體所得的土地進行分配,儘管此舉亦違背相關條款,這樣的團體卻佔了移民的多數[11]。1819年11月8日,負責運送最早的兩批移民的艦船,運兵船查普曼號英語Chapman (1777 ship)鸚鵡螺號(1820年定居者)英語Transport vessels of the 1820 British settlers to South Africa開始準備從泰晤士河南岸的德普特福德碼頭接受乘客登船[11]。12月3日,查普曼號駛離英格蘭肯特郡格雷夫森德鎮,與鸚鵡螺號一起駛向了大海。隔年三月十七日,經歷漫長的航行(中途曾停泊葡屬佛得角普拉亞港以獲取補給)之後,兩艘移民船下錨於開普敦城外的桌灣[11]

時任臨時總督茹菲·鄧金爵士

根據政府勘測員於1819年所作的報告,時任臨時總督茹非·鄧金英語Rufane Shaw Donkin決定:將三個較大的移民團體分別安置在大魚河卡里加河英語Kariega River與布勞克蘭茨河(英語:Blaauw-Krantz River)附近。在鄧金的指導下,移民們定居在以格拉罕鎮為頂點,大魚河河岸與卡里加河河口為底的三角形區域內。在許多新建成的村鎮中,鄧金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移民村莊:伊利沙伯港[11]

伊利沙伯港鐘樓牆壁上,紀念1820年殖民者登陸此地的文字雕刻。

種族關係與隔離政策[編輯]

伊利沙伯港建立之初,她的人口組成就十分多元化,除白人殖民者外,開普馬來人有色人也前來此地居住。在當時,雖然經濟地位一定程度上與所屬種族有關(白人總體而言收入更高,居住區的條件也較好),但是這樣的關聯並不絕對,跨種族婚姻也模糊了各族之間的差別[13]

然而,官方對待土著黑人的態度卻完全不同,1825年,倫敦傳道會在鎮的西部邊界處建立傳教站,試圖使當地人改宗基督教,並對其施以「文明教化」。1855年,由于越來越多原先居住在鄉村地區的黑人開始移居到鎮上以尋找工作機會,政府發佈了第一份種族隔離條例:傳教站附近的一片郊區被劃為「黑人居民區」(英語:Location),黑人們必須居於此地,除非其有能力購買地產,或是由僱主提供住處[13]。1901年,伊利沙伯港爆發鼠疫疫情,黑人區由於較為擁擠且居住條件較差成為了重災區[13]。白人公民們強烈要求將黑人居住點從離城鎮較為接近的地點移除出去,市議員與殖民地議會議員們不得不再次考量有關黑人住房的問題。這一次,距離市中心六公里的新布萊頓成為了新的黑人居民區,原住地則被拆除。到了1911年,半數黑人人口居住在這樣特別劃定的居民區內[13]

南非立法者們對於種族問題的態度逐漸強硬了起來,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限制性措施[13]。1923年,土著(城區)法(英語:Native (Urban Areas) Act)通過,法律要求所有市政府必須劃定黑人居民區;1936年,土著商業信託與土地法英語Native Trust and Land Act, 1936(英語:Native Trust and Land Act, 1936)通過,黑人從此被禁止購買黑人居民區以外的土地[13]。亞裔,有色人和開普馬來人也被隔離政策所影響,他們被禁止購買乃至居住大多數新的私人房產(受僱於房主的情況除外)[13]

1948年,南非國民黨上台,新政府開始實施一項新的計劃,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完全隔離黑人人口,將他們逐出城市;第二,將剩下的人口分成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族群[13]。該計劃的目的是徹底消除不同種族在同一區域居住或從事商業的情形,最終各族將生活在分開的城鎮當中[13]。為在「白人區」的黑人財產被沒收,通行證法令的實行則嚴格限制了人口的流動。1951-1960年,新布萊頓鎮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從35000人增加到了97000人[13]

1985年,伊利沙伯港的規劃終於接近了國民黨計劃中的描述,全城50.2萬人中,僅有3.4%的人口居住在劃定的居住區以外[13]。很快,嚴格的隔離政策開始鬆動:1986年,對黑人進城的管控放鬆,大量貧困失業的黑人進入城區;同年,中央商務區的貿易活動開始向所有種族開放[13]

