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yanCray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0日 (日) 09:3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公司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股票代號上交所600887
ISINCNE000000JP5在维基数据编辑
机构代码91150000114124263Y
成立1993年2月18日,​31年前​(1993-02-18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代表人物董事長潘剛
總部 中国內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標語口號滋養生命活力
产业食品制造业
營業額902.23亿元人民币
息税前利润81.94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69.51亿元人民币
資產604.61亿
資產淨值262.74亿元人民币
員工人數59052(2020)
网站www.yili.com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利股份伊利集团伊利,是中國大陸著名的奶製品生產商之一,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呼和浩特回民区养牛合作小组,1993年改制成立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伊利集团,目前为中国规模最大及营业额最高的乳制品企业。其在中國大陆最大的竞争对手为蒙牛集团

经过数轮市场化改革,伊利集团由原来的国营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持股的民营企业,于2016年首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多次成为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之首。

历史[1]

  • 1956年,成立“呼和浩特回民区养牛合作小组”,1958年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此为伊利集团的前身。
  • 文革期间的1970年,改名为“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
  • 1983年,“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拆分成养牛部和加工部,养牛部成立“呼市回民奶牛场”,加工部成立“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
  • 1993年2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改制,由21家发起人发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内部职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1993年6月14日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成立冷饮事业部。
  •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 1997年2月,伊利集团正式成立,并投产第一条利乐液态奶生产线。
  • 2005年7月,成立酸奶事业部。
  • 2016年10月22日,伊利集团以每股15.22元人民幣向呼和浩特市城市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內蒙古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5.87億股,集資90億人民幣,
  • 2016年10月22日,伊利集团全資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貿控股有限公司以每股 2.25港幣,斥资52.90億港幣,收購中國聖牧股東 Greenbelt Global Limited 等機構股東和王福柱等自然人股東持有的共計 23.51億股中國聖牧股權,佔中國聖牧全部已發行股份的37.00%。
  • 2017年4月28日,伊利股份終止收購中國聖牧因尚未收到商務部反壟斷局對就各買賣協議項下擬進行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批准
  • 2019年8月1日,伊利股份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以每股3.41新西蘭元,斥资2.44億新西蘭元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簡稱「Westland」)100%股權。

品牌产品

常温奶

  • 伊利纯牛奶(高钙奶、早餐奶)
  • 安慕希(Ambrosial):希腊风味酸奶
  • 金典:高端有机牛奶
  • QQ星:儿童乳饮品
  • 舒化:无乳糖牛奶
  • 味可滋:高端休闲乳饮料
  • 优酸乳:大众化休闲乳饮料
  • 谷粒多:谷物牛奶
  • 核桃乳:植物蛋白饮料
  • 植选:植物奶饮品
  • 学生奶:专供在校学生,不在市场销售

奶粉

  • 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
  • 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
  • 倍冠:婴幼儿配方奶粉
  • 赋能星:婴幼儿配方奶粉
  • 沛能:婴幼儿配方奶粉
  • 托菲尔:成人配方奶粉
  • 欣活:成人配方奶粉

酸奶

  • 伊利系列酸奶(包括原味、滋补坊、果粒酸奶)
  • 畅轻:益生菌酸奶
  • 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品
  • 芯趣多(Joy Day):风味酸奶饮料
  • 帕瑞缇:炭烧酸奶
  • 芝士点:袋装酸奶
  • 益消:风味发酵乳饮品
  • 大果粒:风味发酵乳饮品

冷饮

  • 伊利系列冰淇淋:包括伊利心情、偏爱、玉米香、老冰棍、心多多、臻巧、六个圈、克力棒、香雪儿、苦咖啡、三色心香等产品
  • 巧乐兹:巧克力口味冰淇淋
  • 冰工厂:冰棒类冰淇淋
  • 妙趣:儿童冰淇淋,包括嚼嚼乐、舔一舔、小雪生
  • 伊利牧场:牛奶类冰淇淋
  • 伊利火炬:火炬形状的冰淇淋
  • 甄稀(Gemice):高端冰淇淋品牌

