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National Taiwan Craf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英語) | |
---|---|
![]() | |
![]() | |
基本資訊 | |
所屬部門 | 中華民國文化部 |
授權法源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組織法[1] |
主要官員 | |
主任 | 許耿修 |
副主任 | 陳泰松 |
任命者 | 文化部部長 |
組織編制 | |
內部單位 | 6組、3室、3分館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54年7月 |
前身機關 | 1954年南投縣工藝研究班 1959年 南投縣工藝研習所 1973年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999年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
聯絡資訊 | |
![]() 地方工藝館 | |
地址 | 54246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
電話 | +886 049 233-4141 |
網站 | www.ntcri.gov.tw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是中華民國文化部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的所屬機關。主要目標在於加強工藝文化研究、保存特有工藝技術、培育優秀工藝人才,以及辦理工藝競賽與展覽;除中心本身設有臺灣工藝文化園區之外,另於他處設有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
歷史[编辑]
- 1954年7月,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前身於成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是為配合政府「以農業培養工業」的國家建設策略以及推廣台灣工藝文化而設立,被譽為台灣工藝之父的顏水龍為首任班主任。
- 1959年,將「南投縣工藝研究班」改制為「南投縣工藝研習所」。
- 1973年,後有鑑於臺灣工藝產品的外銷市場日漸增廣,為補強臺灣工藝欠缺研究與創新,而流於僅限代工生產的缺憾,臺灣省政府將南投縣工藝研習所改制為省屬的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擔負起協助業者改進工藝、提升產業之任務。
- 90年代,由於臺灣工資增加,手工業產品出口成長趨緩,手工業研究所逐步調整其業務內容,開始辦理各式工藝比賽(如國家工藝獎等)、培養工藝人才、保存臺灣傳統工藝,皆是從文化層次推動工藝產業發展。
- 1999年,因為精省而更名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改隸屬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
- 2010年1月2日,改制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大事紀[编辑]
- 1954年7月,成立「南投縣工藝研究班」。
- 1955年1月8日,設立「南投縣工藝品產銷合作社」。
- 1959年7月,改制為「南投縣工藝研習所」。
- 1973年7月,升格為「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隸屬臺灣省政府。
- 1977年6月5日,陳列館正式啟用。(今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工藝文化館)
- 1982年9月24日,在臺北成立中華民國工藝發展協會(今臺灣工藝發展協會 [2])。
- 1983年,資料中心啟用。(今臺灣工藝文化園區 工藝設計館)。
- 1977年6月5日,陳列館正式啟用。
- 1984年1月18日,「臺北展示中心」正式開放。
- 1989年12月8日,「苗栗陶瓷技術輔導中心」正式啟用。(今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
- 1999年7月15日,因為精省而更名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改隸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2002年1月21日,位於臺北市華陰街成立「地方文化產業展示館」。
- 2004年3月1日,位於華山藝文特區的「台灣創藝華山旗艦店」開幕。
- 2006年12月,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啟用。
- 2008年7月5日,位於臺中市勤美誠品綠園道的「臺灣工藝生活美學概念館」開幕(2012年勤美內部改裝後,撤館)。接管臺北南海學園內1957年完工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舊館。
- 2010年1月,改制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2011年8月29日,「苗栗陶瓷技術輔導中心」整建後改名為「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簡稱「苗栗工藝園區」)重新開幕。
- 2014年8月25日,位於南投縣草屯鎮九九峰山腳下的「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正式開園[3]。
- 2015年12月23日,位於臺北南海學園、利用原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閒置空間的工藝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開館[4]。
歷任首長[编辑]
任別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
---|---|---|---|---|---|---|---|---|---|---|---|
南投縣工藝研究班 班主任 | |||||||||||
1 | 顏水龍 | 1954年7月 | 1957年8月 | ||||||||
2 | 宋壽松 | 1957年8月 | 1957年10月 | ||||||||