1991年的伊利沙伯港

當代伊利沙伯港[編輯]

1994年,種族隔離正式走入了歷史。為了能夠再次融入國際市場,之前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復存在,關稅被大幅削減,對本地工業的各項補貼也遭到取消。在全國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伊利沙伯港的形勢甚至更糟:1998年,伊利沙伯港-尤坦黑吉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而這一數字在1972年是4%[14]。社會方面,在新布萊頓鎮這樣貧困的地區,政府依舊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機關,為了抑制犯罪,人民組織起被稱為「Amadlozi」的「本地司法」(英語:Local Justice)。該種非正式的「司法」在居民們眼裏成了「匡扶正義」的重要途徑,本地的非國大黨員則化身警方英語South African Police Service與「Amadlozi」之間的仲介人,以進行「警民合作」。[15]

2015年的伊利沙伯港

地理[編輯]

地質[編輯]

伊利沙伯港的南部建立在堅硬的石英岩上,地勢成波形,平均海拔50-130米,城北的地下則是相對柔軟的白堊。當地的地質環境提供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包括礫石斯瓦特科普斯河南非語Swartkopsrivier河谷則是重要的鹽產地,1987年的地質學勘測報告顯示這裏產出的鹽佔南非總產量的15%[16]

生態[編輯]

伊利沙伯港是南非唯一在城市邊界內擁有「七霸」()的城市。這一地區的鳥類種群非常龐大,離岸不遠的聖克洛伊英語St. Croix Island (Algoa Bay)非洲企鵝最大的繁殖棲息地[17]

水文[編輯]

伊利沙伯港的海岸線長達40公里,其本身位於印度洋岸上,俯瞰阿爾哥亞灣[9]。1987年的資料顯示,當地的供水由距離城市最遠120公里的共計七座水壩提供,其中最大的三座擁有淨水設施[16]。2022年8月,氣候變化導致的旱災加之管理失誤致使這座城市即將迎來所謂的"Day 0",即自來水供給的枯竭,人們被迫前往公共取水點[18]

氣候[編輯]

由於伊利沙伯港的地勢較低,且受到溫暖的阿古拉斯洋流的影響,她的氣候溫和而又乾燥。降水量按季節分佈總體而言較為均衡,僅在春夏時期略多。降雨多以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為主,大多集中在幾天以內。當地極少降下冰雹,但在冬日裏往往有較多的露水。該地盛行西南風與[[東南風,一年之中風最大,颳風頻率最高的時間段為春夏時期,年均風速為5.2米每秒。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3月是最為濕潤的季節,濕度為82%,而七月濕度最低,為75%[16]。根據1980-2010年的氣象數據,每年的2月是氣溫最高的季節,這個時期的平均最高氣溫達到25.9攝氏度,而7月是最寒冷的季節,平均最低氣溫為8.2攝氏度。

伊利沙伯港(1980-2010年)[19]
氣候圖表
 
 
39
 
 
26
18
 
 
38
 
 
26
18
 
 
51
 
 
25
16
 
 
45
 
 
23
14
 
 
47
 
 
22
11
 
 
54
 
 
21
9
 
 
40
 
 
20
8
 
 
67
 
 
20
10
 
 
45
 
 
20
11
 
 
57
 
 
21
13
 
 
53
 
 
23
15
 
 
45
 
 
24
16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政治[編輯]

伊利沙伯港歷史上曾經有過自己的市政機關,在1995年的選舉中,恩凱巴·法庫勝選(英語:Nceba Faku),成為該市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市長[20]。2001年,伊利沙伯港併入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21]。目前,自治市議會共有120席,其中60席從選區中產生,另60席則以比例代表制劃分[22]2021年的地方選舉中英語2021 South African municipal elections民主聯盟得票率第一(39.92%),獲48席,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緊隨其後(39.43%),亦獲48席,經濟自由戰士則獲得6.4%的選票與8席,排在第三[23] 。同年,非國大的候選人歐根·約翰遜當選最新一任市長[24]

