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
[[File:|300px|图中高亮显示的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简称 |
|
别称 |
|
旧称 |
|
名称起源 |
|
所属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行政区划代码 |
|
下级行政区 |
1市轄區 |
设市时间 |
1997年 |
撤销时间 |
{{{dissolved_date}}} |
政府驻地 |
杨凌新桥北路 |
主要领导人
|
|
- 管委会主任
|
祝列克
|
- 党工委书记
|
郭社荣
|
- 市长
|
{{{leader_name2}}}
|
- 政协主席
|
{{{leader_name3}}}
|
城市政治
|
|
- 城市口号
|
{{{slogan}}}
|
- 城市精神
|
{{{spirit}}}
|
- 城市称号
|
{{{honor}}}
|
- 城市定位
|
{{{position}}}
|
- 城市中心
|
{{{city_center}}}
|
位置 |
{{{coordinate}}} |
中心坐标 |
|
面积
|
|
总面积
|
135 km²
|
- 市区
|
km²
|
- 建成区
|
{{{area_builtup}}} km²({{{area_builtup_as_of}}})
|
- 陆地
|
{{{area_land}}} km²
|
- 水域
|
{{{area_water}}} km²
|
- 都会区
|
{{{area_metropolitan}}} km²
|
- 都会区建成区
|
{{{area_metrobuilt}}} km²
|
海拔
|
|
- 最低
|
{{{elevation_min}}} m
|
- 最高
|
{{{elevation_max}}} m
|
地理跨度
|
|
东西
|
{{{width_EW}}} km
|
南北
|
{{{length_NS}}} km
|
气候
|
大陆性季风气候
|
- 年均温
|
℃
|
- 年降水
|
{{{precipitation}}} mm
|
- 年日照
|
{{{sunshine_hours}}} h
|
人口(2010)
|
20万人
|
- 市区
|
万人
|
- 城镇
|
{{{population_nonfarm}}}万人
|
- 城區
|
{{{population_realurban}}}万人
|
- 都会区
|
{{{population_metropolitan}}}万人
|
密度
|
/km²
|
- 市区
|
/km²
|
- 都会区
|
{{{density_metropolitan}}}/km²
|
官方语言
|
{{{language}}}
|
方言
|
{{{dialect}}}
|
GDP(2005)
|
¥18亿
|
人均
|
¥
|
- 市区
|
¥
|
- 都会区
|
¥{{{Metro_GDP}}}
|
- 都会区人均
|
¥{{{Metro_GDPPC}}}
|
HDI
|
|
主要民族 |
{{{Nationalities}}}
|
邮政编码 |
712100
|
电话区号 |
029
|
时区 |
UTC+8
|
市树 |
|
市花 |
|
市歌 |
{{{song}}}
|
特有动物 |
{{{animal_name}}}
|
车辆号牌 |
陕V
|
ISO 3166-2 |
{{{ISO3166}}}
|
政府门户网站 http://yangling.gov.cn
|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示範区或杨凌区,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由陕西省直辖,并和23个中央部委共管,行政级别為地级,具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部份省級行政管理權,管辖县级杨陵区,但因为其作为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性,尚未被中国主管行政区划的民政部单独列为行政区,仍将杨陵区划属咸阳市。
历史沿革[编辑]
杨凌被认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主要活动的地方。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在杨凌创办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
1997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咸阳市杨陵区正式成立。2017年,该示范区的部分区域被规划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1]。
高等教育[编辑]
旅游观光[编辑]
杨凌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区主要景点包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 园内拥有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
- 杨凌水上运动中心;
- 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
-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友好城市[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
| 注:数据截至2018年3月,共168家。苏州工业园享受国家高新区同等政策。 | | 华北 12 | |
---|
| 东北 16 | | 沈阳(1991) · 大连(1991) · 鞍山(1992) · 营口(2010) · 辽阳(2010) · 本溪(2012) · 阜新(2014) · 锦州(2015) |
---|
| | |
---|
| | |
---|
|
---|
| 华东 62 | | |
---|
| | 南京(1991) · 苏州(1992) · 无锡(1992) · 常州(1992) · 泰州医药(2009) · 昆山(2010) · 江阴(2011) · 武进(2012) · 徐州(2012) · 南通(2014) · 镇江(2014) · 连云港(2015) · 盐城(2015) · 常熟(2015) · 扬州(2015) · 淮安(2017) · 宿迁(20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南 46 | | 郑州(1991) · 洛阳(1992) · 安阳(2010) · 南阳(2010) · 新乡(2012) · 平顶山(2015) · 焦作(2015) |
---|
| | |
---|
| | 长沙(1991) · 株洲(1992) · 湘潭(2009) · 益阳(2011) · 衡阳(2012) · 郴州(2015) · 常德(2017) · 怀化(2018) |
---|
| | |
---|
| | 桂林(1991) · 南宁(1992) · 柳州(2010) · 北海(2015) |
---|
| | |
---|
|
---|
| 西南 17 | | 重庆(1991) · 璧山(2015) · 荣昌(2018) · 永川(2018) |
---|
| | |
---|
| | |
---|
| | 昆明(1992) · 玉溪(2012) · 楚雄(2018) |
---|
|
---|
| 西北 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