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k2011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5日 (五) 14:02 →‎行政区划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柘城县
容湖
容湖
柘城县在商丘市的位置
柘城县在商丘市的位置
坐标:34°04′32″N 115°18′05″E / 34.07565°N 115.30146°E / 34.07565; 115.30146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河南省商丘市
下级行政区
21
面积
 • 总计1,041.45 平方公里(402.11 平方英里)
人口(2014)
 • 總計92.8万人
 • 常住人口69.51万人
語言
 • 母语方言中原官话商丘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476200
電話區號370
車輛號牌豫N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411424
舊稱株野、秋地、株林、柘县
国内生产总值¥166亿
人均¥23881.45
毗邻睢阳区宁陵县睢县鹿邑县太康县
網站柘城政府网

柘城县位于中国河南省东部,是商丘市下辖的一个。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总人口92.8万人。

历史

柘城历史悠久,文绪锦长。上古之时即为朱襄氏故居。夏称“株野”,商称“秋地”。至秦乃筑城置县,以邑有柘沟环流,乃称“柘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更名为“柘城县”(“柘”在当地的方言中有“下陷”的意思,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段很悲戚的传说)。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旧城圯于大水,一城锦乡,没于泽国,即今日“北旧湖”。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

吕氏春秋-古乐 记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采阴气,以定群生。"

行政区划

柘城县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9个、9个[1]

凤凰街道、​浦东街道、​春水街道、​陈青集镇、​起台镇、​胡襄镇、​慈圣镇、​安平镇、​远襄镇、​岗王镇、​伯岗镇、​张桥镇、​双河街道、​洪恩乡、​老王集乡、​大仵乡、​马集乡、​牛城乡、​惠济乡、​申桥乡、​李原乡皇集乡

经济

柘城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盛产三樱椒、棉花、烟叶、小麦、玉米、大蒜、花生、林木和畜产品,是中国三樱椒之乡,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和棉花出口创汇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优质板山羊皮出口创汇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泡桐生产基地县。洁白柔韧的柘丝,清脆无渣的胡芹,不翘不裂的泡桐,汁浓味醇的大蒜,香辣可口的三樱椒,醇香松嫩的酥制腐乳,历史名酒王贡酒,中华老字号老君堂中药,等特产享誉盛名。

2006年5月,河南省地矿第11地质队在商丘市发现了3处煤层,其中在柘城发现的煤层预获煤资源量为12.43亿吨,为特大型煤田,若在此建成两座年产量为400万吨的煤矿,可以持续开发100年。该煤田都是低硫、低磷、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炼焦用煤,煤层分布面积218平方公里,煤炭远景资源量12.43亿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