經濟[編輯]

2018年,伊利沙伯港所屬的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了1284億蘭特,為東開普省內部最大經濟體,佔全省GDP的34.1%[7]。從2008年到2018年,該地區的年均GDP增長率為1.5%。根據2021-22年的市政府年度報告(草案),當地的第一大行業為公共,社會與個人服務,2020/21年度毛附加價值英語Gross Value Added(GVA)達到約289.9億蘭特,僱員人數達到95278人[25]

第一產業[編輯]

自治市是南非最大的羊毛與馬海毛產地,全國99%的羊毛進貨商,加工商與出口商在此地經營,約65%-75%的出口馬海毛在當地加工[26]

第二產業[編輯]

製造業目前是都會區的第三大產業,2020/21年度GVA達233.4億蘭特[25],產業類型主要有汽車製造化工食品紡織等。當地製造的產品以製成品為主,1978年伊利沙伯港生產的商品當中高達70.4%屬此類產品。共計42.0%的產品被銷往比勒陀利亞威特沃特斯蘭德弗里尼欣地區(Pretoria-Witwatersrand-Vereeniging,簡稱PWV),相比之下本地市場佔比僅有17.2%[27]

汽車工業[編輯]

「好望角底特律」的起與落[編輯]

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阿爾哥亞灣的貨運交通再次繁忙起來,運輸業與工業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到1904年,城市人口已達42603人,與1891年相比增長了約83%。其中黑人人口的增長幅度尤為可觀,與1891年相比翻了超過一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從事體力勞動[28]

1911年,工業僱傭了當地約四分之一的勞動力,取代商業成為了僱員人數最多的產業。在1916/7年度與1920/21年度之間,29家新的工廠開業,單位生產量增加了78%,總產出的價值幾乎是先前的兩倍[28]

伊利沙伯港帕爾默斯頓酒店(英語:Palmerston Hotel

一戰結束以後,價格低廉的歐洲商品如洪水般湧向了殖民地,本地工業的競爭力被大大削弱,當地貿易與工業局(英語:Board of Trade and Industries)為此制定了海關關稅法(英語:Customs Tariff Act),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以保護本地尚在發展初期的工業[28]。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葉,美國跨國汽車製造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在伊利沙伯港建起了汽車組裝廠,1929年,車輛銷售達到了20000量[28]。大蕭條期間,白人開始將黑人擠出他們原先的崗位,使得後者的失業率急劇攀升,在黑人人口占絕對多數的新布萊頓鎮英語New Brighton, Eastern Cape(英語:New Brighton),2131名擁有勞動能力的成人中有高達644人沒有工作[28]。而市政機關於1931-32年間所提供的所謂「濟貧工作崗位」卻是以當時最低工資一半的價錢僱傭一百個出頭的黑人勞工[28]。與南非聯邦的其他地區相比,伊利沙伯港對土著勞動力的依賴程度要低很多:在全市登記的製造業工人中,近60%為白人,當時僱傭人數最多的汽車製造業里,白人工人的佔比更是達到驚人的92%[28]。相比之下,黑人們大多從事於服務業[28]

二戰之後,汽車工業繼續蓬勃發展。在戰後的經濟騰飛中,引進傳送帶及其他自動化機械的通用和福特在當地的生產規模擴大了許多[28]美國通用輪胎公司英語General Tire位於新布萊頓鎮邊緣的新工廠於1947年投產,凡士通輪胎和橡膠公司的舊工廠也得到了擴建,伊利沙伯港成為全國最大的輪胎與橡膠生產地[28]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原先實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汽車組裝產業開始採用「福特主義」的管理模式,勞工的工作模式發生了轉變:全年制的僱傭關係漸漸取代了曾經需求量較大的季節性工作。白人男性對汽車製造業工作崗位的壟斷也開始有了鬆動的跡象,從五十年代開始,組裝生產線勞工的種族構成漸漸變得多元化:1949年,82%的工人為白人,這一比例在1963年下降到了41.7%,相比之下,有色人所佔的比例卻從之前的5%上升至40.6%。與此同時,之前的白人工人們開始進軍管理層或是需要更高技能的職位[28]

