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

坐标30°52′16″N 105°23′17″E / 30.871°N 105.388°E / 30.871; 105.38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k2011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1日 (一) 17:21 →‎行政区划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射洪市
县级市
射洪市(紅色區域)在遂寧市(黃色區域)、四川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的位置
射洪市(紅色區域)在遂寧市(黃色區域)、四川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的位置
坐标:30°52′16″N 105°23′17″E / 30.871°N 105.388°E / 30.871; 105.388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四川省遂宁市
面积
 • 总计1,496.06 平方公里(577.63 平方英里)
人口
 • 總計924,531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629200
行政区划代码510981
網站www.shehong.gov.cn

射洪市是位於四川省中部的县级市,四川省直辖,遂寧市代管。

地理位置

射洪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在涪江上游,在遂宁市的北边。射洪市东边接壤南充,西边接壤成都,南边接壤重庆,北边接壤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1]

射洪市面积1497平方公里,人口104万,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多耕地少,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太乙镇天宝寨,海拔674.4米。射洪市是唐代圣僧目连故里和目连孝道文化的发源地,是沱牌曲酒、四川美丰、四川华纺银华集团公司、天齐锂业等上市公司的总部所在地,经济总量及贡献约占遂宁市的40%,为西部地区经济强县级市,距成都(成南高速)两个半小时,距重庆两至三个小时,距遂宁50分钟,距绵阳一个小时。[2]

历史

前漢書·地理志》廣漢郡有郪縣(「郪」,拼音南京官话cy1,取私)。

射洪县原名射江县,在西魏恭帝(554—556)从北伍城县分离建置,隶属昌城郡。北周时期,射江县改名为射洪县。[3]

唐武德元年(618年),射洪县隶属梓州。[3]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射洪县隶属梓州梓潼郡。[3]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通泉县并入射洪县,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洪武九年(1376年)潼川府改为潼川州)。[3][4]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射洪县并入盐亭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又恢复射洪县建置。[3]

清朝时,射洪县隶属四川省潼川府。[4]

民国2年(1913年),射洪县属四川省川北道(民国3年(1914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4]

民国17年(1928年),射洪县直属于四川省。[4]民国24年(1935年),射洪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3]

1949年12月9日,射洪县解放后隶属川北行政区遂宁分区。[3]

1952年9月,射洪县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10月,遂宁专区撤销,射洪县划归绵阳专区(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5][3]

1985年2月,绵阳地区撤销,射洪县隶属遂宁市。[3]

2019年8月16日,经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射洪县,设立县级射洪市,以原射洪县的行政区域为射洪市的行政区域,射洪市人民政府驻子昂街道人民街106号,由四川省直辖,遂宁市代管。[6]

教育

射洪市有一所国家级示范中心射洪中学,另有三所省级示范中学柳树中学、太和中学、金华中学。[2]

行政区划

射洪市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21个[7]

太和街道、​平安街道、​武安镇、​大榆镇、​广兴镇、​金华镇、​沱牌镇、​太乙镇、​金家镇、​复兴镇、​天仙镇、​仁和镇、​青岗镇、​洋溪镇、​香山镇、​明星镇、​涪西镇、​潼射镇、​曹碑镇、​官升镇、​文升镇、​东岳镇瞿河镇

著名人物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