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运载火箭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vcovc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0日 (四) 03:42 (調整格式、排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艘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阿波罗15号送上登月之路。

运载火箭航天运载工具的一种,是将有效载荷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送入太空的火箭。运载火箭一般属于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完成任务后,运载火箭被抛弃。运载火箭是航天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按照所用的推进剂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按照级数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类型;多级火箭又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混合型三种。按運力來分,運載火箭可分為輕型運載火箭中型運載火箭重型運載火箭超重型運載火箭




現役運載火箭性能比较

現役大型运载火箭参数对比(截至2022年7月)
国家 型号 运载能力(吨) 起飞重量(吨) 发射价格(万美元) 运载系数(%) 成本/载荷(万美元/吨) 首飞年份 发射成功率 发射总数
近地轨道 同步转移轨道 近地轨道 同步转移轨道
 美国 太空發射系統 95[1] ? 2497 200000[2] 3.8 ? 2105 2022 100% 1
 美国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63.8[3] 26.7[3] 1420[3] 9700 4.49 1.88 152 2018 100% 6
 中国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32[4] 14.5[5] 851.8[4] 16000 3.62 1.67 500 2016 87.5% 8
 中国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25[4] N/A 837.5[4] 2.98 N/A 2020 100% 4
 俄羅斯 安加拉A5運載火箭 24.5[6] 5.4/7.5[6] 790 10000[7][8] 3.10 0.68/0.95 408 2014 80% 5
 俄羅斯 质子M型运载火箭 23[9] 6.92[9] 705 6500[10] 3.26 0.98 283 2001 90.43% 115

参考文献

参见

  1. ^ Harbaugh, Jennifer. The Great Escape: SLS Provides Power for Missions to the Moon. NASA. 2018-07-09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2. ^ Vought, Russell T. Letter to the Chair and Vice Chair of the 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 with respect to 10 of the FY 2020 annual appropriations bills (PDF). whitehouse.gov: 7. [1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3 November 2019). estimated cost of over US$2 billion per launch for the SLS once development is complete 
  3. ^ 3.0 3.1 3.2 Falcon Heavy. SpaceX.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4. ^ 4.0 4.1 4.2 4.3 长征五号(CZ-5). CNSA. 
  5. ^ Mu, Xuequan. China's largest carrier rocket Long March-5 makes new flight. Xinhuanet. 
  6. ^ 6.0 6.1 khrunichev.ru.. Khruniche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Space Center. 
  7. ^ Angara-5 to replace Proton. 
  8. ^ Ralph, Eric. Russia quietly shelves development of sole SpaceX Falcon 9-competitive rocket. 
  9. ^ 9.0 9.1 Proton Launch System Mission Planner's Guide (PDF). International Launch Services. July 2009: Section 2. LV Performance. 
  10.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Surplus Missile Motors (PDF). Augus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