產業的繁榮下隱藏着尷尬的事實:僅有18%的零部件採購自本地供應商,且多為油漆玻璃等低附加價值商品,其餘高達82%的部件全部依賴進口[28]。在國民黨政府看來,本國的汽車工業不應當淪為跨國企業降低成本的渠道,而是要與本土的開採,製造,經銷產業相結合,以更好的發展社會經濟[28]。1962年,企業所生產的汽車只要有25%的國產部件就可以獲得補貼,而到了八十年代前期,這一要求已被逐步提高到了66%。此舉使得相關產業迎來了井噴式發展,1961年,對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的投資約為1500萬蘭特,十年後,這一數目已升至1億蘭特;製造業巨頭通用,福特也紛紛在伊利沙伯港城區及周邊建立新的工廠以本地化零部件的供應,其中包含1963年福特建立的引擎工廠[28]

然而,本土製造業的繁榮卻在實質上打擊了伊利沙伯港的汽車工業[28]。由於政府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幾乎每一個跨國車企都進軍了南非市場:對新來者而言,相比於方便獲得進口部件的伊利沙伯港,擁有廉價的黑人勞動力與政府的慷慨資助的比勒陀利亞和同為港口城市,靠近鐵礦石產區的德班顯然更有利於製造業的發展。伊利沙伯港-尤坦黑格英語Uitenhage地區的市場份額從1964年的約三分之二下降到了1971年的約五分之二[28]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濟危機吞沒了整個南非,規模不經濟與蘭特貶值抬高了汽車的價格,有能力購買汽車的消費者人數急劇減少[28]。生產廠家的數量開始下滑,失業率攀升,伊利沙伯港-尤坦黑格地區的損失尤為慘重,去工業化的時代似乎即將到來[28]

歷史上,伊利沙伯港繁榮的汽車工業一度使她被稱為「好望角上的利物浦」,進入八十年代,通貨膨脹導致車輛價格暴漲,市場低迷。2017年,通用汽車公司宣佈撤出南非市場,原先擁有的設備和廠房被五十鈴收購[29]。2018年,北汽集團位於伊利沙伯港總價值110億蘭特的汽車組裝廠完成了廠房建設與設備安裝,並與同年開始生產作業[30]

第三產業[編輯]

「好望角的利物浦」[編輯]

早在定居者來到之前,阿爾哥亞灣地區就已經開始了對外貿易,1812年,當地向毛里裘斯出口了250隻綿羊和14574公斤黃油,第二年則向同一目的地出口了3000桶粗鹽醃牛肉。但在1820年之前,出口貨物的總價值無法確定[31]

大批移民的到來給曾經寂靜的海灣注入了經濟活力。儘管從軍事角度,伊利沙伯港離前線較為遙遠,戰略地位並不突出,但在商人眼中,她貼近羊毛業蓬勃發展,工業化進程如火如荼的殖民地內地。1821年,港口出口貨品的總價僅有1500英鎊(進口額未知),但到了1825年,出口額便已升至5200英鎊,進口額達到13090英鎊。1830年,近出口額更是分別飆升至59301英鎊與99743英鎊。1821年,僅有6航次的貨船停靠在伊利沙伯港,1825年增加到23航次,1830年達到50航次[31]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開始,出口的貨品類型開始有所轉變,其中酒的出口遭遇重挫,佔比從1820年的69%狂跌至1841年的29%。與此同時,羊毛產品卻強勢崛起,四十年代末出口額升至199432英鎊,同期酒的出口額卻遭腰斬至41225英鎊[31]。1868年,羊毛的出口達到史上最高峰,佔到殖民地所有出口產品的82%。從1820年到1870年,好望角地區的主要出口產品來源從種植業轉變到了畜牧業。因此,伊利沙伯港,這一通往內地牧場的門戶,一躍成為最佳貿易港。經濟極盛之時,本地人民甚至認為,伊利沙伯港遠不僅僅是「好望角的利物浦」,更是「好望角的紐約[31]