奶酪

  • 伊利儿童奶酪棒

健康饮品

爭議事件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2008年9月,三鹿集团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中被查出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中国各地多名服食受污染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而伊利生产的婴幼儿奶粉、液态奶和雪糕产品中也同样被检出含三聚氰胺[2][3]。9月17日,伊利集团发表声明,对这些批次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表示歉意[4]

2008年9月19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撤销蒙牛、伊利和光明三个牌子液态奶产品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5]

事後,伊利撤出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市場。

2012年伊利奶粉汞含量异常事件

2012年6月14日,伊利集团宣布因部分批次产品汞含量异常,紧急召回其在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6]

2014年“四家工厂落榜”事件

2014年5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考卷”结果,133家接受生产许可审查的企业中,82家顺利通过,51家因各种原因“落榜”。其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4家伊利旗下工厂未出现在榜单中。受到利空消息影响,伊利股份表现低迷,截止6月3日,伊利股份报31.32元,跌7.75%。股价创近10个月新低。数据显示,伊利股份总股本20.4亿股,今天每股下跌2.63元,以此计算,伊利股份市值蒸发53.65亿元。针对媒体报道,伊利股份旗下四家工厂未通过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一事,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报道中提到的4家工厂不在公司提交的生产许可审查名单中,是因为它们不需要申请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7][8][9]

2018年3至5月谣言案[10][11]

因在个人公众号上连载小说《出乌兰记》被指影射伊利集团领导层,当事人刘成昆在北京家中被呼和浩特警方以“寻衅滋事、诽谤罪”跨省刑拘。其辩护律师表示,“他坚持自己写的是小说,而小说最基本的特征是虚构。[12][13]

2018年10月24日9点30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以寻衅滋事罪判处邹光祥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刘成昆有期徒刑8个月[14]。宣判后,伊利集团也发布长文,实名举报该案幕后操纵者——伊利前董事长、现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怀[15]

涉嫌聯合其他企業左右国家标准

2020年7月10日,一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16]的文章在中國大陸网络流传,该文用“6大罪状”指出多家乳企(包括蒙牛集團)“产品质量不达标”、“往牛奶里添加化学物质”、“降低检验标准”、“压榨奶农”、“欺诈消费者”等罪状。隨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强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立即删除该文章,取消该微信号,责承作者公开承认错误并向伊利、蒙牛及中国乳制品行业道歉,以消除影响[17]。对于该文中控诉的内容,2020年7月11日蒙牛和伊利方面都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没有相关回应[18]

參考资料

  1. ^ 发展历程. [2014-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6). 
  2. ^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阶段性结果.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3. ^ 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监督检查结果发布. 新华网. [200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3). 
  4. ^ 伊利对奶粉事件的回应. [200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5. ^ 欧盟希望中国就毒奶粉丑闻作出解释. BBC中文网. 2008年9月19日 [2008年9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22日) (中文). 
  6. ^ 新华网. 质检总局证实伊利部分奶粉汞含量异常 伊利召回. 人民网. 2012-06-15 [201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伊利称四家工厂未获证是误读 股价昨暴跌7.75%. 中国经济网.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 
  8. ^ 伊利股份澄清“四家工厂落榜”:它们无需获得许可证. 中国经济网.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9. ^ 伊利股份称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全部第一批获证. 中国经济网.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 
  10. ^ 深陷舆论漩涡的伊利:跨省抓捕、大V反戈、股价重挫-腾讯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企鹅号-火星试验室
  11. ^ 多名网络大V集体发微博为奶企站台 被疑有幕后交易. 北京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2018-05-06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12. ^ 起底伊利董事长潘刚“失联”事件_凤凰资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8年5月7日,南方都市报
  13. ^ 伊利集团怎么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美国之音,2018年5月9日
  14. ^ “伊利谣言案”宣判 邹光祥刘成昆因寻衅滋事罪获刑. 刘懿德 (新华视点). 2018-10-24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15. ^ "伊利谣言案"刚刚宣判 官网长文实名举报幕后操纵者. 投资时报. 2018-10-24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16. ^ 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_加拿大家园网. www.iask.ca. 2020-07-13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17. ^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蒙牛、伊利等企业左右国家标准制定”不实. 观察者网. 2020-07-11 11:06:29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18. ^ 王启帆.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否认蒙牛、伊利等企业左右国家标准. 澎湃新闻. 2020-07-11 12:34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