3 | 蕭伯川 | 1957年10月23日 | 1958年7月改制 | ||||||||
南投縣工藝研習所 所長 | |||||||||||
3 | 蕭伯川 | 1958年10月 | 1973年7月改制 | ||||||||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所長 | |||||||||||
3 | 蕭伯川 | 1973年7月 | 1991年4月 | ||||||||
4 | 翁徐得 | 1991年4月 | 1999年7月改制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所長 | |||||||||||
4 | 翁徐得 | 1999年7月 | 2003年7月 | ||||||||
5 | 洪慶峰 | 2003年10月 | 2005年3月 | ||||||||
6 | 林登讚 | 2005年3月 | 2006年7月 | ||||||||
7 | 林正儀 | 2006年7月 | 2010年1月改制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主任 | |||||||||||
7 | 林正儀 | 2010年1月 | 2011年6月 | ||||||||
8 | 蔡湘 | 2011年6月 | 2013年1月 | ||||||||
9 | 許耿修 | 2013年1月 | 現任 |
組織部門[编辑]
- 主計室
- 人事室
- 秘書室
- 美學推廣組
- 典藏組
- 研究及展覽組
- 技術組
- 設計組
- 行銷組
-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5](台北市南海學園內)
- 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6]
- 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7](苗栗工藝園區)
園區設置[编辑]
工藝中心園區主要建築物有七棟,分別是行政中心(含工藝工坊、國際茶學苑)、工藝設計館、生活工藝館(含工藝家進駐工坊、餐廳)、工藝文化館、工藝資訊館(含紀念品賣店)、地方工藝館(工藝家團隊進駐販售)、知達工藝會館(旅館)。工藝工坊之用途在於培養後繼工藝人才,有開設石藝、木藝、竹藝、植物染、漆藝、金工、玻璃、陶藝等工藝研習課程。
- 工藝中心園區內
工藝中心對遊客開放的展館集中在生活工藝館、地方工藝館、工藝文化館、工藝資訊館、工藝設計館等五處:
- 生活工藝館:原來草屯商工之校舍,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納入工藝中心範圍,一樓是甜媽媽食材餐廳,利用當令食材,詮釋在地美味。二、三樓是工藝創作體驗坊,設有漆藝、金工、竹藝、樹藝、陶藝、藍染六處工坊,可供參觀與體驗DIY。四樓是童玩工坊,讓民眾重拾對童玩的回憶,創造屬於親子的歡樂時光。五樓為歡樂森林,讓家長陪伴小朋友們享受遊戲與聽故事的樂趣。
- 工藝文化館:由知名藝術家楊英風設計之館舍,主要用途在於分季舉辦各式與工藝相關之展覽活動,平均一年約有3~4的檔期。
- 工藝資訊館:一樓是工藝賣店、二樓為工藝圖書館、三樓是互動數位展示區,利用電腦設備了解臺灣工藝發展現況,四樓為國際會議廳,提供國內外學術研討會議、記者會、遠距教學、產品科技發表等使用。
- 地方工藝館:原來草屯商工之活動中心,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納入工藝中心範圍,設館目標在於展現不同地域社區工藝之風貌,一樓部分含括漆道坊、百工雅集、竹藝研究會、攻玉山房、陶人風、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六家工藝團體進駐。二樓為貓咪 石頭 布一家工藝團體進駐。三樓部分則是讓國內大專院校藝術與設計相關科系學生,將新生代的創意思維完整地呈現在作品上之常態展覽。
- 工藝設計館:工藝設計館是由國際知名雕塑家楊英風在1977年規劃設計,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進行補強,2011年5月完成啟用。
週邊環境[编辑]
台灣工藝之家[9][编辑]
臺灣工藝研究所建立的工藝發展機制,2004年設置「台灣工藝之家」相關辦法,邀請曾獲頒工藝薪傳獎、傳統工藝獎、民族藝師、國家工藝獎之三等獎(含)以上者或對工藝創作有卓越貢獻者;或曾參加政府機構舉辦之工藝競賽,連續三年獲得前三名(或優等獎以上)者,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之徵選。(工藝之家的選拔要點[10])
- 創作類別
全臺目前有136家臺灣工藝之家,包括陶瓷類、木器類、玻璃類、石工類、金工類、綜合類、竹藤類、漆器類、紙類、竹器類、染織類與其他類別等12大類。
- 藝術家
總人數為120人,其人員組成可分為三種:個人創作、二代共同組成、夫妻組合等,其中個人創作部分男性共102人,女性共12人;此外有二代共同組成有兩組父子檔,分別為林再興、林金倉及林啟豐、林盟振;以及一組夫妻組合為張家興、吳玉玲,統計顯示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89:11,顯示出工藝之家以男性為居多。
參考資料[编辑]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組織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 ^ 臺灣工藝發展協會.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 再現峰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通訊社,2014/08/20
- ^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今開館 [永久失效連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15/12/23
- ^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 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 組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 關於工藝之家品牌及徵選扶植.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處務規程.全國法規資料庫
外部連結[编辑]
![]() |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