港口貿易繁盛的同時,伊利沙伯港的建築規模也在迅速擴大。在移民們慶祝她建立20周年之時,這座當初的村莊已發展為擁有300座房屋,人口達2300的小鎮。1847年,小鎮共有20家批發商行,其中5家在近一年內成立,同年,伊利沙伯港銀行開業。地產價格也開始暴漲:主幹道上的一家肉店在僅僅幾年的時間內房價增加超過三倍,從購買時的190英鎊升至700英鎊[31]

航運業衰落[編輯]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罷工潮席捲了伊利沙伯港[32]。1872年,港區工人們宣佈罷工,由於缺乏相關的機械設施,碼頭工人們的行動很快使嚴重依賴人力的港口陷入癱瘓。僱主們不得不提高了工資,並着手募集投資,準備提升港口運行的機械化程度,以減輕未來體力工人罷工對港口運行的影響[32]。然而,商人們的三寸不爛之舌並未說服政府批准總預算一百萬英鎊的建設計劃。為此,伊利沙伯港港口管理局(英語:Port Elizabeth Harbour Board)試圖通過拒絕向政府償還債務來反擊,卻適得其反,導致部分商業收入被強行收入政府囊中,一些商人引咎辭職。在1873-1883年之間,政府對伊利沙伯港碼頭建設的撥款不到三十萬英鎊,相比之下,東倫敦開普敦各獲得五十萬英鎊與一百萬英鎊[32]

1881年,殖民地政府換屆,新上任的財政長官查爾斯·哈頓英語Charles William Hutton公開表示,除一些「保護性工作」外,政府不會大力投入改善伊利沙伯港的港口條件[32]。儘管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早期的港口並未發生罷工,勞工問題卻依然明顯:本地商人無法組織起高效的勞動團隊,曠工現象十分普遍[32]。除此之外,在經歷早先的狂熱之後,羊毛的價格開始了下跌,相比之下,鑽石產業卻飛速發展,其出口額於1878年超過羊毛[32]。1884年,分別從開普敦和伊利沙伯港開往內陸的西部與中部鐵路線於距金伯利(位於主要鑽石產區附近)80公里處匯合,當年的運費方案規定,不論運輸距離,每公里運費皆相同[32]。但在開普敦商會的遊說之下,數種發往開普敦的貨品獲得了13%的運費折扣,而發往伊利沙伯港的同類貨品卻只能得到1%的折扣[32]。這樣一來,即使開普敦較伊利沙伯港而言距離金伯利較遠,運費上後者卻毫無競爭優勢[32]。多重影響之下,伊利沙伯港的頹勢漸顯[32]

泡沫破裂了,之前被過分抬高的鑽石價格暴跌。由此整個殖民地的經濟開始衰退,早期由以開普敦為甚:數個商行的資金鍊斷裂,大量的商人無法還清信用貸款,一些人甚至希望銀行能豁免其還款責任。這時伊利沙伯港的經濟反而未受重創——羊毛的價格與出口量並未下跌太多[32]。但到了1883年,連年的旱災開始顯露其威力,東開普省的商業活動低迷了起來[32]。1884年12月,在政府的壓力下,地區總部位於伊利沙伯港的殖民地最大銀行——標準銀行宣佈將管理層遷移至開普敦[32]

1886年,經濟形勢好轉了起來,鑽石的出口額時隔數年首次上漲。羊毛價格的回升與降雨的來臨重新提振了伊利沙伯港的經濟,這一年出口增長了8%。但在這一復甦的表象之下,伊利沙伯港實際再也無法回到舊日的榮光——開普敦奪走了大部分的商業機會[32]。事實上,她此時仍有一些優勢:中部鐵路線的鋪設普遍較為平坦,減少了顛簸,以使得貨運車皮可以裝的更滿;港口上工人較長的工作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勞工成本[32]。然而,運輸車輛的缺乏,嚴重偏向開普敦的鐵路管理機構,以及長期以來落後的港口設施使這些優勢也喪失殆盡[32]

經濟上的落後也導致了人口增速的放緩,極盛之時,伊利沙伯港的人口一度超過開普敦的三分之一,但到了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前者的人口數量已經低於後者的四分之一[32]

