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亲王府
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 | |
---|---|
淳亲王府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近代 |
编号 | 5-474 |
认定时间 | 2001年 |
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 | |
---|---|
英国使馆旧址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近代 |
编号 | 5-474 |
认定时间 | 2001年 |
淳亲王府是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院内的清朝淳亲王允祐及其后人的府第。后来该府及周边地区在清朝末期被改建为英国驻华使馆。
历史
[编辑]淳亲王府位于东长安街14号院内,东临正义路,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大楼,西临如今平移之后的英国使馆旧址(原公安部6号楼)。[1][2]
淳亲王府是康熙帝第七子淳亲王允祐的府第,府北一墙之隔为翰林院。允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为淳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晋封为淳亲王。允祐获封淳郡王后,建淳郡王府。但乾隆十五年《乾隆京城全图》中,如今的府址处为一片空地,所以可能允祐最初的府第并不在这里,到乾隆十五年之后才在这里建府。《啸亭杂录》载: “淳亲王府在玉河桥西岸。”该府传至允祐的重孙、镇国公奕梁,故也称“梁公府”。[1][2]
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通过恭亲王奕訢同意,以每年一千两白银租下梁公府作为英国驻华使馆,并以“该府修理工程甚巨”为借口,未交前两年的租银。奕梁则不得不从该府迁出。该府和临近的翰林院、銮驾库、鸿胪寺的一部分,均被划作英国驻华使馆与兵营。《顺天府志》载: “王讳允祐,圣祖七子,谥曰度。裔孙奕梁降袭,后俗称 ‘梁公府’,今废为英国使馆。”[1][2]
该府被充作英国驻华使馆之后,该府建筑接受了改建,并加建了若干新建筑。1949年后,该处建筑曾归英国驻华代办处使用。如今,该处建筑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2]
1995年,“淳亲王府”、“英国使馆旧址”分别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二者作为“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编辑]如今,淳亲王府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大院内,坐落于面临东长安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大楼的东南侧,由公安部使用。英国使馆建筑也全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大院内;其中,原公安部6号楼(英式楼房)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大楼的兴建,而于2000年代初向东南方向整体平移,成为大型文物建筑整体平移的样例之一。
淳亲王府坐北朝南,街门向东面临御河(今正义路),该街门为西洋式,是英国驻华使馆时期兴建。淳亲王府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格局和东单北极阁的宁郡王府很相似。中路为主要建筑,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分前殿、后寝两个院落。自南向北依次为:[1][2]
- 仪门:面阔五间,带前后廊,歇山顶,中启三门,檐下五踩重昂斗栱。
- 银安殿(正殿):面阔五间,周围廊,绿琉璃瓦歇山顶,檐下单翘重昂七踩斗栱。殿内为井口天花,中绘团龙。银安殿前有月台,有甬道同仪门相连。原先在正殿之后还有后殿五间,现已无存。
- 东、西翼楼:在银安殿前左右两侧,二层,面阔五间,带前廊,硬山顶。
- 二门:位于银安殿以北,和银安殿之间有月台连接。面阔三间,歇山顶。左右各带顺山房三间。
- 仿中国古典式楼房:在二门的东顺山房以东,有一座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采用中国传统式屋顶,檐下五踩重昂斗栱。该楼是英国驻华使馆时期所建的官邸。
- 后寝:面阔七间,殿前两侧有配殿。
- 东、西配殿:位于后寝前左右两侧。
- 后罩楼:位于后寝以北,面阔七间,现已无存。
- 英式楼房(原公安部6号楼):在英国驻华使馆占用时期兴建了英式楼房(原公安部6号楼),该楼建于1903年,欧式风格,两层,长74.6米,宽约17.4米,高15.95米,总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已于2000年代初向东南方向平移,到达公安部5号楼以北。[3]
东路原有建筑已无存,有上文提到的英国驻华使馆占用时期兴建的仿中国古典式楼房一座。[1][2]
西路原为花园,今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以及英国驻华使馆占用时期添建的英式楼房(公安部5号楼)。[1][2]
英国驻华使馆占用时期,还兴建过其他许多建筑,其中不少建筑已经被拆毁无存。
相册
[编辑]-
北京城内英國欽差大府,1879年左右拍摄
-
北京城内英國欽差大臣中進府,1879年左右拍摄
-
1900年守卫使馆的士兵
-
1900年英国使馆的防卫计划
-
1900年在英国使馆避难的平民和外交人员
-
1908年拍摄
-
街门,位于正义路西侧,为英国驻华使馆时期兴建。摄于1902年之前。
-
街门,摄于19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