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佳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佛祖西来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日 (二) 22:37 →‎参考资料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陈佳洱
性别
出生 (1934-10-01) 1934年10月1日89歲)
 中華民國上海市
教育程度吉林大学物理系
经历

陈佳洱(1934年10月1日),男,上海人,中国加速器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校長(1996年-1999年),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生平

1934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1950年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1954年毕业于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

195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

1963年至1965年应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到牛津大学核物理系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访问,进行串级静电加速器和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研究。1982年至1984年应英国皇家学会赴美国石溪大学劳伦斯伯可利国家实验室作访问科学家。

1984年8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6年兼任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1998年任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贡献

陈佳洱教授在中国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此后主持了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束流物理的研究中,他对提高束流输运和利用效率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家庭

父亲是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

参考资料

教育職務
前任:
吴树青
北京大学校长
1996年-1999年
繼任:
许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