今天的伊利沙伯港港口[編輯]

如今的伊利沙伯港港口吞吐量在11.2-12.5萬億噸之間,相比之下,德班港2019年的吞吐量為81.21萬億噸[33]。即便已經大不如前,伊利沙伯港仍然擁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她是全國五個擁有集裝箱碼頭的港口之一。港口的集裝箱碼頭擁有3個泊位,總長度達到925米,儲貨區面積達到22公頃,共有5400個貨艙[34]

除了歷史較為悠久的伊利沙伯港以外,位在其東北20公里處的恩庫拉港(英語:Port of Ngqura)亦是重要港口。恩庫拉港於2009年開始運營,年港口吞吐量超過600萬噸,航次超過400次[35]

旅遊業[編輯]

八十年代,由於投資的流失,伊利沙伯港不得不想方設法多元化經濟體系以挽救頹勢[36]。伊利沙伯港靠海的地理位置與多風的環境給予水上運動得天獨厚的條件,阿爾哥亞灣因而被稱為「南非水上運動之都」[36]。當地的氣候更是使其全年都可以吸引水上運動愛好者前來旅遊[36]

伊利沙伯港的生態多樣性也成為其的一大亮點,共有8種、7種海豚、25種鯊魚和5種鰩魚生活在阿爾哥亞灣。據估計,海灣內的寬吻海豚數量為全世界最多。還有6000種鳥類生活在斯瓦特科普斯河口[36]。城市附近的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內則可以觀賞陸生的非洲五大猛獸[36]

當地的文化也相當多元,歷史上,科伊桑人英國荷蘭德國科薩人文化在此地交融[36]

雖然具有諸多優勢,伊利沙伯港旅遊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36]。當地的社會治安英語Crime in South Africa開普敦約翰內斯堡帶來的商業競爭以及科學營銷的不足都對旅遊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36]

文化[編輯]

歷史建築[編輯]

作為英國殖民者建立的城市,伊利沙伯港自然擁有大量英式建築。城市早期建築主要有四種風格:喬治時代建築攝政時代建築維多利亞時代建築以及愛德華時代建築。喬治時代建築的代表之一為1825年建成的城堡山路7號(英語:No 7 Castle Hill)村屋,現為歷史博物館,風格特徵包括石板製成的屋頂以及位於山牆頂端的煙囪。而鄧金街上(英語:Donkin Street)的排屋則體現出了攝政建築的風采,相比於前者,這些排屋的山牆呈階梯狀,並且帶有懸臂式的陽台。伊利沙伯港的維多利亞建築可以被細分為早期(紐因頓路(英語:Newington Road)排屋),中期(伊利沙伯港女士俱樂部(英語:PE Women's Club)),晚期(卡文迪許屋(英語:Cavendish House))三種風格[37]。伊利沙伯港還擁有南非歷史上第一座建成至今仍在運轉的公共圖書館(1902年正式開放),宏偉的圖書館建築本身亦是維多利亞哥德式風格的體現[38]

作為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伊利沙伯港的歷史建築不僅限於殖民者留下的遺產。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資助下,阿齊茲清真寺(英語:Masjid Aziez Mosque)於1900年向信眾開放,它也是所在區域裏為數不多未在六十年代遭當時政府拆除的建築[39]

城堡山七號村屋
鄧金街排屋
紐因頓街排屋
伊利沙伯港公共圖書館


運動[編輯]

為了承接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比賽[40],納爾森·曼德拉海灣球場於2007年3月15日破土動工,總容量46000人[41]。在此之間,整個東開普省都不曾擁有過世界級的足球場[40]。整個體育場最高處離地約40米,其中西區有六層,而北、南、東區各有五層。此外,場內還有兩塊長12.7米,寬7.2米的巨大屏幕,用以實時轉播[41]

納爾遜·曼德拉海灣球場

教育[編輯]

2005年的報告顯示,伊利沙伯港學區共有272所學校。東開普省的教育事業長期被政府所忽視,1996年,該省的師生比為48.7:1,而這一數字在西開普省是26.4:1。為緩解教師團隊人手的不足,政府部門決定將約6900名教師被調配到伊利沙伯港學區的176所學校。然而,這一決定卻招致大量不滿,原因包括政府資金的缺乏,調配過來的教師缺乏對校長的信任,政府機關未作出足夠的人性化考量等[42]

此外,在一些貧困地區,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極為有限,這一點也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43]

高等教育[編輯]

1964年1月31日,伊利沙伯港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Port Elizabeth成立,為全國第一所雙語教學的住宿大學(英語:residential university)。後來,伊利沙伯港大學、伊利沙伯港科技學院(英語:PE Technikon)(來源於1882年成立的伊利沙伯港藝術學校(英語:PE Art School))以及維斯塔大學英語Vista University伊利沙伯港校區(其為貧困學生提供高等教育)三校合併為納爾遜·曼德拉都會大學(英語:Nelson Mandel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於2005年1月1日正式成立。2017年,該校正是改名為納爾遜·曼德拉大學英語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44]

納爾遜·曼德拉大學

人口[編輯]

納爾遜·曼德拉城市區的人口密度
納爾遜·曼德拉城市區域的家庭語言使用語言狀況

概況[編輯]

根據2011年南非普查數據,伊利沙伯港的城區面積為251.03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12393,共記有99794個住戶。人口性別比為92.5,市民中51.9%為女性,48.1%為男性。0-14歲的年輕人口佔比達到21.3%,69.6%的人口處在15-64歲的勞動年齡,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佔總人口的9.1%。[3]

種族[編輯]

隨着時代的變遷,伊利沙伯港人口的種族分佈也經歷了較大的變化。在定居點建立早期,當地人口為支配當地政治經濟的歐洲人以及他們的開普馬來人僕役。後來,土著非洲人也開始來到當地生活。1948年國民黨政府開始實施隔離政策之後,當地的居民被劃為以下五個種族:白人印度人華人、黑人和有色人(包含開普馬來人)。1855年,高達73%的市民為白人,但到一個多世紀之後的1991年這一比例就下降到了20%,相比之下黑人的佔比從1904年的22%升至1991年的62%[45]

族群 %
南非黑人 30.6
白人 37.8
有色人 27.0
印度裔南非人 3.2
其他 1.4

語言[編輯]

第一語言 %
手語 0.3
祖魯語 0.5
科薩語 22.2
南非荷蘭語 40.2
北索托語 0.2
茨瓦納語 0.4
英語 33.2
塞索托語 0.5
特松加語 0.1
史瓦濟語 0.1
文達語 0.1
南恩德貝萊語 0.4
其他 1.8

友好城市[編輯]

城市 國家
哥特堡  瑞典

[46]

腳註[編輯]

  1. ^ 也被當地的科薩語使用者稱為「iBhayi」[6]

參考文獻[編輯]

  1. ^ ANC’s Eugene Johnson elected Nelson Mandela Bay's new executive mayor. News24.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9). 
  2. ^ Port Elizabeth 2011 census data.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8). 
  3. ^ 3.0 3.1 3.2 3.3 census data 2011. census 2011.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4). 
  4. ^ 馮志文. 中国提出与金砖国家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四点倡议. 科技日報. 2023-08-06 [2024-04-12]. 
  5. ^ Gqeberha. 新华社历史资料库. 2023-04-22 [2024-04-14]. 
  6. ^ iBhayi statistics. [2022-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7. ^ 7.0 7.1 city development analysis (PDF).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07). 
  8. ^ Population rank of South African Cities.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4). 
  9. ^ 9.0 9.1 9.2 Port Elizabeth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British Encyclopedia). British Encyclopedia. [202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10. ^ It is official, Port Elizabeth has a new name — Gqeberha. Timeslive. [202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2).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Nash, M D. Bailie's Party of 1820 settlers. A A Balkema. 1982: 1-2, 52-58, 87, 165. ISBN 9780869611401. 
  12. ^ Fort Frederick, Eastern Cape. SA-Venues. [202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Christopher, A.J. Apartheid Planning in South Africa: The Case of Port Elizabeth.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987, 153 (2): 195–204 [2022-08-22]. JSTOR 634871. doi:10.2307/6348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2). 
  14. ^ Müller, André.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Port Elizabeth‐Uitenhage regio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2000, 15 (1-2): 20–47 [2022-08-22]. doi:10.1080/101134300095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15. ^ Stepputat, Finn; Hansen, Thomas Blom. Sovereign Bodies: Citizens, Migrants, and States in the Postcolonial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192-193, 198 [2022-08-22]. ISBN 97806911211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16. ^ 16.0 16.1 16.2 Carter, Nwal G. Geology of Port Elizabeth,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Environmental & Engineering Geoscience. 1987, xxiv (4): 441–467 [2022-08-22]. doi:10.2113/gseegeosci.xxiv.4.4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17. ^ WILDLIFE & NATURE. Nelson Mandela Bay Tourism.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18. ^ Taps will soon run dry as 'Day Zero' nears on South Africa's Eastern Cape. npr.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19. ^ Port Elizabeth Weather(1980-2010).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2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0. ^ New book shows how corruption took root in democratic South Africa.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2). 
  21. ^ Municipality Statistics.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22. ^ Municipality Council.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3. ^ Nelson Mandela Bay election vote count completed DA, ANC expected to occupy 48 seats each. SABC.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4. ^ Just in: ANC’s Eugene Johnson elected mayor of Nelson Mandela Bay. The South African. [2022-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5. ^ 25.0 25.1 Nelson Mandela Bay 2020/2021 Annual Report (Draft) (PDF). Nelson Mandela Bay Metropolitan Municipality. [2022-08-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14). 
  26. ^ Agriculture. Nelson Mandela Bay Tourism.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7. ^ Wallis, Joe. An Analysis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Port Elizabeth/Uitenhage (PEU) Metropolitan Area. 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Rhodes University. 1986: 1-2 [2022-08-22]. ISBN 97808681014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28.17 Adler, Glenn. FROM THE 'LIVERPOOL OF THE CAPE' TO 'THE DETROIT OF SOUTH AFRICA':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PORT ELIZABETH-UITENHAGE REGION. Kronos. 1993, (20): 17–43 [2022-08-22]. JSTOR 410563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29. ^ GM to halt India sales and sell South Africa plant.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30. ^ BAIC SA opens vehicle assembly plant at Coega IDZ. Engineering News.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Inggs, Jon. Liverpool of the Cape: Port Elizabeth trade 1820–70.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86, 1 (1): 77–98 [2022-08-22]. doi:10.1080/20780389.1986.104250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3). 
  32.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Mabin, Ala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Port Elizabeth, 1850-1900.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 1986, 19 (2): 275–303 [2022-08-22]. doi:10.2307/219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33. ^ 7 Major Ports of South Africa.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34. ^ Port of Port Elizabeth. Transnet National Port Authority.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35. ^ Port of Ngqura. Transnet National Port Authority.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Van Zyl, Cina. 13. Routledge Handbook of Tourism Cities. London: Routledge. 2020 [2022-08-22]. ISBN 9780429244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37. ^ Port Elizabeth of Yore: The Early Architecture. The Casual Observer.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38. ^ PORT ELIZABETH MAIN LIBRARY.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39. ^ Turkish historian links Bay mosque to Ottoman Empire. news24.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40. ^ 40.0 40.1 Nelson Mandela Bay Stadium. Sa-Venues.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6). 
  41. ^ 41.0 41.1 Nelson Mandela Bay Stadium. Nelson Mandela Bay Tourism. [2022-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42. ^ Feziwe Angela Nomvuyo Nozipho, Zokufa. The impact of redeployment of teachers in Port Elizabeth schools (學位論文). Nelson Mandel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2007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43. ^ Mbokodi, SM; singh, P. Parental partnerships in the governance of schools in the Black townships of Port Elizabeth.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2011, 29 (4)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44. ^ 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 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5). 
  45. ^ Christopher, A.J. Segregation and Cemeteries in Port Elizabeth, South Africa.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995, 161 (1): 38–46. JSTOR 634871. doi:10.2307/634871. 
  46. ^ Strengthening the Gothenburg. Nelson Mandela Bay Tourism. [2022-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